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亮點 <h1><b> 本期導讀(十九期正刊用)</b></h1><h3><b><br></b></h3><h3>1、“精品賞析”欄目,由著名鋼筆畫家程慶拾(古生)老師撰文為您介紹女鋼筆畫家琳子的“另類”鋼筆畫精品,有機會領略一位亦詩亦文亦畫的才女風采!</h3><h3>2、“佳作點評”欄目,由鋼筆畫家吳志勇(雅士)老師跟您一起欣賞品讀程慶拾、李強、王鵬、周東、吳慈安等五位鋼筆畫好手的鋼畫佳作;</h3><h3>3、“來稿選登”和“速寫掇英”欄目,請注意鋼筆畫家劉洪江、龐昌恩、高勇、向以樺、王振華等畫家好作連連,不容錯過;</h3><h3>4、“資訊快遞”,</h3><h3>a.首屆云南省“七藝繪”鋼筆畫收藏展在云南省石屏開幕;</h3><h3>b.著名新鋼筆畫家蔡國梁先生《錢塘古韻》成功舉辦新鋼筆畫個人畫展;</h3><h3>c.著名鋼筆畫家桂志仁先生出版鋼筆圖書《重劍有鋒》。</h3><h3>詳情請關注我們同期發布的《鋼筆畫集萃》第十九期的資訊副刊。</h3><h3>5、“爭鳴天地”欄,為您推出張志安老師和楊倩老師的婺源之行寫生活動的心得體會及作品欣賞。不要錯過哦。</h3> 精品賞析 <h1>琳子</h1> <h3>琳子和她的"另類"鋼筆畫</h3><h3> 程慶拾(古生)</h3><h3> 琳子真名張琳,河南焦作體校一孩子王,執教之余,雅好詞章,新體自由詩在國內詩壇頗為知名。</h3><h3> 已經忘了怎么和琳子結識,大概是偶然在網絡上發現她居然也畫鋼筆畫,且畫得天真、有趣、自由、大膽,好玩,以我的脾氣,不可能不喜歡,就這樣主動“招惹”,便聯系上了,并漸漸成了朋友。她出的新書也寄過我兩本,一讀便知,這是個才華橫溢且頗多別趣的性情中人,詩家的率真、浪漫、敏感,快然爽然而言行,作詩和畫畫無不如此,不能不引為同調,雖未謀面,卻一直心儀向往之。</h3><h3> 琳子的畫無門無派,無師自通,一任天縱,信筆繪來,皆成佳構。她的可貴和意義,也正在這里。</h3><h3> 用鋼筆寫字,這誰都會,但張牙舞爪“龍飛鳳舞”者,肯定不是書法;用鋼筆畫畫,東涂西抹,胡亂為之,也難登大雅,與所謂“鋼筆畫”無緣。關鍵在人,在心,在技,在才具情趣。這一定是有天賦有胸懷者方能成就的一樁事體,絕非用鋼筆隨便描描,便能有所成就的。琳子憑她的才情,她的學識,她的人生體悟,她的作人行事風范,創作出鋼筆畫又一種“另類”的“非常畫”,其價值和意義全都體現在這一幀幀小小的鋼筆畫中了。她的鋼筆畫可以大膽為詩友做插圖,可以編輯出版,甚至可以成就另一道鋼藝新風景。</h3><h3> 我看琳子女士的“另類”鋼筆畫,可能有如下幾點值得肯定:</h3><h3> 一是得其趣。一片天真爛漫之氣,仿佛天然圖畫,自赤子之心歡快流瀉而出,看似出自孩童手筆,但又明顯有“大人”的“手段”,有畫家自己的明確訴求和表達。花草魚蟲,動物植物,包括各色人等均可信手拈來,構成她創作的素材,并組合出妙趣天成的可愛有趣畫面,單純而不單調,看似素雅而五色交輝,畫外題旨暗藏其中,令人百看不厭,暗合藝術創作之奧秘。</h3><h3> 二是得其情。無論人物,動物,牛牛馬馬豬豬雞雞之屬,流露出濃厚的鄉野情思,野趣襲人。我讀她描繪童年鄉野生活的哪些散文詩句,每每掩卷莞爾,一花一葉,一蟲一鳥,被她寫得如此天趣盎然,情真意切,再看她的鋼筆畫,仿佛成凝固的詩句,其詩其畫完全可以互為生發印證的,其實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就具有了大境界,大格局。</h3><h3> 三是得其傳。