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跟隨《偉大的轉折》,我走四渡赤水(之二)

劉薇

<h1>離開土城向南,逆赤水河而行前往古藺。這是當年紅軍一渡赤水后進入川南的方向。我們車行在國道上,紅軍則是“戰士雙腳走天下”,跋涉在貴州與川南交界的大山中。一路上無不感概,紅軍戰士真的是鋼鐵漢。</h1> <h1>古藺是四川距離貴州最近的一個縣,它的北南東三面都與貴州接壤,從地圖上看,如同被貴州包圍的一個角。這里的太平鎮和二郎鎮,與貴州隔水相望,都是“蜀鹽走貴州“的重要鹽運渡口,紅軍將二渡和四渡的渡口選擇了這里,真的高明。</h1> <h1>赤水河由南往東蜿蜒穿梭。在太平鎮與古藺河交匯。</h1> <h1>河對面是貴州習水,紅軍在這里東西穿梭,演繹了二渡和四渡赤水的大戲。</h1> <h1>紅軍一渡赤水入川南后,欲先攻打敘永,再北渡長江與川北四方面軍會合。敘永久攻不下,各路敵軍又繼續向敘永合圍。紅軍轉向川滇邊界扎西集結休整。敵軍又向扎西合圍。紅軍乘敵軍調至川南扎西,黔北空虛之際,從古藺太平渡二郎灘東渡赤水,回師黔北,攻克板橋婁山關,取得了遵義大捷,為遵義會議順利召開奠定了基礎。</h1> <h1>進入太平鎮</h1> <h1>地處川,黔,滇結合部的太平鎮,是一座在明未清初,靠河運交通因鹽而興的古鎮。</h1> <h1>古鎮的川南民居,依山而建,傍水為鄰。</h1> <h1>從高處看,層層疊疊青瓦堆砌的屋頂,極有層次感。</h1> <h1>以石砌為基石的老屋</h1> <h1>一長排石頭堆砌,上面是連成一長串的老屋,讓人大開眼界。</h1> <h1>這座小姐繡樓極占風水,是古鎮的觀景臺。</h1> <h1>太平小學看起也有年頭,現在已搬遷新址。</h1> <h1>太平鎮的游人不多,非常安靜。</h1> <h1>在這些安靜的小巷里,找尋紅軍舊址。</h1> <h1>1935年,中央紅軍四渡赤水,三進古藺,歷時54天,在古藺留下的紅軍舊址多達80余處。</h1> <h1>找到了紅五軍團駐地舊址。電視劇《偉大的轉折》中軍團長董振堂出色的表現,讓人記憶深刻。</h1> <h1>這是一支出英雄的部隊,以頑強的阻擊和悲壯的犧牲斷后,有“鐵流后衛“之稱。電視劇《絕命后衛師》里,可歌可泣的斷腸英雄陳樹湘,就是紅五軍團紅34師師長。在突破湘江戰役中,掩護中央紅軍撤退過河,阻擊了湘軍整整5天,全師壯烈捐軀在湘江東岸。而軍團長董振堂更是在1937的西征中,血戰七天七夜,戰至最后一人一彈,終于寡不敵眾,與3800多名紅軍戰士全部壯烈犧牲。在紅五軍團的舊址,向英雄肅然起敬。</h1> <h1>“中央紅軍機要室舊址”,值得參觀和了解。</h1> <h1>四渡赤水期間,能夠迂回穿插,突破國民黨的圍追堵截,紅軍的機要情報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貢獻。</h1> <h1>照片里的機要烈士,第一位是紅軍情報工作的杰出人物錢壯飛。在1931年顧順章叛變的危急時刻,及時送出情報,挽救了包括周恩來在列的中共中央機關。非常可惜在四渡赤水后,南渡烏江時不幸失蹤,電視劇《偉大的轉折》里對這一節雖有描述,但也沒交待下文,至今仍是未解之謎。</h1> <h1>整個古鎮依山而建,在山坡上穿梭游覽,爬上爬下。