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沈從文老先生筆下的邊城悠遠而神秘,如磁石吸引千里之外的我,渴望的念想在心里持繼發酵著,來自心底的吶喊不斷催促我前行的腳步。</h3><h3> 湘西鳳凰古城跨越百年風雨歲月,始終靜謐地等待穿越千山萬水而來的旅人。而我,裹挾著風塵、疲憊,夾雜著渴望、激動從千里之外向邊城奔波而來。</h3> <h3> 去湘西古城鳳凰的路頗為艱辛曲折,從故鄉小城延平出發,先乘坐4小時動車至長沙,長沙站換乘6小時綠皮車至張家界,張家界站再次換乘2小時慢車至吉首,吉首站出站后換乘短途汽車1小時至鳳凰鎮汽車站,汽車站出站后再次搭乘1路公交車至古鎮南華門,南華門乘坐出租車至古鎮風橋客棧,一路的舟車勞頓,一路的風塵仆仆。旅途越艱辛,行程越繁復,心中的忐忑和不安愈發濃烈,害怕鳳凰古城是千人一面散發著濃厚商業味和銅臭味不知所謂的古鎮,擔憂它已不復昨日的美好,辜負我心底的期許和念想。</h3> <h3> 經過火車、汽車、公交車、出租車四種不同交通工具的搭配組合,終于在午后2時抵達湘西鳳凰古城,遙遠漫長的路程幾乎將渴游的心打磨至消失殆盡,只留下精疲力盡的軀體和遲緩呆滯的神情。</h3><h3> 饑餓不僅蠶食胃,也蠶食了我們的大腦,身心俱疲的我們無暇細品古城的風情,急于填充饑渴的腸胃,田氏苗粑開啟古城之旅。</h3> <h3> 田氏苗粑是間門面緊窄不起眼的小店,緊挨著沱江邊,古鎮的下午,陽光炙熱,游人并不多,小店里空蕩蕩的,我們有些置疑古城名小吃招牌的真實度,店主看出我們的疑惑,用篤信的口吻向我們保證他的苗粑是古城最正宗的,絕對根正苗紅。</h3><h3> 饑餓的身體等不及我們考究店主話語的真偽,將信將疑地購買幾份苗粑,滾燙的苗粑握在手中,米香混和著肉香散逸在空中,饑腸轆轆的我們等不及冷卻,狼吞虎咽地大口吞食。相較于我們的疲憊躁動,店主則從容淡定,兩頭兼顧,煎制米粑之余,還有余力手持釣桿在沱江上垂釣,看著身影忙碌、意態閑適的店主,我們焦躁的心也逐漸平復,倚靠在江邊棧道上,就著午后的江風細品苗粑,品讀鳳凰古城。</h3><h3> </h3> <h3> 午后的鳳凰古城,風輕水軟,沱江仿佛凝固成巨大的綠寶石,藍天白云、青山吊樓盡數納入其中,繪成最美的夏日鳳凰圖。許多安謐自怡的釣魚客垂釣在沱江邊,他們意態安閑,遮陽的斗笠,簡樸的衣衫,在夏日的午后專心致志的垂釣。古城的繁華和冷清無法改變他們固有的生活節奏,喧鬧的人群、好奇的眼光也無法干擾垂釣的樂趣,這就是古城居民素樸的生活,于紛紛擾擾處保留心中的凈土。</h3> <h3> 空蕩的胃部被米粑充實后,泛散的精氣神回歸本原,身體五感逐漸打開,開始沿著沱江棧道慢步,品味風情古城。</h3><h3> 午后的古城,熱烈的陽光逼退了游人,沒有人群洶涌的噪雜,只有三三兩兩的游人慢步在古城上,沱江水靜而緩,濃郁的江水把古城涂抹成青色,穿行在藍天碧水之間,快樂在心底蕩漾,喜悅在臉頰浮動。</h3><h3> 身邊不時有身穿漢服的少女與我們插肩而過,她們手持宮扇淺笑嫣然,斜舉紙傘步態婀娜,嬌媚的身姿倒映在流光瀲滟的沱江上,仿佛行走的仕女畫卷,此時的古城,仿佛穿越漢唐時期,時光輕且慢。