琳子之畫,不難看出中原大地悠久厚重的歷史積淀、民間文化對她的滋養,有些畫作,明顯脫胎于剪紙或年畫。事實上國內不少畫家在自覺向民間美術學習并吸取養分方面的例子太多,作為美術創作形式之一的鋼筆畫,絕無例外,這方面,詩人兼畫家的琳子老師可謂聰明人一個。文學藝術的傳習,若對身邊的豐厚的傳統文化視而不見,要想橫空出世,另起爐灶,是不現實的,尤其是在我們這個有著數千年文明發展歷程的古老中國,在繼承吸取中才能有所創新,琳子的嘗試無疑對鋼筆畫家而言,應該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h3><h3> 四是得其學。畫家所具有的詩人氣息和學養積淀,對其鋼筆畫創作的滋潤和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我們不少鋼筆畫人或許正缺乏這一點,甚至將其視為一件“純手藝活”,作品死摳死描,只見畫內技巧,罕見畫外功夫,有“技”而無“道”,缺失才情和思想,這就成南轅北轍之態了,是很遺憾的。</h3><h3> 此外,琳子的鋼筆畫在技法上開始形成自己的一些面貌,黑白灰、點線面的處理,以及用線的手段上,居然無師自通,妙出天成,令人驚喜。她近年的彩色鋼筆畫更是隨心所欲,"膽大妄為",只要品過了,一定過目難忘,暗暗叫絕。</h3><h3> 前年全年,《解放軍文藝》十二期封面居然都采用了她的"怪味"作品。此舉很為我們的鋼筆畫提氣。</h3><h3> 去年中秋,琳子女士又在北京辦個展了。這樣一個詩人的鋼筆畫展,詩情與畫意并舉,童心與稚趣同行,一定會引發小小的爆炸效應,甚至也會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玩法與看點吧?</h3><h3> 今年全年,《詩歌月刊》又是十二期封面都采用了她的作品,其中意義,不言自明。</h3><h3> …………</h3><h3> 就這樣,琳子越搞越大,越走越穩健,越開越燦亮。</h3><h3> 說句實話,可能琳子也當認可,她玩鋼筆畫并一步步迅速成長,與我這個比她早玩幾年的朋友的"介入",可能多少有點關系。當然這不僅僅是幾句平淡鼓勵和虛渺贊揚就能搞定的,因為我懂她這個人,懂她的童年,懂她的才情,理解她的詩句,當然還有她那些個性特出、使人眼亮心動的鋼筆畫習作,而這畫既是素人的,又是詩性的,更是中國的,村野的,童話的,古典的,新潮的。</h3><h3> 詩與畫,本來就是難分難舍的孿生兄弟,你中有我,水乳交融。一支筆寫詩,一支筆作畫,是天底下再正常不過的妙事、美事,雖然會這兩把刷子的人并不是太多。這也是華夏文明傳統的結晶之一吧,蘇東坡,文與可,文征明,唐伯虎,還有后來的齊白石,張大千,無不是此道高手,詩畫雙絕,煥然出彩。而女詩人琳子與前輩不同的,只不過是她寫的是現代詩,畫的是鋼筆畫。而現代詩與鋼筆畫自有其美,僅僅是工具手段有所不同而已!</h3><h3> 說她是素人鋼筆畫家,是因為此君過去從未摸過畫筆,是幼時鄉村瘋野生活,為她播下一派天機與天趣的特殊美的種子。先寫詩,再作畫,詩寫童稚,畫繪當年,這才成就一位與眾不同的藝術怪才。如把琳子的畫放在當代鋼筆畫群體中,甚至放在整個當代美術界的百花園中,她的畫都是一枝獨絕的,令許多畫者深為驚喜,由衷贊嘆,或許還會生出自愧不如的感喟。</h3><h3> 沒有技巧,才最高的技巧。</h3><h3> 看似隨意,實乃心血凝結。</h3><h3> 童稚涂鴉,端的天人手段。</h3><h3> 奇思怪想,更耐咂摸品味。</h3><h3> 試想,這樣一批"怪模鬼樣"的鋼筆畫作品,出現在京城的一個美術館,當時會激發觀賞者怎樣一種出離常態的感受,會引動詩人、評論家們怎樣一種目瞪口呆,無以言表的反應,似乎是不難想像的。