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結束尼德蘭地底三國的游程,9月30乘坐波航飛機繼續東歐四國之行,不愧為世界第一美女國度,在歐美國家普遍使用大媽空嫂的現如今,波蘭航空卻是一色長腿年輕空姐,而且個個長得靚麗驚艷。</h3> <h3>下機后直接冒雨從這個門洞進入華沙老城游覽。</h3> <h3>說是老城,但所看到的建筑卻缺少歷史的滄桑,和歲月的絡印。原因就是所謂的老城,也是在二戰之后的一片廢墟上重建而成。這也看出波蘭人堅毅、執著甚至是偏執的民族特性。</h3> <h3>1956年華沙建城300周年時,恢復重建的華沙老城堡。明顯的一座人為仿造的偽歷史景觀。</h3> <h3>矗立于皇宮廣場前的這根大圓柱,是為了紀念1573年,把波蘭皇宮從克拉科夫,遷往華沙的國王西吉斯蒙德三世。這次遷都,也是這個國家當權者唯一的一次正確決定,大大加快了波蘭達到全盛時期的進程。</h3> <h3>然而從18世紀下半頁開始,隨著沙皇俄國的崛起,地處歐洲十字路口的波蘭,面對四周強敵環伺,腦殘的當權者缺乏治國智慧,釆用遠交近功的策略,與俄國、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在爭奪國土的戰爭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導致波蘭四次被瓜分,二次被滅國。位于老城廣場的美人魚雕像寄托了波蘭人渴望自由,抵抗外敵入侵不屈不饒的民族精神。</h3> <h3>位于城堡和老城廣場之間,弗瑞塔大街上的這坐房子,是諾貝爾化學和物理獎雙雙獲得者,波蘭的驕傲,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的出生地,如今作為博物館,供人們參觀游覽。</h3> <h3>除了居里夫人,波蘭還產生科學巨匠哥白尼,鋼琴詩人肖邦。座落在瓦津基公園的肖邦雕象,是平時人民在此緬懷肖邦和舉辦音樂會的場所。</h3><h3><br></h3><h3><br></h3> <h3>波蘭西西里亞省首府,熱鬧又迷人的弗羅茨瓦夫,哥特風格教堂的雙子塔在斜陽的照耀下,氣勢恢宏。</h3> <h3>這坐雕像中的人物是否教皇保羅二世,無從考證也沒法確認,只是猜想。</h3> <h3>山墻式的建筑,無論是在市集廣埸,或者街道兩旁隨處可見。</h3> <h3>在這座最德國的波蘭城市,滿街哥特式風格的建筑,和到處顯露出的曰爾曼痕跡,提示著人們,這里曾經是一座德國的城市。</h3> <p class="ql-block">弱國無外交,領土被切割,這座城市是在二戰結束,波蘭被"勝利"后,在損失了7萬多平方公里國土的前提下,從戰敗國德國得到的安慰性補償。</p> <h3>在這座充滿德國風情的波蘭城市,找一座百年歷史的咖啡館,喝一杯德國啤酒,有一種時空穿越的感覺。</h3> <h3>克拉科夫是比華沙建城還早三百多年的經濟文化名城,是華沙之前的波蘭皇城。</h3> <h3>由于在二戰德國進攻波蘭時,沒有受到明顯的破壞,大量14世紀左右的歷史建筑得以保留。</h3> <h3>在城市廣場邊的咖啡館小息,觀察街頭人物的眾生百態,順便解決內急煩惱,是在歐美城市旅行中的不二選擇。</h3> <h3>具有六百多年歷史的雅蓋隆大學,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曾經是科學泰斗哥白尼,和教皇約翰保羅二世的母校。這是樹立在校內的哥白尼雕像。