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眼睛都盯酸了電腦屏幕,終于迎來了祖國七十華誕,也終于有機會去夢寐以求的地方一一稻城亞丁。在心底一直有一個地方,一個等待你去邂逅,去銘記的詩和遠方。</h3> <h3>金牌領隊張杰,為此行老少心碎了一地,包攬了一切麻煩,為此次行程做了N多的攻略,尊重大家,意見民主,大家開心了也叫他"杰媽"做得一手好飯,拿白菜的錢操黃金的心,也是令人敬仰的藍天救護隊成員,專業安全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也想嗨找他沒錯。電話私您??</h3> <h3>威武的胖子往那一站山都比下去了,更何況是我們姣小的扎西。??????,扎西是個藏族小伙,大家都很喜歡他,熱心善良,駕駛技術也是一流。這個胖子大家都叫他"三哥",喜歡喝兩杯,做事有點義氣,但在我看來有點像暴發戶炫富,偶爾也讓人討厭,因為喜歡說:"滾蛋"雖無惡意,但讓人聽了不舒服,常引起誤會。當然"肥婆”也被他叫慣了。??????</h3> <h3>稻城亞丁,最早對它的了解,是一部作死的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以前的我只知道:</h3><h3>青春是一道明媚的憂傷。那些曾經以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里,被我們遺忘了。愛,或者不愛,只能自行了斷。</h3><h3>直到看完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我才發現,作天作地才對得起明媚的憂傷。</h3> <h3>1928年,美國植物學家、探險家約瑟夫·洛克到達此地,回國后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上撰文并刊登所攝照片,將亞丁介紹給了全世界。</h3> <h3>稻城亞丁風景區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香格里拉鎮亞丁村境內,主要由“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三座神山和周圍的河流、湖泊和高山草甸組成,它的景致保持著在地球上近絕跡的純粹,因其獨特的地貌和原生態的自然風光,被譽為“香格里拉之魂”和“最后的香格里拉”,被國際友人譽為“水藍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凈土”,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h3> <h3>我為什么來這?還真說不好,正如著名美籍攝影大師李元說:“ 稻城 有你能夠想象的一切,也有你想象之外的一切”這里就是 稻城 亞丁 ,一個 香格里拉 之魂駐足的地方。</h3> <h3>此行15人分中年組,青年組和家庭組,一路的美景和歡歌笑語在喜迎祖國70華誕的莊嚴的國歌聲中升華,我們永遠年輕,我們永遠在路上,我們永遠熱淚盈眶????????????</h3><h3>小黃黃精劈總結附上????</h3><h3>旅行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安全!開心出行,平安到家,最該感謝的是三位領隊&駕駛員——杰鍋、扎西、三哥。[玫瑰]</h3><h3>其中 瘋狂夸人夸照片的中年組</h3><h3>還有 頓頓整兩瓶的佛系青年組</h3><h3>最后 換個地方寫作業的小小白!</h3> <h3>“狼毒花花語代表著英雄本色、為愛而活、頑強生命、生機勃勃。其生命力非常強,能適應各種生存環境,不屈不撓永往直前,具有偉大的氣質。凡是受到狼毒花祝福而生的人,對環境和事物的適應能力很強。”