甚至,在無數觀眾眼里,還會有一種顛覆性的快感,一種掃蕩式的驚懼,一種"精神分裂和愈合"般的激越,以及一種醍醐灌頂式的癡迷沉醉……</h3><h3> 那一刻,一定是一場詩畫交輝的非常盛宴!</h3><h3> 她在她的畫里重生。</h3><h3> 她的詩在她的畫里重生。</h3><h3> 她整個的人,更在這個展廳里重生。</h3><h3> 詩人詩心,籍此畫展得以新生。</h3><h3> 美學家們常說美是"有意味的形式",觀琳子之畫,肯定也是"有特殊意味的愉快的形式"。這種別具機杼、出奇致勝的表現手法,用著名油畫家、鋼筆畫雷世平兄在我朋友圈的留言來說,便是"團塊式構圖是她封閉的內心反饋,點線組合是其細膩情感的符號外泄,斑斕的色彩是女性感知并提煉自然色彩的向內向外的投射。"雖語涉深奧,我以為還真說到點子上了。</h3><h3> 琳子自己說,從寫詩到作畫,這個非的“跨界”,使她用一種神力,將想象中的世界,奇跡般地呈現出來。她創作的每一幅鋼筆畫,其實都是一首詩。詩是無形的畫,畫是有形的詩。值得慶幸的是,在她手里,詩歌再不是一種烏托邦,它終于變得有形,可以讓大家看得真真切切了。</h3><h3> 詩情慧心,奇思妙想物化若此,觀之欣然,愕然,多么令人豁然開朗。</h3><h3> 有朋友說,琳子生來有一顆尋找并創造藝術的心靈。</h3><h3> 著名詩人牧野這樣指出:詩人琳子的鋼筆畫創作,始終與她的詩歌語言并行,她巧妙而神奇地將豐盈的詩人氣質和奇特的想象,帶入藝術時空,在生命的有限性中,創生出個體存在意義的無限可能。無疑,這是另一種對生命的維護和持守。</h3><h3> 他們都讀懂了琳子。</h3><h3> 我自然也讀懂了。</h3><h3> 有位鋼筆畫好友曾對我說,自己畫畫,就是詩與遠方。</h3><h3> 既寫詩,又畫鋼筆畫的老朋友琳子,她心中的遠方,又該是一種怎樣令人神往的"美麗新世界"呢?</h3><h3> </h3><h3> </h3><h3> 2019年10月25日</h3><h3> 于成都龍泉山下</h3> <h3>琳子,原名張琳,自號端神燈的巫婆,河南滑縣人,現居焦作,1967年出生。中學教師,閑暇捉筆寫詩畫畫兒。出版自繪本童話《草手鐲》,詩畫合集《花朵里開花》,詩集《響動》《最好的太陽》《生日些給母親》。為《解放軍文藝》和《詩歌月刊》創作全年封面圖案。北京上苑藝術館留駐藝術家,“與詩同在——琳子鋼筆畫個展”2018年9月在北京上苑藝術館舉辦。</h3> 佳作點評 <h1>程慶拾(新疆烏魯木齊)</h1><h3><br></h3><h1><b> 《林蔭道》</b></h1><h3><b><br></b></h3><h3> 慶拾程兄古生君,退休了,歸鄉了,回蜀地蓉城家樂福了。我在想,老程身處另一番田園風光中,不似北疆雪寒峰奇,該會畫些啥題材呢?正惦念著,驚喜來了!他在閨女的住宅小區寫生了一幀速寫小品,讓我們耳目一新。畫友們企盼一睹老程其它作品題材的八卦之心,此刻均作鳥獸散了。</h3><h3> 沒錯,這些年,我們的眼晴和不靈光的腦子的確被古生兄峻峭雄奇的北疆風光作品養熟了,甫一看到他的寫生,心情格外的舒暢!功力在,基礎厚,筆法簡,大道明。構圖、透視、角度和虛實處理都十分到位。好像是打鐵漢忽然捻起了繡花針,卻把老程多年對繪畫的理解、其諸多著述中對畫理的闡釋,以獨簡而富蘊的信息向我們釋放,不一樣的老程,不一樣的藝術人生!</h3><h3> 老程近來很忙,裝修下一步為之繪意清修的齋居,這是一個注定不會閑靜,注定還要弄風弄雨的藝術古生,我們注目于他,等著他更多的著作文章、更多的喜人鋼作名世!待下次想見,舉盞酩酊,又該是哪一種愜意?