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949年4月23日,在江蘇泰州白馬廟,華東軍區海軍宣布成立,由張愛萍將軍擔任海軍司令員,這一天也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誕生日。70年載崢嶸歲月,人民海軍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從一支僅有帆船小艇的近岸防御性海軍逐漸成為今日擁有航母、核潛艇、先進驅護艦的現代化海軍。一支強大海軍的養成不僅在于艦艇裝備的更新換代,更在于英雄傳統和戰斗精神的積淀與傳承。自建國以來,人民海軍以劣勢裝備勇敢地投入捍衛共和國海疆的戰斗,與優勢敵軍屢屢激戰,形成并發揚了令人自豪、令敵膽寒的“海上拼刺刀”精神。</h3> <h3>NO.1萬山海戰</h3><h3>1950年5月至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南軍區陸海軍部隊對廣東省珠江口外的萬山群島實施首次聯合登陸作戰,肅清盤踞該島的國民黨軍。在萬山群島戰役中,初生的人民海軍在陸軍炮兵的配合下,發揚善于近戰夜戰的特長,以小艇打大艦,書寫了人民海軍戰史上最初的勝利篇章,主要的海上戰斗包括垃圾尾海戰和三門島伏擊戰。</h3><h3>1950年5月25日凌晨2時,解放軍登陸編隊隱蔽出航。凌晨4時,“解放”號炮艇和“桂山”號步兵登陸艦對垃圾尾島實施夜襲。“解放”號率先突入錨地,向港內停泊的20余艘敵艦猛烈射擊,擊傷敵旗艦“太和”號護衛艦,重傷敵指揮官,敵艦忙亂出港時又遭“桂山”艦攔截射擊。天明后,敵軍發現來襲的解放軍艦船僅2艘,遂集中優勢兵力圍攻。“解放”號奮力血戰突圍,帶傷返回基地。“桂山”艦遭重創后搶灘,艦員與陸軍部隊登島后繼續戰斗,直至壯烈犧牲。與此同時,“先鋒”、“解放”號炮艇在牛頭島以東海域遭遇敵炮艇2艘,當即將其擊沉。在海軍支援下,陸軍相繼登陸數島,取得了萬山戰役的首捷。6月27日晨,隱蔽進駐三門島的陸軍炮兵與海軍艦艇一道,對外伶仃島附近的敵軍艦艇實施伏擊,經過5小時激戰,擊沉炮艇1艘,擊傷驅逐艦1艘、掃雷艦和炮艇各2艘。</h3><h3>萬山群島戰役于8月4日勝利結束,人民海軍在海戰中擊沉炮艇4艘、擊傷艦艇12艘,繳獲船只11艘。為表彰“桂山”艦的英勇奮戰,戰后垃圾尾島被改名為桂山島。</h3> <h3>NO.2頭門山海戰</h3><h3>1951年6月,華東軍區海軍舟山基地溫臺巡防大隊炮艇分隊在浙江沿海的南澤島、北澤島設伏,掩護沿海漁船和運糧船隊。6月24日黎明,我方運糧船遭4艘海匪機帆船襲擊。411、413、414、416號炮艇聞訊馳援,途中411、413艇因故障掉隊,414、416艇在頭門山島西北海域遭遇海匪,成功解救運糧船隊,并向頭門山島追擊海匪,冒著敵岸炮火力攻擊敵船。戰斗中,414艇的武器發生故障,遭敵反擊,全艇傷亡近半,槍炮兵王維福4次負傷仍堅持戰斗。411、413艇及時增援,四艇合力攻擊,最終擊沉敵雙桅機帆船1艘,擊傷3艘,斃傷海匪50余人,圓滿完成任務。