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學赤子,沂蒙忠魂——參加劉玉堂文學館開館儀式
周士元
</h3><h3> “北京有海嗎?有的,比方中南海。沂蒙山有島嗎?有的,比方桃花島。”——劉玉堂。</h3><h3> 大凡島嶼都是在海上,起碼是在近海邊,要四面環(huán)水才能稱得上是島。而沂蒙山區(qū)是純內(nèi)陸山區(qū),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島嶼,不過這并不妨礙有好多地方用島來命名,相信名字中帶島字的不可能僅僅是桃花島,而名氣最大的肯定是桃花島。</h3><h3> 其實桃花島現(xiàn)在不僅僅在沂蒙山區(qū)有名,在整個山東省乃至全國都是赫赫有名的,因為著名企業(yè)家也是慈善家董方軍先生,現(xiàn)在又有了劉玉堂文學館。</h3><h3> 桃花島坐落在沂源縣縣城西南20余公里的桃花島畔的魯村鎮(zhèn)龍子峪村,我已經(jīng)多次來這里了,去年春天來這里參加了一個文學活動,就是那次我得以見到了赫赫有名的著名作家,原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也是我們的老鄉(xiāng)劉玉堂先生,也是那次我見識了一個不一樣的著名作家。正如著名作家、文化學者也是劉玉堂文學館的總策劃張期鵬先生所說的就是土的掉渣。那一次看他漆黑的頭發(fā),黝黑的面龐,和龍子峪村的老百姓一起拉二胡唱小曲,如果不是別人指引,沒有人知道他就是被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張煒稱贊為“沂蒙文章大家”和“沂蒙靈手”的,被評論界稱為“當代趙樹理”的劉玉堂先生。</h3><h3> 是人以群分還是惺惺相惜?也是那次我還看到了也是土得掉渣的著名慈善家董方軍先生,記得當時他的助手用手機拍視頻,因為拍不到他的臉,直接用腳踢到了他的背上,示意他回過頭來,身穿深色套頭衫的董方軍的后背上留下了一個清晰的腳印。當時我感覺非常詫異,東方軍是著名企業(yè)家,特別是他作為慈善家是在國內(nèi)比較有名的,他和比爾蓋茨等等是好友,可以說走遍了世界,而他給我們的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沂蒙山農(nóng)民的感覺。這已經(jīng)不能用低調(diào)來形容了,樸實,敦厚,這就是沂蒙山人。</h3><h3> 今天,劉玉堂文學館在龍子峪村開館,劉玉堂1948年1月2日出生于山東省沂源縣東里鎮(zhèn)水北村,文學創(chuàng)作一級,曾任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山東文學》雜志社編輯部主任、副主編。2019年5月28日在濟南逝世。</h3><h3> 劉玉堂文學館匾牌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張煒題寫的,是相鄰的三個院子,分別是文學館主館(沂河源)、會務中心(燕子崖)、文學之家(釣魚臺),總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說是院子,就是真正的普通老百姓的民居,正契合了劉玉堂先生這淳樸的鄉(xiāng)土文學大家的精神。館內(nèi)主要展示了包括劉玉堂先生著作、手稿、證書、藏書、文具及照片、生平介紹等,簡約、全面而生動地展示了劉玉堂先生的文學道路、創(chuàng)作實績和鄉(xiāng)土情懷,是一個集講學、研討、交流、接待、展覽、收藏等多功能于一體民居建筑群。</h3><h3> 參加今天的開館儀式的有著名作家、原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趙德發(fā),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黨組書記姬德君,淄博市文聯(lián)主席王東宏,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陳文東,沂源縣委書記王義樸,沂源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溯易等等。</h3><h3> 上午9點,開館儀式開始,開館儀式由中共沂源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楊溯易主持。中共沂源縣委書記王義樸致辭,山東省作協(xié)黨組書記姬德君、劉玉堂先生之子劉春雨、北京東方君公益基金會會長董方軍、劉玉堂文學館館長亓鳳珍分別講話。開館儀式上,沂源縣魯村鎮(zhèn)龍子峪村黨支部、村委會還向劉玉堂先生夫人田衍英、劉玉堂文學館館長亓鳳珍頒發(fā)了“榮譽村民”證書。