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母瑞山是五指山向東北延伸的一條山脈,是海南革命的搖籃,在瓊崖兩次革命低潮時期,母瑞山兩度保存了革命火種,為海南人民堅持武裝斗爭二十三年紅旗不倒做出了重大的貢獻。</h3><h3><br></h3><h3><h3>★ 第一次保存革命火種★</h3></h3><h3><br></h3><h3><br></h3><h3>1929年2月和7月,中共瓊崖特委機關在海口市數次被敵人破壞,大部分領導干部被捕遇害。時任澄邁縣委書記的馮白駒徒步走向母瑞山,把這個消息告訴時任瓊崖蘇維埃政府主席王文明,并提議召開著名的內洞山會議。這次會議重組了瓊崖特委的領導機構,馮白駒從此走到了瓊崖革命的前臺,第一次革命火種得以保存。</h3><h3>★ 第二次保存革命火種★</h3><h3>1931年,國民黨軍隊對瓊崖蘇區進行大圍剿,對母瑞山進行層層包圍,為了打破敵人的圍困,分散敵人的注意力,瓊崖特委紅軍主力向樂會轉移,馮白駒帶領100多名戰士繼續留在母瑞山堅持斗爭。除了抵抗敵人打擊,惡劣的生存環境是他們最大的敵人。</h3><h3>定安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內景</h3><h3>長期喝污水,靠沒油鹽的野菜充饑,因嚴重缺乏營養很多人患上了水腫、痢疾、瘧疾、夜盲癥,衣不附體,長發披肩,形似山中野人。沒有地方住,就睡在石洞里,密林中。冷得受不了,就燒熱芭蕉葉,一張鋪在地上當席子,一張蓋在身上當被子。衣服破了,只好穿樹葉、樹皮。為抵抗螞蝗,晚上無法熟睡,要移過幾個地方。頭發長了,便躺在地上,將頭發放在樹根上用砍刀砍短……</h3><h3>母瑞山革命根據地檔案史料</h3><h3>當1933年的春天到來,野花開得漫山遍野。4月初,馮白駒帶領這支25人的隊伍,經過三天三夜的晝伏夜行,終于逃出敵人“圍剿”。艱苦卓絕的8個多月,200多個日日夜夜,僅剩的25位革命者沒有一個人逃跑,沒有一個人叛變。母瑞山第二次保存了瓊崖革命的火種。</h3><h3>在植被茂盛的海南島,從上空俯瞰看,母瑞山雖然不大。然而,在共和國的革命歷史上,它卻留下了極其濃墨重彩的一筆,縱然歲月流逝,那一段鐵馬金戈的歷史,已永遠地定格在母瑞山這片紅色的土地。</h3><h3>無數革命先烈</h3><h3>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前仆后繼、</h3><h3>艱苦奮斗、拋頭顱、灑熱血</h3><h3>在母瑞山上譜寫了一曲曲艱苦卓絕的革命壯歌</h3><h3>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h3><h3>當我們感覺到歲月靜好的時候</h3><h3>是因為曾經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城县|
永定县|
克拉玛依市|
永州市|
东明县|
崇信县|
绥棱县|
钟祥市|
威海市|
重庆市|
平乡县|
赣州市|
泰安市|
三门峡市|
峨边|
常州市|
张家界市|
乌鲁木齐县|
垣曲县|
宝清县|
黄浦区|
宿州市|
衡阳县|
揭西县|
莱州市|
岱山县|
东辽县|
尚义县|
土默特右旗|
静安区|
稷山县|
马公市|
深州市|
常熟市|
彩票|
若尔盖县|
洱源县|
得荣县|
宁德市|
彭州市|
郸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