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時光不知從夏的哪一片綠葉中滑落,貿然闖進了秋雨的詩行中,10月22日,菏澤市實驗中學初三語文組的老師們進行了教研活動,本次教研的任務是江麗頻主任跟大家分享臨沂之行的語文學科新精神、新思想。</h3> <h3>飄雨的天空雖然灰蒙蒙的,但是菏澤市實驗中學初三語文組老師們的心卻是亮堂堂的。因為我校語文學科的方向、思路緊跟新精神、新思想的步伐,這讓我們信心倍增。</h3> <h3>江麗頻主任臨沂之行的學習內容:</h3> <h3>首先借部編教材溫儒敏教授的講話,我們一起學習了如何使用部編新教材:</h3> <h3>使用新教材,改革我們的語文教學,一定要立足于各自的學情,根據自己班級的條件,在原有基礎上去逐步調整、改進與更新。新教材的使用能否讓我們的教學更上層樓,關鍵是教師。老師的思想和業務水平必須跟上,吃透教材才能用好教材。</h3> <h3>使用新教材,不贊成一哄而起搞“運動”,不贊成形式主義,不贊成“一刀切”。根據自己的條件,改革步子可以大一點,也可以分步實施,創造條件去改,能改一寸是一寸。</h3> <h3>江主任說一定要立足自身的學情,確立每一篇篇課文在教材中的地位,明確授之以漁的東西,與學生的思維共進退,教學觀念要更新,教學方法要更新。</h3> <h3>我們重新認識了“學習任務群”。</h3> <h3>按照新課標要求,新教材是以“學習任務群”來整合單元教學的。好處是突破單篇閱讀精講細析的固定模式,更加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建構“語文核心素養”。</h3> <h3>“學習任務群”對于單元教學的“任務”比較集中而且清晰,我們的教學就不必面面俱到,同時也努力避免“同質化”。</h3> <h3>老師備課應當根據“學習任務群”所提示的“任務”去組織教學,把握某個單元或者某一課的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每個單元教學有哪些“干貨”,做到心中有數,這將有助于克服語文教學的隨意性。</h3> <h3>備課就不能滿足于準備好講稿,而要考慮如何讓學生在某種學習情境下帶著某些“問題”(課題)去讀書、思考和探究。教材“學習提示”和“單元學習任務”的編寫方式是新的,備課要運用“任務”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主要是讀書和思考的“活動”。</h3> <h3>閱讀教學新課堂到底新在哪呢?我們一起進行了交流:</h3> <h3>我們先明確了語文閱讀教學新課堂的內涵。</h3> <h3>新課堂是相對于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舊課堂而提出的,有以下內涵:<br></h3><h3>一是課堂教學的重心從以教為主轉為以學為主,打破傳統語文課堂以教師講解、分析為主的低效、無效甚至是負效模式,激發師生雙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br>二是教學內容的確定由教師預設轉為師生共同生成,教學內容的重點由傳統的主題概括、內容分析轉變為言語實踐能力的提升;<br>三是教學的起點基于學生的感受、疑問、發現,終點則是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這既貼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又體現語文學習的規律。</h3> <h3>新課堂確立了以學為主的教學原則,包括:<br>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少教多學、以學論教<br>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br>教學重心的改變<br>教學內容的重構<br>教學方式及評價方式的轉變</h3> <h3>那么,基于學情構建的語文新課堂影響要素有哪些?<br></h3> <h3>結合語文課程的性質和特點,在長期的教學教研實踐中,我們發現,影響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學情因素,主要集中在學生的感受、質疑、發現。抓住這三個關鍵點,就能在實踐中有效解決傳統語文教學的痼疾,構建基于學情的語文新課堂。</h3> <h3>構建基于學情的語文新課堂</h3><h3>教學、學問、學習<br>感受:共鳴點—切入點(感受交集-經驗)<br>質疑:疑難點—關鍵點(思維交匯-需要)<br>發現:自得點—生成點(實踐-素養)<br>遵循了自得之美 、動態相融 、教學相長的教育理念。</h3> <h3>學生在學的時候要注意兩點:<br>帶著老師的問題去閱讀<br>在閱讀提出自己的問題(提問-學會質疑)</h3> <h3>美國的布魯巴克曾說:“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是讓學生提問題”。</h3> <h3>我們倡導學生提問題,那么該如何對待學生的疑問呢?<br></h3> <h3>學生提出問題后,結合把握的學情,可再將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再思考,最后教師把整理的資料展示給學生,從而讓學生更有深入的把握。<br></h3> <h3>江主任用一個例子解決了老師們的疑惑。</h3> <h3>在《新聞二則》中學生提出了問題:<br>為什么要有消息頭,有什么用處?<br>我們可以這樣處理這個問題:<br>1、再把這個問題拋給學生:問,請你再讀一下這個電頭,看里面包含了哪些信息?