</h3> <h3>看著這個胖子的乖乖背影,請原諒我不厚道的笑了,歲月是把豬飼料,好肥喲???♀????♀????♀?. </h3><h3>我只能說,人生無常,我們誰也不知道誰在轉角處等著誰。可是,總有這樣的一個人,這樣的一些人,承接我一世坎坷,給我一生歡喜。</h3> <h3>香格里拉,意為“心中的日月”,一個聽上去就很美的名字,也注定擁有著無法比擬的美景。香格里拉最風情萬種的地方,旱季她是綠草青蔥的依拉草原,雨季她是溫文爾雅的納帕海。遠遠望去一排排曬青稞糧食的架子,竟被某人戲稱為:“導彈發射架”??</h3> <h3>說走就走,一路向北,沿途風景,值得欣賞,卻不值得留戀,因為最美好的,往往在下一站,等你。</h3><h3>不管人生踏上那條征程,只顧欣賞沿途的風景,不管前方怎樣,至少給曾經一個驕傲的背影。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h3> <h3>沿途的風景只有用心欣賞,才會覺得它就算樹葉全無,也是枝繁葉茂的。隨手回頭,風景即至????</h3> <h3>如果將人生比做一場旅行,那大多數人,都只是在沿途欣賞風景;另一些人,卻執意要成為別人眼中的風景。</h3> <h3>第一晚夜宿鄉城,川滇環線上這個隱秘小縣,名字土掉渣,霸占著藏區獨一無二的風光</h3><h3>若是說甘孜州是最后一片凈土,那鄉城縣就是這片土地上最唯美的縮影。</h3><h3>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過鄉城這個名字,畢竟這和好聽的香格里拉來說既不洋氣,也不大氣,甚至連點秀氣也沒有,單純只有鄉土氣。</h3> <h3>當鄉城的神秘面紗被慢慢撩起時,錦秀般的田園,神圣的絨繞神山,仙居似的白藏房,艷麗華美的服飾,聲名遠播的桑坡古寺在晨曦中肅靜時…我們告別了</h3> <h3>第二天早晨從一碗酥油茶開始,早餐作為每天第一刷,健康精致生活的第一步,作為吃貨的我們決不能在生活態度上落后!曬個早餐曬出生活的浪漫。</h3> <h3>世間美食不可辜負????????????????</h3> <h3>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感恩一切美好的遇見。??????</h3> <h3>鄉城有“三絕”,是當地人引以為傲的。 第一是白藏房。第二是當地婦女的“瘋裝”。第三是桑批寺。”桑披嶺寺始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桑披嶺寺在藏族人的心目中就是一座令人“遂心如意、興旺發達的寶寺”,是鄉城人心中的圣地。桑披嶺寺在整個康巴地區以其宏大的規模、精湛的雕刻和繪畫藝術、悠久的歷史而著稱。近寺廟處,陡峭而寬大的石梯直通寺廟東大門,站在石梯上仰望,寺廟城墻高大雄偉,其風格與布達拉宮的城墻如出一轍。母親出門時曾叮囑:“佛門圣地,尊重為先,不多打擾”雖然是開放的,也沒有過多拍攝。不去打擾清靜之地了。</h3> <h3>轉經筒:轉動的功德, 又稱"嘛呢"經筒,與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關,藏傳佛教認為,持頌六字真言越多,越表示對佛的虔誠,可得脫輪回之苦。因此人們除口誦外,還制作"嘛呢"經筒,把"六字大明咒"經卷裝于經筒內,用手搖轉,藏族人民把經文放在轉經筒里,每轉動一次就相當于念頌經文一次,表示反復念誦著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h3><h3>在這里,人們轉動經筒,凈化內心,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行人也轉動經筒,祈愿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祈禱至親至愛的家人和朋友喜樂安康??????