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6月7日,天氣真給力,天藍的出奇,云酷的出奇,景美的出奇,心情好的出奇,葡萄牙浪漫之旅啟航。</p> <p>跨過一座全長2277米的四二五大橋,它1966年建成,曾是歐洲第一長橋,世界第三長懸索橋。當時大橋是以獨裁統治者Salazar的名字命名,稱為薩拉查大橋。1974年4月25日丁香革命,葡萄牙人民推翻了獨裁政權,為了紀念那一天的勝利,就將橋改名為四二五大橋。</p> <h3>第一腳竟然踏進羅卡角的濤聲里。羅卡角位于北緯38度47分,西經9度30分,高出海平面140米的懸崖。它距離里斯本大約40公里,是葡萄牙的最西端,也是整個歐洲的最西點。</h3> <h3>翻開地圖,葡萄牙國土猶如停泊在歐洲大陸邊緣的一艘駁船,而羅卡角就是駁船上最美麗的舷窗,希望之角。</h3> <p>在五百年前,達伽馬、麥哲倫等英雄們打開了羅卡角這扇美麗舷窗,揚帆遠航。在蔚藍色的大海上劈波踏浪,譜寫出波瀾壯闊又充滿血腥的歷史新篇章。</p> <h3>別看小小的葡萄牙當時僅有150萬人(現在葡萄牙也只有1029萬人),竟然以驚人的神力拉開地理大發現的帷幕,引發了歐洲乃至世界人們思想上的一場變革。</h3> <h3>別看小小的羅卡角在歐洲乃至世界地圖上微不足道,幾乎用肉眼找不到它的地理位置,但它卻改變了整個世界歷史發展的方向,開啟了席卷歐洲的大航海時代。<br></h3> <h3>站在這座十字架碑前,聽羅卡角的濤聲,看葡萄牙著名詩人卡蒙斯的“陸止于此、海始于斯”至理名言,由衷敬佩葡國人率先舉起了探索和征服大海的大旗,走出陸地駛向海洋的超人勇氣和堅韌不拔的毅力。</h3> <h3>羅卡角遍地長滿了莫邪菊,這些生命力頑強的多肉植物不懼海風烈日,開著粉色和黃色的花朵,惹人喜愛。聳立在懸崖上的燈塔格外耀眼,不斷傳遞著葡萄牙偉大航海史的記憶。</h3> <p>到過羅卡角的人都會記得那里的大風,但是,你絕對想不到羅卡角的靈魂竟然是大風。沒有大風的羅卡角大都是陰云沉沉,只有大風才會吹散陰霧,撥云見日,才會顯示出羅卡角磅礴大氣的壯美 。</p> <p>放眼望去,茫茫大西洋,風大浪高,飛濺起層層白色的浪花,甚是壯觀。</p> <p>站在山崖邊,沐浴在大西洋海風里,吹吹強勁的海風,絕對是一種難忘的體驗,令人刻骨銘心。</p> <p>看到驚險刺激一幕,膽大的外國人紛紛爬上百米高的懸崖,坐在絕壁之上,看驚濤拍崖,聽狂風怒吼,那份瀟灑自得令人羨慕。</p> <h3>非常佩服他們的膽量和勇氣,我所能做的只能是拍照,拍到坐在絕壁上5對人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肉眼看不見,放大才能看到)。</h3> <p>遙想五百年前,達伽馬、麥哲倫等大航海時代英雄們的冒險之旅就是從這里啟航,他們排除萬難險阻,歷時數月才能抵達東方。如今,他們做夢也想不到,中國到里斯本只需10小時的空中航行。<br></p> <h3>當然五百年后,我們也無法預測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但無論歷史如何演變,羅卡角這座人類航海史的豐碑都會永載史冊與世長存。 </h3> <p>當還沉浸在羅卡角的陣陣濤聲時,大巴車已駛過四二五大橋,進入里斯本,色彩絢爛奪目,令人著迷。</p> <p>里斯本是葡萄牙的首都,它坐落在雄偉的特茹河畔七座山丘上,也被稱為“七丘之城”,是世界上風景最優美的城市之一,被《孤獨星球》評為2017年十大最佳旅游城市。</p> <p>喜愛這座迷人而多彩的城市!那些依山傍水,沿著七座山丘而建,錯落有致,或紅或白或藍或黃或橙或綠色彩繽紛的房子,宛如一座嫵媚芬芳的大花園,綻放著熠耀絕色之美。