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時至秋分,小區又多了幾分清寂,曾經刺耳紛雜的蟬嘶聽不到了,青碧的枝葉陡然間減了翠色,門前的草坪不經意間多了些萎黃,早起晨練時看到她們,草尖掛滿了露水映著晨光,不由得內心泛起些許涼意……</h3><h3>植物漸次蕭條了,就連熱熱鬧鬧開了一個夏天的紫薇也要歇著了,沒有花花草草的日子何其荒蕪,我不禁有幾分黯然。</h3> <h3>沒想到在樓角轉彎處,眼前卻是一靚,花匠不知什么時候在這里植下了幾叢花樹,滿目的花在秋風中悄然綻放,裊裊婷婷的樣子,不由地令人愉悅欣喜。或許群芳沉寂,這叢躲在墻角的花便格外清麗奪目。司空常見的木芙蓉花,第一次讓我感覺到非比尋常。</h3> <h3>以前常聽人說,花信都是由花神掌管的。木芙蓉花盛開于農歷九至十一月,這時百花凋謝,它卻傲霜綻放,獨占芳魁,被尊為十月的花神是再適合不過的。眼前的花粉粉的,花瓣緊挨著,圍成一個喇叭狀的大花朵,花瓣底部一線明艷的鵝黃簇擁著胭脂紅,仿佛是經畫師精描細繪,仕女額頭的桃花妝,托著塔狀的淡黃花蕊,尋常的花容頓生了幾許嬌俏。</h3><h3>都說木芙蓉以花色善變著稱,小區的這叢木芙蓉品相普通,花色變化不大,但也會在花的不同階段漸變呈現深桃紅、桃粉、粉白等色。</h3><h3>她朝開夕閉。在淡淡的晨光中妍妍盛開,總是以最美的姿容迎接你。朦朦晚霞的斜暉里她悄然收攏花瓣,嬌嬌的花骨朵似紅燭,隱身在夕陽的暗影里,宛如初次登臺表演的小演員們,在暗夜里蘊著明天,無比期待和興奮。<br></h3> <h3>或許因為木芙蓉的花或白或粉或赤,古人又喜歡將其依水栽植,而她美若芙蓉出水,麗如菡萏展瓣,因此便有了“芙蓉花”之美稱,又因其生于陸地,為木本植物,所以又名“木芙蓉”。其花臨近晚秋始開,受盡霜侵露凌,卻儀態款款,風姿綽約,一副笑傲江湖的瀟灑。有詩贊其“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h3><h3>木芙蓉花期長,開花旺盛,菊花傲霜,但木芙蓉開在其后,更耐霜寒,所以又名拒霜花。自古以來就很受人們的喜愛。白居易曾贊木芙蓉花:“花房膩似紅蓮朵,艷色鮮如紫牡丹”;蘇東坡寫下“溪邊野芙蓉,花水相媚好”;范成大揮筆贊美芙蓉花是“裊裊芙蓉風,池光弄花影”。</h3> <h3>既然花事花信花神說了算,芙蓉花的花神又是何方圣賢,我不由得心生好奇。</h3><h3>對木芙蓉花的認知最早來自《紅樓夢》,晴雯死后,小丫頭對寶玉說晴雯作了芙蓉花神,雖然無依無憑,但寶玉情愿信其有,認認真真地作了一篇《芙蓉女兒誄》,掛在了芙蓉花枝,以示哀悼。隨后引出林黛玉從芙蓉花中走出來那一段……而書里晴雯死時,中秋節都過了,應該已經進入了9、10月份,正是木芙蓉花綻放的時節,晴雯若作了花神,想必是非木芙蓉花神莫屬了。<br></h3><h3>在芙蓉誄中,寶玉贊晴雯:“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足見寶玉也更體現了曹公對晴雯這個角色的熱愛 。這樣一個品質純潔,風流俏麗,伶俐率真,個性要強的晴雯,其死后托身于木芙蓉花,化作木芙蓉花神,或許也是木芙蓉花的大造化吧。</h3> <h3>或許是緣于人們對木芙蓉花的喜愛,與之相關花神故事竟然好多個版本。其中最令人瞠目的是北宋大學士石曼卿擔當木芙蓉花神,以男士這樣身份和才華入圍花神 ,在花神界是不是絕無僅有!