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019年9月,我們11位老同學、老朋友相約,分別從河北圍場、承德、河南漯河出發,在鄭州匯合,由鄭州新鄭機場飛往新疆庫爾勒,結伴在新疆旅游。我們一位老同學的侄女一家在庫爾勒居住,侄女女婿在新疆工作已三十年了,完全是位新疆通。他為我們一行新疆旅游,選擇了要去的景點,設計了行程路線。為我們新疆旅游,提供了極大的幫助。</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們這次新疆旅游的景點、路線示意圖。</span></h5> <h5> 新疆旅游一行11人于鄭州市合影</h5> <h5> 9月5日下午5時許,我們一行到達綠城鄭州。鄭州的老朋友,為我們在鄭州漢唐賓館提前預定了房間,到鄭州東站將我們一行接到賓館。我們下榻的漢唐賓館,隔十字路口與鄭州航空大樓相望,乘坐機場大巴非常方便。</h5> <h5> 9月6日上午,鄭州老朋友為我們一行,安排到鄭州黃河國家濕地公園游覽。</h5><h5> 鄭州黃河國家濕地公園,是國家批準的20個濕地公園之一。占地面積2390公頃,位置處于鄭州市惠濟區的黃河浮橋和黃河公路大橋之間的黃河河道南側。具有典型的河流濕地生態系統,動植物資源豐富,每年數量巨大的候鳥在此停歇、越冬或繁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濕地景觀優美,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景區緊鄰鄭州市區,交通十分便利。</h5><h5> 早飯后,我們乘公交車來到黃河南岸附近,然后轉乘鄭州老朋友為我們預定好的游覽車,進入景區。</h5><h3> </h3><h3> </h3> <h5> 濕地公園景區入口處留影</h5> <h5> 河韻碑林</h5><h3></h3> <h5> 雖近中秋,園內仍綠意盎然。</h5> <h5> 1938年黃河扒口處及花園口事件記事廣場</h5> <h5> 走過濕地景觀區,我們來到了黃河岸邊。我們這些出生并一直生活在塞外的人,第一次如此近距離親近我們的母親河,每個人都激動萬分,禁不住大聲高呼:“黃河,我來了”!</h5> <h5> 從濕地公園出來已是中午,午飯后,我們乘公交車來到鄭州市區二七廣場,參觀了二七紀念塔。</h5><h5> 二七廣場,位于鄭州市區中心商業繁華區,周圍百貨商鋪林立。二七紀念塔,是這座城市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是國內外游客必游之地。</h5><h5> 二七紀念塔,坐落在二七廣場中心,為紀念1923年2月7日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而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高63米,共14層,其中底座3層,塔身11層。每層頂角為仿古挑角飛檐,綠色琉璃瓦覆頂。塔頂有鐘樓,六面直徑2.7米的大鐘,整點報時,同奏《東方紅》樂曲。從東西看為單塔,從南北看為雙塔。游人可登至塔頂,遠眺市容。入夜后,各種彩燈內照外透,使雙塔更加絢麗多彩。</h5> <h5> 二七紀念塔前留影</h5> <h5> 二七紀念塔前留影</h5> <h5> 二七廣場商業街及二七紀念堂</h5> <h5> 我們一行原計劃到鄭州黃河游覽區,拜謁炎黃二帝圣像。正趕上全國第十一屆少數民族運動會,9月8日在鄭州舉行。黃河游覽區是運動會文藝演出場地,早就清場戒嚴了,因此未能成行,略留遺憾。好在鄭州的老朋友,為我們錄制了為祝賀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在鄭州舉行,千璽塔(俗稱“大玉米”是鄭州市新地標性建筑之一)燈光秀的錄像。讓我們有幸一睹祖國大中原之美、綠城鄭州之美。</h5><h5> “大玉米”燈光秀近景錄像</h5> <h5> “大玉米”燈光秀近景</h5> <h5> “大玉米”燈光秀遠景錄像</h5> <h5> “大玉米”燈光秀遠景</h5> <h5> 9月7日12時50分,我們一行乘坐西北航空公司PN6039次航班,由鄭州新鄭機場起飛,歷時4小時30分,如期準時到達新疆庫爾勒。正式開始了為期14天的新疆旅游之行。</h5><h5> 庫爾勒市,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簡稱"巴州")的州府,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東北邊緣。