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這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是人類最想揭開的秘密,也是人類不斷探索的動力。從微觀到宏觀,從分子、原子、夸克到日月星辰宇宙,為的是探知人類自己的來龍去脈。也就產生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門學科,考古是最直接追尋人類起源的科學。良渚文化遺址的發掘是考古界的重要成就,把五千年前的人類文明展示在今人的面前,同時也將人類的文明史向前推進了五千多年。揭秘五千多年前先人們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結構,也可以看到與現代社會的相似度。良渚文化遺址能夠成為世界遺產,在于五千多年前其他地方還是原始部落,良渚人已成為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產生了細分行業,充足的食物讓他們可以追求更多精神生活。依山傍水、土地肥沃造就了良渚文化,也是留給后人的一筆寶貴財富。今將良渚文化遺址公園的圖文以饗各位!</h3> <h3>座落于良渚的良渚文化遺址公園于2019年7月6日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h3> <h3>良渚文化將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向前推進了五千多年,同時更進一步確立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延續性,證實我們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過的民族。</h3> <h3>如今遺址公園的復原盡可能地保持當初的原始風貌。</h3> <h3>土墻、草披,自然生長的花草,讓人仿佛穿越了時空。</h3> <h3>五千年前的古人已經訓養獵犬成為人們的助手了。</h3> <h3>園區的雕塑生動的展現人們狩獵歸來的喜悅心情。</h3> <h3>城墻遺址在今看來只是一個土堆,但以高度衡量可見當初的雄偉壯觀。</h3> <h3>這河道不知是否還是當年的護城河?也或許是繁忙的運河。</h3> <h3>一條條竹排上運送著陶器類的用品,足以證明當時的市場的繁榮。</h3> <h3>玉器的制作原料和成品都需這水路的運輸,這是最輕便的搬運玉石原料的方式。</h3> <h3>以水為載體移動貨物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古人的運輸方法沿用至今。</h3> <h3>唯一能帶給我們的歷史變遷,是這層層疊疊的土層,考古專家們從這密碼里還原真相。</h3> <h3>原原的草叢中也有著風吹草低現草舍的詩情畫意。</h3> <h3>人類的居住環境離不開水,今人、古人皆如此,當時的良渚人不知是否懂得養殖魚類。</h3> <h3>但古人巳經用獨木舟捕魚和遠行了。</h3> <h3>古時野外及河流的生態環境應該為良渚人提供了豐富的動物蛋白的來源。</h3> <h3>有了豐富的食物、造就了人們對生活的追求而制作成各種精制的烹飪餐具。</h3> <h3>當時的人們已開始進行復雜的玉石加工了。</h3> <h3>他們對玉石原料的精挑細選,說明當時工人們都已經有了很高的水平。</h3> <h3>從今天發掘的玉器可以看出當時的工藝水平完全可以和現代媲美。</h3> <h3>雖是石器時代,但作為生產工具的石鉞也已在作坊里大量的生產了。</h3> <h3>骨角器的生產彌補了石器工具上的不足,進一步提升了當時的生產力。</h3> <h3>漆器工藝的產生說明當時人們生產力的水平已經達到非常高的水平,從而追求物質的亨受。</h3> <h3>據考古發現當時的良渚人已經有了豐富的食物,和現代人的飲食結構基本相似。</h3> <h3>如這一舂米的器具在如今很多農家還有保留。</h3> <h3>五千多年前,有些原始部落還在以樹葉,獸皮為衣保暖,良渚人已經紡紗織布制作衣服。</h3> <h3>他們的紡機也是如今人們紡織機械的鼻祖。</h3> <h3>周邊大量的竹子為他們提供了建筑和制作工具的最佳原材料。</h3> <h3>生產力的發展,使他們懂得如何挖井獲取地下水,地下水的使用避免了干旱氣候影響和衛生狀況的改善。</h3> <h3>飽暖后的人們也開始追求娛樂生活,考古發現了不少木陀螺,也是至今人們還在玩耍的器具。</h3> <h3>這雕塑展示了當時的人們已開始形成市場的雛形,估計也還是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h3> <h3>這種草舍已不再是遮風避雨的作用,它的冬暖夏涼舒適度不亞于當今的空調房,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杭州郊外的農村這類草舍還比比皆是。</h3> <h3>在廣袤的大地上,數幢草舍結成一個個小村落,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構畫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h3> <h3>荷塘、蓮藕、荷花,夜色、月亮,不知古人是否有如此詩情畫意?但曾經照過古人的月亮至今未變。</h3> <h3>黃澄澄的稻子豐收在望,古人的食譜中有稻米,說明也同樣如今天的人們一樣種殖水稻,畝產量多少就不得而知了,不過當時人少地多物質豐富,人們的生活應該還是富足的。</h3> <h3>這模型揭示了五千多年前已有如此規模宏大的宮殿建筑,周邊的城河既保證了王城的安全,又方便了生活水源。</h3> <h3>如此規模宏大的王城已不是一張全景圖所能表達了,它不但有城河、城墻、宮殿,還有廣闊的廣場。</h3> <h3>從宮殿可以遙望高大的王陵。</h3> <h3>王陵上一根根排列的木柱,看著感覺有些類似于英格蘭的巨石陣,但巨石陣之迷至今未解,王陵上的木住是否當初祭司之用。</h3> <h3>墓葬考古,展示當時社會已有了等級之分,感嘆權力不分古今!</h3> <h3>這些精美的玉器雖是當初權貴階層的象征,但從另一個側面展示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石器時代能制作如此精良的玉器。</h3> <h3>游覽結束回到原點,仿佛科幻電影里似的穿越五千年重回現代。帶著探尋、帶著好奇、帶著敬畏之心來尋找人類的過去,一定會給今天帶來更多的啟示……</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虎林市|
页游|
富顺县|
仙桃市|
疏勒县|
池州市|
元氏县|
乐平市|
三台县|
青铜峡市|
霞浦县|
五指山市|
凤翔县|
长泰县|
皋兰县|
手游|
江阴市|
禹州市|
双桥区|
八宿县|
长白|
沁源县|
永济市|
晋城|
景洪市|
聂荣县|
西平县|
台北市|
宜川县|
浦县|
郑州市|
广昌县|
泰来县|
铁岭县|
澜沧|
青海省|
临海市|
景宁|
神农架林区|
城口县|
杭锦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