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肇興侗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是黔東南侗族地區(qū)最大的侗族村寨。也是侗族的民俗文化中心。到2012年,居民1100余戶,6000多人。肇興侗寨四面環(huán)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兩條小溪匯成一條小河穿寨而過。寨中房屋為干欄式吊腳樓,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頂覆小青瓦,古樸實用。肇興侗寨分內(nèi)姓外姓,對外全為陸姓侗族,分為五大房族,分居五個自然片區(qū),當(dāng)?shù)胤Q之為"團"。分為仁團、義團、禮團、智團、信團五團。 </h3><h3> 肇興侗寨是黎平侗鄉(xiāng)風(fēng)景名勝區(qū)的核心景點,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為“中國最美的六大鄉(xiāng)村古鎮(zhèn)”之一,2007年被《時尚旅游》和美國《國家地理》共同評選為“全球最具誘惑力的33個旅游目的地”之一。</h3><h3> 肇興侗寨全為陸姓侗族,分為五大房族,分居五個自然片區(qū),當(dāng)?shù)胤Q之為"團"。分為仁團、義團、禮團、智團、信團五團。肇興不僅是鼓樓之鄉(xiāng),而且是歌舞之鄉(xiāng),寨上有侗歌隊、侗戲班。</h3><h3><br></h3><h3><br></h3> <h3> 肇興侗寨以鼓樓群最為著名,其鼓樓在全國侗寨中絕無僅有,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被譽為"鼓樓文化藝術(shù)之鄉(xiāng)"。寨中五團,共建有鼓樓五座,花橋五座、戲臺五座。五座鼓樓的外觀、高低、大小、風(fēng)格各異,蔚為大觀。</h3><h3><br></h3><h3> 侗寨建鼓樓,是吉祥的象征,興旺的標(biāo)志,由全寨人集資修建。鼓樓的作用有:一是侗寨的標(biāo)志。二是侗族族姓的標(biāo)志。三是侗族群眾休閑的場所。四是年輕人社交的場合。五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六是集會議事的要地。七是傳遞信息或報警的工具。八、祭祀的地方,每年正月初八踩堂祭薩。 仁團鼓樓:七重檐八角攢尖頂,高21.7米,占地面積60平方米。</h3> <h3> 肇興不僅是鼓樓之鄉(xiāng),而且是歌舞之鄉(xiāng),寨上有侗歌隊、侗戲班。每逢節(jié)日或賓客臨門,侗族群眾歡聚于鼓樓、歌坪,舉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娛活動。歌類尤其出名,有侗族大歌、蟬歌、踩堂歌、攔路歌、琵琶歌、牛腿琴歌、酒歌、情歌、山歌、河歌、敘事歌、童聲歌等。侗歌聲調(diào)婉轉(zhuǎn)悠揚,旋律優(yōu)美動聽,尤以多聲部混聲合唱扣人心弦,轟動海內(nèi)外。每隔一年于中秋節(jié)舉行一次的蘆笙會,主、客競相吹奏比賽,笙歌陣陣,熱鬧非凡,極為壯觀。</h3> <h3> 堂安梯田位于黔東南的黎平縣。由于形狀層層疊疊非常好看,被當(dāng)?shù)刈鳛槁糜尉包c供游客觀賞。</h3> <h3> 一路看見壯觀的梯田層層疊疊,綠色的田埂象畫框一樣勾勒出梯田的輪廓,很多梯田內(nèi)還有一片片的白蘿卜花、油菜花,迎著初升的陽光煞是好看,一切都顯得那么靜謐。堂安寨子里木樓中升起了陣陣炊煙,勞作的人們走在田間小路上,擦肩而過時給我們靦腆的笑臉。 堂安是中國和挪威合作建立的世界上唯一侗族生態(tài)博物館,和所有的博物館不同,整個村寨和周邊環(huán)境都是博物館,真正的原生態(tài)。挪威生態(tài)博物館首席專家約翰 杰斯特先生會到此后感嘆:“堂安侗寨是人類返璞歸真的范例。”</h3> <h3> 地處貴州省從江縣的岜沙,因為外界所傳的“最后一個持槍部落”,而多了幾許神秘色彩。</h3><h3> 據(jù)說,這里是中國唯一批準個人佩戴槍支的寨子?!?lt;/h3><h3> 當(dāng)?shù)厝酥两袢员A糁约喝静嫉牧?xí)慣,所穿的衣服也以黑色為主。</h3><h3> 岜沙民俗表演有很多,比如鐮刀剃頭等,大部分游客接觸到的恰恰只是被表演的岜沙,能感覺到“舞臺化”和“非舞臺化”的對比。</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囊县|
邢台县|
泌阳县|
纳雍县|
天等县|
大丰市|
五家渠市|
玛纳斯县|
浦城县|
长宁县|
哈巴河县|
宣化县|
栖霞市|
剑阁县|
阿瓦提县|
灵石县|
教育|
阿尔山市|
定南县|
武义县|
巴彦淖尔市|
河源市|
三穗县|
体育|
舟曲县|
保亭|
德令哈市|
天津市|
景德镇市|
陕西省|
河池市|
平江县|
兴山县|
将乐县|
鄂托克前旗|
揭西县|
安溪县|
花莲县|
甘孜县|
长垣县|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