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夏,在最炎熱的時節里,我們跟隨潤藝攝影走進了安徽省青陽縣朱備村。目的是一睹其木榨油坊的壯觀場景。</h3><h3> 油坊不大,卻感受到一股濃郁厚重的千年氣息。是的,木榨取油在我國已經有千余年的歷史。因為其能最大化的保持油品的原滋原味和營養成分。</h3><h3> 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那臺長約5米的木榨設備,滿載著歷史的厚重與醇香,展示著自己的棕色的光亮。那根粗壯有力的松木桿子靜靜地斜立在那里,猶如即將出征的戰士。</h3><h3> </h3> <h3>木榨取油工序繁瑣,從選料、炒籽、碾磨、壓餅、裝槽、擠壓到出油等有十幾道工序,勞動強度大,勞動繁瑣枯燥,但工人們舍不得丟下老祖宗留下來的技藝,依然堅持在傳承的道路上。圖為工人們在翻炒打磨好后的油菜籽粉。</h3> <h3>炒籽粉需要掌握火候,才能保證出油率。炒好后要馬上出鍋到下一道工序,就是壓餅,壓餅師傅把油料裝進一個圓形的容器內后,即刻用腳踩踏成餅,那剛出鍋的油料一定很燙,那師傅無疑是在蹈火之中。</h3> <h3>壓餅完成后,兩人合力把一摞餅拖到榨槽前,進行裝餅工作,把壓好的油料餅整齊地擺放到榨槽里,再把空余的空間里安放好木楔子。</h3> <h3>還要進行出油前的清掃工作,清理接油器具的衛生。</h3> <h3>榨油開始,兩個師傅把那根懸吊在房梁上的粗壯大松木對準榨槽里的木楔進行大力撞擊,伴隨師傅的一聲聲吶喊,大有氣壯山河之勢,工人們揮汗如雨,黃澄澄的油花滴落,這哪里只是榨油,每滴油都是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h3> <h3>那隆起的胸肌和臂膀,將撞桿高高舉起,撞桿與地面幾乎成70度,再用力將撞桿撞向木楔,隨那帶有磁性從喉嚨里發出的聲音和撞擊聲組成一曲感人肺腑的勞動號子,抑揚頓挫,和諧自然,似乎在傳承著悠遠古韻,書寫著厚重的歷史文化遺產。</h3> <h3>一輪榨油結束,工人師傅短暫休息。那鐵桶里的水不知容納了多少師傅們的汗水,見證著工人們的辛苦和付出。他們以力量的方式同每滴油花對話,他們以晶瑩的汗水,宏偉了自己自豪的胸膛。我的內心也被重重的撞擊著。一直只坐在診室里的我,從未有過這樣的見識,心靈的震撼可想而知:勞動才是人類的靈魂,勞動人民才是大地的精華!</h3> <h3>還有工人師傅們腳上的草鞋。開始我不知道為什么要穿草鞋,后來才知道,因為油坊的地面比較濕滑,草鞋可以防滑。我用鏡頭放大了他們的手和腳,那是一雙勞動者的手腳,歷經多少辛苦勞累,換來多少油香,有誰能說得清楚呢!</h3> <h3>攝影制作:紫桂</h3><h3>謝謝您的到訪支持!</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辽市|
高要市|
石林|
彰化县|
十堰市|
永登县|
隆昌县|
宝坻区|
前郭尔|
建宁县|
新邵县|
仁布县|
育儿|
长春市|
靖安县|
南充市|
眉山市|
大新县|
普陀区|
萍乡市|
南宁市|
富民县|
石棉县|
织金县|
会理县|
屏山县|
九台市|
沿河|
秦安县|
玛沁县|
阜宁县|
高淳县|
巨鹿县|
乌鲁木齐市|
武穴市|
绥棱县|
怀柔区|
绥德县|
汉川市|
凉城县|
峨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