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無阿里,不西藏”,西藏以西,才是真正的西藏。這片平均海撥4500米以上的茫茫大地,世界屋脊的屋脊,高原之上的高原,囊括了世界上絕美的高原奇觀,從神山圣湖、人文遺跡,到"一錯再錯",再到隨處可遇的高原精靈,一覽無余,無論從何種角度去審視,都給你直擊心靈的震撼。</p> <h3> 倉央嘉措說:這佛光閃閃的高原,三步兩步便是天堂,卻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重重而走不動…</h3><h3> 多次到過西藏的我們,絕對不是心事重重走不動的人,但從未涉足阿里地區(qū),不得不說是一直以來最大的遺憾。不負美景,不負卿,為彌補這個遺憾,2019年7月26日,不用理由,不為信仰,不言虔誠,我們開啟了說走就走的阿里之行。</h3><h3> </h3> <p class="ql-block"> 從防城港到阿里,我們選擇走G317川藏北線先到達拉薩,再從拉薩沿G219(新疆線)前往阿里,自駕行程近13000公里。</p> <h3></h3><h3> </h3> <p class="ql-block"> 7月26日中午,自駕群兩車8人在防城集合出發(fā),沿著熟悉不能再熟悉的線路,一路向西,途經(jīng)折多山、新都橋、塔公草原、龍燈草原。</p><p class="ql-block"> 西出折多,每次經(jīng)過都留一下腳印。</p> <h3> 塔公草原</h3> <h3> 龍燈草原,云有多低,天就有多近。</h3> <h3></h3><h3> 28日下午,抵達爐霍縣進入317國道。7、8月的川藏北線,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jié),宛如一幅幅畫卷,隨著旅程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h3><h3> 卡薩湖</h3> <p class="ql-block"> 遙望雀兒山,昔日川藏北線天險已不再。</p> <p class="ql-block"> 路經(jīng)玉隆拉措(又名新路海),已是傍晚,加上天公不作美,錯過了最佳觀賞時間。</p><p class="ql-block"> 穿過雀兒山隧道, 抵達川藏北線四川境最后一個縣城,有"康巴文化發(fā)祥地"之稱的德格縣。</p> <p class="ql-block"> 7月29日,德格至類烏齊(有隊友老說鳥類齊,這地名是有點不順口),阿里之行第四天,317最艱苦的路程,一天需要跨越5座4000米級以上的山口。出發(fā)前,在縣城參觀德格印經(jīng)院,印經(jīng)院是德格最著名的景點,游客打卡必到處,一大早,轉(zhuǎn)經(jīng)的人們已經(jīng)絡繹不絕。</p><p class="ql-block"> 紅色的經(jīng)舍,湛藍的天空,修行的僧侶,淳樸的藏民。</p> <p class="ql-block"> 加入轉(zhuǎn)經(jīng)隊伍,跟著藏民轉(zhuǎn)佛塔。老阿媽(前排右二)后來把她手中那串佛珠贈予我。</p> <p class="ql-block"> 跨過金沙江,正式進入了西藏地盤,抵達藏東門戶江達縣。紅軍十八渡,解放西藏第一站,川藏北線入藏后第一處標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沿317國道連續(xù)翻越4250米的集雪拉山、4064米的俄拉山、4481米的宗拉夷山三座高海撥埡口,到達茶馬古道重鎮(zhèn),入藏東大門昌都。沒作休息,又馬不停蹄地繼續(xù)沿317國道前行,翻越今天行程中海拔最高最險的埡口-5110米的珠角拉山口。目前,G317線僅剩兩個非鋪裝險峻的山口,分別是珠角拉山口和斜拉山口,傳說中是“沒有最爛,只有更爛”的越野骨灰級路段。在珠角拉山的山路上駕駛,最大的特色就是道窄、路爛、急彎、會車。我們在山頂上多次遇上單邊通行,幾次在狹窄松垮路段倒車讓路幾十米,窗外嗖嗖冷風,輪下萬丈深淵,心驚膽戰(zhàn)中煎熬兩個多小時,終于有驚無險跨越了這段險峻道路。用駕友二叔的話講"珠角拉山今生只能走一回"!</p> <p class="ql-block"> 7月30日,類烏齊往巴青。昨晚上經(jīng)受珠角拉山疲倦不堪的折磨,入住類烏齊又經(jīng)歷驚魂一夜(具體原因不提)。