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看壺蓋可以鑒別紫砂壺的好壞么?</h3> <h3>我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在紫砂壺中亦是如此,但是很多壺友對細節的要求已經近乎苛刻偏執的程度,這其實是不對的。</h3><h3> 今天我們要講的,便是對于紫砂壺壺蓋的認識,很多壺友認為:</h3><h3><br></h3><h3></h3> <h3>壺蓋一定要左右使力紋絲不動,轉動滑爽;</h3><h3>一定要倒茶不扶蓋而不掉落;</h3><h3>一定不能涎水。</h3> <h3>做不到以上三點的,這壺做工肯定不行,這樣就導致很多壺友在看壺時就以此為標準,在某種程度上,這三點標準其實是一種誤導。</h3><h3> </h3><h3>壺蓋晃動</h3><h3>我們之前也在整口的文章中提及了這點,一把壺,即使生胚做得再完美,口蓋吻合嚴絲無縫,等入窯燒制出窯后,未必還是紋絲不動的。</h3> <h3>壺蓋與壺體并不是粘連的,所以在燒制時因為窯內各種因素影響,收縮會有不同,這就導致了壺蓋會有輕微晃動。</h3><h3>這并不是做壺的功力不到,顧景舟大師的壺還有蓋子晃動的作品呢。</h3><h3> 這里要說明一點:只有明顯晃動,并且影響到壺的氣密性才算是質量問題。</h3><h3> 倒茶不掉蓋</h3><h3>一些壺友認為執壺呈九十度蓋子會松動的,就說明做工不好,這也是不對的。</h3> <h3>當呈垂直時,蓋子不掉并不是因為內外氣體壓強撐住的,這只是單純的口蓋緊而已,這也是整口做到的,并不是做壺匠人的功夫。</h3><h3>同時這也與壺蓋樣式有關,單純的看掉蓋來判斷做工,這是不可取的。<br></h3><h3>倒茶不涎水</h3><h3>倒茶口蓋涎水這點也是如此,與很多因素有關,例如器形、泡的茶葉、使用習慣這些,舉例來說,方器普遍都有口蓋涎水的問題,這是器形決定的。</h3> <h3>新壺也多有涎水,新壺壺蓋和口還沒有完全平滑,經過使用就會好很多,因為平滑了,表面張力就大,就像兩塊玻璃可以用水粘起來的現象,用多了就不流水了。</h3> <h3>以上的三個方面來看壺蓋,以小見大認為就是做工不好是不正確的,其實只要按出氣孔,如斷水利索就說明氣密性是沒有問題的。</h3><h3> 現今絕大多數壺都有整口,大多也不是制壺藝人自己整的,而是讓專門整口的師傅來做。</h3><h3> </h3> <h3>▲紫砂壺整口</h3><h3>那些捏住壺蓋不掉,甚至可以旋轉之類的,只是一個賣家的噱頭罷了,壺友們在購買時還是不要偏執于此了。</h3><h3> </h3><h3>關于看紫砂壺壺蓋來判斷做工,我們就想講到這里,希望能幫助到對此有疑惑的壺友們。</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马县|
通州市|
张家界市|
榕江县|
龙口市|
沙湾县|
莎车县|
桂阳县|
靖宇县|
邯郸县|
成武县|
武穴市|
社旗县|
德安县|
青龙|
崇州市|
弋阳县|
双城市|
扎兰屯市|
五莲县|
富蕴县|
金沙县|
济南市|
南丹县|
望都县|
长沙市|
普陀区|
苏尼特右旗|
玉田县|
永春县|
永泰县|
叶城县|
东乌珠穆沁旗|
屯昌县|
镇康县|
陆丰市|
泗洪县|
海伦市|
托克逊县|
嘉祥县|
肇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