</p> <p>一定是上帝不小心打翻了調色盤,把世間最美的顏色都灑在了這里,才讓里斯本變成彩虹的居所,七彩的畫廊。</p> <p>色彩與藝術在這里激烈碰撞,會讓你瞬間融化在七彩夢幻境里。</p> <p>然而,最美的莫過于一個集美麗與故事于一身的浩瀚如海的特茹河。</p> <p>特茹河是里斯本的母親河,它不僅給里斯本帶來了美麗的風光和活力,也承載了里斯本太多的榮耀與滄桑。</p> <p>里斯本的記憶就是沿著特茹河鋪展開來的,特菇河就像寫給里斯本的情書,寫滿了令人心潮澎湃的章節。</p> <h3>從貝倫塔到大航海紀念碑,從帝國廣場到熱羅尼莫斯修道院,從圣瑪利亞貝倫教堂到阿爾法瑪老城,每一段字里行間都刻滿了里斯本的榮耀和魅力,值得細細拜讀品味。</h3> <p>在特茹河入海口處有一座貝倫塔,于1514年到1520年間,是為紀念航海家達伽馬遠航而建的。它見證了葡萄牙在大航海時代無數船只的遠航與歸來,親歷了葡萄牙歷史的輝煌、變遷與凄涼。</p> <h3>貝倫塔竟然神奇的躲過1755年里斯本毀滅性的9級大地震,那是上帝的保佑,才使我們有幸一睹它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那巍峨挺拔的風采。<br></h3> <h3>五百年前,貝倫塔不僅僅是堅守里斯本門戶的軍事要塞,還是葡萄牙海航大發現的起點。一支支不懼風暴的船隊從這里揚帆起航,造就了一個神話般的海上貿易帝國。</h3> <h3>五百年后,來自世界的游客可以登上貝倫塔頂,眺望遠方大西洋,感受大航海時代百船齊發乘風破浪的空前盛況。</h3> <p>五百年的歲月滄桑,帶不走貝倫塔的熠熠生輝,隨著時間的流逝,貝倫塔更像是一個守望特菇河的懷舊者。</p> <p>在特茹河畔上,這架大型的雙翼水上飛機,記載著一位女飛行員飛躍大西洋的壯舉。</p> <p>看!在特茹河上有一座紅色的氣勢磅礴的大橋,這就是著名4月25日大橋</p> <p>一排排白云在天空中飄動著,鋪成通往天際的階梯,“425”大橋就像一道美麗的彩虹點綴其間,美如畫。</p> <h3>高聳傲立于“425”大橋南岸的110米高耶穌像, 正張開雙臂擁抱庇護著這片樂土。</h3> <p>在特茹河畔有一個建于1940年的帝國廣場,它是我見過歐洲最大氣最恢宏的廣場。葡萄牙總統德索薩曾經就是在帝國廣場為習主席舉行隆重歡迎儀式的。今天帝國廣場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格外美麗,宛如一幅精美絕倫畫卷。</p> <h3>廣場上有占地面積約3300平方米的花園和大型噴泉。<br></h3> <h3>帝國廣場北邊是熱羅尼姆斯修道院和圣瑪利亞貝倫教堂,修道院與教堂相連接長達100多米,這種氣吞萬里的氣勢彰顯了昔日葡萄牙無可匹敵的海上霸主地位。<br></h3> <h3>帝國廣場背景是沿山丘而建的五彩繽紛的居宅,宛如一條七彩畫廊。<br></h3> 1983年圣瑪利亞貝倫教堂、熱羅尼姆斯修道院和貝倫塔一起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h3>氣勢不凡的圣瑪利亞貝倫教堂,這里安放著航海家達伽馬和葡萄牙詩人卡蒙斯的靈柩。<br></h3> <h3>熱羅尼莫斯修道院由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1469--1521)興建于1502年,1580年建成,全部建設資金都來源于遠洋探險的貿易。熱羅尼莫斯修道院就像一位偉岸的巨人,用堅實修長的“臂膀”牢牢地堅守著這座城市的輝煌。<br></h3> <h3>熱羅尼莫斯修道院是葡國人的精神家園,那些出海探險征戰前的航海家和水手們,都要到這里進行祈禱,使心靈得到慰藉,求天主和先輩航海家保佑一帆風順,平平安安,勝利凱旋。 <br></h3> 說來也真是神了,在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中,城市建筑幾乎全部被毀,而修道院卻完好無損,葡國人認為這是上帝的庇佑。 <p>像是一幅淡雅的彩色水墨畫,幽靜且美。</p> <h3>滿眼美景,那些充斥著美學和宗教符號的歷史建筑,生動更迷人,不想移步。</h3> <h3>兩匹長著海洋動物尾巴的神馬噴泉。</h3> <p>美麗的就如同一杯五彩斑斕的雞尾酒,百味雜陳,挑動著你的每一根神經。</p> <p>人不知不覺就迷失在這美景中……</p> <p>在特茹河畔帝國廣場上,聳立著一座52米高的航海家紀念碑。這是在1960年為紀念葡萄牙航海大發現奠基人恩里克王子逝世500周年時所建,又稱恩里克王子紀念碑 。外觀像極了一艘即將揚帆的古老帆船,站立在船頭的是大航海先驅恩里克王子,他手持三桅帆船模型凝望著遠方的大海,幻想著遙遠的東方。追隨在他身后兩旁的是偉大的航海探險家哥倫布、達迦馬、麥哲倫、迪亞士以及葡萄牙歷史上有名的將軍、傳教士和科學家等33位雕像。</p> <h3>葡萄牙大航海的總領航人恩里克王子(1394年一1460年),他癡迷于地理學和航海業,終身未娶,傾一生之力只做一件事就是導演和指揮葡萄牙開啟了遠征大海的探險之旅。</h3> <p>恩里克王子具有雄才韜略,廣集人才,將意大利人、阿拉伯人、猶太人、摩爾人等不同種族的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地圖繪制家、數學家等眾多學者匯聚在他的麾下,為航海進行各種研究。創辦海航學院,培養航海人。改進中國的指南針,制作出航海儀器,研制出當時世界上先進的多桅快速三角帆船。并且把數學和天文學的知識應用于海航上。1443年葡萄牙探險者在羅卡角揚帆啟航。恩里克王子最終實現了他多年的航海之夢,讓葡萄牙成為當時歐洲的海航中心。</p> <h3>看著港灣里那些帆船,思緒一下子就翻飛到那個達伽馬、麥哲倫等英雄輩出的大航海時代。<br></h3> <p>那一排排多桅快速三角帆船,隨波起伏,搖頭晃腦,仿佛一遍又一遍的訴說著恩里克王子的豐功偉績……</p> <h3>在航海家紀念碑前的帝國廣場上,鋪設了一個直徑50米的一個航海羅盤,中央有一幅標示了葡萄牙人在航海時代首次到達之地的路線及年份的世界地圖。<br></h3> <h3>在地上這幅刻有葡萄牙發現新大陸日期的世界地圖上,我找到了標明1514年發現澳門,也撕開了中國人永遠的心痛。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門的居住權,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占領澳門并將此辟為殖民地。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h3> <h3>一個彈丸小國竟然使泱泱天朝大國屈服,只有一種解釋落后就要挨打。新中國成立70年,中國發生了巨變,震驚了世界,也改變了世界,未來世界是屬于中國的!我愛你中國!<br></h3> <p>自由大道修建于1879年到1886年,有寬達90米10車道的林蔭大道,帶有花園。被譽為里斯本的香榭里舍大街,兩邊全是古典、奢華的建筑,布滿了奢侈品店,兩端分別是光復廣場與龐巴爾侯爵廣場。</p> <h3>自由大道上的人行道和圓環,都鋪設傳統的葡式碎石花路,造型獨特,花樣翻新,行走上面是美的享受。<br></h3> <h3>自由大道還裝飾著許多重要人物的紀念碑和雕像,1931年豎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陣亡紀念碑,是雷貝洛?德?安拉德和馬克西米亞諾?阿爾維斯的杰作。