(推動學生的閱讀再深一層,小處走幾個來回)<br>2、請你告訴我你這次的發現(讓學生通過閱讀和思維,把閱讀的小成果概括、表述)<br>3、你猜想一下,這些信息有什么用處?(讓學生合理推測)</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梁鳳敏老師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學生提出的問題如何與學習目標相契合呢?江主任認為,老師要吃透教材、把握本質,在了解學情的基礎上,找到兩點最契合的點。</h3> <h3>我們還討論了語文核心素養下的閱讀教學。</h3> <h3>首都師范大學張彬福提出閱讀能力提升要注意的問題及策略和方法。<br><br></h3> <h3>提出教學時需要注意的兩個問題-熟讀和動筆。<br></h3> <h3>分析了存在的教學現象:<br>備課時<br>課文研讀投入少,策略方法想得多。<br>教學上<br>熟悉課文時間少,分析討論用時多</h3> <h3>江主任特別分享了段巖霞老師的《行路難》。</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段老師抓住課前學生完成的閱讀質疑單,先從作者,風格,文體入手幫學生掃清初讀感知理解上的障礙。然后以讀—品—提升讀的手段貫穿整節課。細致入微的指導學生“動詞密集處讀得重一些,急一些;優美處,讀得輕一點,緩一點”。加之段老師慷慨激昂,入情入境的范讀,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名學生和聽課者,學生的再展示提高顯著。后面的“讀詩現情味”讓學生標畫關鍵字詞,完成一句話交流“我感受到了李白的 ——”學生深入文本,展示的也很精彩,這里仍沒有忘卻“以學定教”的理念,抽取了學生提出的一個有價值的問題“李白為什么要拔劍?引出了一個小專題——李白詩中的“劍文化”。出示詩句的鏈接,背景知識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行路難》背后作者復雜的心境。正契合了“新課堂研究的三個關鍵詞——感受,質疑,發現”。</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課的最后,將探究詩人情感推向了一個最高潮,可以向與詩歌有關的不同對象表白自己的心聲:李白啊!——?!皇帝啊!——?!蒼天啊!—— ?!這樣一個互動讓學生不吐不快,踴躍發言,觸碰了共鳴點,明晰了疑難點,生成了自得點。</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h3> <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段老師的這節課讓我們對于張偉忠老師的“基于學情的閱讀教學新課堂”研究有了更明晰,更深入的收獲。</span><br></h3> <h3>隨后,初三語文組的老師們進行了共同思考:<br>1.如果寄希望于“學生是我講會的”,錯!要用心引導學生在文本中確有發現。<br>2.語文課如果不突出語言運用,就離開了語文學科特征。<br>3.學生讀得不熟,不能變成自己的話,基本沒用。<br>4.只注重“說”,不落實“寫”,學生能力提高受限制。<br>5.優化教學過程,實際是一個持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其學有所獲的過程。<br></h3> <h3>具有雄厚研究基礎的王衛革校長做總結:<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我們老師在備課時要抓住關鍵,去思考學生這節課能學到什么?</span></h3> <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比如在《故鄉》中要重點分析人物形象;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著重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故事情節、兩處環境描寫要賞析一下;在《孤獨之旅》中重點是環境描寫,如何去賞析環境描寫,老師們要思考如何將環境描寫與我們給學生的資料相契合,還要注意把《故鄉》、《我的叔叔于勒》一起整合。</span></h3> <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關于學習任務群:把環境描寫、故事情節、人物形象一起整合(小范圍整合)。</span></h3> <h3>不知不覺,兩節課的時間過去了,江麗頻主任說,我們老師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不僅僅是要有一桶水,要有源頭活水。老師們意猶未盡,腦袋里盤旋的念頭是怎樣把這么多的方式方法應用于自己的語文教學中去,仿佛已經有了自己在講臺上跟同學們一起學習的影子。</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市|
沁阳市|
漯河市|
岳阳县|
闵行区|
诏安县|
泽普县|
黑水县|
财经|
维西|
临泽县|
安阳市|
电白县|
柘荣县|
额敏县|
永平县|
仪征市|
聂拉木县|
上蔡县|
武川县|
龙州县|
黎城县|
元阳县|
泰来县|
垫江县|
神农架林区|
定南县|
湘潭市|
枝江市|
子洲县|
涪陵区|
荆门市|
永修县|
乐陵市|
开封县|
林口县|
陈巴尔虎旗|
涡阳县|
来安县|
邯郸县|
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