天剛亮,我們就離開了這個令人失望的地方,趕往下一目的地巴青縣。</p><p class="ql-block"> 一生一世,一路同行</p> <p class="ql-block"> 清晨轉(zhuǎn)經(jīng),卡瑪多老阿媽每天的必修課,最簡單而虔誠的信仰。</p> <h3> 打卡是必須的。</h3> <h3> 如果說進藏的線路中,318是景觀大道,那317就應該是景觀與人文并存的絕佳路線,隨處可見的草原、花海、寺院。</h3> <h3> 仙氣十足的藏村落,直撩人心。</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云霧繚繞之處,是我們即將造訪的藏區(qū)神山。</span></p> <p class="ql-block"> 由317國道轉(zhuǎn)出,沿迂回曲折的山路登上丁青縣著名的神山。孜珠山,海拔4800米左右,為藏傳佛教苯教的四大山之一,幾千年來它一直擁有特殊的宗教地位。</p> <p class="ql-block"> 孜珠山的美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只有當你走進它的時候才能感受到那股純潔的力量,那種純潔帶給你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 孜珠寺,鷹一般盤距崖壁之上,信仰的力量就是如此強大!</p> <p class="ql-block"> 返回G317國道,經(jīng)過丁青縣城,開始翻越海拔5258米的斜拉山口。與珠角拉山相比,斜拉山路段更陡峭急促,崎嶇泥濘,霧氣蒙蒙,會車也十分困難。有過珠角拉山的經(jīng)歷,雖然心里上沒有恐懼感,但是繞彎和托底是最大難題,好在車上有三雙眼睛高效引航,有驚無險征服了斜拉山口,順利抵達目的地巴青。</p> <h3> 7月31日,巴青到拉薩市,行程最輕松一天。沿G317穿越那曲大草原,抵達那曲市區(qū),告別G317國道,沿G109翻越唐古拉山。晚上抵達圣城拉薩。 </h3><h3> 那曲草原,天高云淡,無限風光。</h3> <h3> </h3> <h3> 又見念青唐古拉山。</h3> <p class="ql-block"> 8月1日,拉薩至日喀則。早晨的拉薩飄著小雨,初次來日光城的群友邊嘮叨人品邊抓緊時間去布達拉廣場拍照了,我們司機則負責去4S店對車輛進行保養(yǎng)。</p> <h3><font color="#010101"> 雨中的布達拉。</font></h3> <p class="ql-block"> 2015年拍的布達拉宮。</p> <p class="ql-block"> 臨近中午,向日喀則出發(fā),踏上阿里北線"一措再措"行程。 </p><p class="ql-block"> 沿318到曲水轉(zhuǎn)入羊卓雍措,翻越5030米的崗巴拉山口,到達圣湖。</p><p class="ql-block"> 藍天白云映襯下的羊卓雍措,如鏡的湖面湛藍與純凈,仙氣繚繞。</p> <p class="ql-block"> 沿著羊湖一路向前,著名的卡若拉冰川在羊湖至日喀則的必經(jīng)路上,離公路只有幾百多米,但雨勢較大,看不清冰川,我們驅(qū)車匆匆而過。</p> <p class="ql-block"> 一路監(jiān)控較多,走走停停進入江孜縣。江孜是后藏的歷史文化名城,城中廣場可遙望藍天白云映襯下的宗山古堡。稍作停留,繼續(xù)驅(qū)車趕往當天目的地,有后藏中心之稱的日喀則。</p> <p class="ql-block"> 8月2日,日喀則至珠峰大本營。從日喀則出發(fā),飛馳在荒蕪的藏區(qū)公路,處處風景。經(jīng)過拉孜和日定交界處埡口,天開始變得陰沉,翻越海撥5200米的加錯拉山,氣溫驟降,漫天飛雪,紛紛揚揚,飄飄灑灑散落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過加錯拉山門樓,進入了珠穆朗瑪國家公園。</p> <p class="ql-block"> 珠峰景區(qū)大門口,人和車都要購票,人180大洋(司機免)、車400大洋。</p> <p class="ql-block"> 沿珠峰路爬上海撥5198米的加吾拉山口,這里是觀賞珠穆朗瑪群山的極佳位置,晴天可以看到4座海拔在8000米以上的雪山排成一列的壯觀景象。