可嘆的是,波蘭能培育出偉大的科學家、音樂家和宗教領袖,但是在近現代史上,波蘭出不了偉大的政治家。當權者目光短淺急功近利,以至近二百年間總是在王國和亡國之間往復輪回。</h3> <h3>克拉科夫郊外的奧斯維辛集中營,是歐洲猶太人之殤,波蘭政府也以此展現自己是二戰受害者的角色。殊不知,卻卻是在對待猶太民族的歷史上,波蘭的作為並不光彩,有時甚至是助紂為虐。強盛時期磨擦別人,衰弱時被別人磨擦,是波蘭的宿命。就是在一戰后波蘭剛剛復國,就乘蘇維埃政府立足未穩,拳打俄羅斯,強取蘇聯大片領土,腳踢德意志,向德國要出???。在被納粹滅國前一年還與德國共同瓜分捷克領土。如此國品,怎能不招來德,蘇二國合圍包抄,導致被瓜分滅國。</h3> <h3>保留遺址是為了牢記歷史,吸取教訓,展望未來,進取向前。而波蘭當政者腦子繼續進水,與宿敵俄羅斯劍拔弩張,對今日盟國德國耿耿于懷,取悅美國(就像二戰前指望英法)成為波蘭外交政策的核心,明明是中歐的一個中等國家,非要表現的像一個世界強國那樣,對與自己毫無半毛錢關系的國際事務指手劃腳。更荒唐的是,中國和波蘭沒有任何領土、宗教、經濟文化上的利益沖突。但是波蘭在關鍵時刻總是為難中國。一、遠在巴黎和會上積極主張由日本繼承在膠東半島的權益,二、抗戰時期是承認偽滿州的少數歐洲國家之一,近期又以網絡安全為由與美國簽訂5G協議,給華為在歐洲的發展增添障礙。心甘情愿地成為美國安插在歐洲的釘子、棋子,終將與歷史上的波蘭一樣,成為大國棄子。</h3> <h3>結束沉重的歷史話題,繼續前往位于克市郊外的世界文化遺產維利奇卡鹽礦參觀游覽。這是一座從十三世紀就開彩的鹽礦,現已基本停產,個人覺得是一個值得參觀的景點。</h3> <h3>進入礦井,首先要走五十層這樣的轉折樓梯,共三百多節臺階才能到達第一個參觀點。</h3> <h3>這是礦井中展示的人們發現鹽礦,向皇帝報喜的鹽雕。</h3> <h3>在地下90米的第一個撐子工作面,展現當時的勞作和井下運輸還是依靠人力馬匹。</h3> <h3>用人推馬拉的原始方式來移動和提升人員物品。</h3> <h3>井下曲徑幽深的坑道,墻面殘留的鹽跡,寬大的撐子面,巧奪天工的巨大支撐,都給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巨大的木結構支撐,美觀而且堅固,歷經數百年還是完好無損。</h3> <h3>除了工作坑道和采鹽點,井下還設有詔告室和教堂數處,用來給礦工工作之余頂禮膜拜,叨告懺悔。</h3> <h3>挖掘到-130米時,歐洲巳經進入工業革命時期,井下的勞作也有了機械動力輔助。</h3> <h3>在地下130米以下的工作面與邂逅礦工來張合影,留下美好的記憶。</h3> <h3>廢棄后的釆掘空間現經開發,成為歺廳、展廳和商場。供游客休息和購買紀念品。</h3> <h3>跨越500節臺階,在-150的礦井,三個小時徒步5公里,結束了鹽礦的游覽過程,乘坐這架電梯回到地面。然后前往斯洛伐克繼續東歐之行。</h3> <h3>斯洛伐克第二大城科西策的伊麗莎白大教堂建于14世紀。是歐洲最東端的哥特式教堂。</h3> <h3>其巴洛克風格的鐘樓,遠遠的看去也是那樣的金碧輝煌。</h3> <h3>科西策州立大劇院是該市的地標建筑,與同樣風格的鐘樓隔著二座噴泉相對而立在城市的中心位置。</h3> <h3>胡門內、斯洛伐克邊境小鎮,離烏克蘭和匈牙利邊境不超過30公里。在這里停留一晚后,將經匈牙利前往羅馬尼亞。</h3> <h3>從斯洛伐克到羅馬尼亞途中,要跨越近100公里的匈牙利領土,這是匈牙利一邊的休息辦證區域。