<br></h3> <h3>朝拜,漢語詞匯,源于古代臣民對皇帝的跪拜儀式,后來運用到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是信徒與教徒們一種虔誠的拜佛儀式。美好的早晨,是看到祖孫溫暖的畫面開始的。</h3> <h3>中午是在小乖乖的主人家用的餐,小咪咪渣問了主人家說:它那么可憐的被綁著,不如你賣給我姑姑,我們把她放了吧”主人說:“小丫頭,不是我心狠,是她媽媽不在了,放了她她找不到吃的會餓死的……??好吧。朋友看了朋友圈打電話來說買回去,旁邊的警察叔叔說:野生保護動物了犯法的,再大一點我們就把她放回大自然了????</h3> <h3>赤土鄉是稻城縣轄鄉。1958年置赤土鄉,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50公里。產蟲草、貝母、黃芪等名貴藥材,土特產有松茸。生產土陶、銀碗等民族工藝品。如果沒有什么印象,那么告訴您在《媽媽咪呀》的舞臺賣蟲草的格絨卓姆姑娘,您會想起什么嗎???????</h3> <h3>村支書是個挺Man的帥哥,黝黑的皮膚,真誠而充滿善良的笑意的面容里,讓我們放心承諾明晚去她們家住。</h3> <h3>花姐姐冒雨拍到了這條有靈魂的河??</h3> <h3>猶如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夸父逐日、哪吒鬧海,是興趣使然。愛你們喲,把這塊田弄好回來,我回去做飯了??????</h3> <h3>亞丁,藏語意為“向陽之地”。保護區內的三座雪山: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南北向分布,呈品字形排列,統稱“念青貢嘎日松貢布”,意為:終年積雪不化的三座護法神山圣地。藏傳佛教中稱其為“三怙主雪山”,是藏民心中的神圣之地。</h3> <h3>佛教二十四圣地中排名第十一位。“屬眾生供奉朝神積德之圣地”。公元八世紀,蓮花生大師為三座雪峰開光,并以佛教中三怙主:觀音(仙乃日)、文殊(央邁勇)和金剛手(夏朗多吉)命名加持,因此稱為三怙主雪山。貢嘎日松貢布從此蜚聲藏區。</h3> <h3>雪峰、冰川、森林、溪流、瀑布、草甸、湖泊有機地組合,野生動物出沒于其中,托出了一方靜謐的凈土</h3> <h3>洛絨草場“日松貢布”三座神山環繞,貢嘎河從草場穿梭,林間溪流潺潺,與牧場木屋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原始而又迷人的景色,令人們進入返樸歸真的境界。這里觀“日松貢布”三座神山盡收眼底。</h3> <h3>珍珠海只能算是一個大一點的水潭,碧綠的水色在清晨天空的映射下發著幽幽的光芒,仿佛就是一塊跌落在人間的深色翡翠。</h3> <h3>如果你恨一個人,也帶他去稻城吧,這里高反會讓他生無可戀,這里陰晴不定的天空就如同孩子一樣,不光猜不透而且看不懂,山上山下兩重天,下面晴空上面暴雪,上面晴朗下面暴雨,4000多米的海拔來回幾個小時的徒步之旅,沒有商店沒有休息區沒有取暖處,有的只是手中緊握的氧氣瓶和緊緊抓住不會放開的他的手</h3> <h3>藏族高僧東科·多居加措為走進圣地的朝拜者們留下了這樣的祝贊詞:“誰能心中一憶念,既賜殊勝和共同。對一切無遺的寶地二十四分之翠湖,我們應以身、語、意虔誠敬信來禮拜”。藏族同胞們就一邊默念著這樣的祝贊詞,一邊虔誠地禮拜,祈禱著平安和諧、吉祥如意。</h3> <h3>曾經多少次夢想的場景,跟隨這樣的馬隊去仗劍天涯,結果現實是,國慶的人流近萬人涌入亞丁,一如圖中的場景。</h3> <h3>小姑娘極力克服著高反帶來的不適,照顧著我們倆個半殘的,看到三個叔叔的臉色蒼白,主動把吃的拿出來分享,三個大叔最感激的是小丫頭那杯熱呼呼的開水,有個大叔說:哎呀,小姑娘你這杯水可是救了我的命了,太感謝你了!</h3> <h3>在這里,那種走到流汗,透濕全身的感覺,像是重獲新生;</h3><h3>那種雙腳踩在每一寸土地上的感覺,簡直踏實到了心里;</h3><h3>還有那些看似跨不過去的溪流,翻不過去的山丘,......