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當今的中國畫壇工筆畫尤其是工筆人物畫顯示出強勁的勢頭,國內大小畫展中工筆畫占據了較大的比例。</h3><h3>工筆畫是相對寫意畫而定義的,它崇尚寫實刻畫精細。工筆畫有重彩,淡彩之分,其畫法先勾線后填色,粉黛互用,三礬九染。</h3><h3>中國的工筆畫歷史悠久,從戰國到兩宋,人物花鳥,尤以唐宋達到頂峰。</h3><h3>唐代周昉的《簪花侍女圖》《揮扇仕女圖》,張萱的《搗練圖》,《虢國夫人游春圖》,五代時期的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等描繪的都是現實生活,這些作品不僅具有很強的描寫性,而且富有詩意。</h3> <h3>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h3> <h3>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局部</h3> <h3>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局部</h3> <h3>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h3> <h3>周昉《簪花仕女圖》</h3> <h3>周昉《簪花仕女圖》局部</h3> <h3>周昉《簪花仕女圖》局部</h3> <h3>周昉《簪花仕女圖》局部</h3> <h3>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h3> <h3>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局部</h3> <h3>明末以后,隨著西洋畫技法傳入中國,中西繪畫開始相互借鑒,從而使工筆畫的創作在造型上更加準確,透視關系更符合空間感覺。不失其特有的線條流暢和詩情畫意之美。</h3> <h3>商喜《關羽擒將圖》局部</h3> <h3>商喜《關羽擒將圖》</h3> <h3>仇英作品</h3> <h3>中國工筆畫工整細膩嚴謹的風格特征,作為其重要表現形式,傳承至今,與西方寫實油畫相比較,在某種程度上有著一定的相似性,無論是對物象的細致深入的刻畫與描繪,對畫面的精益求精的態度,都顯示了各自的精湛的技藝和唯美的畫面效果。</h3><h3>然而,由于文化的不同,他們又有著各自本質的不同,在對畫面的意境的追求,表現技法,造型手段,以及對空間的理解與表現,對色彩的認識與運用,等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差異,不理解這一點就會犯低級的拿來主義的錯誤,形式上改良,而不是有效的借鑒。</h3><h3>中國畫由于毛筆的特殊工具,其表現形式注重線條,又由于宗教的傳入,壁畫盛行,壁畫中出現的長長線性白貓,奠定了中國繪畫的審美與造型基礎。</h3><h3>所以說,線是中國畫重要的組成部分,最根本的表現手法,是中國畫的骨架是最簡練概括最基本的藝術語言和描繪方法。</h3><h3>中國工筆畫的寫真與西方現實主義的寫真有著比較大的區別,中國畫的寫真可以跳出環境,可以根據所描繪對象的氣韻氣質添加與之相呼應的背景,使之更加烘托畫面的意境,從這一點上來說,工筆畫的寫實也是意象的。</h3><h3>而西方寫實的油畫是以面、光影來造型的,沒有線的概念,公元15至17世紀歐洲的船隊現身地球的各大洋,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打通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歐洲的傳教士帶來了在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深刻影響下的繪制的《圣母子像》令國人耳目一新,由此,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工筆畫開始吸收西方藝術的造型手法,從晚明初清時期的肖像畫中可見一斑,有了一些明暗關系(并非光影),豐富了中國工筆畫的表現語言,拓展了工筆畫的表現深度,從而使作品更加生動寫真。</h3> <h3>提香《圣母子像》</h3> <h3>圣母子像</h3> <h3>明末肖像</h3> <h3>明末肖像</h3> <h3>明末肖像</h3> <h3>清初肖像畫</h3> <h3>清初肖像畫</h3> <h3>吳道子《送子天王圖》局部</h3> <h3>吳道子《送子天王圖》局部</h3> <h3>吳道子《送子天王圖》局部</h3> <h3>八十七神仙卷</h3> <h3>王叔暉作品</h3> <h3>王叔暉作品</h3> <h3>陳謀作品</h3> <h3>安格爾油畫</h3> <h3>提香油畫</h3> <h3>提香油畫</h3> <h3>古典現實主義主義油畫</h3> <h3>現實主義油畫</h3> <h3>現實主義油畫</h3> <h3>到了18世紀60年代,英國產業革命進展迅速,英國人瓦特發明了蒸汽機火車的發明促進了中西方交流更加頻繁,意大利的畫家郎世寧來中國傳教,隨即入宮,成為清代的畫師,這位歷經康、雍、乾三朝的洋畫家筆下的宮廷繪畫帶給中國人以新的視覺體驗,但一直以來學術界認為其格調不高,從深層次拋析這些作品有悖于中國傳統的人文情懷和精神境界,甚至失掉了線的支撐,一味的“光影凹凸”背離了中國畫原本就不追求“取貌遺神”,“以形寫神”的根本宗旨。