</h3> <h1>李正強</h1><h3><br></h3><h1><b> 《街景一瞥》</b></h1><h3><b><br></b></h3><h3> 兄弟正強,真的正強!能詩擅畫,祈愿他一直的強!</h3><h3> 寫生抒意,一如既往。而且已經形成獨特的個人藝術語言。小街古鎮景觀隨筆,昭寫著他寫生為創作優的繪畫理念。 </h3><h3> 這條路無疑是鋼筆畫的康莊大道!它的現實意義不是繪一幅必得一大作之局,而在于畫者本身練就成觀察歸納發現美的過硬能力,一切被路人甲乙丙丁無視的花石草木皆入“法眼”,皆作美繪,鍛頑石為金皿,化腐朽為神奇。視覺之內皆可入畫,沒有日積月累的打磨,是絕不可能達到這種筆走隨心的詩意境界的。</h3><h3> 正強的寫生,實在讓人羨慕!每每心癢欲試,又終未跨出門檻。如今,有多一分理解和明悟,出門去,走起,畫意愈強,寫生愈切,融身自然,成功安遠?</h3> <h1>周東</h1><h3><br></h3><h1><b> 《屠呦呦》</b></h1><h3><b><br></b></h3><h3> 鋼筆畫家周東,網上認識已多年,他亦是鐵桿鋼筆畫燒友一枚,作品也是益年長進,越看越韻味!這幅屠呦呦肖像速寫,線條精準極簡,用筆“奢侈”到令人吃驚!卻讓人不得不感嘆其惟妙惟肖,恰到好處,不說嘆為觀止,至少也讓我心服口服。</h3><h3> 此作的迷人處,就是深刻地抓住了人物特征和個性刻畫。廖廖幾筆,入木三分。也再次給我們提了個醒,畫畫,掌握畫面重點刻畫,有意丟掉次要的贅物,對于表達畫面美感和主題意境是何其的重要!</h3><h3> 我們其實都誤讀了“細節決定成敗”這句金言,細節一定要,但也一定是重點對象的細節,決不是照單全收地把角角叴叴都描全繪盡,那樣做,沒有取舍思考,無異于手工照相,丟失繪畫意味。從這個意義上說,時下形成繪畫界主流的照相寫實主義超精繪畫,實質上已經剝離出繪畫的原旨,更趨近于制作藝術,或者叫“當代繪畫”藝術。畫畫,我還是喜歡傳統一些的,畫作要減肥,減重,學會“丟”東西,這是一個畫者極其珍貴的素養和本事,也是大道至簡的繪畫理念對我們提出的時代要求。</h3><h3> 謝謝小東哥,幾幅速寫,給了我們如此多的浮想連篇……</h3> <h1>王鵬</h1><h3><br></h3><h1><b> 《向日葵》</b></h1><h3><b><br></b></h3><h3> 好友鋼筆畫家王鵬,廣大畫友耳熟能詳,不用多作介紹。看過他的很多名勝古跡和人物佳作。但這樣的花卉靜物作品還是很少看到,不禁眼前一亮!</h3><h3> 鵬弟這向日葵又絕不似梵高的向日葵,我卻覺得各有千秋。用層層疊疊的線條密排出陽光明媚之下的花朵,其光影、質感效果極其悅目!花朵、輔葉主次分明,構圖舒適養眼,黑白灰明暗對比鮮明,給人的總體感覺就是躍然紙面,或另辟時空,仿佛能深入其間,樂享美華!</h3><h3> 而更為神奇的是,畫面明明沒有畫任何蟲豸,卻又偏偏感覺到有蜜蜂之類的飛蟲在采蜜戀花,其真實感才最是此作的迷人之處!</h3><h3> 王鵬老師的題材躍遷,仍然展現出強大的基本功力,也使我們想到他過去其它的作品,他的泰州系列,他畫的朱德,周恩來,蔣中正……件件都是不可多得的佳品。</h3><h3> 王鵬老師已然走在我等前列,他的前程錦繡燦爛,我們期待他展現給我們更多的高雅和亮麗!</h3> <h1>吳慈安</h1><h3><br></h3><h1><b> 《湘西土樓》</b></h1><h3><b><br></b></h3><h3> 這幅湘西土樓是中國新鋼筆畫畫家吳慈安老師的作品。描繪很精致,細節很詳實。他是著名新鋼筆畫理論奠基人、中國鋼筆畫聯盟李渝基主席的親傳弟子。