北依天山,南臨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是古絲綢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和西域文化發源地之一,是新疆第二大城市,南疆第一重鎮,全國百強城市之一。</h5><h5> “庫爾勒”,維語意為“眺望”,因盛產馳名中外的庫爾勒香梨,又稱為“梨城”,美麗的孔雀河流經市區。</h5> <h5> 我們同學的侄女女婿,親自帶車,將我們一行接到了事先為我們預定的賓館。晚上,在巴音郭楞賓館設宴,用當地民族禮儀隆重盛情地接待了我們。</h5><h5> 美麗的蒙古族姑娘唱起了深情的《請喝一杯下馬酒》,漂亮的維吾爾族、蒙古族姑娘為我們一一敬酒。</h5> <h5> 席間,美麗的蒙族姑娘,跳起了傳統的蒙古族舞蹈《頂碗舞》。舞姿優美 ,柔美之中不乏馬背民族的颯爽英姿之氣。</h5> <h5> 漂亮的維吾爾族姑娘翩翩起舞,跳起了歡快的維吾爾民族舞蹈。歡快的樂曲、優美的舞姿,深深地感染了每一個人,我們也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跳了起來,宴會氣氛達到了高潮。</h5> <h5> 我們下榻的庫爾勒金環賓館和清晨中的孔雀河畔</h5> <h5> 我們同學的侄女女婿,為我們租了一輛14座的上海大通汽車。司機師傅姓冉,祖籍四川南充,人非常干練,駕駛技術嫻熟。十幾天的鞍馬勞頓,不辭辛苦,犧牲了與家人共度中秋的機會 ,為我們提供了安全周到的服務。我們向冉師傅表示衷心的感謝!冉師傅,辛苦了!</h5> <h5> 我們新疆行的第一個景點是羅布人村寨。9月8日早飯后,我們一行乘車從庫爾勒出發,沿伊(寧)若(羌)線一路南行,大約2小時左右到達景區。</h5><h5> 羅布人村寨,4A級國家旅游景區,位于新疆尉犁縣城西南35公里處的墩闊坦鄉境內,距庫爾勒市區85公里。村寨方圓72平方公里,是我國西部地域面積最大的村莊之一。南臨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最長的內陸河——塔里木河從此流過,最大的原始胡楊林保護區、游移的湖泊、古老而神秘的羅布人都在這個景區內。景區集沙漠、胡楊、河流、湖泊于一體,是典型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兼具的黃金品質景區。</h5><h5> “羅布人”又叫“羅布淖爾人”,是生活在新疆羅布泊地區,操維語羅布方言,以打魚和狩獵為生的土著民族,我國官方把他們劃歸為維吾爾族的一支。</h5><h5> 村寨大門,就像是一位戴著帽子的羅布人,兩邊魚形,是他們的圖騰。</h5><h3><br></h3><h3><br></h3> <h5> 我們乘景區內游覽車,首先來到了“阿不旦”廣場。“阿不旦”在維語羅布方言中,是“水草豐美”,“適宜人居住”的意思,又有“好地方”之意。</h5><h5> 一百年前,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涉險進入羅布荒原,意外地發現了這個繁盛的漁村——阿不旦。</h5><h5> 對于羅布人來講,阿不旦是他們童年的搖籃,中年的競技場和晚年的歸宿地,是他們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地方。</h5> <h5> 阿不旦廣場留影</h5> <h5> 乘游覽車穿過一片沙漠,我們來到了神女湖。</h5> <h5> 在羅布人村寨中,一直流傳著一則關于“神女”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一伙土匪闖進了羅布人村寨,搶劫了一百個姑娘。姑娘們不愿受土匪的凌辱,就集體跳進了被稱為海子的湖里。在此之后,每當麗日當空、云蒸霞蔚之時,人們便能在水中看到姑娘們的身影。后來,這片海子被人們稱為“神女湖”。</h5> <h5> 時至今日,每當清風徐來,神女湖碧波蕩漾,像藍寶石閃爍光芒。湖水冬夏不減,清澈幽深,充滿了神秘色彩。</h5><h5> 神女湖 ,純貞的湖;神女湖,神圣的湖!</h5> <h5> 沙漠中的駱駝驛站</h5> <h5> 沙漠中的湖泊</h5> <h5> 走過大大小小的湖泊,我們來到了胡楊林。雖近中秋,胡楊樹的葉子還是綠色,沒有變黃。</h5> <h5> 胡楊,孤寂而堅忍,它以一種絕美的姿態,成為沙漠一道絕世的風景。帶給我們一種刺破心底、深入骨髓的心靈震撼。