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立秋時節(jié),從成都出發(fā)轉(zhuǎn)山轉(zhuǎn)水轉(zhuǎn)佛塔,一路千里高原奔波去探尋藏民心中的香格里拉圣地-稻城亞丁。</h1> <h1>為了適應(yīng)和挑戰(zhàn)高海拔山區(qū)帶來的高原反應(yīng),此次探尋之旅專程從低海拔500米成都啟程。</h1> <h1>有“天府之國”美稱的成都,美景、美食、美女集一身的城市,最吸引我的還是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都江堰治下的岷江靜謐富饒,山水意蘊(yùn)最鐘靈的一脈有仿佛獨(dú)獨(dú)給了人,滋養(yǎng)川蜀世代才俊如畫。它被后世稱為巧奪天工,造福全川,舉世無雙的水利工程。</h1> <h1>來自千年不融的岷山雪峰匯成的岷江從崎嶇陡峭的群山環(huán)抱中一路逶迤而來;不僅是一條美麗的風(fēng)景線,也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更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觀,屬于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h1> <h1>我們身臨其境沿著青城山拾級而上,路邊綠樹成蔭,花木繁茂,山上郁郁蔥蔥,山下奔騰不息的岷江水延續(xù)著千年灌溉千萬畝良田的神圣使命,永久性地造福著人類,養(yǎng)育著一方人,滋潤著整個川西大地。</h1> <h1>【<i><b>成都一稻城亞丁第一站</b></i>】:</h1><h1><i><b>飛越瀘定大渡河(海拔1560米)</b></i></h1> <h1>東環(huán)瀘水三千里<br>西出鹽光第一橋。</h1><h1>三百年前清朝以來,瀘定橋?yàn)樗拇ㄈ氩氐难屎硪篮蛙娛乱颉9?705元,康熙皇帝為了祖國的統(tǒng)一,解決漢區(qū)通往藏區(qū)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橋梁,經(jīng)過一年的修建,大橋于公元1706元建成,康熙皇帝取“瀘水”(即大渡河舊稱)、御筆親書“瀘定橋”三個大字,從此瀘定鐵索橋便成為連接藏漢交通的紐帶。</h1> <h1>水流湍急,濤濤大渡河水滾滾而去,聽著那鐵鎖晃動發(fā)出的吱吱呀呀的響聲,望著那飛檐斗拱的橋樓,不禁讓你去聯(lián)想當(dāng)年大渡口戰(zhàn)火硝煙的場景,紅軍十八勇士飛奪瀘定橋何等不易的壯舉。</h1> <h1></h1><h1><b> 【瀘定橋】</b></h1><h1><b>上聯(lián):上下影搖波底月 <br></b><h1><b>下聯(lián):往來人渡鏡中梯</b></h1></h1> <h1><h1><b><i>【成都-稻城亞丁第二站】:<br></i></b><b><i>康定小城(海拔2519米)</i></b></h1></h1> <h1>上午從成都出發(fā),下午入住在情歌的世界-康定縣城。傍晚,隨著歌聲匯入到情歌廣場,傾聽著曲曲動人的情歌,欣賞著廣場鍋莊情歌舞。這里的人們個個能歌善舞,涼涼的秋風(fēng)陣陣吹來心情似乎還是那么激情澎湃、在海拔2550米的高度不知道是否提前開始有點(diǎn)高返的前兆?飄飄欲仙呀……</h1> <h1><b><i>【成都-稻城亞丁】第三站:<br></i></b></h1><h1><b><i>康定木格措風(fēng)景區(qū)(海拔3790米)。</i></b></h1> <h1>木格措景區(qū)是貢嘎山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附近有其他多個高山湖泊和溫泉,原始森林、草原和雪山景觀互相交融。木格措景區(qū)有杜鵑峽、賽馬坪、七色海、藥池沸泉、木格措和紅海草原等多個景點(diǎn)組成,風(fēng)景都很有特色。