</h3><h3> 我是親眼見證吳慈安老師和王繼超老師拜李主席為師的全過程,新鋼筆畫的一段佳話。拜師之前,吳老師已經在繪畫界功成名就,曾經畫過全國勞模李光慶的連環畫。以比李主席還大的年齡拜師,令人感動!</h3><h3> 吳老師的鋼筆畫也走過了逐漸成熟的過程,他特別注重將國畫的筆墨意境融入到鋼筆畫作品中。所以,他的鋼筆畫雖然依物繪形,卻不完全是寫實的畫法,相對于其他鋼筆畫者來說,他的作品另具風味,有一種質樸、厚沉感覺。對于鄉村題材的描繪,這種手法倒是值得借鑒。如果再講究一點遠虛近實、并刻意留些煙云白,增強畫面意境就非常完美。</h3><h3> 吳老師年事已高,卻勤畫不綴,的確是值得我們每一個鋼筆畫者尊敬、學習!</h3> 來稿選登 <h1>吳志勇</h1> <h1>吳志勇</h1> <h1>吳志勇</h1> <h1>吳志勇</h1> <h1>吳志勇</h1> <h1>程慶拾</h1> <h1>程慶拾</h1> <h1>程慶拾</h1> <h1>程慶拾</h1> <h1>高承傳</h1> <h1>高承傳</h1> <h1>高承傳</h1> <h1>劉洪江</h1> <h1>劉洪江</h1> <h1>高勇</h1> <h1>高勇</h1> <h1>李正強</h1> <h1>李正強</h1> <h1>李正強</h1> <h1>王崇實</h1> <h1>宋書成</h1> <h1>宋書成</h1> <h1>宋書成</h1> <h1>宋書成</h1> <h1>龐恩昌</h1> <h1>王振華</h1> <h1>吳慈安</h1> <h1>向以樺</h1> <h1>向以樺</h1> <h1>向以樺</h1> <h1>向以樺</h1> <h1>張勇</h1> <h1>章金豪</h1> <h1>章金豪</h1> <h1>章金豪</h1> <h1>章金豪</h1> <h1>鄭昌輝</h1> <h1>鄭昌輝</h1> <h1>鄭昌輝</h1> <h1>謝躍榮</h1> <h1>徐建兵</h1> <h1>徐新華</h1> <h1>許太平</h1> <h1>許太平</h1> <h1>許太平</h1> <h1>楊六南</h1> <h1>楊六南</h1> <h1>楊六南</h1> <h1>王忠良</h1> <h1>王忠良</h1> <h1>葉志軍</h1> <h1>葉志軍</h1> <h1>葉志軍</h1> <h1>葉志軍</h1> <h1>鐘建平</h1> <h1>鐘建平</h1> <h1>周東</h1> <h1>周東</h1> <h1>周東</h1> <h1>周挺華</h1> 速寫掇英 <h1>劉長青(河北廊坊)</h1> <h1>劉長青</h1> <h1>劉長青</h1> <h1>劉長青</h1> <h1>劉長青</h1> <h1>王子江</h1> <h1>王子江</h1> <h1>吳祖儒</h1> <h1>吳祖儒</h1> <h1>徐建哲</h1> <h1>徐建哲</h1> <h1>徐建哲</h1> <h1>徐濤</h1> <h1>張力</h1> <h1>張力</h1> <h1>張力</h1> <h1>張力</h1> <h1>張士忠</h1> <h1>張士忠</h1> <h1>張士忠</h1> <h1>張士忠</h1> <h1>周新平</h1> <h1>周新平</h1> <h1>周新平</h1> 它山之石 <h1>印國強</h1> <h1>印國強</h1> <h1>印國強</h1> <h1>印國強</h1> 資訊快遞 <h1>資訊一:</h1><h1> 近日,人民日報刊了中國鋼筆畫聯盟理事蔡國梁老師的《錢塘古韻》系列新鋼筆畫,杭州市檔案館館藏蔡國梁新鋼筆畫作品展,2019年10月28日起在杭州檔案館一樓展廳展出。