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h3> <h1><b><u><font color="#167efb">尋覓剪紙的古老印記</font></u></b></h1><h3>一一新疆吐魯番阿斯塔納古墓出土南北朝時期的剪紙紋樣。</h3><h3><br></h3> <h3><br></h3><h3>民間剪紙是中國傳統民俗中最普遍、最本原、最具文化象征的傳統習俗之一,是依附于民間生存生活形態的活態文化傳統,是民間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h3> <h3>剪紙是深受我國民眾喜愛的民間藝術瑰寶,是以紙為加工對象,以剪刀(或刻刀)為工具進行創作的藝術。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傳,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的藝術形式質樸、單純,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在民間,逢年、過節、結婚、慶典等場面都能見到它的身影,能增添喜氣、祥和的氣氛。中國剪紙,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載體之一,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h3> <h1><u><b><font color="#167efb">項目介紹</font></b></u></h1><h3>昌樂剪紙(劉菁霞剪紙項目),是昌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劉菁霞剪紙是昌樂縣五圖吳家莊劉菁霞的家傳手藝。主要用剪刀和紅、黑、藍、白色紙剪制喜花、頂棚花、窗花、掛畫等各類圖樣,用于民俗活動、節日和室內懸掛欣賞。該剪紙項目主要活動在昌樂縣及周邊地區。</h3> <h3>昌樂剪紙劉菁霞作品《國運昌盛》。</h3> <h3>《耄耋金秋》</h3> <h3>該項目多次把剪紙技藝傳授給昌樂縣殘疾人群,送進昌樂社區教育老年大學堂,多次參加昌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展演活動,受到了人們的一致好評。</h3> <h3>該項目2010 年在昌樂縣綜合實踐創新實驗學校開設剪紙活動室,面向全縣中學生展開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的傳承培訓,培養了大批的剪紙愛好者。</h3> <h3>該項目教學特色:創設社會活動情景,讓學生以主人的角色參與教學活動,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積極主動,自律輕松的學習。通過嘗試體驗剪紙工具、材料與制作過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審美能力,教育學生熱愛民族文化,勇于擔當傳承,刻苦努力,仔細認真,發揚工匠精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鼓勵為主,進行綜合素質評價,使學生全面發展。</h3> <h1><b><u><font color="#167efb">體驗剪紙的獨特魅力</font></u></b></h1><h3>請一起走進昌樂縣綜合實踐創新實驗學校剪紙課堂。</h3><h3><br></h3> <h3><u><b><font color="#39b54a">組織課堂</font></b></u></h3><h3>引導學生擔當責任,自主組織課堂紀律,注意安全,明確分工職責,體驗做課堂的小主人!</h3> <h3>帶勁兒的小主持人!</h3> <h3><b><u><font color="#39b54a">關注非遺</font></u></b></h3><h3><font color="#010101">仔細看看有幾位同學以前做過剪紙?臉紅了吧!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共同的責任!</font></h3> <h3>先來看看外面的世界一一關注中國非遺現狀,了解家鄉昌樂剪紙。</h3> <h3>民間剪紙藝人越來越少;國家大力弘揚傳統文化,開展中國”非遺”傳承培訓</h3> <h3>昌樂非遺傳承活動如火如荼進行中</h3> <h3><b><u><font color="#39b54a">學習剪紙技藝</font></u></b></h3><h3>都準備好了嗎?快快加入進傳承的隊伍吧!</h3><h3>(剪刀、紙等工具發放完畢)</h3> <h3>劉菁霞(昌樂剪紙傳承人)老師先來教你剪蘋果。學習剪紙的基本剪法:1、折紙 2、描畫圖樣 3、剪刻紋樣 4、修整完成</h3><h3>注意線條流暢,鋸齒均勻,小心剪斷。</h3> <h3>小試牛刀 一一一嘗試剪紙基本剪法</h3> <h3>跟蹤指導,確保人人掌握</h3> <h3>外加一個小先生!</h3> <h3>注意存在的問題,爭取越來越好呀</h3> <h3>最可愛的小蘋果成功完成</h3><h3>小心,你的技藝要超過老師了呀!</h3> <h3>平安團圓寓意美,中國剪紙送吉祥</h3> <h3><br></h3><h3>愛心提示:別忘了課間休息會兒,同學們!</h3> <h1><b><font color="#39b54a">怎樣創作剪紙呢?</font></b></h1> <h3>觀微課,先了解一下剪紙常用紋樣吧</h3> <h3>1、學會用紋樣裝飾美化</h3><h3>2、掌握圖案設計規律</h3><h3>3、突出表現主題內容</h3> <h3>我搶先秀秀,做個團花給你看</h3> <h3>跟奶奶學的雙喜字</h3> <h1><u><font color="#39b54a">辛勤勞動篇</font></u></h1><h3>咱們一起來賽賽一一剪紙課堂大比拼</h3> <h3>描繪自己喜歡的圖樣</h3> <h3>設計自己的圖案</h3> <h3>小紋樣制作要高度仔細認真</h3> <h3>好忙活!</h3> <h3>魅力瞬間</h3><h3>一一專注神態超可愛!