</h1> <h1>木格措又稱“野人海”,又叫做“大海子”,是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這里四周被群山森林環(huán)繞,又被紅海、黑海、白海等幾十個小海子圍繞,猶如眾星捧月,有著“小九寨”之稱。</h1> <h1>8月份,康定木格措滿目春色,高原湖泊和原始森林的自然風(fēng)光讓人享受著美麗的風(fēng)景,雖然草地早已舒醒,森林仍是一派色青,藏民稱海之湖水、翠池比比皆是。</h1> <h1>木格措的四周全是山林和湖泊,給人一種眾星捧月的感覺。藍(lán)天白云下,陽光灑在那波瀾的湖面上,微風(fēng)吹佛著湖面,呈現(xiàn)出波光粼粼的景象</h1> <h1>有詩的遠(yuǎn)方山巒連綿起伏,周邊的樹木紛紛倒映在湖中,看那,千變?nèi)f化的各種湖面時,我早已眼花繚亂醉意十分,簡直就是在人間仙境天堂,讓人沉醉其中不可自拔……</h1> <h1>飛上藍(lán)天,遨游在康定木格措景區(qū)的上空,俯視世界上最令人窒息的美景;純潔的綠草茵茵的草原,瑰麗碧水純凈的高山湖泊海子,獨(dú)特的自然風(fēng)光一應(yīng)俱全,原來純美的天堂離我們就好這么近呀!</h1> <h1><b><i>【成都-稻城亞丁第四站】</i></b></h1><h1><b><i>新都橋(海拔3400米)</i></b></h1> <h1></h1><h1>從康定出發(fā)走318國道翻越的第一座海拔4300米的折多山,就開始進(jìn)入了康巴民族-藏族地區(qū)。在折多山觀景平臺上眺望遠(yuǎn)方,藍(lán)天白云下“康定情歌”的標(biāo)志格外引人注目,早期,這里曾是漢、藏民族的分界地。</h1> <h1><br></h1> <h1>挑戰(zhàn)4300米的折多山后,向著新都橋方向一路前行,一不小心大家都紛紛跌進(jìn)了攝影家的天堂里。</h1> <h1>來到新都橋,隨處可見一抹光影的映射,是樹影泛起光暈的閃爍,是藍(lán)天白云倒映水中的影像,是一望無際的綠色中有牛羊、馬群的蹤跡,是金黃色的麥田里有收割莊稼的人影攢動......是的,新都橋被譽(yù)為光影的世界,被攝影人追捧的境地,這一次川西高原,我有幸走進(jìn)了這個光影的世界。</h1> <h1></h1><h1>新都橋雖然沒有什么特別標(biāo)志性的景觀,但是,目及之處都是風(fēng)光極美的川西高原風(fēng)光,美不勝收。</h1> <h1>新都橋的山是溫柔的曲線,綠意隨山波蕩漾,流光隨山影徘徊。</h1> <h1>新都橋的水是潺潺的清流,流在山的腳邊,流在樹的身旁。</h1> <h1></h1><h1></h1><h1>沿途景色是新都橋鎮(zhèn)的最大看點(diǎn),除了絕美的川藏自然風(fēng)光之外,散落其中的民族村寨也獨(dú)具特色,有很寬敞的白墻院子和朱漆大門,窗檐上用紅、黑、白等色彩描繪著象征人丁興旺、五谷豐登之意的日月或三角形圖案。親臨到連綿起伏的疊翠山巒以及散落在其中的藏族村寨里,無數(shù)攝影師們都為之傾倒在此。</h1> <h1></h1><h1>如果說起“小橋流水”,理所當(dāng)然認(rèn)為是江南了,但是當(dāng)你來到了川西這個雪域高原之地---新都橋</h1> <h1>這里是一片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神奇的光線,無垠的草原,彎彎的小溪,秋天那金黃的青稞麥田,山巒疊翠連綿起伏,藏寨散落高山原野、潺潺流水之中,構(gòu)成一幅幅精美的田園風(fēng)光。<br></h1> <h1><h1>藍(lán)天白云、金燦燦的青粿麥田、濃郁的高原藏式民居,風(fēng)景如畫的綠草地、溪流潺潺歡快流淌…拍、拍、拍,留下這一幅幅美麗動人的畫面。</h1></h1> <h1><b><i>【塔 公 草 原 】</i></b></h1> <h1>沿著318國道繼續(xù)前行翻越了第二座海拔4412米高爾寺山,就來到了海拔3730米高原地帶的塔公草原</h1> <h1>“塔公”,系藏語,意為“菩薩喜歡的地方”,位于海拔3730米的高原地帶,川藏公路穿境而過,塔公草原面積712.37平方公里,地勢起伏和緩,草原廣袤,水草豐茂,牛羊成群。