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早餐后八點鐘從貢山縣出發…</h3> <h3>怒江邊上的村莊…</h3> <h3>怒江第一灣</h3> <h3><h3>丙中洛原名為“碧中”,藏語意為“藏族村”,當地怒族人稱為“麻白克勞”,傈僳族從瀾滄江流域和怒江下游遷徙到此處定居后,在原“碧中”的基礎上加上“洛”的音,意為“箐”或“地方”之意,于是就從“碧中”演變為“碧糾洛”。</h3></h3> <h3>丙中洛,我來了!</h3> <h3>石門觀景點…</h3> <h3>怒江對岸的古茶馬古道</h3> <h3>云南省境內最后一個公安檢查站</h3> <h3>滇藏界牌!</h3> <p>神秘的西藏就在眼前…</p> <h3>進入滇藏新通道,路況很差…</h3> <h3>進入西藏后第一個檢查站…</h3> <h3>滇藏新通道,光灰的道路…</h3> <h3>入藏后看見的第一個村莊…</h3> <h3>灰大</h3> <h3>路險</h3> <h3>怒江上又一個大灣…</h3> <h3>觀景點上…</h3> <h3>大流砂前合影</h3> <p>大流砂是該路上的一大自然景觀,也是一大隱患…</p> <h3>現在經過治理,大為改善,車輛可安全通行</h3> <h3>道路旁邊的山坡上長滿了仙人掌…</h3> <h3>進入察瓦龍,接受邊境檢查</h3> <h3>察瓦龍鄉的老陳驛站</h3> <p>老陳為四面八方的各路穿越丙察察大伽們,熱情提供一切救援、幫助。他的察瓦龍四川飯店被稱為現在版的龍門客棧。他十年只干一什事,極致越野路上的守候者。被稱丙察察路上第一人!</p> <p>與老陳合影,</p> <p>簡單中餐后匆匆趕路(過怒江大橋)</p> <h3>跑錯路了…</h3> <h3>開始爬山,路邊的溪水有九寨溝的影子…</h3> <h3>盤山公路彎彎曲曲…</h3> <h3>在距雄珠拉埡口100米處,3號車左后胎扎破,這是我們遇上的第一次換胎…</h3> <h3>大家齊心協力更換輪胎…</h3> <h3>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h3> <h3>在海拔4600多米處,品嘗雪咖的味道…</h3> <h3>換完輪胎后到達雄珠拉埡口,海拔高哦…</h3> <h3>我們終于到了第一個高海拔山口…!</h3> <h3>來個騰飛!</h3> <h3>埡口</h3> <h3>下山后經過美麗村莊…</h3> <h3>又開始爬山…</h3> <h3>經過益秀拉埡口,海拔還高些了</h3> <h3>我們通過啦?。?!</h3> <h3>下山途中,在距離察隅縣城37公里處,3號車剛更換不久的備胎又出現漏氣現象,不能再行駛了…</h3> <h3>與此同時,9號車左后輪也被扎破了…</h3> <h3>還好,有備胎可以更換…</h3> <h3>他們換好輪胎后,便帶上3號車輪胎前往37公里外的縣城去補胎…</h3> <h3>留守人員在路邊燃起篝火,等待他們補胎歸來…</h3> <h3>滿天繁星下的篝火,別有詩意…</h3> <h3>援軍到了,當晚十一點半,我們換上補好的輪胎,繼續趕往察隅縣城…</h3> <h3>十二點半,到達察隅縣城,入住格瓦拉大酒店。</h3> <h3></h3><h3>察隅(cha yu)縣,藏南三隅之一(另為門隅和珞隅),隸屬西藏林芝市,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東臨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和昌都市左貢縣,西鄰墨脫縣(珞隅),北連昌都市,南接緬甸和印度。面積31659平方公里(2003年時實控面積19200平方公里,其余的為印度控制)。</h3><h3><br></h3> <h3>丙察察線路圖。丙察察,作為一條熱門進藏線,沿途的風景的確非常美麗誘人,但也面臨許多挑戰和風險,來時有朋友提醒注意落石,但對我們而言,路上尖硬的石頭,同樣厲害,隨時扎破你的愛車輪胎,讓人防不勝防!正是因為路上的諸多不確定因素,才使得丙察察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自駕朋友,親身體驗著人在路上的樂趣……最虐的丙察察線,走一次足以吹牛一生!</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良县|
静海县|
门源|
墨竹工卡县|
盘锦市|
连南|
汤阴县|
察雅县|
洛浦县|
赤峰市|
泾源县|
兰溪市|
彩票|
辉南县|
唐海县|
德清县|
西城区|
张掖市|
固阳县|
凤阳县|
丹阳市|
蒙城县|
军事|
新泰市|
于田县|
金山区|
攀枝花市|
长白|
广宗县|
温州市|
沁阳市|
淮南市|
张家口市|
夹江县|
樟树市|
广平县|
通城县|
南漳县|
桓台县|
南木林县|
东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