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午夜,萬籟俱寂,一燈如豆。夜色如水,時光亦如水。</h3><h3> 長夜無眠,于時光的河流上,淺斟清茶一盞,捧讀古詩,捧讀古老的歲月。讀到李白《擬古》之九:</h3><h3> 生者為過客, 死者為歸人。 </h3><h3> 天地一逆旅, 同悲萬古塵。 </h3><h3> 月兔空搗藥, 扶桑已成薪。 </h3><h3> 白骨寂無言, 青松豈知春。 </h3><h3> 前后更嘆息, 浮榮何足珍?</h3><h3> 掩卷沉思,不僅佩服古人活得明白,看得透徹。人生如寄,視死如歸,何其淡然、何其灑脫的胸懷!對生和死這個古老的哲學話題,忍不住浮想聯翩,感慨萬千。</h3> <h3> 人生就是一次漫漫旅途,生命猶如白駒過隙,人生不過短短數十載,何為生?何又為死呢??活著的人,不過是匆匆來去的過客,暫寄肉身于天地之間;死去的人,好比到達目的地,可以長久駐足,不再復返的歸人。 </h3><h3> 《列子·天瑞》曰:“古者謂死人為歸人。”鬼者,歸也。</h3><h3> 《韓詩外傳》:“人死曰鬼,鬼者,歸也。精氣歸于天,肉歸于土,血歸于水,脈歸于澤,聲歸于雷,動歸于風,眠歸于明,骨歸于木,筋歸于山,齒歸于石,膏歸于露,發歸于草,呼吸之氣,復歸于人。”</h3><h3> 想象力多么豐富啊!</h3><h3> 人死了不過是回歸大自然而已,回歸于天、地、水、澤、雷、風、日月、山、石、露、草……這才是徹底的回歸啊!人活在塵世猶如旅途上的行人,而人之死才像回歸家的歸人。人生在世,不過幾十年光景,不過是暫時把肉身寄存于世而已,每個人最后都要回歸到永恒,那里才是我們最后的“家”。這就是“家”這個詞的最終意義,形而上的意義。</h3><h3> 生是短暫的,死卻是永恒,是一次神秘的長眠。一切都是不確定的,只有死是確定的。盡管死神緘默不語,死卻是堅決的,不給我們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閻王要人三更死,何曾留人到五更!黑白無常一到,任何人都要乖乖地跟隨而去。任何無謂的抗爭都是徒勞的。人生苦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每個人最終都會化為白骨,化為一粒塵,無聲無息地被歲月掩埋。</h3><h3> 人生在世,繁華也好,落寞也罷,最終,仍舊是,塵歸塵,土歸土。一時的榮華風光又有什么值得珍惜? </h3><h3> 生命就像一條河, 我們站在岸邊, 如水湄之花,看著那些遇到的人 ,如隨水而過的帆 ,從你的面前慢慢的走來 , 又匆匆的遠去, 消失在你的視線里......</h3><h3> 浮生如寄,且讓我們瀟灑走一回紫陌紅塵,把“生”看成是一次“逆旅”。多經歷些,多感受些,多體會些,包括那些痛苦和不幸。待到山花看盡,闌桿拍遍,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情!</h3> <h3> 我們充充實實的生活過,愛過,恨過,笑過,哭過,嘗過人間幸福的甘泉,也品過人世痛苦的滋味,我們沒白來世上這一遭,此生足矣!生又何歡,死又何懼呢?我們不過是來自永恒,塵世之旅結束,又回到永恒。如此而已。如此而已。</h3><h3> 生者為過客, 死者為歸人。讓我們優雅的含笑離去,幸福的歸“家”長眠,留鮮花在路上,留歌聲在途中。</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游县|
青川县|
玉门市|
横峰县|
满洲里市|
黑龙江省|
绥中县|
元谋县|
东乡族自治县|
曲松县|
红安县|
呈贡县|
启东市|
文安县|
水城县|
互助|
星子县|
十堰市|
哈尔滨市|
绥德县|
崇信县|
高雄市|
肇东市|
南召县|
乌拉特前旗|
米易县|
安义县|
邵阳县|
蒙自县|
宁陕县|
宁阳县|
嘉禾县|
通许县|
丰县|
瓦房店市|
和顺县|
米易县|
方正县|
济宁市|
孟州市|
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