一切都歸于對自然的敬畏。</h3> <h3>站在這里回望三座神山,近在咫尺,寸草不生的碎石遍布,三座雪山云霧升騰,荒涼如另外的星球。</h3> <h3>愿你被這世界溫柔以待,即使生命總以刻薄荒蕪相欺.??????不驚擾別人的,就是慈悲;不傷害別人的自尊,就是善良。人活著,發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滅別人的燈。做好自已。</h3> <h3>生活,是晨起暮落。日子,是柴米油鹽。走過的路,經過的事,看過的風景,已經隨著光陰漸行漸遠,不必哀嘆,也無需傷感,珍惜當下,恬淡隨意地生活,便是淺淺的快樂。愿你睡得時候不辜負床,餓的時候不辜負胃,愛的時候不辜負心。愿你我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夠行走天涯。</h3> <h3>仙乃日(藏語觀世音菩薩)、降邊央(藏語文殊菩薩)、夏納多吉(藏語金剛手)三座雪山相距不遠,各自拔地而起,呈三角鼎立,藏傳佛教稱為“日松貢布”,意為三怙主神山。北峰仙乃日海拔6032米,南峰降邊央海拔5958米,東峰夏納多吉海拔5958米,三座雪山峰峰形各異,但都潔白無瑕,一塵不染。</h3> <h3>五色圣湖靜臥在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和慈眉善目的菩薩懷中,像兩個睡美人,也許在瞇著眼睛想心思,也許在做一個千年不醒的美夢。美麗的傳說和圣境東海在一起,成了一道永遠讓人神往的奇景。在藏族的心目中,這“二十四分的翠湖”,是可以帶來吉祥的精神圣地,不可侵犯,不可褻瀆。</h3> <h3>到達央邁勇雪山和仙乃日之間的埡口回望來路,你必將驚嘆在你視野中展現的壯麗景觀。</h3> <h3>五色湖 由上下兩座相連的湖組成,靜靜地安臥在海拔4100米的白圪塔山的懷抱里。這是門源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h3> <h3>湖面微妙的漸變過渡變化,如一幅靜止而又壯觀的重彩油畫,讓你體會生命如流水一般千變萬化。這里的藏民族說:"有緣的人這里可以看到自己的前世"??????</h3> <h3>我一直以為翻過這個山坡就到了,結果爬上去才知道自己又天真了,真的是有想哭的沖動!翻過來又是這一坡,要爬到頂才能看到五色海,從左邊矮點這邊走就是牛奶海,完全是絕望坡!海拔已經接近4000米,走5步就要歇一下的節奏,心跳都加快了!</h3> <h3>終于知道什么是生無可戀了,一面陶醉在大自然給你的恩賜,感受一切美好的遇見,一面要克服高原缺氧給你的頭疼,:哎呀媽呀,腦瓜疼??????</h3> <h3>牛奶海,又叫洛絨措,古冰川湖,狀如水滴,四周雪山環繞,湖水清瑩碧藍,山止成瀑,以其玲瓏秀雅水色翠藍而著名。</h3> <h3>牛奶海是美麗的,遠遠望去,仿佛碧玉鑲嵌在雪山之中,純凈安詳。純凈的湖水給人以平和安寧的心境,而藍湛湛的海子并不透明,顯得神秘莫測。</h3> <h3>總有幾分鐘,其中的每一秒,你都愿意拿一年去換取。總有幾顆淚,其中的每一次抽泣,你都愿意拿滿手的承諾去代替。 總有幾段場景,其中的每幅畫面,你都愿意拿全部的力量去銘記。 總有幾句話,其中的每個字眼,你都愿意拿所有的夜晚去復習。 親愛的,我想和你,永遠在一起。</h3> <h3>所以,來稻城亞丁的人,總會給自己一個理由,要么來看景色,要么來遇人,不負美景,不負遇見。如果你愛一個人,請帶他到稻城亞丁,這里的圣潔的雪山和藍色的湖泊會見證你們刻骨的愛戀。在這里,不管是什么都會顯得特別的深刻,你們來過這里,我和我愛的人來過這里,就如同這里的美景一樣刻骨銘心。</h3> <h3>告別亞丁,向木里進發。一路上道路險像環生,第一次體會到和愛人在一塊帶來的安全感和透過手指傳遞的溫暖。??????</h3> <h3>據說木里的河流之下蘊藏著黃金,坊間還流傳了不少和金子相關的故事,有些河流的河床中甚至可以直接淘洗出金子。