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為了幫助我們盡快成長,做一個會教書、會管理的“兩會”教育工作者。在教科體局領導的深切關懷下,組織了全縣校長助理參加由中國教育學會主辦,《未來教育家》雜志、東北師大附中、中國知網承辦的第六屆“未來教育家成長論壇”暨“教育家成長聯盟”全國五次會議。</h3> <h3> 在教科體局符偉平校長和廖婕妮主任的帶領下,我們飛越蒼穹,來到千里之外的北國春城追逐夢想。這里寒風凜冽,但絲毫抵擋不住我們心中的熱情,本次會議,在吉林省長春國際會議中心如期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為“教育家是上課上出來的”。<br></h3> 開幕式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國教育學會秘書長 楊銀付</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此次大會由中國教育學會秘書長楊銀付主持,在開幕式上,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東北師范大學副校長常青、長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賈麗娜分別致辭。<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國教育學會會長 鐘秉林</h5> <h3>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在致辭中表示,教師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職業,需要經驗的積累,這些經驗一定來自實踐,來自課堂,是課堂真實的感悟、真實的發現。如果離開了課堂,離開了教學,所謂“教育家”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教育家是上課上出來的”這個命題樸實無華,卻道出了教育家成長的規律。</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東北師范大學副校長 常青</h5> <h3> 東北師范大學副校長常青在致辭中簡單回顧了東北師范大學在基礎教育領域的實踐做法</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長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賈麗娜</h5> <h3> 長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賈麗娜在致辭中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教師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做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霸炀鸵慌逃?,倡導教育家辦學”已經上升為黨和國家的教育意志。</h3> 主旨報告 主題一:讓理論活在課堂里 <h3>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教授李政濤率先以《讓理論活在課堂里》為題進行了主旨報告。</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東師范</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學教育系教授 李政濤</h5> <h3> 在報告中,李政濤表示,于漪老師提出的“教育家是上課上出來的”這句話對自己的影響非常大。他經常反思,教育家是讀書讀出來的嗎?是思考問題想出來的嗎?當然都不是。“要成為教育家,課堂上課是規律,是不可繞過的途徑。上課是教育家最看重的發動機,最重要的芯片,上課是教育家成長的源頭活水和荒漠甘泉,是源泉。”</h3> 主題二:行知教育實驗路上再出發 <h3>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行知教育集團總校長楊瑞清從自己的辦學實踐出發,以《并肩攜手,行知教育實驗再出發》為題進行了主旨報告。</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江蘇省南京市</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浦口區行知教育集團總校長 楊瑞清</h5> <h3> 在楊瑞清校長的報告中,質樸平實的話語,平凡簡單的校園故事讓與會老師們聽得如癡如醉,深切、真實地感受到該校名稱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h3> 主題三:教育家的特質 <h3>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柳海民教授從上好課和懷揣教育夢想為為們作了“教育家的本質”的主旨報告。</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博士生導師 柳海民</h5>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從柳教授的報告中,告訴我們除了要上好課以外,要更好的朝著教育家這個目標前進必須要了解教育的價值和教育的本質。要深切的明白教育應當育人為本,突出教育教學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并且要懂規律、懂理念、愛學習。