</h3><h3> 回眸處,又見苗家少女行走在吊腳群樓,穿行于風雨橋畔,濃郁的湘西風情,少女的銀飾在風中如風鈴般叮當作響,火紅的大擺裙點燃古城的激情。</h3><h3> </h3> <h3> 古城因美麗的少女而柔美,少女因風韻的古城而靈動,美好的畫面亦觸發我們的激情,匯入她們的行列,身著漢服和苗服在沱江邊走走停停,把夏日美好記憶留在鳳凰古城。這就是生活,不糾結過往的迷失,不幻想未來的境遇,只專注尋找此刻的美好。</h3> <h3> 在古城游玩,不時有手持五彩絲線的大媽熱情地詢問游客是否辮五彩辮,年屆半百的我有些抗拒五彩束發招搖過市的激情,但不妨礙欣賞其他游客披散著五彩秀發行走在錯落有致的老街古巷中,將五彩絲線細細纏繞在發絲上也許就是游客融入湘西風情的最直接方式,據說五彩辮有避邪氣行好運的美好祝福。</h3><h3> </h3> <h3> 在古城大街小巷不停穿梭的大媽們,有的不厭其煩地推薦五彩辮,還有的熱情兜售花環,鳳凰古城的花環枝葉青翠濃密,綴滿色澤艷麗的鮮花,樸實的大媽們并不懂色彩冷暖,僅憑個人喜愛隨意搭配花朵顏色,古城的花環并不纖巧秀美,反而原始拙樸,流溢著濃郁的湘西風韻。</h3><h3> 如畫的古城美景催發游人愛美之心,有的游客化身手持宮扇身穿漢服綽約多姿的古代女子,也有的游客變身為活潑可愛的苗家妹子,還有更多扎著五彩絲辮和頭戴花環的游客,她們漫步在鳳凰古城的三街六巷上,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h3><h3> </h3> <h3> 鳳凰古城景美、水美,人亦美,連售賣的水果也特別的新鮮水靈,翠皮紅瓤的西瓜,仿若刺猬紡棰般大小的黃色瓜果、紫的發黑發亮的莓子、色澤紅艷誘人不知名的小果……小販不辭辛勞地挑著沉重的擔子在游客周邊游走,希冀用水果鮮妍的色澤喚醒游客的味覺,激發購買欲望。</h3> <h3> 特別是這種色彩艷麗的小果子,在張家界山頂上偶見售賣,不按斤只論杯,一小杯30元,只有6、7個左右小果,我以為它們是大山深處獨特的水果,量少價貴,雖好奇但消費謹慎的我壓抑住購買的渴望。在古城里,這種紅艷小果隨處可見,不僅個頭大,價格也更便宜,十元一斤,在張家界山上被壓抑的購買欲望噴薄而出,興沖沖地購買,追不及待地丟入口中,一股甜膩在口腔中泛濫,甜的發苦發澀,并不是純天然的水果,居然是添加香精色素的人造水果,堪稱金玉其外敗絮其中。</h3> <h3> 這種冠以藍莓的水果,也在張家界山頂上以30元一小杯售賣,古城亦是10元一斤,估計不是正宗的藍莓,也不是葡萄,應該是雜交水果,果肉緊實,口感酸甜,調理夏日午后寡淡的味覺。</h3> <h3> 出發之前,對鳳凰古城的期望值并不高,收集的旅游反饋大多是古城臟、商業化、沒意思,我也下意識地把它歸結成千篇一律的雷同古鎮,一定也是充斥著仿古建筑、義烏小商品、雞肋般的美食、洶涌的人群。我的理想國應該是歷史悠久的古建筑、獨特技藝的手工藝制品、地域特色的美食、清淡的人群。這種理想一直追逐我遠行,尋覓心靈的皈依處。</h3> <h3> 從我踏上鳳凰古城那一刻起,糾結的心莫名的平靜了,寬闊寧靜的沱江水撫平心靈的褶皺。午后的古鎮,色彩怡人,沱江的碧、天空的藍、浮云的白,群山的青、吊腳樓的滄桑,構成靜止的油畫。