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u>序:現實告訴我:學會冷漠,你才能成全溫暖。</u></b></h3><h3><b><u><br></u></b></h3><h3>17年回黔,是為了考駕照和離婚……卻滯留到現在。</h3><h3>兩年多來,從孤注一擲的合伙創業到如今每天的不知所謂……</h3><h3>填的每一個坑,經歷的每件破事,都足夠成為那最后一根壓死自己的稻草!</h3><h3>最近大半年,任由各種各樣正面的負面的聲音游蕩在腦子里,讓我幾度分不清究竟走哪條路才是對的。</h3><h3>19年年尾將至之際,我想重拾自己……</h3><h3>不想再在七情六欲喜怒哀樂里沉浮,唯有丟棄和放掉那些若即若離的人事。</h3><h3>未來怎樣?誰知道呢。</h3><h3><b>三十歲以后的女人,就該還原自己本來的模樣。</b></h3><h3>看了一篇文章,講述一個人退出了30個微信群,刪掉了大部分從未聊過天的微友,每天除了工作不再使用任何網絡社交通訊設備。</h3><h3>然后,運動、工作、看書、參加興趣班……過了三個月,他發現自己日子過得比以往好太多,身體和心情倍棒。</h3><h3>不再去關注別人在微信群朋友圈或微博陌陌上的一切動態,也不再你給我一個贊我給你一條評論,更不用花費兩小時刷抖音刷到手軟,最重要的,再也不隨時擔心充電玩游戲手機會突然爆炸等等……多輕松!</h3><h3><b style=""><font color="#010101">我欣賞這樣自己給自己帶來安全感和自律的生活方式。</font></b></h3><h3>不必因為別人沒能及時回復消息而神傷,更不必為了拉票集贊無休止地打擾到別人或被打擾……一切關于虛擬網絡中的真真假假,不必再細細琢磨……多好!</h3><h3>不必因為自己要發一個圈或說一句話,都要考慮誰誰是否多心多想……要反復讀三遍看看這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的,搞得自己好像很有存在感的樣子……多開心!</h3><h3>我們,誰都不愿意看人做事,因為我們只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不是爭流量爭粉絲的大明星大官員,連發個標點符號都有可能引起社會動蕩。</h3><h3>記得QQ 和微信才出來的時候,誰不是每天在自己的空間和朋友圈里,發一些滿地雞毛或滿腹牢騷的語言圖片?</h3><h3>如今,<b>空間再也不是一個人的空間,朋友圈已經不再是朋友的圈子,它們不再是我們的避風港,而是照妖鏡。</b></h3><h3>它讓你的言行思維被束縛禁錮在輿論和評判的框架上,動彈不得。</h3><h3>它會蠱惑你身邊的人對你指手畫腳評頭論足,甚至逼迫他們對你像改造牽線木偶一樣,挑挑揀揀東拉西扯。</h3><h3>以前的社交軟件,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唯一可以稍微發泄一下情緒的出口。QQ 和微信最初那時,所有的網友都是來自四海八荒的陌生人,在屏幕兩端,彼此加油打氣彼此叫喊對罵,誰也不真的在意對方說了什么,回到現實依然勇敢生活。</h3><h3>而今,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讓兩三歲的孩童每天都無機不歡,何況是成年人。</h3><h3><b>曾幾何時,社交軟件再也不是我們可以躲在里面,自我療傷,可以讓心息一息靠一靠的樹洞,它像探照燈,像一個偷窺狂,更像魔鬼,悄悄注視著你的一舉一動,無孔不入,讓人毛骨悚然。</b></h3><h3>但,多少人還不警醒,網絡和現實一起逼得現代很多人,已經無處躲藏,疲于奔命!甚至,它還在無休止的逼迫著一些年輕人,一些本來就成功的人,像流星一般一步步走向隕落。</h3><h3><b>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b></h3><h3>如果,我們像那個一口氣退掉30個微信群的人一樣,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遠離虛擬的網絡和無用的社交,世界瞬間恢復最簡單最寂靜的狀態,自己的一切歡喜憂愁人生起落不再赤裸裸袒露在別人眼前,日子會不會過得更健康充實一點?</h3><h3>我想,答案一定是肯定的!</h3><h3><br></h3><h3><br></h3> <h3><b>女人,從來都是感性動物。無論是感情還是生活,任何風吹草動,她都敏感和脆弱。能好好活在這世上,真的挺不容易的。</b></h3><h3>但是,過去,自己也挺爺們的,關于金錢和人際交往,很少計較和在意太多。</h3><h3>而今,竟有了易傷的玻璃心和持續不斷的負面情緒。</h3><h3>這是不對的!這完全不是那個熟悉的自己!也完全違背了自己的原則和初衷。</h3><h3>好慶幸自己依然還是那個喜愛文字、音樂、攝影并有話直說,在所有社交軟件上敢于抨擊人性、道德、不在意他人眼光的自己。</h3><h3>只是,身邊太多人總是希望我變成他們想要的那個樣子:</h3><h3>發正能量滿滿的朋友圈、說正能量滿滿的話、不嘮叨不發脾氣、溫柔體貼包容大方、做跟他們一樣喜歡的事說與他們思想一致的話……</h3><h3>中國自古以來有三個至關重要的優良品德:真實、善良、美麗。