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茶馬古道路線有4條:</h3><h3><br></h3><h3>1、陜甘茶馬古道,是中國內地茶葉西行并換回馬匹的主道。是古絲綢之路的主要路線之一。</h3><h3><br></h3><h3>2、陜康藏茶馬古道(蹚古道),始于漢代,由陜西商人與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形成。由于明清時政府對販茶實行政府管制,販茶分區域,其中最繁華的茶馬交易市場在康定,稱為蹚古道。</h3><h3><br></h3><h3>3、滇藏茶馬古道。大約形成于公元六世紀后期,它南起云南茶葉主產區西雙版納易武、普洱市,中間經過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麗江市、香格里拉進入西藏,直達拉薩。有的還從西藏轉口印度、尼泊爾,是古代中國與南亞地區一條重要的貿易通道。</h3><h3><br></h3><h3>4、川藏茶馬古道是陜康藏茶馬古道的一部分,東起雅州邊茶產地雅安,經打箭爐(今康定),西至西藏拉薩,最后通到不丹、尼泊爾和印度,全長近四千余公里,是古代西藏和內地聯系必不可少的橋梁和紐帶。</h3><h3><br></h3><h3>?</h3><h3><br></h3><h3>擴展資料:</h3><h3><br></h3><h3>茶馬古道起源于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因康藏屬高寒地區,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類、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h3><h3><br></h3><h3>在高寒地區,需要攝入含熱量高的脂肪,但沒有蔬菜,糌粑又燥熱,過多的脂肪在人體內不易分解,而茶葉既能夠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熱,故藏民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習慣,但藏區不產茶。</h3><h3><br></h3><h3>而在內地,民間役使和軍隊征戰都需要大量的騾馬,但供不應求,而藏區和川、滇邊地則產良馬。于是,具有互補性的茶和馬的交易即“茶馬互市”便應運而生。這樣,藏區和川、滇邊地出產的騾馬、毛皮、藥材等和川滇及內地出產的茶葉、布匹、鹽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橫斷山區的高山深谷間南來北往,流動不息,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日趨繁榮,形成一條延續至今的“茶馬古道”。</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淀区|
六盘水市|
舒兰市|
怀来县|
米脂县|
都匀市|
浦县|
疏勒县|
永兴县|
区。|
蓝山县|
马山县|
宁都县|
宿迁市|
石狮市|
灵台县|
高阳县|
平果县|
昌邑市|
肥东县|
自贡市|
嘉峪关市|
旌德县|
德州市|
上杭县|
黔东|
四平市|
利辛县|
宜城市|
白沙|
崇州市|
白玉县|
金沙县|
东乡族自治县|
通化县|
房山区|
绥滨县|
北海市|
卫辉市|
高青县|
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