</h3><h3> 古城寧靜平和,青山抱城,綠水繞城,巷道纖塵不染,沱江上除了慢慢悠悠搖曳的烏蓬船,并沒有令人垢病的垃圾及雜物,也許是前幾年的門票風波,讓膨脹古城意識到自身的缺憾,靜下心來修復和整頓,讓古城重煥光彩。</h3> <h3> 自古人類逐水而居,水源既是生命的起點又是生命的延續。綿長蜿蜒的沱江似玉帶圍繞著鳳凰古城,古鎮居民臨水而居,高高低低的木制吊腳樓沿著沱江兩岸一字排開,帶著歲月的滄桑,帶著文化的積淀,古城因沱江的浸潤而秀逸。</h3> <h3> 古城的歷史的痕跡隨處可見,書寫在巷陌的青石板上,描繪在細腳伶仃的吊腳樓上,散逸在沱江的拉拉渡上。漫步古城,歷史氛圍、文化氣息始終縈繞著我,古巷的深幽、城墻的雄岸、沱江的風雨、石橋的滄桑始終吸引著我,感染著我。</h3> <h3> 在古城信步游走,不時有特色小店撞入眼簾,一座古城,依靠什么挽留游客的身心,是美到窒息的建筑、垂涎欲滴的美食,亦或是別具一格的商品,古城的繁華與清冷,三者兼而有之。</h3><h3> 酷愛行走的我也曾路過許多古城、古鎮、古村、古街……,拋卻地理位置和自然風光不同,它們剩下的元素基本雷同,以旅店、商店、餐廳、酒吧為基本架構,于細微處略有差異。許多游客從現代化的大都市不遠千里趕赴而來,希冀在古城古鎮中尋找丟失的歲月,遺失的老物件,亦或是拋卻浮躁,修復身心。我也一樣,喜歡在它們中尋尋覓覓,翻找與眾不同的建筑、物品或物品。</h3><h3> 古城蠟染,少數民族傳統印染手工藝,特立獨行的服飾藝術,一直很喜歡蠟染藝術品,喜歡它素樸的質感、簡淡的色澤,不沾染人世間一絲繁華,清蓮般靜謐地綻放。</h3> <h3> 湘西竹藝,經線緯線交織的藝術,藝術可如陽春白雪般高雅,也可如下里巴人般平凡,山林間隨處可見的青竹,竹編藝人獨具匠心,手指翻飛,一件件精美的竹藝品從他們手中脫胎成型,呈現于世,既是日用品,又是藝術品。器物之美,帶來生活美感。</h3> <h3> 每一段的旅程,既是心靈之旅,亦是身體的歷程。肉體凡胎的我喜歡口舌之欲,享受饕餮美食帶給身體的滿足感,古城之旅亦是尋找美食之旅。</h3><h3> 苗家涼糕——神仙豆腐,首先吸引我視線是它的顏值,如碧玉般濃郁的翠色,如水晶般玲瓏剔透。瞥一眼,仿佛把綠意帶入身體,嗅一下,淡淡的青草味縈繞口鼻,嘗一口,涼意順著喉嚨滑落至心間,暑意漸消,通體舒暢。</h3> <h3> 鳳凰古城的河蝦,非常之幼小,小到忽略它的存在。古城居民用面糊包裹它,下鍋油炸,5元一塊蝦餅,面香揉合蝦的鮮香,酥脆緊實。</h3> <h3> 色彩繽紛的泡菜,粉色系的蘿卜泡菜有點辣眼睛,并沒有品嘗的沖動,飽飽眼福,拍照留念。</h3> <h3> 古城果酒,口味繁多,店家用小口杯盛放免費給游人試喝,果香芬芳,酒香氤氳。抿一小口果酒,桃花釀浪漫、桂花釀香醇、彌猴桃酒爽口……,酒香從舌間流溢,情懷從胸間釋放,美景、美食、美酒揉雜,酒意微醺,酒不醉人人自醉。</h3> <h3> 陶醉在美酒中的我千里迢迢攜酒而歸,回家品酒時,神奇的味覺消失了,果香酒香仿若逃逸游走,甚至有一些刺鼻的異味。酒還在,環境、氛圍不在了,感覺就丟失了。</h3> <h3> 在古城中走走停停,不知不覺中時光流逝,夜幕降臨,相較于白日的冷清,鳳凰古城仿佛從沉睡中醒轉,切換至繁華喧鬧的不夜城。