洛克就曾收到木里王送給他的一個純金碗作為禮物,而洛克用一塊肥皂,就能讓木里王倍感新奇并對他頓生親近。這樣懸殊的物物交換,也難怪西方人會愛上這個地方并稱其為黃金王國。而我則窺見了一種淡淡的憂傷。</h3> <h3>來到俄亞,仿佛來到曾經夢中隱現的世界。似曾相識,從未遠離。既熟悉,又陌生;既鮮活,又遙遠。同樣的血脈,相近的言語,他們是我的同胞和族人;不同的變遷,異樣的境遇,這里混和著美麗的憂傷。</h3> <h3>俄亞大村處于云川兩省麗江、中甸、寧蒗、稻城、木里5縣的交界處、四周被重重的高山和金沙江、無量河、龍達河環繞,真正是“雞鳴兩省五縣”。</h3> <h3>一些偏僻的鄉與鄉或村與村之間還保持著古老的馬幫路。一路風餐露宿,歷盡千辛萬苦,馬鈴聲聲卻牽引著我走進一個個原始美麗的村莊。在保持著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婚姻習俗的納西古寨俄亞大村暢游,在保持著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的母系村莊漫步,隨意走進一戶人家,好客的村民都會給我一份回家的溫情。 那些相遇過的人那些村莊那些風景都已深深鐫刻在心底,無論今后行走在什么地方,我都可以隨意地與它們靜靜對話,生命因此寧靜而厚重,靈魂因此完成一次次的超度。</h3> <h3>姑娘們鮮艷的服裝色彩和初來乍到的新鮮感,打破了村子里的寧靜氣息,村子里的孩童紛至沓來,跟隨這些城里人,好奇的打量著。</h3> <h3>美國學者洛克稱木里為“裁剪過的金字塔”和“世界上最美的山峰”。道路的一邊常常是壁立千仞,另一邊卻是萬丈深淵般的峽谷。這一險峻的地勢造就了木里至今還不發達的交通,要在這群山萬壑中修出一條條道路,的確是一項頗為艱巨的工程。 </h3> <h3>俄亞是個納西族古寨,有世界罕見的蜂窩狀建筑群——全村200多戶人家的房屋連為一體,依山攀援,巷道蜿蜒。</h3> <h3>木瓜土司統治俄亞已經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四百多年的歷史,四百多年的自耕自足,四百多年的古老文化,濃縮成了今日烈日下那份與世隔絕的神奇與寧靜,還沒有走進古寨,心已經醉在了它濃郁的古老氣息里。</h3> <h3>原本保存著古老習俗,固守著自己生活節奏的俄亞大村,隨著時代的發展,伙延續了幾百年的習俗正在逐步消失中。</h3> <h3>俄亞納西族使用象形文字,他們稱自己的文字為“斯交魯文”意為“木跡石印”。即寫在木石之上的記號或木石之字。這種文字為民間宗教蔡司“東巴”所獨通,因此叫做東巴文,每逢節日、婚喪嫁娶,求雨等重要活動,祭司“東巴”都要進行誦經、占卜、跳神等宗教儀式。</h3> <h3>納西族聚居的俄亞大村,俄亞鄉政府駐地龍達河西岸。距縣城約298公里。屬納西民族文化村落,一塊巨大的社會活化石。有“麗江看古城、俄亞看古寨”之說</h3> <h3>大村內各戶房屋依山而建,幾十家幾百戶彼此相連,鱗次櫛比,形似蜂巢,十分壯觀。</h3> <h3>傳說很久以前,俄亞地區原是一塊“無主之荒”,森林茂密,野獸成群,幾乎沒有居民。公元14世紀末,麗江木氏土司的一個管家叫瓦赫嘠加的,每年都要到俄亞打獵,一呆數十天,他常在蘇打河岸的山崖上搭棚吃住。有一次,他想,這片土地如此肥沃,可能會出莊稼,于是把淘米時淘到的幾粒谷子撒在了住在附近的泉水邊。秋天,當他再到這里時,只見幾棵水稻在泉水邊結著沉甸甸金黃的谷穗。回去后,他就遷了一部分人來這里定居。從那以后,俄亞的納西族逐漸繁衍,人們推選他及其后人為俄亞地區的世襲頭人,稱他為木官,意為木天王的管家。其后人則以官職木官為其家名,后來把“木官”變音為“木瓜”,用“木瓜”為家名,一直延續至今,不再沿用原來瓦赫這個家名。木瓜土司統治俄亞已經有四百多年</h3> <h3>俄亞的納西族有一夫一妻制,但同時還存在多夫(兄弟)一(共)妻、多妻一夫、不落夫家、“阿達”(親密朋友)走婚等多種婚姻狀態。