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千年古堰——麗水好溪堰</b></h1><br> 甌江大支流好溪下游的唐代水利工程“好溪堰”與松陰溪河口的南朝蕭梁灌溉工程“通濟堰”并稱齊名,被譽為“甌江的都江堰”。不同之處在于通濟堰被辟為“古堰畫鄉”景區,游人如織;而好溪堰卻是門庭冷落車馬稀,連導航“好溪堰”都失載。事實上,不論山川風光的欣賞,還是歷史文化的探索,好溪堰不失為國慶假期的好去處。 <h3 style="text-align: left;"> </h3> 好溪堰位于麗水城區東北部的城郊結合處,地處靈山(也稱馬頭山,舊稱靈鷲山)東南麓的蓮都區巖泉街道堰頭村(與通濟堰的堰頭村同名)。驅車導航為“靈山寺”,或乘8路公交車在“靈山寺”站下車。 好溪古堰始建于唐宣宗大中九年(855),由處州刺史段成式倡建,至今已有1164年歷史,是名副其實的“千年古堰”。古人壘石為堰,將好溪水引入麗水城東平原(俗稱天皇畈)河渠,灌溉18個村莊480公頃(7200畝)農田。好溪堰由攔水堰壩、進水口、稠密河渠系統組成。好溪堰壩高6.55米,長225米,導引的溪水向西南流至浪蕩口分壩,分為東、北兩支河渠,干支流全長25.4千米,既可灌溉農田,又能通航舟楫和防洪排澇。 <h5> <font color="#167efb"> 麗水人經常去游泳的靈山寺下好溪天然游泳池就是段成式刺史所筑的攔水石壩所在地。</font></h5> 好溪堰歷經千余年風雨滄桑,屢圯屢修,迄今未墜。據遺留碑文記載,民國十四年(1925)進行過一次大規模重修,現在看到的堰壩是2015年重修。如今天皇畈已建為麗水城區,好溪堰水系成為城區內河,仍能起著排洪、消防、洗滌、沖污等功用。 段成式(803—863),字柯古,齊州臨淄(今山東淄博)人,是晚唐著名詩人。唐會昌三年(843)以父蔭入仕,大中九年(855)任處州刺史,只當了三年處州刺史就因李德裕案受牽連,掛印寓居襄陽。著《酉陽雜俎》三十卷,有《段成式詩》傳世,在處州留下《好道廟記》,極富史料和文學價值。段公到任未逾月,即勘察地情,發動鄉民疏溪治灘,修建好溪堰,引溪水入渠,既通舟筏又灌農田,遂使“惡溪”變成“好溪”,百姓世代稱頌。 好溪堰壩旁側建有堰頭公園,由好溪樓、連廊、涼亭、碼頭等組成。好溪樓始建年代失考,宋代處州郡守趙善抗重修,現在的好溪樓是2015年重建。好溪樓為四方三層宋代風格建筑,高20.15米,建筑面積1900多平方米,雕梁畫棟,古色古香,為古堰文化的標志性建筑。可惜,國慶佳節期間四扇大門鐵鏈鎖閉,游客不得入內遠眺堰頭勝景。 好溪樓是賞古看水的好地方,每當夜幕低垂,華燈初上,樓宇建筑宛若流金的燈火將整體建筑映襯得金碧輝煌,儼然為天上宮闕。此為好溪堰的第一勝景。 在堰頭公園內,碧波、垂柳、水車、奇石、長廊等似乎與蘇州園林也不遑多讓,一泓清水園中淌過,山水畫境和園藝景觀令人流連忘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城县|
浮山县|
霍城县|
武宣县|
珲春市|
浦北县|
吉林省|
大安市|
苏尼特右旗|
汉源县|
宜都市|
富源县|
西青区|
和龙市|
章丘市|
习水县|
井陉县|
综艺|
东丰县|
舒城县|
衡山县|
威信县|
景东|
开原市|
乐安县|
信阳市|
衡山县|
凤台县|
虞城县|
固始县|
武义县|
华池县|
错那县|
昭通市|
鄂州市|
泉州市|
义马市|
寿光市|
阿拉善左旗|
临漳县|
苗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