成功定要恒心堅!</h3> <h3>互幫互學快樂多!</h3> <h3>不知不覺在傳承</h3><h3>偷拍</h3> <h3>偷笑偷笑</h3> <h1><u><font color="#39b54a">成果展示篇</font></u></h1><h3>剪個窗花窗上貼,不看別的光看它!</h3> <h3>剪對雙喜賀新人,事業愛情雙豐收!</h3> <h3>剪個生肖把親人來送,定會夸我心靈手巧加情商高!</h3> <h3>裝飾服裝我最美!</h3> <h3>青蛙王子酷不酷!</h3> <h3>剪個卡通來趕時尚,與時俱進眼光遠!</h3> <h3>最有創意是團花,團圓美好個性強!</h3> <h3>自由發揮屬四折</h3><h3>創作輕松又美觀</h3> <h3>匠心獨運顯身手!大師的名號屬于我!</h3> <h3>傳承華夏愛民族,龍的傳人一一我驕傲!</h3> <h3>剪朵荷花比一比,表里如一品性高,映日荷花別樣紅,和和美美暢和諧!</h3> <h3>心有底氣,我最帥!</h3> <h3>看看數俺剪最多!</h3> 闖過難關,我好開心!<h3><br></h3> <h3>心靈手巧都很美!</h3> <h3>非遺之花處處開,和美團聚華夏是一家!</h3> <h1><u><font color="#167efb">反思感悟篇</font></u></h1> <h1><u><font color="#167efb">課程專家:</font></u></h1><h3>劉菁霞,女,48歲,在昌樂縣綜合實踐創新實驗學校從事剪紙傳承培訓工作,一級教師。</h3><h3>劉菁霞自幼喜愛剪紙,一有空就拿起剪刀。為超越自己,深入研究了各地剪紙的特色,遍訪民間藝人,曾兩次參加參加中央文化、組織部開展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培訓班。技藝日趨成熟,剪出的線條細如絲線,打出的細鋸齒如毛發,并在繼承中開拓創新,運用黑、白、灰效果來表現剪紙,使剪紙形象有遠近虛實的變化,使傳統的圖案式的剪紙有了層次感和立體感。</h3><h3>獲獎作品:</h3><h3>2016年,剪紙作品《富貴吉祥》榮獲第二屆中國濰坊民間藝術博覽會金獎。</h3><h3>2017年,剪紙作品《富貴吉祥》在第五屆濰坊工藝美術節暨風箏博覽會中獲銀獎。</h3><h3>2017年,剪紙作品《連年有余》在民間“巧剪子”剪紙大賽中獲優秀獎。</h3><h3>2018年,剪紙作品《花開富貴》、《和和美美》在2018年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省工美學會、博覽會組委會舉辦的第十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手工業民間藝術展中,分獲“梁子黑陶杯”省工美精品獎銅獎、金獎。</h3><h3>2018年,在《名家課堂》主題活動中,深受學生喜愛,教學成果顯著,榮獲“最佳人氣”獎。</h3><h3>2018年,被過渡為昌樂縣立德樹人標兵。</h3><h3>2 019年8月,《敦煌遺風》在昌樂縣首屆傳統手工創意大賽中獲“最佳創意獎”。</h3><h3>2 019年8月,在昌樂縣首屆傳統手工創意大賽中獲“傳承匠心獎”。</h3><h3>2019年9月,《傳統文化融合進實踐課堂的研究》獲縣政府成果獎。</h3> <h3>《貓趣》毛策技巧的表現</h3> <h3>作品欣賞:</h3><h3>《戲曲臉譜》線條細長</h3> <h3>《桃花》細小形象制作,難度較大。</h3> <h3>《敦煌遺風》</h3> <h3>《和和美美》</h3> <h3>劉菁霞熱愛剪紙,為了讓這門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發揚廣大,堅持從事剪紙教學、傳承事業三十年,始終堅守著這份初心,從未動搖過,成了執著的守藝人!教育學生耐心制作,吃苦耐勞,敢于擔當傳承民族文化的責任。她開設了木板年畫制作和書法等非遺教學項目,推動了學校的非遺項目的發展,為學校首批入選“濰坊市非遺校園教育傳承實踐基地”做出了突出貢獻。</h3><h3>劉菁霞積極響應昌樂縣非遺保護中心,走向社會,參加昌樂“非遺”成果展演、“非遺”進校園、“非遺”惠民下鄉、“非遺”免費培訓班等一系列活動,培養了大批的剪紙愛好者,傳授的徒弟中技藝突出者有王秀娟、劉愛萍、張春麗等。劉菁霞使剪紙走進人心、走進生活,做到了活態傳承,為昌樂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劉菁霞申報的“昌樂剪紙”入選了昌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劉菁霞也入選昌樂縣級剪紙技藝代表性傳人。</h3><h3>榮譽稱號:</h3><h3>2017年4月被昌樂縣委宣傳部、縣總工會授予“昌樂縣工匠”、“昌樂縣名匠”、“昌樂縣富民興昌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h3><h3>2017 年7月,獲得“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稱號;</h3><h3>2017年9月,在中國濰坊傳統工藝創意設計大賽中獲“能工巧匠”榮譽稱號;</h3><h3>2019年4月,榮獲“濰坊工匠”榮譽稱號。</h3><h3>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劉菁霞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繼續努力!</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楚县|
长治市|
眉山市|
东莞市|
宝坻区|
饶平县|
泗水县|
高唐县|
奉新县|
固镇县|
祁连县|
河南省|
嵊州市|
资源县|
仁化县|
雅安市|
鲜城|
东安县|
肇东市|
滦平县|
新河县|
海淀区|
富锦市|
通河县|
陵川县|
甘孜县|
从江县|
潼关县|
论坛|
都匀市|
哈尔滨市|
民县|
周宁县|
宁津县|
罗山县|
吴忠市|
容城县|
车险|
肃北|
北川|
阆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