</h3></font></h3> 特別訪談 <h3> 主旨報告環節后,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江蘇省教科院研究員成尚榮主持的特別訪談環節圍繞“修煉教育家精神,鍛造專業定力”展開。</h3> <h3> 在該環節,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資深編輯、編審包春瑩,江蘇情境教育研究所副所長丁偉,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蘭保民,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數學教育博士楊玉東,從學習者、見證者、實踐者、研究者的角度,回憶自己與師傅的故事,感受師傅的情懷、精神、品格,共談新時代教育家精神的薪火相傳。</h3> 微研究報告 <h3>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未來教育家》雜志總編輯劉堂江作微研究報告:教育家與規律個案研究——人民教育家于漪“八大成長基因”。</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未來</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育家》雜志總編輯 劉堂江</h5> <h3> 報告中,劉堂江總編輯從于漪老師的成長故事中提煉了八大成長基因:薪傳師道、民族鑄魂、目中有人、生命歌唱、選擇高尚、極致追求、教育自信、自我超越。</h3> <h3><h1><b><font color="#ed2308">于漪金句:</font></b></h1><ul><li>三尺講臺,就是我生命的舞臺,我是用生命在歌唱</li><li>教育家是上課上出來的</li><li>不光要“胸中有書”,而且要“目中有人”,身上要有時代年輪<br></li><li>我這一輩子,之所以有這樣的感悟,離不開恩師的育人之道<br></li></ul></h3> 主題報告 <h3>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級教師唐雪晶老師,結合自己親身經歷的三個階段,和我們分享了“三與”、“四適”分享體驗式課堂教學模式。唐老師通過積累課堂厚度、拓展課堂寬度、挖掘課堂深度,真正達到了“深耕語文課堂,浸潤立德樹人”的目的。</h3> <h3>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中部化學學科高級教師孫磊為我們作了“我追求的創新課堂”的主旨報告,孫老師的報告非常注重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基于學術性情景素材的開發與利用,和創設學術型情境。</h3> <h3>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正高級教師衛青山老師,為我們作了《扎根常規課堂,啟迪物理智慧》的主題報告。衛老師從“五以教學思想”談起,著重給我們呈現了他的“智慧課觀”和“五環教學模式的建構”,并以自身的成長經歷舉案說法,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教育家是上課上出來的”信念。</h3> <h3>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邵志豪向我們展示了東北師大附中的“五以”課堂教學思想體系和教師的教學學術發展“三位一體”模式。他用富有穿透力的言語告訴我們育人方式創新的突破點在課堂,教師專業成長的落腳點也在課堂,新時代的教師要有教育家的理想與情懷,扎根課堂、聚焦課堂、研究課堂,從課堂開始走向推進新時代教育的偉大實踐中去,走向屬于自己的未來教育之路。</h3> <h3> 一天學習下來,頓時覺得有股暖流涌上心頭,在這寒冷的北國讓我收獲了更多“感動”。</h3> <h3> 感動于這些教育家們的成長故事,就像偉大的教育家于漪所說“教育家是上課上出來的”,“課堂”是教育家成長的土壤,我們只有每天行走在“課堂”、躬身于“課堂”,才能修煉成更好的自己,滋養每一個追夢人,也許,在追夢過程中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為“教育家”,但人人都可以在走向“教育家”的道路上努力奮斗,帶著花苞心態,耐心等待。相信,總有含苞怒放的那一天。</h3><h3> 感動于教科體局領導為了讓我們這些“花苞”早點開放,開得更艷,一直在默默地精心呵護,為我們搭建廣闊的成長平臺。我們定將謹記領導的殷殷期望,回到崗位,不忘初心,回歸“課堂”這塊沃土,培育更多的“種子”在祖國的大地上競相開放。</h3><h3> </h3> <h3> 讓我們把教育家們的教育精神繼承、發揚光大!不僅要做一個腳踏實地的實干家,還要做一個仰望星空的探路者!因為任何一個教育家都是上課上出來的。</h3> <h1><br><font color="#010101">圖文:一、二組全體成員<br></font><font color="#010101">編輯:余宗平<br></font><font color="#010101">審定:符偉平</font></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农安县|
大厂|
贵州省|
文成县|
榆中县|
二手房|
中江县|
竹山县|
奈曼旗|
孝昌县|
内乡县|
芦溪县|
临湘市|
莱阳市|
常德市|
漯河市|
南安市|
临朐县|
巨鹿县|
潼关县|
利川市|
诸城市|
旅游|
东莞市|
剑阁县|
龙门县|
淮阳县|
桦甸市|
皋兰县|
团风县|
如皋市|
西贡区|
都江堰市|
阳朔县|
永年县|
英德市|
富阳市|
三江|
太原市|
湟源县|
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