</h1> <h1>到河邊渡口有公路開車直達。我選擇從山頂下到山腳的石梯坎路。</h1> <h1>下完山來到河邊,找到了二渡和四渡的太平渡口。</h1><h3></h3> <h1>時光荏苒,渡口的老鷹石依舊。這塊老鷹石為80多年前紅軍渡過赤水河立了大功。</h1> <h1>當地人說,紅軍用竹繩子把船栓固在老鷹石上,再用門板搭在船上,紅軍從門板連接成的浮橋上過河。</h1> <h1>這些當年為紅軍搭橋過河的門板</h1> <h1>渡口正在修建起一座大橋。據說,在四渡赤水的所有老渡口,都要建一座現代大橋統稱為紅軍大橋。大橋結束了渡船來往兩地的歷史,渡口留住了長征途中的歲月崢嶸。</h1> <h1>離開太平鎮,去找尋二郎灘渡口。渡口所在的二郎鎮,己是郎酒集團的生產基地,青花郎和紅花郎就產于此,二郎鎮也成為了“白酒名鎮”。</h1> <h1>尋找二郎灘渡口,GPS的指引把我們帶到了這塊路牌下。</h1> <h1>順著路標下到河邊,看見了這只碩大的酒瓶,瓶身赫然大字“二郎灘渡口"。以為酒瓶子處就是紅軍渡口,卻始終找不到一塊石碑佐證。</h1> <h1>原來是我們犯了一個地理錯誤。紅軍四渡赤水是貴州四川來回穿梭,二渡是從四川古藺折回貴州,渡口應在對岸的四川郎酒處,我們卻站在貴州習酒處,自然找尋不到標志身份的渡口石碑。同是二郎灘渡口處,GPS分不清那個是紅軍渡,誤導我們從橋上穿過來二渡赤水。</h1> <h1>順著山路上到頂,來到了貴州習水習酒鎮陽雀山觀景臺。</h1> <h1>站在這里,一覽赤水河好風光。</h1> <h1>赤水河四分之三流域在大山中,是中國唯一一條沒有被污染的長江支流,也是中國兩大醬香型白酒的水源地。</h1> <h1>大山之中,一條美酒河。四川郎酒,貴州習酒,平分一江赤水秋色。</h1> <h1>白色的是貴州習酒廠的酒窖。山包包里是四川郎酒的洞藏“天寶洞“。</h1> <h1>在這里還可遠眺,一橋飛架東西的赤水河紅軍大橋。</h1> <h1>這是今年9月才建好的赤水河紅軍大橋。位于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太平鎮與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習酒鎮交界處,全長2009米,造價約17億元。</h1> <h1>借用新華網最新航拍圖片,看看它的壯觀。</h1> <h1>在紅軍走過的大山深處又添一道靚麗風景線,同時也將江津-習水-古藺高速公路全線貫通。感到振奮,己策劃再來,將從重慶直達古藺縣城,品嘗享有盛名心心念念的古藺麻辣雞塊。</h1> <h1>大橋于9月30日建好交付,獻禮祖國70華誕。但尚未通車,我們從橋下穿過也深感震撼。</h1> <h1>路過,車上手機閃拍。</h1> <h1>離開陽雀巖觀景臺,沿赤水河到仁懷茅臺鎮,尋找第三渡的渡口茅臺渡口。</h1> <h1>從二郎至茅臺50公里的赤水河段風光秀麗,沿途有多處風貌原始,渾然天成的景點。</h1> <h1>它是仁懷市打造的赤水河旅游風景線。</h1> <h1>這條風景線相伴的旅游棧道,讓旅游者能夠安全,慢悠悠的在大山里打望風景。</h1> <h1>路過川黔交界處最險峻的吳公巖景區。路邊的“美酒河記”,記錄了此處曾經是古鹽渡口的歷史。</h1> <h1>這處高250米寬400米的摩崖石刻“美酒河”,呈現在90度的懸崖絕壁之上。