</h3> <h3>納西族奉行東巴教,東巴教在當地具有十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h3> <h3>由于極度封閉的自然環境,使俄亞保留了許多納西族的古老遺俗,被稱為“納西族原生態文化留存地”。</h3> <h3>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這里,幾千年來安土重遷,如今卻要背井離鄉,他們合力主演了三十年的經濟神話,卻留下了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這時代最大的悲劇莫過于此</h3> <h3>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讓農村年輕人不得不前往城市謀生。這些年,通過在城市里面打工或經商等,讓不少農民走向了富裕,改善了生活。可是農村留守老人辛苦了一輩子,到了本該享受清閑幸福生活的時候,子女卻不在身邊……</h3> <h3>其實農村留守老人更希望子女早日脫離農村,脫離農業,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作為子女,父母老了不能在其身邊,只能通過寄錢的方式盡孝,也是充滿了無奈。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絕大多數子女也想有時間多陪陪年老的父母,但是現實條件卻無法實現</h3> <h3>一個女人就是一朵花。有的女人像臘梅,花中最有韌勁最堅強的要數臘梅。臘梅開得那么含蓄,顏色顯得有些老土,可她卻是真正懂花之人的最愛。如梅的女人是艱難困苦中的中流砥柱。如梅的女人是風雪襲來時的芬芳和溫馨。</h3> <h3>在這里不忍駐足,并不是村莊的原始落后,也不是目睹的現實心酸。腦海里最多的畫面,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留守女人……簡單的四個字是無法想象的心酸和無奈。</h3> <h3>我們要走了,感受到孩子落寞的眼神,孩子,承受孤獨,這是一種恩賜,孤獨可以磨練人的意志,所以享受孤獨實際上是被寵愛的表現,每個人都有孤獨的時候,所以在孤獨的時候不要以為自己在受苦,而應學會享受孤獨,這樣才可以成長,成熟,經得起風雨,走好人生每一程。</h3> <h3>孩子,當我用陌生的眼光注視著你的時候,你別難過,因為我怕,我怕當我環抱你的時候,才感到陌生 ,因為你的父母沒在身邊,擔心驚憂了你的心疼。</h3> <h3>離開時再次看到玉龍戶外的標志時,實在沒能忍住眼角的淚珠,仿佛回家時被家里母親撫摸時的那份溫暖,剎那間的所見所聞悄無聲息便被無聲觸動了,心底深處最柔軟的那一部分,隱藏的內心隱隱的就痛了起來……</h3> <h3>回望這一路前行的見聞,五味雜陳的心底久久不能平復,有點淡淡的傷感,也有許多的感慨……</h3> <h3>阿三哥說:“記得昨晚的那頓飯嗎?和這個地方的現實反差太大了,有機會這個地方我們再來一次吧"瞬間秒懂這個男人接下來會想要做的事,也希望能呼吁到更多的社會人士來關愛這里,也許這才是此次旅行最完美的詮釋吧??????</h3> <h3>胖子看出了從俄亞大村出來后我的沉默寡言,:“來,肥婆,給你坐下真皮沙發"??????愿做個逗號,待在你腳邊。 </h3> <h3>老公,就是那個讓你星期六早晨放棄睡懶覺,而甘愿起床為他和他家人做早餐的男人。這個是別人家的那個??????</h3> <h3>在家心情極為壓抑時會通過種花做家務來緩解一下,胖子說:肥婆,去煮個雜鍋菜來吃??????"</h3> <h3>飯飽神虛,姑娘們美美的睡著了,我們收拾心情奔赴下一站一一白水臺,仙人遺田。</h3> <h3>白水臺最初是作為神只來敬奉的。相傳納西族東巴教的第一圣祖丁巴什羅從西藏學習佛經回來,途徑白水臺被其美景吸引,留下來設壇傳教,因此是納西族東巴教徒的神圣之地。