</h3> <p>走著走著就到了龐巴爾侯爵廣場,這是一座大地震紀念廣場。1755年11月1日,里斯本發生了罕見的9級大地震并引發了海嘯和火災,奪去了里斯本1/3的人口,這座奢華驕傲的城市在大地震中幾乎毀滅。當時的首相龐巴爾侯爵臨危受命,立下軍令狀,制定了一項堪稱18世紀最好的城市重建藍圖,率領里斯本人重建家園。為紀念龐巴爾侯爵的豐功偉績,于1917年至1934年建了這個廣場。</p> <p>高大白色的石柱上矗立著龐巴爾侯爵的雕塑,他面向特茹河,目光深遠,含顎收腹,充滿自信的俯瞰著自己規劃重建的龐巴爾下城,身邊是一只獅子象征著權力和威嚴。可見里斯本人多么敬重這位侯爵。 </p> <p>龐巴爾侯爵廣場北走,展現眼前的一片無邊綠野,就是愛德華七世公園,占地26公頃,是里斯本最漂亮的公園。公園最開始名為“自由公園”,為了紀念1902年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首次訪問葡萄牙,公園改名為愛德華七世公園,標明了當時英葡親密政治關系。</p> <h3>這里是里斯本人休閑娛樂的場所。</h3> <p class="ql-block">最令人著魔的是愛德華七世公園那一片藍花楹,浪漫夢幻紫,成為永恒的記憶!</p> <h3>喜歡這條藍花楹大道,漫步其中,看滿天的藍花楹花瓣在空中飛舞,甚是醉人。</h3> <p class="ql-block">藍紫色的花兒滿滿地掛在枝椏上,層層疊疊,就像鑲嵌在藍天白云下的一團團紫色的云霞,如夢似幻,道不盡的唯美浪漫。</p> <h3>滿園紫色,美得讓人移不開眼。<br></h3> <p class="ql-block">藍中帶紫,紫中泛藍,<span style="font-size: 18px;">如詩如畫。</span></p> <p>喜歡這些令人無限遐想的紫色花朵。</p> <p class="ql-block">抬頭一看,滿天紫色,<span style="font-size: 18px;">如煙似霞</span>。</p> <p>微風吹過,紫色彌漫,仿佛在訴說著一簾幽夢。</p> <h3>最令人著迷的是愛德華七世公園山坡上的風景, 只望一眼就會被迷醉……<br></h3> <p>草坪像一幅雕繡的巨大綠色地毯,直鋪到白色的龐巴爾侯爵塑像基座腳下,深藍色的特茹河像藍色緞帶一樣環繞在漂亮的龐巴爾下城,湛藍天空上的白云一直飄往天際,這景色真是美極了。 </p> <p>海邊層疊云集了里斯本近代幾乎所有類型的建筑精品,甚是壯觀,這就是龐巴爾侯爵重建的“新里斯本”,又稱龐巴爾下城。</p> <p>龐巴爾侯爵重建的“新里斯本”,比奧斯曼男爵1853年至1870年改造的“新巴黎”要早近一個世紀。</p> <p>坐在石臺上俯瞰整個里斯本城,便會驚異于它的美艷,久久不想下來。</p> <p>極目遠望,隱現于綠樹叢山頂中的黃色城墻是圣喬治城堡,下方是色彩炫麗的龐巴爾下城。</p> <p><br></p> <h3>坡頂上聳立著推翻法西斯統治,建立民主制度政變的雕塑作品,紀念碑名為“1974年4月25日的覺醒”。<br></h3> <h3>走下山坡,離開愛德華七世公園,去看看龐巴爾侯爵重建的龐巴爾下城到底有多美。</h3> <h3>果然名不虛傳,那些橙色屋頂,色彩繽紛、豪華優雅的建筑,別致的鵝卵石街道,看得是眼花繚亂,目不暇接。</h3> <h3>這是光復廣場,最醒目的是廣場中央的方尖碑,它是為了紀念葡萄牙1640年經過西班牙60年統治后重新獨立而建的。方尖碑具有埃及風味,下面勝利女神的青銅雕像非常精美。</h3> <h3>1930年代的伊甸電影院。</h3> <p>羅西歐廣場建于十三世紀,這里曾經是里斯本人民舉行慶祝活動、斗牛和行刑處決的場所。現在這里是里斯本人的文化娛樂的中心,廣場周圍布滿了商鋪、飯店和咖啡廳,非常繁華熱鬧。