</h3> <h3>郎世寧作品</h3> <h3>郎世寧作品</h3> <h3>郎世寧作品</h3> <h3>郎世寧作品</h3> <h3>郎世寧作品</h3> <h3>郎世寧作品</h3> <h3>郎世寧作品</h3> <h3>影響中國畫發展的近現代畫家還有蔣兆和、徐悲鴻,被稱為“蔣徐體系”,這個體系注重素描寫生,注重人物的結構,注重線性和結構素描。</h3><h3>85新潮之后,涌起一大批所謂現代派畫家,何家英是反而沉靜下來搞起來寫實主義:現代工筆畫。</h3><h3>面對風起云涌的潮流時代變化,何家英無疑是一位特立獨行,睿智清醒的畫家,何家英的工筆人物畫筆下主要以女性形象為主。從多方面,多角度剖析現代女性的靈動美,在何家英筆下的女性盡顯清新秀雅,端莊大氣,既彰顯現代畫風又不失傳統的姿態,擺脫了傳統工筆畫的陳規,題材不再局限于神話人物與歷史人物,何家英筆下的女性,如畫似詩,就猶如跌落凡間的天使,顯得如此的清新脫俗,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靈氣。何家英的工筆人物畫中無處不充滿詩情畫意,既彰顯現代風格,又不失傳統中國畫的那種詩情畫意,“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不僅僅用在山水畫中,工筆畫也可以達到這種詩情畫意的境界。正如他的一方閑章所言“身居塵世心棲天外”,何家英的工筆人物畫影響了一代人對人物工筆畫一個新的認識,他為中國工筆人物畫向當代性的轉型做出自己的貢獻,他的工筆畫的傳統創造性的借鑒了和西方畫種嚴謹扎實的造型技法,結合當代人的審美觀點,創作出一大批洋溢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h3><h3>他的作品在傳統筆墨和用色的基礎上借鑒了油畫中一些光的技法,使畫面富有光線效果,整個畫面顯得非常的和諧。跟西方不一樣的是,中國工筆畫主要以線條為主,因為線是工筆畫的靈魂所在。</h3> <h3>蔣兆和作品</h3> <h3>蔣兆和作品</h3> <h3>徐悲鴻作品</h3> <h3>徐悲鴻作品</h3> <h3>何家英作品</h3> <h3>何家英作品</h3> <h3>何家英作品</h3> <h3>何家英作品</h3> <h3>何家英作品</h3> <h3>何家英作品</h3> <h3>何家英作品</h3> <h3>何家英作品</h3> <h3>何家英作品</h3> <h3>當代工筆畫的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表現形式的多樣性,而形成這一特點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外文化的廣泛交流。中國畫家博采眾長,將西方藝術的平面構成形式和色彩構成的意識學習借鑒。習水彩、油畫、版畫等的技法;在中國筆墨的基礎上,廣泛地拓展了工筆畫的用色技巧與顏料媒材,高度重視色彩的造型與表現功能,從而充分展示色彩的魅力等等,使得工筆畫在其原有的表現技法上得到充實和發展。</h3><h3>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受眾群眾對藝術作品的審美要求也越來越高,但堅持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的準則是不能變的,善于吸收西方美術的精髓,會使我們的工筆畫創作既得到營養又不失其面目,總體而言,任何藝術的發展都是有著其特定的時代環境和表現出特定的時代特征的。時刻都在進行著文化交流的情況下,對當今中國工筆畫的發展現狀有著更深層次的認識,在基于中國工筆畫的“傳統”本質上,我們應要揚長避短,取精華棄糟粕,明白中國工筆畫應呈現出的“現代”意識,方能賦予工筆畫一種“新生”,才能使工筆畫得到更好的發展。<br></h3> <h3>盧東升作品</h3> <h3>盧東升作品</h3> <h3>盧東升作品</h3> <h3>盧東升作品</h3> <h3>盧東升作品</h3> <h3>盧東升作品</h3> <h3>盧東升工筆</h3> <h3>盧東升作品</h3> <h3>盧東升作品</h3> <h3>盧東升作品</h3> <h3>盧東升作品</h3> <h3>盧東升作品</h3> <h3>盧東升作品</h3> <h3>盧東升作品</h3> <h3>盧東升作品</h3> <h3>盧東升作品</h3> <h3>盧東升作品</h3> <h3>盧東升作品</h3> <h3>王冠軍作品</h3> <h3>劉泉義作品</h3> <h3>劉泉義作品</h3> <h3>(作品圖片均來自網絡)</h3> <h3>人文講座海報</h3> <h3>紐約皇后區法拉盛圖書館系列人文講座現場:盧東升講解《中國工筆畫與西方現實主義油畫的比較與借鑒》</h3> <h3>盧東升(左一)與圖書館館長邱辛曄(左二),北美書法家協會會長沈新德(右二),旅美畫家翟立建(右一)合影</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会|
福贡县|
达拉特旗|
浮梁县|
巫溪县|
大新县|
萨迦县|
霸州市|
广安市|
河间市|
大埔区|
昌吉市|
广丰县|
新沂市|
巴塘县|
西林县|
邹平县|
清水河县|
丁青县|
扶绥县|
昌宁县|
石林|
易门县|
怀宁县|
平山县|
新龙县|
封开县|
武乡县|
顺昌县|
涿州市|
县级市|
宝丰县|
壤塘县|
乐业县|
治县。|
枞阳县|
浦城县|
涟水县|
广水市|
武定县|
岫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