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國鐸口述 張沫整理</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村夫編輯制作</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h5> <h3> 9月26日,是我國著名的大慶石油會戰六十周年紀念日。</h3> <h3> 大連石化公司有一位名叫王國鐸的退休高級工程師,一生中參加了三次石油會戰,其中就有大慶石油會戰。</h3> <h3> 老人一生的傳奇經歷說來話來……</h3> <h3> 不久前,我來到王國鐸家。在他簡樸的客廳里,94歲的老人向我講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參加三次石油會戰的往事。講到動情處,他的聲音有些顫抖,雙眼也微微泛紅。</h3> <h3> 老人稱得上是一位與共和國石油工業同時起步的“老石油”。1953年,他從西北工學院化工系石油專業畢業,分配到大連石油七廠(現大連石化公司)蒸餾車間。從此,這位幼年失去父母的孤兒,以單位為家,全身心地投入了共和國火熱而年輕的石油加工事業中。</h3> <h3></h3><h3> 別看老人那時歲數不大,但進取心和事業心很強,加上聰明好學,刻苦鉆研,才工作一年多,就在全國當時僅有的一份專業雜志《石油工業通訊》上發表了《蘇聯第二巴庫高硫原油脫硫加工方法探討》,在業內引起震動,連蘇聯專家都感到驚愕,第二年被破格提拔為生產技術科副科長,并被評為石油七廠勞動模范。過硬的思想和專業,成了他參加三次會戰的“通行證”。〈圖為1960年的石油七廠蒸餾裝置〉</h3> <h3> 1958年初,結婚不到一年的王國鐸被調往廣西參加南寧煉油廠和百色“人造石油”煉廠的建設。大慶油田發現前,我國石油資源極為緊張,國家提出“天然石油和人造石油并舉”的建設方針。”人造石油,就是從煤炭中經過低溫干餾工藝提取汽柴油。</h3> <h5><font color="#808080">廣西舊貌</font></h5> <h3> 他在廣西,幾乎沒休過節假日,一心撲在工作上。談到會戰那些年的經歷,他最感到對不起的人是妻子。他和妻子在大連沒有一個親屬,三次會戰期間,當教師的妻子相繼生了三個孩子,他都沒能陪在她身邊。〈左2王國鐸〉</h3> <p class="ql-block"> 1959年,他們的第一個孩子臨產前,醫生通過診斷,告誡她孩子難產的可能性很大。在妻子李淑梅多次來的信催促下,他終于放下工作,從遙遠的百色煉油廠回到了大連。可是三四天過后,妻子還是沒有動靜。這時,他又接到煉廠領導多次發來的加急電報,讓他無論如何抽空去趟撫順石油設計院,催交煉廠設計和施工圖紙。他和妻子商定,“我去設計院,如有臨產前兆馬上給我拍電報。”可就在他走后的第三天,妻子臨產了,深夜里自己捂著肚子就去了醫院。同屋孕婦家屬忙前忙后、噓寒問暖的,唯獨她一個人在醫院又挨餓,又無人陪伴。他趕回來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圖為王國鐸夫婦和第一個孩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感謝老人的女兒給我們提供的珍貴照片</p> <p class="ql-block"> 妻子李淑梅在崗位上是一位好老師,多次被評為學校和省市先進個人,曾連續三年被評為大連市勞動模范。她一個人既要養育孩子,又要忙于工作。他自知對不起妻子,當場夸下海口,“你下次再生產時候我一定在現場。”但老二、老三降臨人間的時候,他又都不在身邊。現在每當想起這些,王老都感到愧疚。</p> <p class="ql-block"> 1959年9月26日,松遼平原”松基三井“首噴工業油流以后,國家決定從全國各地調動精兵強將支援大慶。1961年6月,王國鐸接到參加大慶會戰的調令,調令下得很急,來不及和妻子商量,也沒有時間先回大連探家,就從廣西直奔北大荒了。</p> <h3> 王國鐸一路上乘火車和汽車到達黑龍江省安達縣龍鳳煉油廠籌備處。當火車路過北京時,他看到堂堂共和國的首都公共汽車都背著煤氣包,像蝸牛一樣爬行,后面還拖著一條長長的黑煙,心里很不是滋味。</h3> <h3> 大慶會戰時,國家正處在三年困難時期,但對大慶油田會戰是大力支持。當時城鎮居民的口糧定量十分苛刻,農村甚至出現吃樹皮的景象,而對參加大慶會戰的幾萬人,高粱米飯管飽。不過吃的是草高粱(沒有脫凈殼)。幾乎頓頓都是高粱米飯,菜的油水很少,常常是鹽水煮白菜。</h3> <h3> 1961年10月,大慶已經是滴水成冰的時節,最冷時的溫度是-43度。會戰大軍在荒野上以帳篷為家。夜里的大北風把帳篷吹的“呼噠、呼噠”直響。晚上睡覺時,除了脫鞋,衣服都不敢脫,狗皮帽子24小時不離頭。</h3><h3> </h3> <h3> 條件太艱苦了!記得當時有位剛調來的齊主任,他朝鮮族的妻子受不了了,丟下老齊和孩子,投奔朝鮮去了。齊主任一個人帶著一個18歲的兒子、一個12歲和一個6歲的女兒,一家四口同大家一起擠在大通鋪上。由于齊主任整天忙于工作,無心管理孩子,加上沒有水,他的兩個女兒頭上生了好多虱子。</h3> <h3> 北大荒當時水資源匱乏,夏天能好一點,挖掘的井還能存點水和靠老天降點雨。冬天天寒地凍打得井凍干了,有時稍微打出一點水要優先保證鉆井用水再就是給廚房留著做稀飯用,與其說是水,還不如說是淺黃色的泥湯。就是這樣的水也成了稀罕物了。 臨睡前能用毛巾沾點水擦把臉,都成了一種極大享受。 </h3><h3> 那時,領導干部和普通職工一個樣,在大慶蹲點的石油工業部長余秋里就住在宿舍兼辦公室的四處透風的馬廄里。當時常掛在領導嘴邊的一句話是:如果給國家找到了石油,把生產搞上去,你就是哭也好聽。</h3> <h3>1962年余秋里〈左 1〉、康世恩陪同周總理視察大慶。