戰后,華東軍區海軍授予414艇“頭門山海戰英雄艇”稱號,授予炮艇分隊指導員陳立福、槍炮兵王維福“戰斗英雄”稱號。</h3> <h3>NO.3擊沉“太平”號護衛艦</h3><h3>1954年11月,華東軍區海軍為了打擊浙江沿海國民黨海軍艦艇的襲擾,為解放一江山島和大陳島創造有利條件,派出6艘魚雷艇在高島隱蔽待機。11月14日零時5分,高島觀通站在東南方15海里處發現國民黨海軍“太平”號護衛艦。零時23分,4艘魚雷艇出擊,在岸上指揮所引導下接近目標,于1時28分發現“太平”號并展開戰斗隊形,并于1時35分相繼發射魚雷。“太平”號發現我軍魚雷艇后倉皇射擊并試圖規避,仍于1時37分中雷,喪失機動能力,漂泊待援,后由其他艦艇拖航,由于受傷過重,于7時24分沉沒于高島東南18海里處。此次戰斗,解放軍海軍魚雷艇部隊隱蔽出擊,擊沉“太平”艦,自身無一傷亡,這也是海軍魚雷艇部隊的首次勝利。</h3><h3>?</h3><h3>圖為國民黨海軍“太平”號護衛艦,其前身是美國海軍埃瓦茨級護航驅逐艦“戴克爾”號。</h3> <h3>NO.4擊沉“洞庭”號炮艦</h3><h3>1955年1月10日,在一江山島戰役準備階段,華東軍區海軍白巖山觀通站于當日22時23分發現1艘國民黨軍坦克登陸艦。22時43分,在白巖山島待機的102、105、106號魚雷艇奉命出擊。當時,102艇左舷魚雷管發生故障,以單雷狀態出擊。當晚海上風強浪大,102艇因為艇身不平衡,操縱困難,無法編隊,只能單獨航行。22時47分,觀通站發現敵“洞庭”號炮艦,岸上指揮所鑒于敵情有變,命令魚雷艇返航,避敵鋒芒。102艇未收到命令,繼續前進,于23時18分遭遇“洞庭”號,在2鏈(約370米)距離上發射1枚魚雷,準確命中“洞庭”號中部,使其喪失機動能力。岸上指揮所又派出4艘炮艇前往攻擊,于11日2時27分將目標擊沉于格嶼東南4海里處。此次戰斗,人民海軍魚雷艇部隊首創單艇單雷近戰殲敵的戰績。</h3> <h3>NO.5擊沉“臺生”號運輸艦</h3><h3>1958年8月,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對金門實施炮擊封鎖作戰。8月24日17時27分,我海岸炮兵對金門島料羅灣的國民黨軍艦船展開炮擊,迫其離港出逃,敵“中海”號登陸艦和“臺生”號運輸艦負傷駛往外海。18時10分,海軍東海艦隊派出6艘魚雷艇前往截擊,在東碇島附近遭國民黨軍岸炮攔截,我軍岸炮隨即給予壓制,掩護魚雷艇編隊通過。18時40分,魚雷艇編隊發現目標,并于19時18分展開戰斗隊形。19時25分,180、105艇占據陣位,向“中海”艦發射魚雷,命中1枚,敵艦負傷逃遁。19時25分30秒,184、175、103艇對“臺生”號發射魚雷,命中2枚,目標當即沉沒。</h3><h3>?</h3><h3>圖為1958年8月,金門炮戰期間,解放軍炮兵部隊在夜間炮擊金門的場面。</h3> <h3>NO.6擊沉“沱江”號獵潛艦</h3><h3>1958年9月金門炮戰期間,為破壞國民黨軍的海上運輸,海軍東海艦隊派出6艘魚雷艇、3艘高速炮艇和4艘慢速炮艇組成突擊編隊,在海岸炮兵的支援下截擊敵運輸船隊。9月1日20時52分,海軍觀通站發現敵“美堅”號登陸艦、“維源”號大型獵潛艦、“沱江”、“柳江”號小型獵潛艦正駛向料羅灣。