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簡約中蘊含智慧</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一聽璩艷霞老師《散步》有感</h1> <h3><br></h3><h3> 講座中聽到璩老師上《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淚流滿面時,心中就有一種強烈去聽課的愿望;聽完《散步》第一課時就非常期待她的第二課時的來臨;聽完第二課時就有一種激切表達的欲望。璩老師的課堂是彰顯她個人魅力和風采的本色課堂;是那種“無雕琢裝飾,天然自渾成”的質樸課堂,是那種“從心所欲不逾矩”自由智慧的課堂,正如她在講座中所說:“把教學當成享受,你會越來越幸福!”璩老師享受她自己課堂的幸福,而我們享受著她課堂中的智慧。</h3><h3>下面先展示《散步》兩課時的教學內容。</h3><h3> </h3> <h3>《散步》第一課時,初讀課文一一再讀課文一一探究主題一一拓展延伸</h3> <h3>《散步》第二課時,導入課堂(上節課改寫標題入手)一一研讀課文的美(意境美,哲思美,對稱美)一一美文改寫成詩歌一一創作詩歌</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簡單的教學設計蘊含著教師對問題獨具匠心的思考</font></h1><h3></h3> <h3><h3>《散步》整體教學設計思路清晰簡單,但簡單背后卻閃耀著教師精心設計問題的智慧。問題設計指向性明確,內容層層深入。如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的要求具體明確:大聲朗讀,讀準字音和一句話概括文章的內容;再讀課文時思考“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來理解發生分歧后,”我”的處理方式和理由”,在充分朗讀課文后才去探究文本的主旨,這樣主旨的理解就水到渠成。第二課時重點就是研讀課文,設計了一個問題“用一個字形容閱讀感受”,這個問題非常巧妙,不僅可以探尋學生內心閱讀世界,還可訓練學生表達自己閱讀思考,最后還可作為研讀課文的切入點,一舉三得,這就是璩老師課堂高妙的地方,那是因為她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創造,而不是人云亦云、照本宣科、囫圇吞棗。正是璩老師用“問題之水”讓我們在課堂上看到學生的“思維之花”,可見高水平的問題等于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半。</h3></h3> <h3> 璩老師簡單的設計背后傳遞著“教語文”的新課程理念。璩老師的課堂處處滲透著學法的指導。也許教《散步》時大家都會有概括文章情節這個環節,但未必人人都會給予學生支架,提供概括的方法,并且引導學生一步步地掌握概括的方法,最后促進概括能力的發展。蘇格拉底認為教師在教學中的主要職責并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去發現,挖掘,引導,讓學習者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新知。璩老師的課堂真正實現了是在“教語文”,而非“教課文”。如果第二課時只是停留在品位文章語言美的階段,那這堂課也就是一個平常的語言鑒賞課,仍然是在分析課文。但璩老師高明的地方就是她抓住課文語言美的特點,改寫成詩歌,不僅從主旨上可以改寫,還可以從內容上改寫,最后引導學生創作詩歌,這種課堂就是從課文內容中學習方法,從理解語言到運用語言,關注學生語文發展,特別是在積累的基礎上學會運用,讓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就是“教語文”。如果教師們只是拿著一本課本在教課文,學生們只能接受,吸收著知識,雖然老師兢兢業業,喋喋不休,可學生可能會收獲甚微。因此要讓學生真正學會知識,學會方法,學以致用,我們要像璩老師一樣用課文來教語文。</h3> <h1>簡樸的教學內容蘊含著教師對文本深刻的析透</h1> <h3> 璩老師對文本理解的深刻體現在教學中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讓閱讀教學更有效。璩老師在課堂上帶領學生潛心涵泳,引領學生在閱讀中產生新的思考和發現,進而發現文本里邊的無限風景。如第一課時再讀課文這個教學環節,老師問:產生“分歧”后,他想找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嗎?書中還有其它辦法嗎?這樣一問,就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尋找答案,有學生立馬回答,“大路平順”,老師又抓住“平順”這個詞來解讀,學生體會到這可以帶給人一種安心之感;接著學生在書中又找到了“熬”字,在品味這個字時,有學生回答這體現“寒冬的漫長”,老師馬上追問“哪個地方可以看出寒冬的漫長”,又把學生的視線拉回到文本中,學生于是就有“對母親的擔心”“生命的脆弱”“突出母親的不容易”等等復雜的情感的全部詮釋;“書中還有原因嗎?”