</h1> <h1>這是川藏甘孜州最著名的草原。這里不僅有一望無邊的綠草茵茵,還有著名的塔公寺內(nèi)的木亞金塔。</h1> <h1>明媚的陽光照耀下金塔閃閃發(fā)光,遠(yuǎn)方還可以清晰地眺望到藏民心中的八大神山之一的亞拉雪山。</h1> <h1>塔公寺是甘孜州著名的寺廟。距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康巴地區(qū)藏民朝拜的一個重要圣地。</h1> <h1>從新都橋沿線下來的河流、草原、森林、雪山、寺廟、藏房建筑交織成了濃郁的藏鄉(xiāng)風(fēng)情</h1> <h1>這里遼闊的草原山花爛漫、碧水悠悠,牛羊馬群、帳篷和寺廟塔林相交織,呈現(xiàn)出綺麗斑斕的迷人景色,真的是菩薩喜歡的地方。</h1> <h1>傍晚時分,夕陽余暉灑在塔公草原的馬幫上,悅耳動聽的鈴聲陣陣響起。</h1> <h1>我沿著觀景木棧道拾級而上,俯瞰遠(yuǎn)方的美景,八大神山-亞拉雪山聳立在塔公寺內(nèi)的木亞金塔的背后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藍(lán)天白云下山巒疊翠、一望無垠的綠草茵茵讓人心曠神怡</h1> <h1>這里的景色,每個人隨手拍拍都能成就自己名付其實(shí)的攝影大師級作品</h1> <h1><b><i>【成都-稻城亞丁第五站】:<br> 天邊路上的風(fēng)景</i></b></h1> <h1>從海拔2950米的雅江縣城出發(fā)去稻城近四百公里,路途安排近十個小時,行程十分艱巨,不僅有天路十八彎道的山道,還要連續(xù)翻越四座四千米以上的大山,連續(xù)不斷在三千米海拔至近五千米海拔高度跌蕩起伏。</h1> <h1>翻越318國道上第三座海拔4100米剪子灣大山后,仿佛就開始在天邊上行走、大家開始興奮起來,印入眼簾美景真的像是在天堂里,美不勝收、盡收眼底!</h1> <h1>翻越318國道上第四座卡子拉山,海拔高度4718米,它是從雅江-稻城318國道上最后一座大山。雖然這里海拔最高,但是植物的植被覆蓋率很好,高原反應(yīng)才漸漸的開始了,有些人開始出現(xiàn)頭痛癥狀、胃疼脹氣以及氣短乏力的現(xiàn)象。</h1> <h1>但是,每當(dāng)來到休息區(qū)的時候,每個人仍然不放過每一次欣賞天堂美景的機(jī)會,拍、拍、拍、再一起嗨起來了…</h1> <h1>離開了318國道,進(jìn)入了217省道直達(dá)稻城亞丁。</h1> <h1><b>【兔 兒 山】</b></h1> <h1>在217省道上,翻過第五座海撥4696米的兔兒山,也是217省道去稻城的第一座大山。</h1> <h1>兔兒山,沒有兔子,只有石頭,遠(yuǎn)觀就像兔子耳朵屹立在風(fēng)中,造物之神奇、惟妙惟肖!</h1> <h1>山勢十分奇特,似乎含氧量不足,周圍除了格桑花在風(fēng)中搖曳,沒有一點(diǎn)綠色植物,長在這寸草不生的山峰之上,但是,在高峰上五彩繽紛的禱福經(jīng)幡仍在迎風(fēng)招展,如此不一樣的景觀卻給我雄偉壯觀的感覺。</h1> <h3><b><i>【<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海子山地質(zhì)公園】</span></i></b></h3> <h1>在217省道上,翻過第第六座海子山地質(zhì)公園,海拔高度4650米,也是217省道去稻城的第二座大山。</h1> <h1>婀娜多姿的高原湖泊,星羅棋布在面積約375平方公里的綠茵草壩和山間,形成了其獨(dú)特的“高原湖泊群”。</h1> <h1>雖然外觀景色十分普通,下車放松走走,毫無欣賞之意。然而隨手拍拍的感覺就能拍出來大片片的味道,</h1> <h1>湖泊里光影下倒影配上四周神奇莫測的自然景觀,真的會讓人驚艷一場,流連忘返。