22時03分,我突擊編隊出擊。23時40分,魚雷艇編隊發現“沱江”、“維源”兩艦,于是展開攻擊隊形。在相距30鏈時,魚雷艇編隊遭遇敵艦攔阻射擊,加上海況較差,隊形散亂,遂以單艇對“維源”艦實施魚雷攻擊,未能命中。與此同時,高速炮艇編隊集中火力攻擊“沱江”艦,逼近至300米距離,后因彈藥供應不及,火力中斷。9月2日零時8分,炮艇編隊重新組織火力攻擊,“沱江”艦中彈起火,企圖沖撞突圍,我艇在規避中丟失目標。零時20分,炮艇編隊再度發現“沱江”艦,集火攻擊6分鐘后撤出戰斗。“沱江”艦遭重創,被拖至馬公附近沉沒。</h3> <h3>NO.7八·六海戰</h3><h3>1965年8月5日晨,國民黨海軍巡防第2艦隊旗艦“劍門”號大型獵潛艦和“章江”號小型獵潛艦由臺灣左營出航,竄犯大陸沿海。海軍南海艦隊駐汕頭地區的4艘護衛艇和11艘魚雷艇做好迎擊準備,于23時13分出擊。6日1時42分,護衛艇群發現目標,高速逼近,迫使兩艘敵艦分開,魚雷艇群攻擊未果,退出戰斗。護衛艇群于2時51分對“章江”艦實施猛烈攻擊,目標中彈爆炸,于3時33分沉沒于東山島東南24.7海里處。在戰斗中,611艇遭敵艦火力攻擊,機電兵麥賢得在頭部負傷的情況下堅守崗位,保證了引擎的運轉。擊沉“章江”艦后,611艇因傷返航,其余3艘護衛艇與5艘魚雷艇高速追擊“劍門”艦,于5時10分展開攻擊,護衛艇在7~5鏈距離上猛烈開火,使目標中彈起火。5時20分,魚雷艇群分為兩組,在3~2鏈距離上齊射魚雷10枚,命中3枚。5時22分,“劍門”號沉沒于東山島東南38海里處。</h3><h3>八·六海戰是人民海軍在東南沿海對臺作戰中取得的最大勝利,充分發揮近戰夜戰優勢,一舉擊沉2艘敵艦,擊斃國民黨海軍巡防第2艦隊司令胡嘉恒海軍少將以下170名官兵,俘虜33人,己方僅護衛艇、魚雷艇各2艘輕傷,犧牲4人,負傷28人,創造了人民海軍小艇打大艦的經典戰例。戰后,國防部通令嘉獎參戰部隊,授予611艇機電兵麥賢得“戰斗英雄”稱號,授予611號護衛艇“海上英雄艇”稱號,授予119號魚雷艇“英雄快艇”稱號。</h3> <h3>NO.8崇武以東海戰</h3><h3>1965年11月13日,國民黨海軍巡防第2艦隊“永昌”號護航炮艦和“永泰”號獵潛艦由澎湖出航,襲擾福建沿海。海軍東海艦隊派出6艘護衛艇和6艘魚雷艇組成突擊編隊,在福建省崇武以東的烏丘島海域設伏。22時16分,突擊編隊在岸上指揮所引導下發現目標。23時33分,護衛艇群在0.5海里距離上開火,擊傷“永泰”號,迫其向國民黨軍占領的烏丘島逃離,“永昌”號則向外海規避逃遁。23時35分,突擊編隊指揮艇中彈受傷,遂轉移指揮并召喚魚雷艇攻擊。魚雷艇群冒著“永昌”艦的猛烈炮火,反復搶占陣位,14日零時31分,145號魚雷艇在距敵300米處發射魚雷,擊中“永昌”艦尾部,使其癱瘓下沉。護衛艇588、589號逼近至100米處向目標水線處猛射,加速其沉沒。1時06分,“永昌”號沉沒于烏丘島以南15.5海里處。戰后,國防部通令嘉獎參戰部隊,授予588號護衛艇“海上猛虎艇”稱號。崇武以東海戰是人民海軍與臺灣國民黨海軍的最后一次海上交戰。此戰標志著中國人民海軍取得臺灣海峽的制海權,國民黨海軍再也不敢挑釁!