</p> <h3>美麗的噴泉似乎在優雅地向過往行人講述著昔日葡國輝煌的航海歷史。<br></h3> <p>1874年羅西歐廣場中央豎立了葡萄牙國王佩德羅四世(1798-1834)的雕像,他擁有“解放者”、“士兵國王”、“巴西國父”等榮稱。紀念碑底部有四尊小型女性雕像,分別象征佩德羅四世的正義、智慧、力量和自律。</p> <h3>廣場的北面是建于1846年的瑪利亞二世國家劇院。相傳支撐門廊的6根愛奧尼亞式立柱,取自大地震中倒塌的圣方濟各修道院。門廊頂部有三角形頂飾雕像,在二位藝術女神中間是被譽為“葡萄牙戲劇之父”的吉爾文森特。</h3> <h3>羅西歐廣場的地面非常漂亮,呈現水波紋狀,行走在其中仿佛漂浮在波濤翻滾的大西洋海浪上,感受到了里斯本人對于大海的一片深情。<br></h3> <h3>一棟棟依山而建的樓宇錯落就像搭建起的彩色積木,鑲嵌其間分外妖嬈。</h3> <h3>徜徉在起伏蜿蜒的小路,五彩繽紛的房子,古色古香,讓人陶醉其中,耐人尋味。<br></h3> <h3>起源于1872年歐洲最古老的有軌電車,著名的28路電車哐當哐當地游蕩在老城區各個角落,就連聲音都在發光,成了里斯本的一道亮麗的風景。</h3> <h3>走走停停,腳踏著鑲嵌著各種花紋圖案的鵝卵石,沿路每個角落都隱藏著美麗的景色,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h3> <p>最引人注目的是30米高的奧古斯拉塔凱旋門高,這是為了紀念1755年大地震后的城市重建而建造。 凱旋門上榮耀之神手持桂冠,分別為身旁的勇敢和美德之神加冕。柱頂有四尊雕像,右側是努諾?阿爾瓦雷斯?佩德拉和龐巴爾侯爵,左側是達伽馬和韋里亞托。它象征著榮耀、勇氣和天賦,也彰顯了葡國人的不屈不撓精神。</p> <p>穿過奧古斯拉塔凱旋門,走進貿易廣場,古樸幽雅,雄偉壯觀。眼前一條通往大西洋的特菇河,一下子恍如穿越時空,看到了貿易碼頭最繁榮昌盛的景象。</p> <p>廣場中心聳立著身騎駿馬的約瑟一世雕像。約瑟一世(1714-1777)統治時期,里斯本發生了1755年大地震,是他任命首相龐巴爾侯爵為重建的統籌領導者,用二十多年的時間,成功完成了震后的城市重建,創造出了驚人的奇跡。</p> <p>龐巴爾將廢墟的皇宮改建為貿易、政府和民居為主的貿易廣場。 現在廣場三面環繞著黃色的建筑是葡萄牙國家行政機構的辦公大樓,這黃色與一面湛藍的特菇河真是絕配,看來黃色和藍色成為里斯本經典顏色,也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記憶。</p> <h3>里斯本還是高爾夫球的天堂,周邊一共分布著15個高品質的高爾夫球場。<br></h3> <h3>非常幸運,晚上入住里斯本郊外的高爾夫俱樂部,一睹高爾夫球場的風采。<br></h3> <h3>6月8日,晨起推開陽臺的門,高爾夫球場美景映入眼前,這是我見過最美的高爾夫球場,出去欣賞拍照。</h3> <h3>在里斯本留下了我匆忙的足跡,帶走了我最美好的回憶。再見美麗的里斯本!</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康县|
江安县|
怀柔区|
渝北区|
上高县|
晋城|
湟源县|
红安县|
治多县|
开封市|
霍州市|
石狮市|
綦江县|
香港|
罗平县|
晋中市|
建湖县|
唐河县|
拉萨市|
饶阳县|
内黄县|
甘洛县|
香河县|
湾仔区|
承德市|
靖宇县|
铜鼓县|
赤水市|
伊宁市|
喀喇沁旗|
大余县|
宜城市|
五大连池市|
张家界市|
余庆县|
德州市|
永城市|
太仆寺旗|
大荔县|
鄯善县|
合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