</h3> <h3>斯洛伐克的胡門內,到羅馬尼亞的克盧日納波卡,橫跨斯、匈、羅三國,相距400公里,但是我們卻用了超過10個小時才走完全程。除了途中必要的停車休息連吃飯的時間都省略了。</h3> <h3>羅馬尼亞游覽的第一個城市,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的中世紀古城錫吉什瓦拉。這座由德國工匠和商人所建的歷史名城。是中歐拉丁文化和東南歐邦占庭文化完美融合的代表之作。</h3> <h3>哥特式風格的鐘樓是城堡內最有氣魄的建筑物,高大古舊的墻體雖被時間褪色的斑駁,不失它的宏偉莊嚴。塔頂的四個小塔代表了司法的威嚴。鑲嵌在塔樓上的奢華表盤如今還在運行,鐘旁另有七個木頭小人根據不同的時、日,輪番變動,形象、生動、有趣。</h3> <h3>城堡內的建筑歷經七百多年的風雨侵蝕基本保持原貌。</h3> <h3>登高遠眺,遠處的民居和東正教堂和諧相擁。</h3> <h3>作為歐洲東南部最為完美的風景區,游客到也并不是很多,到有很多當地人在建于十四世紀的城墻前進行婚慶攝影。</h3> <h3>確逢周末假日,在鮮花的映襯下,整個城堡都成為喜慶的殿堂,噌一下新人美景,留下美好回憶。</h3> <h3>"吸血鬼"原形弗拉德.德古拉三世,就出生在城堡內的這座房子?,F在已作為歺館對外營業。</h3> <h3>山城錫比烏,是特蘭西瓦尼亞地區七城中日爾曼人最集中的地區,城內迷宮船的通道和盤錯的階梯,將上城和下城緊密的聯在一起。</h3> <h3>古老的城堡,珍貴的文物,處處體現古城的絢爛氣度。</h3> <h3>城內廣場上有座說謊橋,相傳當人說謊后將會從橋上掉下來,以至于這里成了新人宣誓的場所。</h3> <h3>山城的另一個特點,是每家屋面都有著象眼睛一樣的窗戶,可愛的盯著每一個來到這里的客人,非常形象。</h3> <h3>羅馬尼亞中部城市布拉索夫,曾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被人們冠以"國王的王冠"盛譽。城內的圣尼古拉教堂融合了拜占庭、哥特式、巴洛克建筑風格,風格如此多樣,在于在不同時期經歷了多次重建和擴建。</h3> <h3>布拉索夫的議會廣場,是十三世紀薩克森人建立的,據說是羅馬尼亞最為恢宏的城市廣場。四周的紅頂房子,中間大噴泉,眾多的露天咖啡館,是游人休息放松的好去水處。</h3> <h3>地處布拉索夫城外三十公里的布郎城堡,因愛爾蘭作家布拉姆.斯托克筆下的吸血鬼德古拉伯爵的傳說而聞名。</h3> <h3>整個城堡依山勢而建,是特蘭西瓦尼亞地區重要的防御堡壘。</h3> <h3>其實城堡的真正意義在于背靠大山,面對大路,地處交通咽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得那怕一只蒼蠅飛過,也逃不過城堡守衛的眼睛。</h3> <h3>古堡小而精致,內部展示了中世界武器,刑具、工具及各種生活用品。</h3> <h3>南喀爾巴阡山蔍的小城錫納亞,以著名的羅馬尼亞國王卡羅一世的夏宮座落于此而聞名。</h3> <h3>夏宮也叫派勤斯城堡,這座氣勢恢宏的德國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建筑始建于1873年,起因是羅馬尼亞從奧斯曼帝國獨立后,因為國力微弱,屢屢遭到外敵入侵,所以請來德國親王擔任國君,以壯國威。國王又請來了大量的德國工程師和日爾曼工匠,其間還經歷戰爭動亂,歷經42年終于建成了這座莊嚴華貴的哥特色宮殿建筑。</h3> <h3>在時隱時現的夕陽下,宮殿的二座尖塔直插云霄。極為壯觀。