</h3> <h3>NO.9西沙海戰</h3><h3>1974年1月,南越海軍艦艇侵入我西沙群島永樂群島海域,驅趕、沖撞我方漁船,并派兵登島。南海艦隊奉命派出獵潛艇271、274、281、282號和掃雷艦389、396號,在艦隊航空兵掩護下前往永樂群島海域巡邏。1月19日晨,南越海軍10號、16號驅逐艦在廣金島水域靠近由271、274、389、396艦組成的巡邏編隊,并實施沖撞挑釁。同時越軍4號、5號驅逐艦進犯廣金島、琛航島,企圖登陸,被駐島民兵擊退。10時22分,南越四艦突然向我方艦艇開火,巡邏編隊被迫奮起自衛,以猛烈炮火展開反擊,除以艦載槍炮實施攻擊外,還逼近目標以輕武器和手榴彈殺傷敵艦艙面人員。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戰,南越四艦均被擊傷,分頭逃逸。12時12分,281、282艦趕來增援,集中攻擊遭到重創的越軍10號驅逐艦,使其中彈起火爆炸,于14時52分沉沒于羚羊礁以南海域。此戰,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擊沉南越1艘驅逐艦,擊傷3艘,己方1艘掃雷艦重傷,1艘掃雷艦和2艘獵潛艇輕傷。1月19日海戰后,南海艦隊調集艦艇15艘,掩護陸軍及民兵部隊收復被南越軍隊占領的3座島嶼,取得了西沙自衛反擊戰的完全勝利。戰后,參戰部隊受到中央軍委和國防部的通令嘉獎。</h3> <h3>NO.10赤瓜礁海戰</h3><h3>1988年初,中國政府受聯合國委托,在南海南沙群島海域建立海洋觀測站,進行科學考察活動,受到越南當局的反對,越南海軍派出艦艇前往南沙群島海域進行阻撓和襲擾,侵占多處島礁,與海軍南海艦隊的護航編隊形成對峙。3月13日下午,越軍505號登陸艦,604、605號武裝運輸艦侵入赤瓜礁、瓊礁和鬼喊礁海域,準備武力強占三處礁盤,與中國海軍502號護衛艦“南充”號展開對峙,隨后531號護衛艦“鷹潭”號、556號護衛艦“湘潭”號趕往增援。中國艦艇在噸位和火力上均占有優勢,但恪守不開第一槍的原則,一對一地監視越艦。3月14日8時47分,中越登礁人員在赤瓜礁上發生沖突,越軍首先開槍打傷我方人員。中國海軍艦艇立即開火還擊,經過約50分鐘的交火,消耗100毫米炮彈285發,37毫米炮彈266發,擊沉越軍604、605號運輸艦,迫使505號登陸艦搶灘焚毀,我方艦艇無一受傷。赤瓜礁海戰是中國海軍距今最近一次的海上實戰,有力捍衛了中國在南沙群島不可侵犯的神圣權利。</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义县|
定兴县|
崇阳县|
罗田县|
佛冈县|
康平县|
井研县|
农安县|
宝兴县|
财经|
舞钢市|
张北县|
丰城市|
福贡县|
安平县|
宜丰县|
肥城市|
泸定县|
图片|
芜湖县|
吉首市|
攀枝花市|
赤城县|
河间市|
辽中县|
汾西县|
金山区|
榆社县|
许昌市|
广元市|
手机|
沙田区|
双辽市|
曲阳县|
叶城县|
准格尔旗|
乐亭县|
玉田县|
绥江县|
晴隆县|
武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