</h1> <h1><b><i>【成都-稻城亞丁第六站】</i></b></h1><h1><b><i> 稻城縣藏傳佛教</i></b></h1><h1>稻城的藏族 ,沒有學(xué)校,從小開始就在喇嘛寺廟接受佛教文化的熏陶,全民信教。</h1> <h1>【四川省稻城縣白塔林又稱尊勝塔林、勝利塔】</h1> <h1>白塔林是當(dāng)年釋迦牟尼涅槃之時,眾多眷屬祈求世尊法身長駐,佛陀便囑修尊勝塔,并親自加持開光,以此代表法身。</h1> <h1>稻城白塔是康南地區(qū)唯一的一個公園,以藏族同胞心中至高無上的白塔為主題,在全世界是絕無僅有的。</h1> <h1>傍晚時分,夕陽西下灑下的霞光把外觀潔白如玉白塔,照耀著更加氣勢宏偉。來此觀光旅游的朋友就會在圍繞著白塔林轉(zhuǎn)佛鐘,祈福健康、平安、幸福!</h1> <h1><i><b>【稻城自麥村的自麥經(jīng)堂】</b></i></h1> <h1>距今已600多年歷史的稻城自麥村的自麥經(jīng)堂是典型的老式藏式建筑。</h1> <h1></h1><h1></h1><h1>自麥經(jīng)堂共有三層,擁有藏傳佛教中兩種不同教派的經(jīng)堂(格魯派、薩迦派)精美的壁畫和典藏塵封的經(jīng)書,自麥家族中曾岀現(xiàn)過13位轉(zhuǎn)世活佛。</h1> <h1></h1><h1>我沿著郁郁蔥蔥的青稞麥田,緩緩地走過瑪尼長廊,轉(zhuǎn)著佛鐘來到自麥經(jīng)堂,在瑪尼石堆前許下一個祝福的心愿,添上一塊經(jīng)石,請了五彩五福哈達(dá)高掛在經(jīng)堂經(jīng)幡之上,默默念著:<br>嗡嘛呢叭嘜哄 <br>嗡嘛呢叭嘜哄</h1><h1><br></h1> <h1>這種不同教派共處一家,眾多活佛同岀一宅的現(xiàn)象,這在整個藏區(qū)獨(dú)一無二的存在。</h1> <h1>像自麥家這樣幾代人中出現(xiàn)13位活佛的情況,實(shí)屬罕見。自麥經(jīng)堂里每一處都是歷史,每一處都獨(dú)具特色。從墻上的壁畫和佛像上,依然還能看出當(dāng)年自麥家族的輝煌歷史,讓人不禁遙想當(dāng)初自麥家族是藏文化的傳遞者所做的共獻(xiàn)。<br>現(xiàn)今,依舊有許多藏民或是慕名前來的信仰者到自麥經(jīng)堂瞻仰、朝拜,在自麥經(jīng)堂內(nèi)寄托著心中的信仰</h1> <h1><i><b>【成都一稻城亞丁第七站】:<br> 香格里拉日瓦小鎮(zhèn)。</b></i></h1> <h1><h1>離開了海拔最高3750米的稻城縣城,從217國道轉(zhuǎn)216國道上開近二個小時的車程,穿越第七座海拔4513的波瓦山,來到了來到了藏民心中的香格里拉-日瓦小鎮(zhèn)。簡單、安寧的香格里拉日瓦小鎮(zhèn)。海拔2900米的日瓦小鎮(zhèn),在這里大家呼吸到不一樣的空氣,心情十分的放松,感覺舒服的很。</h1></h1> <h1>高原日照使得小鎮(zhèn)的花分外鮮艷,雛菊多姿,宛如滿天星辰,格桑花別樣妖嬈、分外嫵媚,她們都楚楚動人歡快的在風(fēng)中搖曳著。</h1> <h1>日瓦小鎮(zhèn)陽光嫵媚,花香滿路。民居有藏家風(fēng)格,也揉合了歐式特點(diǎn),家家戶戶的圍墻外籬笆旁陽臺里都是鮮花,香甜欲滴。</h1> <h1>傍晚時分,秋風(fēng)拂面,行走在香格里拉日瓦小鎮(zhèn)街邊、小巷,拍拍手鼓、欣賞街頭夜景,一周來奔波疲憊的行程多了這份輕松休閑的愜意時光。</h1> <h1><i><b>【成都一稻城亞丁第八站】:<br>稻城亞丁-藏民心中的香格里拉</b></i></h1> <h1></h1><h1><i><b>【亞丁景區(qū)線路圖】</b></i></h1><h1>稻城的亞丁,藏語意為"向陽之地"。