</h3> <h3>若開心,可以找個暖暖的日子,背上背包,換一身輕便的素裝,走過大街小巷。或者,去小城最熱鬧的地方,看人來人去。我亦帶著暖暖的笑容,淡心自安閑。此刻,心是暖的,人是暖的,一切都是暖的,多好。</h3> <h3>【開心法則】一、心里一定要充滿陽光;二、時常保持感恩的心態;三、能者多勞,不要抱怨;四、不要吝嗇微笑,適時贊美他人;五、人敬一尺,我敬一丈;六、做人做事無愧于心;七、不攀比,因為人比人,氣死人;八、經常運動,運動可以忘記煩惱;九、知足常樂;十、不開心時,要釋放出來!愿你開心!恰好我們每個人都有??????</h3> <h3>之前小丫頭說:姑媽,我太難了!</h3><h3>我嚇壞了,我覺得能說出這樣的話,那一定得受了天大的委屈。</h3><h3>我特別小心翼翼的問,你這是怎么了。</h3><h3>對方說:“我昨天晚上被蚊子咬了,然后我還過敏了。昨天的閱讀題也沒有做對。今天早上還沒有買到我最愛喝的那家豆漿。”</h3><h3>我問:然后呢。</h3><h3>對方說:沒有了啊。</h3><h3>我就靜靜的看著手機,像個呆瓜。</h3><h3>這就是你們的太難了???</h3><h3>想了好久,我明白了,</h3><h3>原來這個是口頭禪。</h3><h3>知道了,你太難了!</h3><h3>我也太難了!我們都太難了!</h3><h3>恩,活著就很難!</h3><h3>如果不是老師不讓亂丟垃圾,我早把你扔出去了</h3> <h3>開心的日子</h3><h3>很開心自己能遇到這么美好的你們,因為有緣,我們在人生路上結伴而行。 一起看路邊的風景, 一起為夢想努力, 在迷茫時,互相鼓勵;在喜悅時,繼續前行, 相同的信念將我們緊緊凝聚在一起, 感恩一路上有你,我才堅持走到了這里了??????因為喜歡,所以選擇。謝謝你,??????</h3> <h3>找個地方放放空,沒人說話,沒人打擾,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別來無羌??????</h3> <h3>這是回來后的軌跡,不得不說此行的圓滿,<font color="#167efb">perfect??????????</font>感謝健行戶外讓我遇見最好的自已,感謝杰麻讓你明白怎樣做好自己,感謝一路同行的友友們的關照,感恩遇見,旅行不是最終的目的地,遇見才是最好最美的,其實旅行是一個過程,美無處不在,只是我們走的太快沒有發現,最美的風景在路上[微笑]。其實生活中美無處不在,只是我們沒有用心去欣賞、感受!感恩生活中一切美好??</h3><h5><font color="#167efb"></font></h5><h1><font color="#167efb"></font></h1> <h3>一個人的記憶就是座城市,時間腐蝕著一切建筑,把高樓和道路全部沙化。如果你不往前走,就會被沙子掩埋。所以我們淚流滿面,步步回頭,可是只能往前走。</h3><h3>那些路過的風景,都是我們的獨家記憶,不容抹殺,無需辯駁。可既然已成過往,就不需再尋根究底,心上深淺不一的痕跡便是歲月給的最珍貴的回饋。
路過的都是風景,留下的才是人生。不念過去,不畏將來,活在當下,才是對生命最好的交代。<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淖尔市|
襄垣县|
怀来县|
营山县|
江都市|
大关县|
松潘县|
慈利县|
江城|
青田县|
孟津县|
三门峡市|
黔东|
凤城市|
崇左市|
茌平县|
玉林市|
盘锦市|
武冈市|
宝鸡市|
洮南市|
广宁县|
师宗县|
突泉县|
济宁市|
册亨县|
油尖旺区|
松原市|
文登市|
博爱县|
屏山县|
桐城市|
墨竹工卡县|
绥宁县|
民和|
武冈市|
宜州市|
玉林市|
霍州市|
长丰县|
孝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