</h3><h3> 今天張煒主席因為在北京有活動沒能過來,他發(fā)來了熱情洋溢的賀信,信中說:“今天是一個重要的日子,我因為在北京開一個會議,不能趕到現(xiàn)場,深感遺憾。劉玉堂是沂源的驕傲,是山東作家隊伍中的一員主將,是沂蒙大地最杰出的歌手!劉玉堂文學館的設立是一件大事,此舉具有遠見卓識,必定對推動沂蒙文化建設,對傳播文學、積累文明,起到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祝開館儀式圓滿成功!”</h3><h3> 劉玉堂文學館館長亓鳳珍女士在發(fā)言中說:“我受北京東方君公益基金會的信任,應邀擔任這個館長,深感責任重大。我雖然能力有限,但對辦好這個文學館還是充滿了信心,因為我并不是我,而是我們。”她說“文學館的開館僅僅是一個開始,下一步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要進一步完善制度規(guī)范,加強學術研究,豐富館藏等,提升文學館的藏品質(zhì)量和內(nèi)涵。此外,還將以劉玉堂文學館為基點,以龍子峪村和桃花島為基地,力爭用五到十年時間建設成為一個頗具規(guī)模的中國鄉(xiāng)土文學博物館群,為打造美麗鄉(xiāng)村、文化鄉(xiāng)村多做貢獻。”</h3><h3> 參加今天的開館儀式的還有著名作家、山東文學社原社長主編王良瑛,著名書畫家、齊魯書畫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袁相富,著名文學評論家、山東師范大學教授王景科,著名文學評論家、省作家協(xié)會原副主席、山東大學教授譚好哲,著名文學評論家、省作家協(xié)會原副主席、山東師范大學教授李掖平等等。</h3><h3> “劉玉堂自1971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近50年間共發(fā)表作品700余萬字。著有中短篇小說集《釣魚臺紀事》《滑坡》《溫柔之鄉(xiāng)》《人走形勢》《你無法真實》《福地》《自家人》《最后一個生產(chǎn)隊》《山里山外》《劉玉堂幽默小說精選》《一頭六四年的豬》,長篇小說《鄉(xiāng)村溫柔》《尷尬大全》《八里洼紀事》,隨筆集《玉堂閑話》《我們的長處或優(yōu)點》《戲里戲外》等。劉玉堂是公認的鄉(xiāng)土文學大家,他的作品扎根沂蒙山區(qū)農(nóng)村,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和細膩的文筆,真實地展現(xiàn)了來自民間的倫理、展現(xiàn)了普通百姓的智慧與淳樸,富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被評論界譽為‘當代趙樹理’和‘沂蒙歌手’,被著名作家張煒稱為‘沂蒙靈手’和‘沂蒙文章大家’。”</h3><h3> 劉玉堂先生曾經(jīng)有一句名言:“把時間用在寫作上,不要參加那些無用的活動,不搞小圈子,不要有功利心。”這不啻于一記警鐘,我雖然不能和先生一樣為蒙山沂水添彩,但我知道,起碼的我能做到和先生一樣永不脫離沂蒙山革命老區(qū)人民的忠厚善良的本色。</h3><h3> 今天《沂浪》雜志總第五期出版,正逢“劉玉堂文學館”開館,先生去世到今天已經(jīng)快四個月了,這一期《沂浪》雜志有一個“紀念劉玉堂先生專輯”,上面有我的一篇拙文《紀念劉玉堂先生》,那是我在得知劉玉堂先生去世后用一個多小時寫的,雖然沒有仔細推敲修改、還顯稚嫩,可我們懷念劉玉堂先生的心情都是真摯的。</h3><h3> 今天在劉玉堂先生作品研討會上,有一位老師說當“沒有一個活著的人再叫你的名字的時候,一個作家才真的死了”。從這個意義上說,劉玉堂先生永遠不死,他永遠活在我們中間。</h3><h3> 今天有那么多的大師、名家,劉玉堂先生生前的師友同好及眾多讀者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先生的文學館的開館儀式,作為家鄉(xiāng)人我們特別感動和欣慰,讓我們永遠緬懷劉玉堂先生。
2019.9.22<br></h3> <h3> 本文照片多數(shù)由段瑞成段老師拍攝。</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和县|
许昌市|
罗田县|
保山市|
吉木萨尔县|
孝昌县|
中江县|
中卫市|
彭阳县|
青岛市|
常德市|
航空|
遂平县|
建水县|
恭城|
西盟|
泊头市|
冀州市|
文安县|
宁陕县|
收藏|
固阳县|
康平县|
抚顺市|
图木舒克市|
台东县|
拉孜县|
榕江县|
镇赉县|
蒲江县|
平乐县|
昌邑市|
卢湾区|
军事|
卓尼县|
小金县|
扶沟县|
江都市|
和顺县|
陕西省|
建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