</h3> <h3>白色的宮殿,深紅的窗欞,高聶的尖塔,交叉的木筋裝飾,精美的雕刻,把德式建筑的精髓發揮到了極致。</h3> <h3>室內裝飾也十分華麗精美,各種陳設用物也都是稀世珍品。</h3> <h3>夕陽下,藏身于森林間的城堡矇朦眬眬,如夢如幻,就像一個活生生的世外桃源。</h3> <h3>圍繞在夏宮的整個建筑群,現在都已經劃為派勒斯城堡范圍,活脫脫一個現實中的童話世界。</h3> <h3>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身后的建筑是齊爾塞斯庫時代的杰作,原稱人民宮、共和宮?,F為議會參、眾兩院,憲法法院和重要國家機關辦公地。稱議會宮。地上十二層,地下八層,其建筑規模是盡次于五角大樓的世界第二大建筑。</h3> <h3>正對著議會宮的勝利大道,是模仿巴黎香榭麗舍大道的風格而建。遠遠望去大概能隱隱約約看到座落在遠方的勝利廣場。</h3> <h3>勝利廣場上,具大的噴泉幾乎占滿除了路面以外的全部廣場位置。噴出的水柱與周邊的建筑物相咉相輝。</h3> <h3>這座與上海展覽中心、北京展覽館風格相同的建筑,也是由俄羅斯于1957年援建而成,現為新聞大樓。</h3> <h3>新聞大樓前的這橦雕塑作品寓意新聞自由,而原來位置的列寧雕像已經在1989年的民主革命后被推倒。</h3> <h3>羅馬尼亞國家大劇院也座落于這條大道。</h3> <h3>走馬觀花地觀察了羅馬尼亞首都,個人覺得作為曾經的東歐巴黎,布加勒斯特城市設施較為陳舊,歷史建筑,齊爾塞斯庫時期的簡單公寓樓與現代建筑雜亂相處,與首都的形象不符。但是布市人的生活狀態倒也很積極,空閑時喝杯啤酒自得其樂,永遠不缺乏對生活的激情,并且充分的享受每一天。據世行統計,羅馬尼亞的gdp大約比中國多一千多萬美元,我們一路走來五個城市,倒沒有覺得有明顯的貧富差距。作為也在相同體制下過來的中國人,希望羅馬尼亞在現在的發展道路上一路走好。</h3> <h3>離開布加勒斯特行駛約70公里后,跨越多瑙河大橋來到保加利亞邊境城市魯塞。</h3> <h3>現在已站在保加利亞領土上,背景是多瑙河,對岸就是羅馬尼亞。</h3> <h3>魯塞曾經是一座重要的邊境貿易城市,曾作為一個物流中心,貨物由此經多瑙河運往黑海港口。</h3> <h3>和所有的歐洲城巿一樣,這座小城也有一座名為自由的廣場和自由紀念碑。</h3> <h3>各個時期各種風格的建筑,圍合在廣場周邊,滿足了城市的行政管理,悞樂休閑,購物歺飲的不同功能。</h3> <h3>位于魯塞郊外,列入聯合國人類物質文化遺產的伊萬諾夫巖洞教堂,連上山的道路都可稱是原始狀態。</h3> <h3>參觀的游客,就是沿著這樣的原始道路,去巖洞教堂朝拜。</h3> <h3>所謂的教堂,內部陳設簡陋之極,甚至于可以說根本沒有,或許就是什么多沒有,才是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原因。</h3> <h3>巖壁之上刻畫的一些宗教人物和符號,因為不是專業人士,看了也不知所以。</h3> <h3>不如早點下山,養精蓄銳,前往下一個城市繼續游覽。</h3> <h3>保加利亞古城大特爾納沃,是中世紀時期第二大城市,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東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俄羅斯在此爭斗的重要戰場。</h3> <h3>城市高外還留存著,戰爭年代的城墻、工事、堡壘等斷壁殘恒。