</h1><h3><br></h3><h1>資訊二:</h1><h1> 滇南邊陲的金秋,鳥語花香,秋葉溶于綠叢之間,使人難以感悟北方的秋景。云南這片四季如春的紅土地迎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藝術家(鋼筆畫家)。</h1><h1> 以石屏書法美術家協會,鋼筆畫藝術委員會為主導,畫館1963為展館,山墨先生舉辦了首屆異龍賦全國鋼筆畫家“七藝繪”收藏展,在云南邊陲引起了極大反響,開展首日陸陸續續的社會參觀者計三百六十人次左右,在后期幾天的展出中,每天都有參觀者前來觀賞。所有參觀者一致認為:</h1><h1>一、這是一次難得面對社會群體而設的畫展。二、第一次直觀面對鋼筆畫真跡太震撼了。三、報名參加學習鋼筆畫的人絡繹不絕。有五十以下至八歲的兒童居多。</h1><h1>四、相當多的人詢問價格,并強烈要求多展一段時間,或多辦些鋼筆畫展,使人們充分了解鋼筆畫,認識鋼筆畫。 有部分人咨詢可否定制鋼筆畫等</h1><h3><br></h3><h1><br></h1><h3><br></h3><h3><br></h3><h1><b><font color="#ff8a00"> </font><font color="#39b54a">詳情見本期副刊</font></b></h1><h3><b><font color="#ff8a00"><br></font></b></h3><h3><b><font color="#ff8a00"><br></font></b></h3><h3><b><font color="#ff8a00"><br></font></b></h3> <h1>資訊三:</h1><h3><br></h3><h1>著名鋼筆畫家桂志仁老先生著書立說,出版新書《重劍有鋒》。該書圖文并茂,集藝術性和專業性于一體。</h1><h3><br></h3><h1> <font color="#167efb">詳情見本期副刊</font></h1> 爭鳴天地 <h1><b> 婺源之行,收獲滿滿</b></h1><h3><b><br></b></h3><h3> 張志安</h3><h3><br></h3><h3> 2019年9月22日至29日,中國鋼筆畫聯盟組織了一次江西婺源釆風活動。在成宗漢老師的帶領下,我們22號早上9點從杭州桐廬分水出發,將近6個小時的車程,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入住汪員外寫生基地,開啟了很有意義與收獲的一周寫生活動。</h3><h3> 在這次寫生中,熱愛生活、不辭辛苦的導師們,和熱情洋溢、團結互助的鋼筆畫友們,大家頻繁交流,指教有方,互相學習,體現了采風團隊的真誠友誼,不虛此行,令人難忘。</h3><h3>我們來自四面八方,為了共同的愛好走到一起,氣氛當然輕松活潑,其樂融融。寫生給我們帶來技能上提高的同時,也給我帶來了無盡的快樂,讓我愛美的心思有所寄托,讓內心更加平靜。</h3><h3> 這次活動更大的意義還在于,在老師們的指導和幫助下,我找到了自信,沖破了過去害怕對景寫生的心理障礙,收獲的確非常大。比如,我學會了對景物黑白關系和透視傾向的觀察,與真實景物的選取與描繪,這樣對以后畫畫無疑有很大的幫助。</h3><h3> 又如,各個村落里精美絕倫的徽派建筑,和美不勝收的鄉村景色,移步換景,古樸純美,都令大家流連忘返。那白墻黛瓦,飛檐翹角的感覺,總讓人心曠神怡。走過一道道的小橋流水,仿佛置身于畫中,而高高低低的馬頭墻,錯落有致地分散在村頭各處,并一直延伸到遠方。