但此時風雨交加,只能怪自己人品不好。</p><p class="ql-block"> 下行通過珠峰108拐山路。</p> <p class="ql-block"> 通過檢查站,轉(zhuǎn)乘景區(qū)中巴車上珠峰觀察點。珠峰大本營己經(jīng)關(guān)閉,我們在絨布寺下車步行繼續(xù)往前,盡可能近些距離觀賞世界第一峰。</p> <h3><font color="#010101"> 登上五千米級別的珠峰觀察點,這里是離天空最近的地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完全有實力挑戰(zhàn)6000米高海拔(借某人的豪言壯志)。</font></h3> <h3> 苦苦守候,珠穆朗瑪只顯模糊輪廓,始終不肯露出她的真容。</h3> <h3> 期待越高,失望越大。天氣不給力,云層越來越厚,珠峰輪廓也消失無蹤了。絨布寺海撥5150米,不宜久待和住宿,考慮有隊友已出現(xiàn)高反,懷著遺憾我們返回絨布寺、返回定日縣。此趟雖然看不到珠峰,不過這就是現(xiàn)實,去了不一定能看到,但不去就一定后悔。</h3><h3> 下圖為網(wǎng)絡借用照片。</h3> <h3></h3><h3> 8月3日,定日-普蘭,今天開始4500米以上的世界海拔最高、條件最艱苦的云端天路征程。 早上6點出發(fā),重走昨天珠峰小部分路,在珠峰大門處轉(zhuǎn)入G318國道,經(jīng)崗嘎鎮(zhèn)往西行駛,進入了希夏邦馬自然保護區(qū)。</h3><h3> 人生路上很多時候得亦是失,失亦是得,得中有失,失中有得。自駕路上亦然,雖然昨天錯過了珠峰,但今天路途中我們收獲了希夏邦馬峰神話般的風景。</h3> <h3> 希夏邦馬峰,海拔8027米,在世界14座8000米級高峰中排名第14位,也是唯一一座完全在我國境內(nèi)的8000米級高峰。</h3> <h3> 希夏邦馬自然保護區(qū)藏野驢。</h3> <h3> 希夏邦馬冰塔區(qū),長達幾千米,景象形態(tài)奇異 ,宛若"冰晶園林",美到極致。</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舉忘掉高反的折磨,徹底放縱于天地,縱情于希夏邦馬神話。</font></h3> <h3> </h3> <h3> 日喀則第一措-佩枯錯,與希夏邦馬峰遙相呼應。</h3> <h3> 走出希夏邦馬保護區(qū),經(jīng)薩嘎縣城后回到G219線,越過4920米的突擊拉山,進入仲巴境。</h3> <h3> 空氣越稀薄,風景越壯麗。</h3> <h3> 翻越5211米的馬悠木拉山,終于踏入天上阿里這片心馳已久的高原。</h3> <h3> 佩枯措、公珠措,一措再措后,終于邂逅心儀已久的圣湖瑪旁雍措。瑪旁雍措藏語意為永遠不敗之碧玉湖,自古以來佛教信徒和苯教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有著“世界江河之母”的美譽,被尊為高原湖泊之國至高至貴的王后。</h3> <h3> 瑪旁雍錯非常大,看一眼就被它震撼了。G219有個觀景臺,我們不停車,直走霍爾鄉(xiāng)轉(zhuǎn)入S207省道,抄路邊小道,驅(qū)車直奔湖邊。<br></h3> <h3><font color="#010101"> 海拔7694米、藏民稱之為"圣母之山"的納木那尼雪峰下,瑪旁雍錯與拉昂錯相鄰, 面前的瑪旁雍錯上一派彩虹高掛,光茫照射。</font></h3> <h3> 遠處的拉昂措上卻是烏云翻卷,遮天蔽日。也許這就是一個被稱為之“圣湖",一個被稱為之“鬼湖“的原因之一?</h3> <h3> 離開圣湖瑪旁雍錯,我們繼續(xù)沿207省道走,路過鬼湖拉昂錯,雄偉納木拉尼峰下的拉昂錯完全變了模樣,湖水藍得醉人,沒有傳說中的那么恐怖嚇人。</h3> <h3> </h3> <h3> 8月4日,普蘭-扎達。普蘭縣城海拔3900米,距G219約70公里,自駕新藏線住宿首選地。早上,我們游覽了中、印、尼三國交界點的普蘭口岸,這是印、尼兩國居民朝拜西藏境內(nèi)神山圣湖的必經(jīng)之地。</h3> <h3> 重返G219國道,我們帶著虔誠前往心之所向的世界中心-岡仁波齊。<br></h3><h3> 塔欽村是岡仁波齊的轉(zhuǎn)山大本營。</h3> <h3> 岡仁波齊,"神靈之山,世界中心",峰頂終年冰雪覆蓋,在陽光照耀下光芒四射,而其形狀奇特而壯美,峰形似金字塔。