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重走長征路之永坪篇

貝博納

<h3>  永坪,這個毫不起眼的陜北小鎮因為當年紅二十五軍與紅二十六、二十七軍在這里會師,被人們長久地銘記在心,勝利的旗幟也將永遠地高高飄揚。 </h3><h3> 在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中,共經歷了六次會師。1935年9月的永坪會師,即為其中的一次會師。會師后的三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凝聚力、戰斗力得以大幅提升,隨后取得了勞山戰役、榆林橋戰斗的勝利,鞏固和擴大了陜甘革命根據地,壯大了紅軍的力量。這次會師,為迎接黨中央和中央紅軍主力北上,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東征山西、西征甘肅寧夏奠定了基礎。</h3> <h3>?永坪會師雕像</h3> <h3>  這幾年走長征路,在重點考察中央紅軍長征的同時,陸陸續續對紅二十五軍的長征也作了專門考察。畢竟紅二十五軍的長征是長征史的一個重要內容,在紅軍長征史冊中占有獨具特色的光輝一頁。 </h3><h3> 關于紅二十五軍的長征歷程,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轉戰千里,長征入陜。1934年11月16日,紅二十五軍以不足三千人的兵力,高舉“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的旗幟,從鄂豫皖蘇區河南羅山縣何家沖出發長征。沿途經過大小戰斗數十次,終于擺脫強敵的重重追堵,于12月8日進入陜西南部,實現了第一步戰略轉移的任務。第二階段:長征入陜后,經過七八個月的艱苦斗爭,創建了鄂豫陜革命根據地。部隊也由不足三千人發展壯大到四千余人。這是紅二十五軍在長征途中獨樹一幟的特點。第三階段:為配合中央紅軍長征北上行動,先期到達陜北,勝利完成長征。有關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情況,我在之前的系列篇中已作過簡要敘述,這次就從第三階段說起。</h3> <h3>?永寧山,又名大石樓山,位于陜西省志丹縣永寧鎮,它像一座雄偉的石壁樓閣,巍然矗立在洛河岸邊,三面被流水環繞。據說,劉志丹少年時代曾在這里上學讀書。</h3> <h3>  1935年7月13日,紅二十五軍在北出終南山、威逼西安的行動中,獲悉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已在川西會師并有北上動向的消息后,中共鄂豫陜省委毅然作出西進甘肅,策應和迎接主力紅軍北上陜甘的正確決策。 </h3><h3> 7月16日,紅二十五軍由長安縣灃峪口西征北上,第二次踏上長征之路。部隊西出秦嶺,北過渭河,馳騁隴南隴東,翻越六盤高峰,截斷西(安)蘭(州)公路,直逼敵人后方,沿途攻占兩當、秦安、隆德縣城,數次打退各路敵軍的追堵。紅二十五軍西征北上的戰略行動,不僅吸引和牽制了大量國民黨軍,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紅軍的長征北上,同時也充當了三大主力紅軍長征的開路先鋒。但令人扼腕的是,8月21日,中共鄂豫陜省委代理書記、紅二十五軍政委吳煥先在甘肅涇川縣四坡村戰斗中英勇犧牲,時年二十八歲。</h3> <h3>?永寧山</h3> <h3>  吳煥先犧牲后,紅二十五軍主力則在甘肅的靈臺和崇信之間展開活動,以繼續牽制敵人,積極探聽有關中央紅軍北上的消息。由于條件所限,又沒有電臺聯絡,關于中央紅軍的行動消息一無所獲。后因敵情嚴重,決定先行進入陜北與劉志丹率領的陜甘紅軍會合。 </h3><h3> 9月7日,紅二十五軍到達陜甘交界的豹子川(今屬華池縣)。中共鄂豫陜省委在此召開會議,決定程子華代理鄂豫陜省委書記兼軍政委,徐海東任軍長,郭述申任政治部主任,戴季英任參謀長。會后,軍領導對部隊作了進入陜甘根據地、同陜甘紅軍會師的政治動員。</h3> <h3>?洛河</h3> <h3>  9月9日,紅二十五軍進至陜北保安縣(今志丹縣)永寧山,同陜北根據地黨組織取得了聯系。陜甘邊蘇維埃政府主席習仲勛和陜甘邊區軍委主席劉景范得到消息后,親自前往永寧山迎接遠征而來的紅二十五軍。中共西北工委也立即發出通知,動員和組織群眾沿途歡迎紅二十五軍。在此休整期間,當地群眾提供了近萬斤糧食,二十多頭豬,近萬斤的洋芋等蔬菜,慰問勞苦遠征的紅二十五軍。經過三天的休整,紅二十五軍向永坪鎮開進。 </h3><h3> 9月15日,紅二十五軍到達延川縣永坪鎮,受到了根據地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至此,紅二十五軍打破了敵人的圍追堵截,勝利地完成了戰略大轉移,成為紅軍長征中最先到達陜北的一支紅軍隊伍。</h3> <h3>?紅二十五軍與紅二十六、紅二十七軍會師時的情景。</h3> <h3>  9月16日,劉志丹率領西北紅軍主力專程趕到永坪鎮,與紅二十五軍勝利會師。徐海東在回憶他和劉志丹見面時寫道:他是陜北根據地創始人之一,對革命忠心耿耿,深受陜北人民的愛戴。我們見到他真是萬分高興。第二天,在中央駐北方代表團派駐西北代表團的主持下,中共西北工委和中共鄂豫陜省委在永坪召開聯席會議,決定撤銷西北工委和鄂豫陜省委,組建中共陜甘晉省委,由朱理治任書記,郭洪濤任副書記;改組西北軍委,聶洪鈞任主席;會議還決定將紅二十五、紅二十六、紅二十七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由徐海東任軍團長,程子華任政委,劉志丹任副軍團長兼參謀長,高崗任政治部主任。軍團下轄三個師,共七千余人。</h3><h3> 9月18日,紅二十五軍與陜北紅軍在永坪鎮舉行了盛大的會師慶祝大會。徐海東、劉志丹分別講了話,號召全軍團親密團結,并肩戰斗,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堅決粉碎國民黨軍對西北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為鞏固和擴大根據地而英勇奮斗。慶祝大會上,列寧劇團編排了抗戰劇、秧歌等節目,傳遞喜悅之情,鼓舞了軍民士氣。“一桿桿紅旗空中飄,紅二十五軍上來了。千里的雷聲萬里閃,一朵朵紅云飄得遠。來到了陜甘洛河川,勞動百姓好呀好喜歡……”這首地方特色鮮明的信天游,生動地反映了兩軍會師時的熱烈場景。</h3> <h3>  值得一提的是,兩軍會師后,打了兩場漂亮仗。紅二十五軍的到來,紅十五軍團的成立,大大加強了打破敵人“圍剿”的軍事力量。軍團領導決定:根據敵強我弱態勢,我軍不宜內線作戰,應轉到外線包圍甘泉,切斷敵軍后方補給線,調動敵增援部隊,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9月下旬,紅十五軍團從永坪出發,經過三天急行軍,到達甘泉下寺灣一帶集結。劉志丹對這里十分熟悉,被稱為“活地圖”,提出在甘泉去延安途中的勞山設伏擊區。這里群山高聳,地勢險要,一條公路貫穿南北,蜿蜒于兩旁山嶺之間,是打伏擊的好戰場。徐海東觀察地形后說:如果將敵人放進來,如同把狐貍裝進了口袋,太好了。隨后,紅十五軍團一部包圍甘泉縣城,大部進入伏擊陣地。 </h3><h3> 10月1日,敵軍沿公路前進,進人伏擊區后,戰斗打響,敵首尾受擊,完全陷入紅軍包圍之中。經過半天激戰,全殲敵兩個團和師直屬隊,斃傷敵師長、師參謀長和敵團長以下一千余人,俘敵團長以下三千七百余人,繳獲戰馬三百多匹,還有一百八十多挺輕重機槍和十多門炮,以及其他許多軍用物資。這是兩軍會師后的第一場大勝仗,是紅十五軍團成立后的開門紅。</h3> <h3>?西北軍委舊址</h3> <h3>  第二場勝仗是榆林橋戰斗。榆林橋南距富縣縣城二十里,背山面水,有公路沿鎮而過,是縣城通往延安的必經之路,距離當時的紅十五軍團軍部所在地也只有二十多里。東北軍一個團又一個營進駐榆林橋,團長是高福源。紅十五軍團決定乘敵設防工事尚未完成、立足未穩之際將其消滅。10月25日拂曉,紅軍發起總攻,戰斗打得非常激烈,直到下午三點才勝利結束。這次戰斗共斃傷敵三百余人,俘敵團長高福源以下一千八百余人,繳獲武器三百多支。高福源經過教育,擁護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后來對促進張學良同意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h3><h3> 勞山、榆林橋兩場戰斗,沉重地打擊了東北軍的氣焰,為徹底粉碎敵人第三次“圍剿”打下了重要基礎,同時也為迎接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創造了有利條件。</h3> <h3>?劉志丹舊居</h3> <h3>  我們是9月23日從瓦窯堡來到永坪的。兩地相距二十多公里,山路蜿蜒,但路況不錯。永坪地處延安市寶塔區、延川縣和子長縣三地結合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是延川縣最大的建制鎮。近年來,因境內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而成為延安地區比較富裕的鄉鎮。 </h3><h3> 一條洛河穿鎮而過,將永坪鎮一分為二,形成了河東、河西兩條主要街道。