</h3> <h3>1962年余秋里〈左 1)陪同周總理察看大慶工人宿舍。</h3> <h3> 為了鼓舞士氣,搞好油田的開發和建設,大慶每年都要開大規模的總結會——評功擺好!給參加會戰的每一位同志擺好,鼓舞士氣。大家踴躍發言,有一點的成績都會擺出來,會場異常熱烈。輪到給一位平時工作一般的同志擺好時,會場突然冷場,沒有一個人發言。那人坐不住了,站起來說:“怎么,我沒有功勞還沒有苦勞嗎?我至少沒有當逃兵。”這件事傳到坐鎮大慶指揮會戰的康世恩耳朵里,他說:“沒有當逃兵的職工也是好職工,功勞有大有小,凡參加會戰的人都應記一功!”</h3> <h3> 王老激動地告訴我:“我在大慶工作近十年,親眼見證了石油工人在荒野上建起了祖國的大油田。當原油從地下噴出來的時候,我感覺自己所做的一切,受過的一切苦難都值了!”</h3> <h3>王國鐸〈后排右4〉和工友在大慶第一口油井前留影。</h3> <h3> 1970年,中蘇珍寶島之戰爆發,東北地區變成了戰略一線,如果戰爭再次升級,大慶油田難保。為了有備無患,國家決定開辟三線戰備油田。于是王國鐸的第三次會戰又拉開了序幕。當年,他從大慶又被調往湖北省籌建荊門煉油廠。</h3><h3> 王國鐸作為技術負責人負責常減壓、催化裂化、延遲焦化、鉑重整等裝置的建設運行。當時廠址選在大山溝里,沒有交通,住的地方是用竹竿、葦席子搭起的席棚子。湖北夏天雨水多,濕熱,蚊蟲肆虐,晚上咬的無法睡覺。該廠雖地處長江流域,但冬天還經常下雪,沒有取暖設施,晚上凍的人們睡不著覺。“像我們這些從北大荒來的人不怕冷,但很難適應這種潮濕陰冷的環境,出現嚴重的水土不服,好多同志都要求調換工作,但我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王老如是說。1973年荊門煉廠會戰結束,裝置全部建成順利投產!</h3> <h5><font color="#808080">荊門舊影</font></h5> <h3>如今的荊煉</h3> <h3> 采訪臨近尾聲的時候,我問王老,您作為參加三次會戰的親歷者,過來人,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他沉思了片刻說:“我能親自參與并親眼目睹了中國石油工業從小到大、從初級到高級的發展全過程,我很自豪!”</h3><h3> </h3> <h1><font color="#ff8a00"> <b style="">三次石油會戰,足跡跨越半個中國,成為老人一生的驕傲。</b></font></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老的晚年</p>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10日,王國鐸老人去世,享年99歲。王老是一位普通的石油老人,但他又是不平凡,像他這樣參加了三次石油大會戰的人,在整個石油系統并不多見。王老甘于奉獻,為祖國奉獻石油的精神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圖為2024年春節,王老攝于星海灣。</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文稿作者感言</b></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和我同在機關工作好友--雅麗,在一次飯局中說:她年過九旬的老父親有個心愿,就是想把他在近二十年時間里,參加的三次石油會戰,尤其是大慶油田會戰的來龍去脈寫出來。二十年,正是一個人青春的大好年華。于是6月24日,我來到西安路大連石化公司高級工程師王國鐸家。老人精矍鑠,思維敏捷,一派學者風度,穿戴得整整齊齊等著我的到來。在3個小時采訪中,王老對他參加的三次石油會戰講述的如數家珍,可是當我問到他個人事情時,他連忙擺手說記不得了,記不得了。我搞不清楚是老人年事已高記憶不清了,還是他壓根把個人的事情置之度外?他一再強調"我的一生沒有遺憾,我只想在我的有生之年把石油會戰經歷告訴大家,叫晚輩們明白沒有石油作為支持,強國是句空話!國家是我們百姓的依靠!"今年是大慶油田會戰60周年,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我把老人的事跡寫出來,雖不完整,一定會遺漏許多感人的細節,但從現有文字里,我想也能折射出老一輩石油人往昔的光輝,看看我們石油前輩的青春是如何綻放的!〈張沫〉</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鳴謝大連石化企業文化處新聞中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鳴謝大連石化離退休管理中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鳴謝張沫</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019年9月26日</span></h1> <h3>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银市|
若羌县|
曲阳县|
江源县|
竹北市|
定远县|
黑水县|
周至县|
仪征市|
卫辉市|
平罗县|
恭城|
庐江县|
靖西县|
灵台县|
班玛县|
博客|
东丰县|
淄博市|
洛隆县|
佛学|
新绛县|
通化市|
通辽市|
崇文区|
阿克|
九龙县|
新丰县|
商城县|
淮阳县|
大庆市|
肃宁县|
镇巴县|
雷州市|
承德县|
宝坻区|
绥阳县|
许昌县|
凌海市|
贵德县|
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