景區(qū)主要由"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三座神山和周圍的河流、湖泊和高山草甸組成,它的景致在地球上已近絕跡的純粹,因其獨(dú)特的地貌和原生態(tài)的自然風(fēng)光,被譽(yù)為"中國香格里拉之魂","水藍(lán)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凈土",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h1> <h1>香格里拉一詞音同藏語香巴拉,源于藏經(jīng)中的香巴拉王國,其隱藏在青藏高原深處某個隱秘地方。稻城亞丁正是青藏高原上的香巴拉。</h1> <h1>公元八世紀(jì),蓮花生大師為三座雪峰開光,并以佛教中三怙主:觀音(仙乃日)、文殊(央邁勇)和金剛手(夏諾多吉)命名加持,因此稱為三怙主雪山。</h1> <h1></h1><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在過去的漫長歲月里,三怙主雪山浸潤了多少藏人的希冀和夢想,那是他們靈魂的歸宿之地。在青藏高原南緣、橫斷山脈東側(cè)的莽莽群山之中,有三座雪峰呈“品”字形分布,它們就是稻城三神山。神山腳下環(huán)繞著寬闊的草場,縱橫交錯的溪流緩緩流入色彩斑斕的海子,以及冰谷和冰雪消融形成的瀑布,景色奇美。</span></h1> <h1></h1><h1><i><b>【仙 乃 日 神 山】</b></i></h1> <h1>剛進(jìn)亞丁景區(qū),坐上景區(qū)觀光車,首先印入眼簾的就是亞丁三峰高度之首仙乃日雪山,它是四川第五大山峰,海拔6032米,是“三怙主神山”之首,佛位第二,是四川第五大山峰。</h1> <h1>藏語仙乃日意為“觀世音菩薩”。其山形酷似一個身體后仰的大佛,傲然端坐在蓮花座里,她的懷中抱著一個巨大的佛塔,遠(yuǎn)離處眺望仙乃日神山頂峰終年積雪不化。</h1> <h1>陽光照耀下仙乃日神山顯得更加雄偉,其峰頂終年積雪不化,巍峨偉麗,直插云霄,渾身浸透高貴氣質(zhì)。</h1> <h1><i><b>【央 邁 勇 神 山】</b></i></h1> <h1>央邁勇,意為“文殊菩薩”,海撥5958米,佛位第一,佛教中是有智慧的化身,佛教中排在“三大雪山之首。央邁勇神山在佛教中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山神中最美的一座,央邁勇雪山形似“文殊菩薩”手中的智慧之劍直指蒼穹,傲立于蒼穹之下。</h1> <h1></h1><h1>藏民心中的央邁勇神山像少女,嫻靜端莊,冰清玉潔。</h1> <h1>央邁勇神山角下正對著洛絨牛場草原,綠茵茵的草坪寬廣,央邁勇神山終年積雪覆蓋,雪山形成瀑布飛流直瀉百米,十分壯觀。雪山瀑布形成的溪水在草地中穿梭,陽光照耀下七彩斑斕的色彩讓人眼花繚亂。靜靜的坐在這里,你聽到的只有風(fēng)聲、水聲、和自己的心聲。面對寬闊的雪山峽谷、瀑布、森林、草甸、溪流,看到的是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幅詩情畫意畫卷。</h1> <h1></h1><h1>美國探險家約瑟夫·洛克曾憾嘆道“她是我見到的世界上最美的山峰”</h1> <h1><i><b>【夏諾多吉神山】</b></i></h1> <h1>夏諾多吉神山,意為“金剛手菩薩”,是“三怙主”雪山的東峰,海拔5958米。</h1> <h1>夏諾多吉神山在“三怙主雪山”佛位第三,夏諾多吉山峰聳立在天地之間,飛上云端可以看到雪峰十分壯觀雄偉,雪峰周圍角峰林立,大大小小共三十多座,千姿百態(tài),蔚為壯觀,十分震撼。</h1> <h1>藏民心中的夏諾多吉神山像少年,在佛教中是除暴安良的神甚,他勇猛剛烈,雄健剛毅,神采奕奕。</h1> <h1>夏諾多吉和央邁勇雪山海拔高度同為5958米,它們之間的直線距離約4~6公里,將三座雪山分割開的又長又寬的古冰川U形谷,這是四川省眾多極高山中獨(dú)一無二的組合形態(tài)。</h1><p><br></p> <h1>美國探險家約瑟夫·洛克先生將夏諾多吉神山比喻為古希臘神話中的雷神。