</h3><h3>可看看所謂的朋友群和圈子,有幾個人像父輩祖輩那般:敞開大門說亮話+學習雷鋒好榜樣呢?至于美麗,無論是講心靈還是外表,不談也罷。</h3><h3>智能手機的崛起,造就了一大批從2歲到80歲的網民。每個人都急需在手機和電腦上的網絡里找存在感和即視感。</h3><h3>但誰又能說清,前一分鐘發了一條詛咒蒼天抱怨世界不公的那個人,放下手機那刻就開始激情澎湃奔赴職場;誰又知道,剛剛發消息稱要去巴厘島度假的開心果,一小時后卻跳樓自殺。</h3><h3><b>這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自主選擇怎么過自己人生的權利。</b></h3><h3><b>真正愛和關心一個人,是舍不得給對方增添壓力和痛苦的。</b>若是以愛之名站在道德制高點對人指手畫腳,不過是太把自己當回事,或者是太自以為是。</h3><h3>分享經驗和美好的東西給予他人,是人品與格局的升華。</h3><h3>對親近的人伸出援手和無條件的信任,是心與心之間的融合和對關系牢不可破的篤定。</h3><h3><br></h3> <h3>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三個字,不是“有鬼呀”,而是“為你好”!</h3><h3><b>大家都是成年人,別搞道德綁架,除了父母對子女或是子女對父母可以濫用這種優越感,其他人誰也沒資格妄自發言說為誰好!</b></h3><h3><b>一個人再差勁,他也有發光的地方,一個人再優秀,他都不是完美的。</b></h3><h3><b>而且,你確定,你的每句話都當真只是為了他好嗎?</b></h3><h3>人與人之間,只有平等對待,才能相安無事。即使有職位高低和社會經驗豐富與貧乏,希望對方好,也只能是指點和建議,而不是指指點點和橫插一杠子。</h3><h3><b>要知道,真正的為人好:是鼓勵支持,是包容體貼,是關心愛護,是他需要時你一直在,不需要時你在不遠處守護關注;是他成功了默默為他開心,失敗了不離不棄的相伴。</b><br></h3><h3>現實生活已經讓每個成年人疲于應付,什么事該做什么話該說,每個人其實都有一桿秤,誰又能要求別人跟自己絕對的思想言行統一呢?</h3><h3><b>唯有學歷、成長環境、經歷、身體構造的不同,才讓每個生命有了存在的價值。</b></h3><h3><b>每個人,都會逐一找到自己立足于世的位置的,或早或晚。</b></h3><h3>今后,我只希望無論是工作、事業、感情、友誼,還是所有社交人際交往里,彼此尊重!做不到對別人的遭遇感同身受,就不要妄加評論和指責。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h3><h3>對,寫這篇文字就是想告訴所有人:<b>我就是我,至于你怎么看我,既不需要也沒必要!所謂,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b></h3><h3>本女子今時今日,對所有的人際關系、愛恨情仇和一直以來所追尋與等待的一切,徹底身心俱疲,無力再撐!</h3><h3>生活已經夠累了,未來每一天,不會再勉強自己做不喜歡的事,不想再勉強自己去經營一段不舒服的關系。</h3><h3>友情愛情也好、工作事業也罷,不想再去取悅誰了,跟誰在一起舒服就和誰在一起,跟誰一起拼搏有意義就一起拼命干,誰跟自己在一起不舒服不爽就盡管拜拜!</h3><h3>自此,大家想跟我玩的就一起繼續人生下半場,不想玩中途要走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都散了吧!</h3><h3>多余的話,僅此一次,不再多說,學會閉嘴學會沉默。愿大伙兒從此耳根清凈兩眼清明,只管室內物,勿聞窗外事!</h3><h3><b><u><br></u></b></h3><h3><b><u>附:【對于寫了這篇文字的我,和點贊轉發的你,讓我們一起,遠離無效社交和道德綁架!除了最重要的人,既不干涉別人也不被別人干涉。人生這條路,且自己認真去走。待他日成為父母,待他日真正懂得人生真諦,再回首,一定是: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生固欣然,死亦無憾;花落還開,水流不斷;我兮何有,誰歟安息?明月清風,不勞尋覓。】</u></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年9月20日</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西县|
新竹县|
瑞安市|
琼结县|
辰溪县|
太原市|
田东县|
文水县|
石河子市|
府谷县|
黔东|
吉安县|
麟游县|
宝丰县|
乌兰县|
江源县|
成都市|
巴里|
伊宁县|
汝南县|
泸西县|
新余市|
宜州市|
汝城县|
大姚县|
惠来县|
秦安县|
且末县|
保定市|
抚顺县|
庄浪县|
元阳县|
浠水县|
五华县|
嘉禾县|
南雄市|
新宁县|
龙门县|
辽宁省|
承德县|
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