它就是獲得了上海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世界最大的摩崖石刻漢字“。</h1> <h1>石刻之下的絕壁上,古鹽渡口的石梯還依稀可見。渡口在巖石上鑿成,它是有400年歷史的赤水河鹽運史的鑒證,記錄下了這里是赤水河曾經繁華的鹽運渡口之一的歷史。</h1> <h1>夜色中,聞著酒香到了茅臺鎮。</h1> <h1>從山腳繞到山頂,一路的酒莊,裝飾出了燈紅酒綠的小山城。</h1> <h1>茅臺鎮地處川黔的水陸咽喉。在盛產白酒不產鹽的貴州,這里就成為了川鹽的聚集批發地。鹽業帶動了酒業,酒隨鹽運馬幫走天下,所以茅臺酒名聲大振,逐漸成為了泱泱大國的國酒。</h1> <h1>夜色中的茅臺鎮,還有幾分重慶洪崖洞的感覺。</h1> <h1>賣酒的店鋪多如牛毛</h1> <h1>住宿之處,門廳都是迎賓酒,免費品賞,歡迎購買。</h1> <h1>在三渡赤水的渡口巧遇了一年一次的“重陽祭水節"。</h1> <h1>“九月九,下河挑水煮新酒"。龍船要劃到赤水河中央,將取來的“圣水”倒入酒壇,酒企迎圣水,高誦祭文,感恩天地。祈禱釀出好酒賣個好價錢。<br></h1> <h1>繁復的儀式還沒開始,橋上干凈無人。</h1> <h1>濃郁的酒文化包圍下的三渡赤水茅臺渡口紀念碑。</h1> <h1>三渡赤水是一次主動的行動。</h1><h1>二渡赤水遵義大捷后,蔣介石飛重慶“督剿”,妄圖圍囨紅軍于遵義鴨溪一帶。紅軍尋求戰機,攻打魯班場未果,主動撤出,從茅臺渡口西渡再次進入川南。</h1> <h1>紅軍在攻打魯班場之前,己攻占茅臺鎮,找好了退路作好了三渡準備。所以三渡赤水,實為誘敵佯動,目的是將黔北的敵軍引入川南,為紅軍四渡赤水再回貴州打伏筆。</h1> <h1>電視劇《偉大的轉折》中,將這一節拍得很精彩,毛澤東在白天過河,帶領一班人,大搖大擺談笑風生走向渡口,“就是要讓蔣介石看到,紅軍又回川南了。</h1> <h1>在四渡赤水紀念館看到的一幅圖,紅軍用茅臺酒療傷,酒是一包藥不是傳說。</h1> <h1>這是王傢祥和李富春簽署的一份布告。奪得國際巴拿馬金獎的茅臺酒,酒好質信,為國人爭光。紅軍只能在酒廠公買公賣,對酒廠一切設備,切應加以保護,不得損抔。</h1><h1><br></h1><h1><br></h1> <h1>當年如此艱難困苦,紅軍也是愛護百姓,紀律嚴明之師。</h1> <h1>再見了,被酒文化熏染極致,空氣中也彌漫著酒味的茅臺小山城。下一個目標,20公里處的魯班場,紅軍通往茅臺渡口的要道,一處四渡赤水不可或缺的戰斗遺址。</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县| 洛宁县| 四会市| 康定县| 邹平县| 长沙县| 镇安县| 哈尔滨市| 龙门县| 曲阳县| 浦城县| 达州市| 滦南县| 西安市| 丹凤县| 宜昌市| 宜君县| 信阳市| 肃宁县| 克拉玛依市| 曲松县| 红原县| 偃师市| 安徽省| 泽州县| 淳化县| 佛山市| 赣榆县| 维西| 镇雄县| 丹江口市| 台中县| 桂平市| 曲阳县| 镇平县| 涞源县| 莱州市| 肃南| 大悟县| 呼伦贝尔市| 泉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