</h1><p><br></p> <h1>在稻城亞丁風(fēng)景區(qū)里,從千年雪山上流下的溪水,形成的神山圣湖是佛教徒心中共同的圣地,最著名的兩大海子,一個叫做牛奶海,另一個則是五色海。</h1> <h1></h1><h1>牛奶海的藏語稱為俄絨措,海拔4,500米,呈扇貝形,面積0.5公頃,鑲嵌在雪山環(huán)繞的山谷。</h1> <h1>牛奶海四周雪山壞繞,以玲瓏剔透奶藍(lán)色的水而聞名,牛奶海在央邁勇神山的山坳里,好似一個大扇貝,在藍(lán)天白云的映襯下,波光瀲滟,水浪波動,它就會出現(xiàn)多彩的顏色,鉆石般的耀眼奪目,很是漂亮。</h1> <h1>登高遠(yuǎn)眺,海水由深處的深藍(lán)向四周減淡成為淺藍(lán)、淺綠,最后在沙灘變成白色。牛奶海有如一顆寶石,隨著陽光的照射的變化,時而黯淡,時而耀眼,變換著光彩的層次。牛奶海給人一種空曠深遠(yuǎn)的感覺,它遠(yuǎn)離世俗塵埃,當(dāng)你來到這里,仿佛走到了世界的邊緣。真的讓人嘆為觀止,心靈仿佛受到了震撼。</h1>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1>五色海美麗的傳說很是傳奇:在很久以前,珠穆朗瑪峰上的長壽五仙女中的壽祥仙女--扎西澤仁瑪,東來探望姑母貢嘎神女,她游遍雪山和各大名景后來到了后山的海子游玩,她見這里景色迷人,翠綠好似碧玉,十分的開心,將五彩劍在海子里劃出了五彩繽紛的顏色,很是耀眼。因此就叫五色海。? </h1><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1>五色海一年四季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在陽光的照射下會產(chǎn)生五種~七種不同的顏色,有些人亦稱為七色海。</h1> <h1>藏傳佛教徒們堅信:神山圣湖都是勝樂大尊賜給他們的禮物,是至高無上的甘露,用湖水凈身,可以消除煩惱、邪念和罪孽。</h1> <h1>在被譽(yù)為“中國香格里拉之魂”,“藍(lán)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凈土”的稻城亞丁村里,你不僅可以感受到藏民心中三大神山圣潔無暇,還身臨其境享受壯麗神圣的雪山,遼闊的草甸、五彩斑斕的溪水、漫山遍野點(diǎn)點(diǎn)翠綠,清澈海子倒映著巍峨的雪峰、碧藍(lán)通透的變色海子的自然景觀</h1> <h1></h1><h1>青藏雪域高原最美的一切幾乎都匯聚于此,雪山、森林、草地、瀑布、溪流和陸地各守一方,這氣勢莽莽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杰作。<br><br></h1> <h1>美麗的景色、甘甜的湖水和動人的傳說足以令每一個跋山涉水慕名而來的游客感到心曠神怡。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人流連忘返,讓人感慨萬千……</h1> <h1>這里的稻城亞丁村不就是人間仙境嗎?不就是藏民用盡一生去追尋的香格里拉之魂所在嗎?</h1> <h1><b><i>【行 走 在 天 邊 的 路 上】</i></b></h1><h1><b><i> </i></b></h1><p><br></p> <h1>【追尋藏民心中的香格里拉-稻城亞丁】</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阳县|
南丰县|
郯城县|
永清县|
峨山|
清河县|
肃宁县|
哈密市|
濉溪县|
永济市|
贵德县|
渝北区|
沂水县|
达孜县|
济源市|
泊头市|
同德县|
迁西县|
彭州市|
通道|
贵港市|
河北省|
寿光市|
松江区|
正镶白旗|
苍溪县|
静宁县|
南澳县|
兴义市|
紫阳县|
海晏县|
开原市|
磐安县|
苍山县|
正镶白旗|
木里|
呼伦贝尔市|
上饶县|
神木县|
鄂托克旗|
丰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