它是阿里的標志,是西藏乃至整個世界最神圣的雪山,同時被藏傳佛教、印度教、西藏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h3> <h3> 岡仁波齊轉(zhuǎn)山朝圣,佛教徒一生最大的夙愿。千百年來朝圣的人們風雨兼程,艱難跋涉來到此地轉(zhuǎn)山。他們認為,一生中只要到神山朝圣一次就算完成一件重要的善功。依照藏傳佛教的解釋,轉(zhuǎn)神山一圈,可以洗清一生的罪孽,轉(zhuǎn)十圈,可以在五百輪回中免受下地獄之苦,轉(zhuǎn)一百零八圈即可今世成佛。</h3><h3> "那一年,我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倉央嘉措。</h3><h3> </h3> <h3> 我們在高溫強紫外線下蹲守了幾小時,只為一睹神山圣容,盡管她沒有完全揭開神秘的面紗,但己心滿意足,不虛此行!</h3> <h3> 離開神山岡仁波齊,我們繼續(xù)前行。在巴爾兵站再次駛離G219國道,走入X705縣道到達海撥3728米的札達。</h3><h3> 札達縣地處象泉河流域,是藏西最為重要的古文明發(fā)祥地,歷史上著名的象雄王國、古格王國都曾以這一流域為中心創(chuàng)造過輝煌燦爛的文化。</h3><h3> 走進札達,仿佛時光回到了那個遠古時期。</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扎達土林,落日熔金般的土地。</h3> <h3><font color="#010101"> 古格王朝遺址,</font>聆聽風聲的城堡。</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8月5日<font color="#010101">,繼續(xù)G219征程,</font>由札達往大紅柳灘,827公里路程,耗時超過20小時,為阿里行程耗時最長、最艱苦的一天。</h3><h3><font color="#010101"> 早上從</font>札達<font color="#010101">返回G219,途中不時遇見</font><font color="#010101">野生動物</font><font color="#333333">,</font>這些精靈偶爾從車前竄過,刺激我們心臟。二叔說:千萬不要撞到這些“國寶”,不然要留下吃青粿面哦。</h3> <h3> 藍天白云紅土,構(gòu)成一幅幅彩色山居圖。</h3> <h3> 經(jīng)過阿里地區(qū)首府獅泉河,我們沒有進入城區(qū),接著趕路。</h3> <h3> 阿里不在獅泉河,阿里在路上。</h3> <h3> G219不缺美景,隨手一張都是大片。</h3> <p class="ql-block"> 下午3時許到達日土縣城,攻略計劃的住宿地,這里海拔近4300米,考慮有隊員高反嚴重身體極可能支撐不住,我們臨時改變計劃直奔下一站大紅柳灘。</p><p class="ql-block"> 出日土縣城不遠,就到了班公湖。</p> <h3> 班公湖,位于克什米爾邊境,中國和印度對該湖歸屬有爭議,現(xiàn)中國控制該湖東部約三分之二,印度控制西部約三分之一。<br></h3> <p class="ql-block">天湖一色,美侖美奐</p> <h3> 過了班公湖,進入世界之巔天路的代表性路段,開始穿越七百多公里的漫長無人區(qū),海拔基本5000米以上,沒有景區(qū),沒有超市,沒有酒店,甚至沒有信號。<br></h3> <h3><font color="#010101"> 翻越海撥5380米的</font>紅土達坂。</h3> <h3><font color="#010101"> 翻越海撥5347米的界山達坂。</font></h3> <h3> 龍木措,靜謐得讓人無法形容。</h3> <h3> 藏羚羊悠閑覓食,一幅自然和諧的畫面。</h3> <h3> 還是一措再措。</h3> <h3> 通過西藏與新疆交界處的泉水湖檢查站。泉水湖,又叫死人溝,海拔5118米,空氣含氧量僅40%。據(jù)傳解放戰(zhàn)爭時期,解放軍一個連戰(zhàn)士急行軍趕赴泉水湖邊住扎,不幸全部遇難,死人溝之惡名因此而得。</h3> <h3> 無人區(qū)精靈般的藏羚羊。</h3> <h3><font color="#010101"> 經(jīng)過"藏西秘境,天上阿里"門牌坊,進入了新疆境內(nèi)。