</h3> <h3>市中心廣場中央矗立著的勝利紀念碑。四個碑面記錄了保加利亞爭取民族獨立的四場戰爭。</h3> <h3>由于處于戰亂的中心,除了山頂的戰場遺址,城市內已難見古羅馬和奧斯曼的遺跡。</h3> <h3>卡贊勒克是保加利亞玫瑰產地,每年五、六月這里整個就是一個花的海洋。</h3> <h3>我們來時且不是時候,街心花園和湖畔靜謐的有些荒涼的感覺。</h3> <h3>保加利亞第二大城市普羅夫迪夫,是一座具有六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古羅馬露天劇場就處于老城中心。</h3> <h3>古羅馬競技場遺址和伊斯蘭清真寺、宣禮塔和諧的出現在城市的同一區域。</h3> <h3>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到處古羅馬、拜占庭、和奧斯曼的歷史痕跡。</h3> <h3>里拉修道院是一座建于拜占庭時期的規模龐大的修道院,其四層的建筑結構共有三百間僧侶客房,最多可容納一萬多人在此修身養性。</h3> <h3>塔樓上斑駁的痕跡能依稀看到古羅馬的影子。</h3> <h3>說修道院是一座開門見山的建筑毫不為過,無論從院內的那個角落看去,首先隱入眼簾的就是遠處的巴爾干山脈和蒼縱的森林。</h3> <h3>整個修道院象一座城堡,被包裹在堅固的圍墻之中。在奧斯曼統治時期,擔當著傳承保加利亞民族精神的神圣使命。這座古董級的修道院,堪稱保加利亞的國之瑰寶。</h3> <h3>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的地名由來,樹立在巿中心的索菲亞智慧女神雕像。其原址是列寧塑像,東歐劇變后被現在的雕像替換。</h3> <h3>古羅馬遺址和伊斯蘭建筑出現在同一鏡內,這在保加利亞不是唯一。</h3> <h3>亞力山大.??夫斯基大教堂是為了紀念俄羅斯,二次為了解放保加利亞而犧牲的士兵而建。這座多重圓頂的東正教堂,非常具有保加利亞特色。</h3> <h3>在索菲亞城區游走,不同時期各種風格的教堂總能吸引你的目光。圖為圣索菲亞教堂、尼古拉斯俄羅斯教堂、圣喬治教堂等不舉勝數。</h3> <h3>也許是曾經有過相似的意識形態,或者是有共同的社會情結,路上碰到的保加利亞人都相當熱情友善,這二位女士在俄羅斯教堂門口主動要求合影留念。</h3> <h3>在保加利亞第二大城普羅夫迪夫,這位女孩在我們下山找不到古羅馬競技場位置的時候,放棄和同伴登山,帶我們走到能夠看到遺址的地方,才和我們合影告別去追趕同學。</h3> <h3>如今的保國雖然經濟發展有些滯后,人民生活水平比不上西歐各國,但保人良好的心態使他們活得悠閑而溫馨。星期天大劇院前廣場上各種美食和活動熱鬧而精彩。愿蒼天保佑保加利亞這朵東歐玫瑰開得更加美麗漂亮。</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城县|
会宁县|
逊克县|
新乡市|
抚州市|
于都县|
洪雅县|
治多县|
霍山县|
吴堡县|
满城县|
尤溪县|
农安县|
盐山县|
柞水县|
石家庄市|
牙克石市|
清原|
汕尾市|
滨州市|
陵水|
昌乐县|
红桥区|
东宁县|
吴桥县|
霞浦县|
右玉县|
博客|
车险|
常山县|
元阳县|
昆山市|
大关县|
镇安县|
漳平市|
双柏县|
洛南县|
凤阳县|
太和县|
大港区|
博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