</h5><h5> 茫茫沙漠,風沙肆虐,填平了千里清河、萬畝碧湖,使城郭坍廢、村莊消失。唯有胡楊,神奇、傲岸地矗立在無際的沙海之中,生者蒼翠挺拔,死者孓然挺立,倒者鋼筋鐵骨。胡楊,用它一生的沉默與堅忍,以生也一千年不死的綠意,死也一千年不倒的精神,倒也一千年不朽的傲骨,震懾著綿延的沙海。任歲月滄桑,大漠茫茫,始終堅守著自己夢中的家園。</h5><h5> 孤寂而堅忍的胡楊精神,足以感天動地、泣鬼驚神。</h5><h3></h3> <h5> 美麗的塔克拉瑪干之眼</h5> <h5> 走過胡楊林,我們來到了塔里木河畔。</h5><h5> “塔里木”,在維語里意為“無韁之馬”。塔里木河 ,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發源于天山及喀喇昆侖山,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穿過阿克蘇、沙雅、庫車、輪臺、庫爾勒、尉犁等縣(市)的南部,流入臺特馬湖。</h5><h5> 羅布人村寨,位于塔里木河下游。</h5><h3></h3> <h5> 塔里木河畔的紅柳</h5> <h5> 我們在羅布人村寨景區,流連忘返。不知不覺已到下午五、六點鐘了,只好啟程返回庫爾勒。本來,我們同學的侄女一家,定好晚上請我們在庫爾勒吃當地風味小吃,因為我們的晚歸,只好作罷。途中,在尉犁縣吃了晚飯。車到庫爾勒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h5><h5> 我們和我們同學的侄女女婿,最后敲定了新疆行下一步的行程安排。</h5><h5> 我們新疆行的第二站是吐魯番。在那里,我們將游覽葡萄溝、火焰山和坎兒井。</h5><h5> 9月9日,我們告別了孔雀河畔的美麗城市——庫爾勒,告別了我們同學侄女一家。迎著朝陽,沿著吐(魯番)和(田)高速,一路向東偏北方向,往吐魯番葡萄溝景區進發。行程近410公里,我們來到了吐魯番葡萄溝景區。</h5> <h5> 葡萄溝,位于吐魯番市區東北11公里,南北長約8公里,東西寬約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處峽谷,溝內有布依魯克河流過,主要水源是高山融雪,因盛產葡萄而得名,是吐魯番著名旅游勝地,國家級5A級景區。</h5> <h5> 葡萄溝留影</h5><h3></h3> <h5> 葡萄溝是阿凡提的故鄉</h5> <h5> 我們在布依魯克河畔,美麗的葡萄架下,品嘗著剛剛摘下的葡萄。直沖味蕾的是,有生以來從未有過的沁人心脾的清涼與甜爽。</h5><h5> 我們戀戀不舍地從葡萄溝景區出來,向東往下一個景區——火焰山進發。</h5> <h5> 火焰山,是國家級4A級風景區,位于吐魯番市區東南23公里處。火焰山自西向東,橫亙在吐魯番盆地中部,為天山支脈之一。億萬年間,地殼橫向運動時留下的無數條褶皺帶,經大自然風蝕雨剝,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勢和縱橫的溝壑。在烈日的照耀下,赤褐砂巖閃光,熾熱氣流上升,云煙繚繞,猶如大火烈焰翻騰燃燒,這就是“火焰山”名稱的由來。</h5><h5> 火焰山,長約98公里,寬約9公里,主峰位于吐魯番市區以東約40公里處,海拔831.7米,山上高熱干旱,“飛鳥千里不敢來”。</h5> <h5> 火焰山景區包括地下景區和地面景區。進入景區內廣場后,首先進入的是西游文化長廊。長廊長50米,寬6米,兩壁有24幅取材于《西游記》的浮雕,再現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盡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修成正果。長廊的盡頭是圓形地宮,外圈有地理文化廳、高昌名人廳、國家領導人留影展廳及休閑購物中心,內圈是圓形廣場,廣場中心是巨型金箍棒溫度計。地面景區即火焰山、銅雕塑像等。</h5><p class="ql-block"><br></p> <h5> 火焰山景區地面景觀中的鐵扇公主、牛魔王及孫悟空師徒四人銅雕像。</h5> <h5> 矗立在地下景區出口,圓形廣場中央的金箍棒溫度計,當時溫度計顯示為攝氏42°度。</h5><h5> 巨型“金箍棒”高12米,溫度顯示窗高5.4米,直徑0.65米,可實測100℃以內的地表溫度,抗風能力十二級,抗震烈度為七。</h5> <h5> “彈起你的冬不拉呀,打起手鼓唱起歌”——在火焰山腳下,與維吾爾族民間藝人一起歌唱,心中一定是火一樣的激情!</h5><h3></h3> <h5> 從火焰山景區出來,已是黃昏,原計劃參觀坎兒井景點,只能明天再說了。