村子上一縷縷升起的炊煙,與山上的霧嵐裊裊纏綿,更加有了些水墨云煙的意味……</h3><h3> 在我的心中,婺源就是一個夢境、仙界。生長在成都平原的我第一次來到此地,一眼盡是望不到邊的植被茂密的山林。當我走進這里時,伴著野花散發的芳香,呼吸著如天然氧吧般的清洌空氣,賞著白墻黛瓦的徽州民居,常常徜徉在鄉間小路,田間村舍,一次次被美景陶醉,而每次看到,竟然又有不同的感受。</h3><h3> 如沱川三溪口、篁嶺、察關水口、虹關古樟樹、嶺腳農舍、金剛嶺的紅豆杉、月亮灣的渡口、溪頭的古樹、石頭城的朝霧、理坑的古建筑群……這些令人難忘的美景,時刻在我的腦海浮現,每一處景致都讓我萌生畫畫的沖動,不能自已。</h3><h3> 我發自內心感謝中國鋼筆畫聯盟策劃和組織了此次寫生活動,并有幸結識到這么多畫鋼筆畫的老鋼骨,與之成為好朋友</h3><h3> 因此,我熱切盼望著下次能與老友新朋再次相聚,共同切磋、交流鋼筆畫的樸雅技藝!</h3><h3> </h3> <h1>張志安</h1> <h1>張志安</h1> <h1><b> 采風收獲及感悟</b></h1><h3><b><br></b></h3><h3> 楊 倩</h3><h3><br></h3><h3> 隨著婺源行寫生采風活動的結束,一個星期點點滴滴的經歷就成了永遠的記憶。</h3><h3> 我收獲了高研二班乃至整個采風團隊的珍貴友誼。無論是戶外寫生活動,還是旅游生活中,那種同吃一鍋飯、共坐一張桌的美好而溫馨的日子,是我一直向往的愜意光陰。在婺源,我們真正做到了。而在接下來的學習工作中,相信我將更有方向,更有目標,更有勇氣挑戰自己...</h3><h3> 不妨說說這次寫生的最大收獲吧: 首先解決了畫面透視的問題。其次,要在吸引你的畫面前,第一眼就要反應出平衡且美感的構圖,并依個人的感覺和愛好而決定構圖。其三,下筆要果斷而干凈,線條的疏密安排很重要,我應該去細畫最吸引自己的部分,然后其他地方適當減少至留白,把虛實對比處理出來。而在筆法上,應該盡可能隨意些,畫的時候千萬不要太拘謹。我覺得,回家后爭取多畫,一定會更有成效啦!</h3><h3> 外出采風寫生,的確是件苦樂相伴的事,更讓人收獲非淺。繪畫帶來的苦惱和快樂,會給人留下諸多難忘的記憶。這次寫生,各個村落里精美絕倫的徽派建筑,美不勝收的鄉村景色,令大家流連忘返,那白墻黛瓦,飛檐翹角,高低錯落層層昂起的馬頭墻總讓人心曠神怡,走過那小橋流水,仿佛置身於畫中。這一切可能心有所指吧,亦或是畫畫的感覺映射了我們的內心,所以我的余生一定要堅持畫下去。</h3> <h1>楊倩</h1> <h1>楊倩</h1> 編輯部公告 <h3>(1)作者把稿件投給劉長青、吳志勇、程慶拾或者發到群里即可。</h3><h3>涉鋼文稿投給吳、程二位老師。</h3><h3>(2)作品像素不低于500kb。</h3><h3>(3)投稿作品一定要屬實名。否則不予采納。</h3><h3>(4)本刊改為月刊,請大家周知。</h3><h3> 鋼筆畫集萃編輯部</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阁县|
缙云县|
孝感市|
那曲县|
永仁县|
星座|
塔城市|
视频|
崇明县|
区。|
平果县|
永和县|
青川县|
饶阳县|
广州市|
盐池县|
宝应县|
毕节市|
呼图壁县|
偃师市|
那曲县|
朝阳区|
池州市|
丹棱县|
特克斯县|
淮滨县|
泾阳县|
屯留县|
沂水县|
桂平市|
沾益县|
互助|
无极县|
镇赉县|
太和县|
沂南县|
漳平市|
淮滨县|
广德县|
阿巴嘎旗|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