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是新中國同齡人。一九六三年十月一日,十四歲的我參加了武漢市國慶游行。并且作為少先隊員的代表在武漢市慶祝國慶十四周年的中心會場上,升起了五星紅旗。</h3> <h3> 那是在五十六年前,我們武漢市實驗學校擔任了在武漢市國慶十四周年游行少年兒童方陣中,放汽球的任務。而我與三位女同學擔任了在少年兒童方陣前列少先隊旗的護旗手。(我只記得旗手是兩位男同學,名叫陳定戈,馮鞏興,有一位護旗手名叫魏崇娟,)。</h3><h3> 記得國慶那天早晨,我穿上了學校給我們定做的白府綢的長袖白襯衣,大紅真絲綢的背帶裙,腳上是白色的棉紗襪和黑色白底帶扣的方口布鞋,脖子上系的是綢質紅領巾,(這套服裝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六十年代,可是女學生最向往最理想的服裝了)。我在家對著鏡子照了一遍又一遍,心里是那個美啊,美瀑了!</h3><h3> 在游行集合的地方,工作人員把五顏六色的氫氣球分發給排列成方陣的同學們,這氣球都很大,有的張開雙手都抱不住,只有緊緊地拉著氣球的引繩。同學們的心都樂開了花。</h3><h3> </h3><h3> </h3> <h3> 突然來了一位工作人員,把我和馮鞏興叫上,來到慶祝國慶的中心會場。就是現在解放大道上的中山公園大門前面。</h3> <h3> 他告訴我們,今天要在中山公園對面的中蘇友好宮前的廣場上完成升國旗的任務。旗桿是臨時豎在中蘇友好宮廣場上,沒有任何電動裝置的活動旗桿,要憑我們的雙手拉繩,把國旗升上去,而且是在樂隊奏完兩遍國歌后,準時升到桿頂。</h3> <h3> 接受了這樣一個任務,沒有思想準備的我倆心里都很緊張又興奮。想到當上國旗升旗手,這是多么光榮又神圣呀!</h3> <h3> 我抬頭看到天是那么堪藍堪藍,陽光是那么明媚燦爛,而我的心那,卻撲通撲通地跳個不停。連軍樂隊什么時候來到旗桿后面的中蘇友好宮廣場都不知道。</h3><h3> 北京時間十點正,站在中山公園門樓上的劉惠農市長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四周年武漢市慶祝大會開始,軍樂團奏起了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我和馮鞏興緊緊站在旗桿兩邊,一個用手拉繩,一個用手放繩,緩緩地升起了國旗。</h3><h3> 仰望著徐徐上升的鮮艷的五星國旗,我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我們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沐浴著黨的陽光雨露,茁壯又幸福地成長著。</h3><h3> 當國旗升到旗桿四分之一的地方,我發現國歌第二遍演奏才開始不久,就用手拉住繩子不放,馮鞏興問我怎么啦?我說升快了點。兩人正在爭論,耽誤了時間,又發現國歌馬上就要奏完了,只得急急忙忙地把國旗一下升到了旗桿頂。</h3><h3> 升完國旗后我們(一個是旗手,一個是護旗手))務必馬上趕回少先隊方陣。記得當時我的手心全是汗,馮鞏興的白襯衫被汗水濕透了。</h3><h3> </h3> <h3> 我們少年兒童方陣排在游行隊伍最前列,在《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的軍樂聲中,走到了國慶會場。當孩子們把手中的氣球放飛時,現場一片歡呼聲。蔚藍的天空立刻飛滿五彩繽紛的氣球。那氣球帶著歡樂,帶著童心,帶著希望,象征著祖國美好的明天……</h3><h3> </h3> <h3> 因沒能參加放氣球,少先隊的輔導老師給我留了一個消氣了的大氣球皮子,我一直珍藏了很久很久。</h3> <h3> 五十六年過去了,我曾無數次重返升國旗的現場。中山公園還在,而中蘇友好宮早已拆除,武漢的老一輩人都深深懷念它。它曾經是那么雄偉氣魄,那么富麗堂皇……。而那曾經升過國旗的旗桿,也不見了蹤跡。</h3><h3> 我們當時升國旗的情景沒有錄音,沒有錄像,更沒有電視直播,甚至連照片都沒有留下。但是我知道,建筑物雖然消失了,活動旗桿雖然撤除了,但土地還在,人還在,愛國之心還在!那鮮艷的旗幟永遠飄揚在我心中。</h3><h3> 今借祖國70周年大慶之日,我要自豪地告訴后輩們,我當過升旗手,曾經在祖國的大地上,親手升起過一面五星紅旗。</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东县|
闸北区|
隆安县|
永修县|
SHOW|
突泉县|
交城县|
古丈县|
阿荣旗|
卫辉市|
日土县|
西乌珠穆沁旗|
会理县|
乡宁县|
招远市|
鄂托克前旗|
石河子市|
建阳市|
盐亭县|
永登县|
涞水县|
卢湾区|
登封市|
北流市|
砚山县|
华亭县|
乐都县|
拜城县|
温泉县|
湘西|
靖边县|
禄丰县|
水富县|
潼关县|
弥渡县|
上思县|
青岛市|
兰溪市|
瓦房店市|
洛浦县|
晋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