當年,紅二十五軍的戰士們排成四路縱隊,在徐海東的帶領下,排著整齊的隊列,邁著矯健的步伐,精神煥發從河東的街道進入永坪鎮的。隨著時代變遷,會師街已看不出當年的模樣,會師遺址更是蕩然無存。行走在會師街上,映入眼簾的是鎮文化休閑公園。離會師街二三百米遠的地方,當地政府為了紀念永坪會師這一重要歷史事件,在鎮中心地帶建起了寬闊的會師廣場和永坪會師雕像。 </h3><h3> 幾經打聽,我們來到永坪會師紀念館。遺憾的是,紀念館正在修建當中,不開館。不過從外形上看得出來,那是一座宏偉的建筑。紀念館的旁邊是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遺址,里面有劉志丹、高崗、習仲勛、吳岱峰和劉景范等同志的舊居。這是我們在永坪鎮看到的唯一的紅軍遺址。永坪是一塊紅色的熱土,僅僅留下這么一處遺址,似乎讓人感到不太盡意。</h3> <h3>?習仲勛舊居</h3> <h3>  紅二十五軍的長征,是可歌可泣的。在1936年《共產國際》第七卷第三期上《中國紅軍第二十五軍的遠征》這樣記載:中國紅軍第二十五軍的榮譽,猶如一顆新出現的明星,燦爛閃耀,光被四表!回望紅二十五軍十個月的長途跋涉,途徑河南、陜西、寧夏、甘肅四省,走過一條條羊腸小道,爬過一座座高山險峰,打響一次次生死戰斗,他們用生命和鮮血寫就一部真實的傳奇。他們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書寫出共產黨人的堅韌執著和戰勝困難的勇氣膽略,留下的故事與精神,寫入史冊,照亮人心。</h3> <h3>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的十年間,總共授予的一千六百一十三名將帥中,出自紅二十五軍的就有九十七名,可稱之為“百將”之軍。其中大將一名,上將兩名,中將六名,少將八十八名。毛澤東曾多次稱贊徐海東,說他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這既是對徐海東個人的高度評價,也是對紅二十五軍的高度評價。 </h3><h3> 抗日戰爭后期,徐海東因為生病,無法再指揮作戰。再后來,徐海東一直在養傷,甚至沒有參加解放戰爭。1955年評軍銜的時候,徐海東說自己長期沒有進行軍事指揮,不評軍銜都可以。但毛澤東卻直接指示,徐海東不但要評大將,而且大將里面要排第二,僅次于粟裕。</h3> <h3>  走到永坪鎮,紅二十五軍的長征路基本上走完了,還有個別地方沒去,以后一定要去的。有人曾問我,花費那么多的時間和金錢去那些偏遠又不太熱門的地方,意義何在?我說,如果想了解紅軍長征的歷史,我們完全可以在家里看看書,但有些東西是書本上感悟不到的。每次出發前在查閱長征資料的時候,我也曾多次被長征途中紅軍官兵們不畏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所感動。但是在長征路上的所見所聞,更觸動我的心靈。還有一點,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也許對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而言,顯得有點高不可攀,但我總覺得,我們有責任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把途中看到的和聽到的紅軍故事記下來、傳出去,那怕只有幾個人能看到,我也感到欣慰,也算為弘揚長征精神出了一點力,做了一點貢獻。如果這樣想,即使花費的時間和金錢再多,我認為也是值得的。好友“巡天遙看”先生曾和我走過一段長征路,他在我的系列篇下面留言:與君同行讓我精神振奮,讀君文章使我思想升華。 </h3><h3> 總的來說,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讓長征精神成為更多人精神家園里的重要支柱,讓長征故事成為更多人成長中的精神食糧,才是我們重走長征路的現實意義和終極目標。</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丽市| 沙坪坝区| 宁夏| 长寿区| 和林格尔县| 镇坪县| 泾川县| 铅山县| 洛浦县| 和田市| 马龙县| 绍兴市| 南阳市| 苍溪县| 谢通门县| 建昌县| 德州市| 衡南县| 弥勒县| 宜川县| 洛浦县| 高要市| 绵竹市| 简阳市| 自贡市| 贞丰县| 南江县| 苍溪县| 逊克县| 阿鲁科尔沁旗| 厦门市| 三门县| 吐鲁番市| 民乐县| 神农架林区| 阳山县| 莱阳市| 赫章县| 汝城县| 南靖县| 东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