我們驅車入住吐魯番市星辰酒店。</h5> <h5> 9月10日,早飯后,我們來到了距吐魯番市區西8公里處的坎兒井景區。</h5><h5> 坎兒井,是“井穴”之意,維語則稱之為“坎爾孜”。坎兒井是荒漠地區特殊的灌溉系統,普遍于新疆吐魯番地區。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并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工程。吐魯番的坎兒井有1100多條,全長約5000公里。</h5><h5> 坎兒井的結構,大體分為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小型蓄水池(澇壩)組成。利用山的坡度截取雪山融雪和夏季雨水等地下潛水,來進行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h5> <h5> 坎兒井景區留影</h5> <h5> 坎兒井景區留影</h5> <h5> 我們游覽吐魯番坎兒井景區后,已到了10點多鐘。接著驅車沿京新高速(G30)向烏魯木齊進發,還有200公里左右的車程,天氣越來越陰,快到烏魯木齊時,下起了小雨。下午2點左右,我們到達了烏魯木齊。</h5><h5> 烏魯木齊,簡稱烏市,舊稱迪化,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是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科教和交通的中心。是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面向中亞西亞的國際貿易中心。</h5><h5> 烏魯木齊,地處新疆中部,天山山脈中段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毗鄰中亞各國,處于亞歐大陸中心,有“亞心之都”之稱。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我國西部橋頭堡和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以世界上最內陸,距海洋和海岸線最遠(2500公里)的大城市,而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h5> <h5> 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h5><h5> 大巴扎,維語意為“集市”、“農貿市場”。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位于烏市天山區南端的二道橋商業圈,是一座集旅游觀光、民族商貿、餐飲、民族藝術展示、零售為一體的旅游觀光景區。具有“新疆之窗”、“中亞之窗”和“世界之窗”的稱號。是新疆旅游業產品匯集和展示的中心。</h5><h5> 濃郁的伊斯蘭建筑風格,重現了古絲綢之路的繁華,集中體現了濃郁的西域民族特色和西域文化。</h5><h5> 我們一行不顧旅途疲勞,安頓住下后,不顧天空飄著小雨,直奔國際大巴扎而去。</h5> <h5> 大巴扎內商品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h5> <h5> 我們在雨夜中的大巴扎信步漫游,成就了一道風景,別有一番風韻。</h5> <h5> 夜色細雨中的大巴扎顯得更加絢麗多彩</h5> <h5> 我們在烏魯木齊下榻的新萬興賓館</h5> <h5> 從大巴扎回到賓館,我們在賓館附近一家新開業的叫作“天山宴域”的餐館就餐。今天是我國第35個教師節,特向我們一行中的教師獻上節日的祝賀。我們一行中,有從事教師工作一直到退休的;有先當過教師,后來改行的;有知青下鄉插隊時,給當地學校代過課的。此時,我們大家謹向他們表示節日的祝賀——“教師節快樂”!</h5><h5> 9月11日,我們今天要去游覽的景區是天山天池。</h5> <h3><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天山天池,古稱“瑤池”,地處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內,博格達峰北坡山腰,是以高山胡泊為中心的自然風景區。景區距阜康市區9公里,距烏魯木齊97公里。