</font></h3><h3> 凌晨兩點許,終于到了大紅柳灘。</h3> <h3> 8月6日,大紅柳灘-莎車。今天征服最后一段高海撥天路,也是此次行程最艱難危險的一天。清晨,我們通過大紅柳灘檢查站后,繼續(xù)在G219新藏線上馳行。<br></h3> <p class="ql-block"> 途中經(jīng)過康西瓦,康西瓦烈士陵園就在路邊。中午到達三十里營房,皮山縣賽圖拉鎮(zhèn)的政府駐地。簡單午餐后,繼續(xù)沿G219國道依次翻越三個"天險"達坂。</p><p class="ql-block"> 首先,翻越海撥4909米的黑卡達坂。黑卡達坂路況很差(G219埡口基本上都是爛路),蜿蜒的盤山路,塵埃滾滾,崎嶇顛簸。</p> <h3> 翻越海撥4969米的麻扎達坂。</h3> <h3> </h3> <h3> 無限風光在險峰。</h3> <h3><font color="#010101"> 通過庫地檢查站,沿著河谷行向庫地達坂。</font></h3> <h3> 山下,風景依然美如畫。</h3> <h3> 最后,翻越海撥3150米的庫地達坂。庫地達坂也稱卡孜達坂,維語意為"連猴子也爬不上的山",是落差最大的達坂,也是G219線最危險的一個達坂。我們驅(qū)車沿著27公里的長坡急驟上升,一面是懸崖峭壁,一面是萬丈深淵,谷底隱約可見零落的汽車殘骸和零星墳堆,無論是手抓方向盤我,還是車上的駕友無不腿軟發(fā)抖,手心冒汗。</h3> <h3><font color="#010101"> 過了庫地達坂一路下行,抵達葉城縣,完成了G219新藏線穿越行程。晚上到達莎車縣。</font></h3> <h3> 8月7日,莎車-塔縣,穿越G314喀喇昆侖線,又稱中巴友誼公路。早上,從莎車經(jīng)阿克陶進入中巴友誼公路。</h3> <h3> 穿越公格爾隧道。</h3> <h3><font color="#010101"> 白沙湖位于布倫口G314國道旁,有"流沙河"之稱,傳說中唐僧收沙和尚的地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 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以其偉岸身軀傲然屹立在帕米爾高原,給人以一種深沉的神秘感。</font></h3> <h3> </h3> <h3> 冰山之父,高聳天際</h3> <h3> 入住冰山腳下的小城-塔什庫爾干,做一回"冰山上的來客"。</h3> <h3> 8月8日,繼續(xù)沿喀拉昆侖公路上紅其拉甫山口。</h3> <h3> </h3> <h3> 紅其拉甫口岸海拔4733米,與巴基斯坦毗鄰,由于環(huán)境惡劣,被稱為死亡山谷,是世界上海撥最高的口岸。</h3> <h3> 紅色國門,天際雄關(guān)</h3> <h3></h3><h3> 紅其拉甫哨所</h3> <h3> 8月9日,游覽古絲綢之路上的商埠重鎮(zhèn)-喀什。</h3><h3> 喀什,一座歷史文化厚重,民族風情濃郁的南國之城。</h3><h3> </h3> <h3> 噶爾老城,喀什靈魂所在。</h3> <h3> </h3> <h3> 8月10日,由輪臺縣開始返程,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沿熟悉的G315國道、花久高速順利返回防城港。</h3><h3> 塔克拉瑪干沙漠</h3> <p class="ql-block"> 川藏北線新藏線喀喇昆侖線大穿越21天自駕行程圓滿結(jié)束,感謝隊友們的勇敢與付出,感謝大家的一路相伴。"心向遠方,夢不止步",期待自駕群下一次更精彩的旅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灯塔市|
高雄县|
贵阳市|
德庆县|
玉溪市|
海盐县|
阿勒泰市|
黄骅市|
庄浪县|
虎林市|
绵阳市|
安新县|
双牌县|
米泉市|
沁水县|
平和县|
洞口县|
子长县|
油尖旺区|
天峻县|
融水|
温州市|
昌乐县|
灵川县|
龙陵县|
郧西县|
黑水县|
雷波县|
且末县|
兴城市|
新安县|
周口市|
商洛市|
元阳县|
福安市|
宝鸡市|
若羌县|
枞阳县|
舟曲县|
临漳县|
林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