</h3><h3> 虹橋,古城的標志性建筑,詩情畫意般優美的意境,橋型美,飛檐翹角,曲欄回廊,似天邊的彩虹橫跨在沱江之上。古城除虹橋外,還有風橋、雨橋、云橋、雪橋、霧橋……等,皆以自然命名,古城溫情浪漫可見一斑。</h3> <h3> 夜幕下的古城,華燈初上,月出云梢,流光溢彩,似真似幻。我們踏月而至,乘風而來,斜倚闌干,看風雨虹橋,觀懸空吊樓,品夏夜的風,聽清江的水。</h3> <h3> 夜是場景,燈是道具;夜是幕布,燈是畫筆,古城夜晚是絢爛的極致,無一處不魅惑眾生,無一處不攝人心魂。</h3> <h3> 一束束魅惑的燈花在水光瀲滟的沱江上縱情綻放,點燃夏未的夜;一道道瑰麗的燈光在漆黑的夜幕上恣意描繪,點畫清朗的夜。</h3> <h3> 小船在水中迤邐而過,流動的色彩劃破光影,攪碎夜空,留下一地的夢幻。</h3> <h3> 酒吧是鳳凰古城的夜之魂,駐唱歌手在半明半暗的燈光下自彈自唱,自我陶醉。音樂飄蕩在古城夜空中,和絢麗的燈光交織在一起,隨著夜風搖擺。游人和著樂聲,低聲呤唱,輕打節拍,喜悅漾在臉上。</h3> <h3> 夜的盛宴從午夜開始,持續至凌晨,晨曦初照時,盛裝的鳳凰古城漸褪華美的夜衣。</h3> <h3> 領略過午后的古城,感受過夜色的古城,鳳凰三重奏已奏響二重,還差最后一重奏——清晨的古城。</h3> <h3> 為了不錯過最后一重奏,當第一縷陽光照進古城時,我便披衣而去,慢步在沱江邊。和我有同樣想法的游客不在少數,已有不少游客手持相機尋找朝曦中最美的古城。</h3> <h3> 為了保持沱江的凈美,一大早,就有辛勞的船夫驅著小船,在沱江上打撈水草和雜物,讓美麗潔凈的沱江永遠留在游人的記憶深處。</h3> <h3> 沱江江面廣闊,水流靜緩,無數的橋連接沱江的兩岸,既有繁復精美的石橋,也有粗糙簡陋的跳石。就游玩趣味而言,跳石更受游人青睞。</h3> <h3> 從跳石上過江,江水近在咫尺,水流清晰可見,江水時而從腳底穿行,時而調皮的漫過腳面,冰涼清透。游人興致勃勃穿行在跳石上,時而跳躍,時而蹲行,重溫兒時的快樂。</h3> <h3> 跳石有長有短,有單有雙,有高有低,每一位到鳳凰古城游客,都要在跳石上過一次江感受湘西古城的趣味和韻律。</h3> <h3> 不知不覺中我已奏完我的三重奏,快樂總是很短暫,時光也從不為任何人停留,再美的風景也無法長久挽留旅人的心,前方,還有不明的未知等待著一直在路上的旅人。</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姚县|
齐河县|
和田县|
临沧市|
井冈山市|
汾阳市|
屯门区|
静乐县|
阿坝县|
馆陶县|
三门峡市|
安顺市|
土默特左旗|
利辛县|
饶阳县|
沙田区|
新巴尔虎右旗|
滨州市|
科尔|
喀什市|
水富县|
平昌县|
遂溪县|
泰来县|
赞皇县|
梁平县|
兰考县|
和龙市|
镇宁|
浦北县|
高淳县|
前郭尔|
海南省|
新巴尔虎右旗|
利津县|
香河县|
武定县|
铁岭县|
得荣县|
海伦市|
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