</span><br></h3><h5> 天山天池,是世界自然遺產,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是我國十大風景名勝區和十大魅力休閑旅游胡泊之一。</h5><h5> 天山天池,雪峰倒映,云杉環擁,碧水似鏡,風光如畫。它以完整的自然景觀帶和雪山冰川、高山胡泊為主要特征,以遠古瑤池西王母神話以及宗教和獨特的民族風情為文化內涵,是旅游觀光,科普考察,探險攬勝,休閑健身和民族風情游賞的最佳去處。</h5> <h5> 山腳下的天池 ,天色還有些陰,云彩還沒散去。</h5> <h5> 坐纜車上山,昨天烏魯木齊下的是雨,而天山天池這里下的是雪。</h5> <h5> 今天趕上山中白霧蒙蒙,使瑤池掩映在縹緲的霧中,更增加了瑤池的神秘感。</h5> <h5> 隨著我們越登越高,霧也漸漸散去。美麗的瑤池就要揭開她的面紗。</h5> <h5> 白云散去,天氣晴朗,雪山襯映下的瑤池分外寧靜深沉。</h5> <h5> 從天池南坡向南望去,是另外一番景象。</h5> <h5> 從山上下來了,游興不減,再和美麗的天池合個影。</h5><h3> </h3> <h5> 游覽過天山天池后 ,我們入住阜康市7天連鎖酒店。</h5><h5> 9月11日,我們將前往下一站——可可托海。從阜康市區到可可托海景區,大約480公里車程,我們早上7:00點準時出發了。</h5> <h5> 我們沿216國道一路向北行駛,抬眼望去,道路與天邊相接,大地與白云相連,一望無垠。真是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遼闊。</h5> <h5> 沿途看到馬在悠閑自在地吃草</h5> <h5> 快要到了,公路指示牌顯示,離富蘊還有29公里,加上可可托海景區在富蘊縣北53公里,還有82公里就到了。</h5> <h5> 行進途中,突然來了馬群,我們只好停車,請它們先通過。</h5> <h3><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可可托海景區,暨可可托海國家地質公園,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境內,距縣城東北53公里處,占地面積788平方公里。</span><br></h3><h5> 可可托海景區,是以優美的峽谷河流、山石林地、礦產資源、寒極胡泊和奇異的地震斷裂帶為自然景色,融地質文化、地域民族風情于一體,以觀光旅游、休閑度假、徒步旅游攝影、科學考察為主要特色的大型旅游景區。</h5><h5> “可可托海”,蒙語意為“藍色的河灣”,哈薩克語意為“綠色叢林”。</h5> <h5> 下午兩點多鐘,我們來到了可可托海景區。這是景區外花海留影。</h5> <h5> 景區大門口留影</h5> <h5> 神形兼備的神鐘山</h5> <h5> 額爾齊斯大峽谷留影</h5> <h5> 來到可可托海,不能不說“三號礦坑(脈)”。因為我們從地質公園出來時,已經是黃昏了,雖然來不及參觀三號礦坑(稀有金屬地質公園)和地質礦產博物館,留下了遺憾 ,但是我們必須記住這個與共和國同命運的 “脊梁礦”、“英雄礦”、“功勛礦”。</h5><h3></h3><h5> 富蘊縣,這片名實最最相符的神奇土地,蘊藏著豐富的寶藏。</h5><h5> 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的東北邊緣,阿爾泰山脈的東端南麓,額爾齊斯河的源頭,有一個自建國以來就被列為國家高度機密的區域——可可托海。因為在這里隱藏著一個與共和國命運息息相關的神秘大坑——可可托海三號礦坑(脈)。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偉晶巖脈礦坑,深200米,長250米,寬240米,邊壁上的盤山道呈螺旋狀,積水深達礦坑腰部。盛產著世界上已知140多種有用礦物中的86種,其中,鈹居全國首位,銫、鋰、鉭,分別居全國五、六、九位。稀有金屬占礦山儲量九成以上,包括鋰、鈹、鉬、銣、銫、鉿、鈾等多種稀有元素和放射性元素。還有眾多的非金屬礦產和珠寶石礦產。門捷列夫化學元素周期表上原來沒有的7種稀有元素,是三號礦坑發現填補上去的。三號礦坑,是世界公認的“世界地質礦產博物館”。</h5><h5> 正是這個礦坑,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咬牙挺起中國人的脊梁,以礦產償還前蘇聯47%的債務,被稱為“脊梁礦”;也就是這個礦坑,為我國“兩彈一星”的發射成功,提供了必要的稀有金屬;也就是這個礦坑,為我國航天事業以及相關的尖端科技,包括后來的“神舟”系列航天工程,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資金后盾,被稱為“英雄礦”、“功勛礦”。