而我的印象里花神似乎都是女性的專享。這位受歐公敬仰,并親自撰文紀念的石曼卿,又有怎樣的傳奇,人們竟然在他謝世后還杜撰出花神之說,不可謂不奇。</h3><h3>宋代盛傳在虛無縹緲的仙鄉, 有一個開滿紅花的芙蓉城。據說在石曼卿死后,仍然有人遇到他,在這場恍然若夢的相遇中,石曼卿說他已經成為芙蓉城的城主,后人就以石曼卿為十月木芙蓉的花神。</h3><h3>石曼卿原名石延年,北宋文學家、書法家,字曼卿。他性格豪放,文章雄勁,嗜酒如狂,歐陽修曾為他專門寫就《祭石曼卿文》,可見多么推崇這位故交。歐陽修祭奠文章寫到:“石曼卿為人,廓然有大志,時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無所放其意,則往往從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顛倒而不厭”。他以真性情坦蕩為人,他狂飲的風流趣事很多。或許在那個時代,石曼卿于常人而言真是神一樣的存在,人們愿意他死后也浪漫的活著,既然是芙蓉城城主,那就順水推舟讓他作個木芙蓉花神又有何妨。只不過讓這樣一個身前意氣風發的錚錚男兒漢,死后卻去掌管花事,不知石城主是否真心樂意!</h3> <h3>關于木芙蓉花的故事還很多。相傳在唐朝時代,某家地主中生有美貌的女兒,名為芙蓉,在芙蓉年滿16歲時父親便四處為她尋找親事,但是芙蓉卻與家中的長工兩情相悅,父親得知之后便假裝答應,后將長工推入河中,芙蓉便以死相隨,岸邊長出了一朵美貌的花朵,人們便將此花命名為木芙蓉。</h3><h3>這個故事多少有點凄慘,也有些老調套路的成分在里邊,不過美麗的花延續了人的信念和追求,延長人世間的美好和情懷,木芙蓉花有知也會開心吧。</h3> <h3>關于木芙蓉花眾多典故中,最浪漫的傳說莫過于唐代才女薛濤巧制芙蓉紙的故事了。堪比卓文君的薛濤,被譽為唐代四大才女之一,流傳至今詩作有90余首,就在她退隱于成都西郊之浣花溪期間,看到此處所產紙張篇幅較大,不便寫作小詩,她則采用木芙蓉皮作原料,加入芙蓉花汁,別具匠心制成深紅色精美的小彩箋,被后人稱之為薛濤箋。此箋常常用于寫情詩情書,表達愛慕思念之意,這貌似小小的推新拿到今天也是很高明的文創。芙蓉花也因此被熏染上了更多的筆墨紙香和兒女情懷,而更受世人喜愛了。</h3> <h3>不知覺中,芙蓉花與我親近起來。窗外夜色漸濃,秋蟲你儂我儂,在夜幕下淺吟低唱。黑的夜轉長了,秋的風日漸薄涼、令人無奈,然而想到樓角嫻靜的木芙蓉花,我嘴角不禁輕輕上揚,這樣的時光里,但愿每個人都在芙蓉花的夢里,每個人都被溫柔相待,月光拂過,秋光不老,愿每張泛白的紙箋依然紅暈留香……</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阳县|
阳新县|
江达县|
玉树县|
六盘水市|
阜新市|
阳泉市|
广水市|
洛浦县|
哈尔滨市|
乳源|
徐汇区|
德江县|
昭苏县|
沂水县|
洪湖市|
清丰县|
汕尾市|
桐梓县|
东安县|
台山市|
乐山市|
丰宁|
且末县|
内丘县|
孝义市|
宜兴市|
遂昌县|
密山市|
绥芬河市|
顺昌县|
安溪县|
大庆市|
读书|
芷江|
攀枝花市|
弥渡县|
米易县|
丹寨县|
永德县|
泸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