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每年國慶的兩日騎行幾乎都選擇在陵川,除了距離和強度還能接受外,沿途的自然風景也是很有看頭,遠離了喧囂嘈雜的這個深山小城每次來都會讓我有回家的感覺。去年在學校有個餐廳窗口,幾乎一年沒機會再組織戶外活動,為了生計,個人愛好也只能暫且放放。</h3><h3> 現在生活好了給朋友們更多的出行選擇,加上天空單車這么久沒有組織騎行,很多人會尋找自己更喜歡的出行方式去放松,群里公告發出去后不少人已經有了自己出行的計劃。還好老宋打招呼說也有興趣,不然真成了孤家寡人一個人的旅程。</h3><h3> </h3><h3> </h3> <h3><br></h3><h3><br></h3><h3> 天剛蒙蒙亮我和老宋朝著太行之巔進發,騎行60公里到了紫霞關下,這廢棄了的破收費站將是8公里要爬坡的開始。</h3> <h3><br></h3><h3><br></h3><h3> 2016年那次大暴雨讓新鄉附近的南太行滿是瘡痍,去年7月份騎車來的時候很多路面上坍塌的碎石還沒清理干凈。現在路面雖有損毀基本上暢通,機動車能正常行駛不用再擔心底盤被剮蹭了。</h3> <h3><br></h3><h3><br></h3><h3> 雨水少瀑布也顯得不那么壯觀,不過還是值得停車駐足欣賞一下的。途遇騎友攀談幾句互加油鼓勁,并拍照留作紀念。</h3> <h3><br></h3><h3><br></h3><h3> 有點像,還真有點像!若有所思還是在凝視什么不得而知,反正從下而上的爬坡路幾乎都在它的視線范圍。</h3> <h3><br></h3><h3><br></h3><h3> 費老大氣力爬上來,再去俯瞰這九曲十八彎成就感是有點的,只是有小小遺憾每次來都沒能看到“紫霞仙子”。想問累不累?呵呵,那你上來試試?</h3> <h3><br></h3><h3><br></h3><h3> 出了這紫霞關隧道就是山西陵川地界了,路程和強度也完成了一半,下午繼續加油!</h3> <h3><br></h3><h3><br></h3><h3> 這里是徒步十八缸的路口,幾年前來過兩次,大大小小石坑也不知被水流沖刷了多少年而形成現在的樣子,吸引了很多戶外愛好者慕名而來。</h3> <h3><br></h3><h3><br></h3><h3> 黑毛溝大峽谷也是在2016年那次大暴雨后遍體鱗傷,放兩張以前拍的照片見證下自然災害的破壞力。</h3> <h3><br></h3><h3><br></h3><h3> 距離陵川還有16公里已是黃昏,上坡路完成,接下來該享受下坡路飛馳快感了。</h3> <h3><br></h3><h3><br></h3><h3> 從2012年國慶兩日游開始算下來這是第六次來陵川了。可能是念舊,連住宿也愿意每次來同一個地方,停好車放下背包來個熱水澡沖去一路的疲乏和寒意,人倒是精神了,可肚子餓了。</h3> <h3><br></h3><h3><br></h3><h3> 附近的餃子店坐下,汾酒、竹葉青每次來會選擇一種,畢竟來人家山西了還是應該喝當地酒、品當地特色,另外飯店里的醋是真好喝,不太酸還有釀造的香味,自認為比十來塊的鎮江香醋好得多。</h3> <h3><br></h3><h3><br></h3><h3> 原定第二天從三郊口水庫或者云臺山的茱萸峰下去就返回了,老宋顯得意猶未盡,和我商量著想去看看鵝屋的天生橋,人多出來的好處是熱鬧,不過體能會有差異,需要顧及到其他人。兩個人出來的好處就是一拍即合后不用去給第三個人打招呼。</h3><h3> 接下來的路還要在行進中不斷爬升,強度不小,能不能晚上到家也是未知。所以早早起來吃了點東西,閑逛免去直接上車踏上通往鵝屋之旅。</h3> <h3><br></h3><h3><br></h3><h3> 往年地上的黃葉都老厚了,加上秋風掃落葉嘩嘩作響,聲音好聽景色也迷人。</h3> <h3><br></h3><h3><br></h3><h3> 指向的壺關就是該拐彎的地方,老宋腿力好勁頭足,沒注意路牌正好也是個大下坡,沖下去有兩公里倒是痛快了,被我電話叫住后還得喘著大氣擰著屁股再騎上來。我戲稱他是精力過剩,在找機會釋放。</h3> <h3><br></h3><h3><br></h3><h3> 路口拐進來給了我倆大大的驚喜,沒想到陵川還有這么高大上的景觀大道,盛開的香雪球、花旗竿、花菱草五顏六色裝點在道路兩旁,成堆成片的格桑花順著大道延伸十幾公里,極目遠眺山巒起伏視野開闊,騎在這平整的柏油路面上心情是愉悅的,蹬著車子也仿佛輕盈起來。這會兒也慶幸老宋提出改道的建議。</h3> <h3><br></h3><h3><br></h3><h3> 古樸的浙水村被群山環抱,村落都是整齊干凈的老建筑,不是時間趕真想去仔細看看。</h3> <h3><br></h3><h3><br></h3><h3> 享受過十幾公里的好風景該爬坡提神了,從這里開始就是一個連著一個的上坡。</h3> <h3><br></h3><h3><br></h3><h3> 鵝屋,終于到了,看到路牌就夠讓人興奮的!</h3> <h3><br></h3><h3><br></h3><h3> 因為是國慶節今天來看天生橋的人還不少。</h3> <h3><br></h3><h3><br></h3><h3> 想來一直沒機會,今天終于能一睹自然的鬼斧神工。天生橋在別的地方見過幾座,鵝屋天橋最壯觀!</h3> <h3><br></h3><h3><br></h3><h3> 有人讓幫忙拍照,見是美女心里自然樂意,照片也忍不住收進記錄兩日游的美篇里。</h3> <h3><br></h3><h3><br></h3><h3> 騎車扎胎是正常事,返回公路上補胎空當也正好歇歇。車修整好了、人也休整好了,騎上車開始回家。我們選擇了天路通往黃崖底這條線路,本想會近幾公里,下坡的時候因為坡度太陡心都是懸著的,前后剎車捏的死死由于慣性還往前沖,當時真擔心剎車線給捏斷。老宋也索性下車推了下去,安全第一,心里沒底就應該這樣!</h3> <h3><br></h3><h3><br></h3><h3> 到了南寨已經下午四點多,距離家還有70公里,該找個地方去吃午飯補充補充能量。</h3><h3> </h3> <h3><br></h3><h3><br></h3><h3> 下山的路還是挺順,晚上八點多安全到家。兩日游全程下來278公里,累計爬高4385米,從海拔70米到最高1583米。對于我們單車愛好者累也是一種放松,我們享受騎行的過程,享受每次出行不同的風景線!</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山县|
伊通|
滨海县|
武清区|
栾川县|
祁连县|
湖南省|
鲁山县|
吐鲁番市|
桂林市|
南投县|
萨嘎县|
松溪县|
开鲁县|
浮梁县|
当阳市|
佳木斯市|
马山县|
镇雄县|
赤城县|
赤水市|
梧州市|
金山区|
呼玛县|
三门峡市|
新宾|
时尚|
张家港市|
勐海县|
手机|
石楼县|
望江县|
万荣县|
平远县|
虹口区|
成安县|
大丰市|
长顺县|
景谷|
文安县|
涿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