</h5><h5> 三號礦坑以它的經歷,見證了共和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的一步步艱苦奮斗光輝歷程,幾代三號礦坑人對共和國的偉大貢獻,必將載入共和國史冊。</h5><h5> 1999年宣布閉礦停采。經過轉軌變型,2007年5月19日,三號礦坑正式恢復開采。目前,新勘探金屬儲量近2670萬噸,其潛在價值不可估量。同時,通過轉軌變型,成功地開發了可可托海旅游風景區——可可托海國家地質公園,建起了國家地質礦產博物館和稀有金屬國家礦山公園,以及可可托海干部學院。如今,這里已成為新疆重要的風景旅游、工業旅游景區和紅色旅游教育基地。</h5><h5> 三號礦坑采到過16公斤重的海藍寶石、17公斤重的黃玉、60公斤重的鉭鈮單晶礦、500公斤重的水晶塊、12噸重的石榴石、30公斤重的綠柱石晶體等。最引人注目的是60公斤重的鉭鈮單晶礦,通體黝黑,鉭鈮含量超過70%,是航天科技不可或缺的稀有金屬材料。</h5> <h5> 我們從可可托海景區回到富蘊縣城,天已經黑了。我們下榻的“回家印象”賓館,已經燈火通明,等待我們“回家”來“印象”一下。</h5><h5> 9月13日,我們將向布爾津出發,去游覽瑰麗的五彩灘。早上,我們在賓館用了早餐,然后沿319省道一路向西,大約行駛290公里,到達布爾津。大家每人簡單吃了一碗牛肉面后,直奔距縣城西北24公里處的五彩灘景區。</h5> <h5> 五彩灘,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也格孜托別鄉境內,距布爾津縣城西北24公里處。地處我國唯一注入北冰洋的額爾齊斯河北岸的一、二級階地上,海拔480米。2018年4月13日,入圍“神奇西北100景”,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h5><h5> 五彩灘,一河兩岸,南北各異,自有兩重天。南岸是蔥郁青翠的河谷風光,而北岸山勢起伏,河岸巖層輪廓參差不齊,顏色多變,因巖層所含礦物質不同,抗風蝕能力強弱不一,幻化出種種異彩,因此得名“五彩灘”。灘內有大小石峰、石墻、石柱,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造型奇艷,色彩斑斕。</h5> <h5> 景區大門及門前廣場中的三陽開泰國泰民安雕像</h5> <h5> 剽悍的哈薩克族“叼羊”雕塑</h5> <h5> 瑰麗的五彩灘</h5><h3></h3> <h5> 瑰麗的五彩灘</h5> <h5> 瑰麗的五彩灘</h5> <h5> 結束五彩灘的游覽后,我們回到布爾津縣城,開始游覽位于縣城南邊額爾齊斯河畔的俄羅斯風情街。</h5> <h5>額爾齊斯河畔和俄羅斯風情街中兩次成像全景照片</h5> <h5> 位于布爾津額爾齊斯河上的中蘇通航老碼頭</h5> <h5> 布爾津額爾齊斯河上的老水文站</h5> <h5>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傳統的中秋佳節。從庫爾勒出發時,我們同學侄女一家早就為我們帶上了月餅和酒,冉師傅為我們舍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陪我們一起,在布爾津過了一個讓人難忘的中秋佳節。我們共同祝愿中秋節快樂! 月圓人團圓!</h5> <h5> 這是中秋佳節晚宴上,我們品嘗的額爾齊斯河特產冷水魚——五道黑的照片。</h5><h3></h3> <h5> 中秋之夜我們入住的布爾津商貿賓館。</h5><h5> 9月14日,我們要游覽的景區是喀納斯湖。在賓館用過早餐后,我們沿232省道向北行駛,向喀納斯湖進發。</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礼泉县|
延寿县|
阿巴嘎旗|
梁平县|
江阴市|
长治县|
抚远县|
时尚|
大英县|
宁国市|
安吉县|
蓝山县|
耒阳市|
清水河县|
临西县|
咸丰县|
滦南县|
开封县|
崇礼县|
安顺市|
阿拉善盟|
利津县|
都江堰市|
沂南县|
米脂县|
阿鲁科尔沁旗|
凤阳县|
甘洛县|
正蓝旗|
临海市|
六盘水市|
林口县|
宁远县|
松滋市|
若羌县|
临海市|
太仆寺旗|
大连市|
察哈|
新郑市|
蕉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