老師的追問從來沒有脫離文本,這樣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越來越深,最后探究主旨時,同學們順理成章地產生了許多思考和發現:珍惜親情;生命的理解(兒子茁壯成長的生命,母親日漸衰落的生命);責任的重大;感嘆生命的輪回;家庭是世界的一個縮影,家是最小國,家和萬事興;時間流逝的思考;一家人互敬互愛,和諧溫馨的畫面等等。璩老師真正帶領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與交流,于是課堂成為學生展示智慧火花的劇場。</h3><h3> </h3><h3> </h3> <h3> 璩老師對文本的析透還體現在教學中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在真情朗讀中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第二課時研讀課文品味美在意境這個段落,教師組織學生進行4遍朗讀,一遍一遍地朗讀中引導學生發現文本的魅力。第一遍齊讀,老師問“美在哪里,并說說理由”,學生回答是“生機勃勃”,老師馬上引導學生“能否就某一個字老說”,學生立馬就抓住“鋪著、隨意”等詞,表達了目光所及一片新綠,內心的欣喜之感;接著老師提示學生注意表點符號“;”,有的濃,有的淡,形成對比,分好之后寫到樹枝上的嫩綠兒,這是景物的點,自然引出點面結合的寫作手法;學生在老師的啟示下抓住了“省略號、感漢號”,詮釋出作者喜愛之情;老師繼續追問“還有喜歡的地方嗎”,學生不斷地生成新的表達“讓人賞心悅目、歡快鮮活、神情舒暢、享受”等等;第二遍朗讀,在充分解讀文本的基礎上自由朗讀;第三遍朗讀,個體朗讀,請一位同學朗讀,老師點評,指出不足之處,再請一個同學朗讀,老師再點評;第四遍朗讀,齊讀。每一次朗讀都有點評,每一次朗讀都有對文本的深入理解,每一次朗讀都有深刻的體悟,每一次朗讀都有不斷地進步。特別讓人佩服的是璩老師本人并不算是朗讀的能手,但她的學生個個是朗讀的高手,智慧的老師不是傳授,而是引領和點撥。</h3> <h3> 璩老師的《散步》是一堂沒有粉飾、沒有雕琢貨樸實的好課,“大象無形,大音希聲”,簡約中蘊含著智慧。我不由得想到了林清玄筆下的化妝:“化妝的最高境界可以用兩個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妝術,是經過非常考究的化妝,讓人家看起來好像沒有化過妝一樣,并且這化出來的妝與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現那個人的個性與氣質。次級的化妝是把人突顯出來,讓她醒目,引起眾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妝是一站出來別人就發現她化了很濃的妝,而這層妝是為了掩蓋自己的缺點或年齡的。最壞的一種化妝,是化過妝以后扭曲了自己的個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協調,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濃眉,大臉蛋的人竟化了白臉,闊嘴的人竟化了紅唇……”,化妝與上課,難道沒有異曲同工之處?</h3><h3> 追求簡單,是從容,更是成熟;是一個高度,更是一種境界。</h3><h3> </h3> <h3> 聽璩老師的課,就是一種藝術的享受,我們欣賞,我們佩服,我們震撼!但我們也想討個教學的妙方。在和璩老師交流的過程中,我得知璩老師現在是“空中飛人”,她剛從河南結束講座9點半回到家里,第二天就給我們上課,忙綠、辛苦自不必說,我心中更疑惑的是“她用了多少時間備課?”困惑之余我想起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故事,有一次蘇霍姆林斯基去聽一位歷史老師的課。聽課時他有一個習慣,記下執教老師的教學環節,課后點評。可那節課太吸引人了,直至下課他筆記本上也沒記下一個字。他問那位老師:“你備這堂課花了多長時間?”“直接時間是15分鐘,但我一輩子都在備這堂課。”那位歷史老師的回答了給我極深的印象。多么富有哲理的話語,正因為一輩子都在準備,所以短短的15分鐘才能備出如此精彩的課。璩老師無論多忙碌,她的課堂總是優質的。那是因為優秀教師的“功夫在課外”,“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學的道路是一條漫長的修行之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h3><h3> </h3> <h3>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福县|
高邑县|
梅州市|
乐至县|
临颍县|
怀集县|
道孚县|
吐鲁番市|
凌云县|
堆龙德庆县|
日土县|
库尔勒市|
措勤县|
古丈县|
南召县|
绥芬河市|
桂林市|
鄢陵县|
平谷区|
读书|
镇安县|
旺苍县|
吴江市|
玛纳斯县|
西峡县|
龙里县|
陆丰市|
贡嘎县|
桐梓县|
长垣县|
宁化县|
阿拉善盟|
涞水县|
凤山市|
泸溪县|
诸暨市|
深泽县|
安宁市|
伊川县|
绍兴县|
博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