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光陰易逝,流年飛轉。人進入中年以后,時間就像進入了快車道,不經意間,那些少年時代盼了又盼等了又等才姍姍來遲的節日便一個接一個匆匆而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時序再一次進入中秋,路邊蒼翠的樹葉開始泛黃,有些已經開始脫離枝頭,在秋風里悠悠地打轉,落在田野里,馬路邊,不甘心地翻轉幾下,靜默了。感時懷想,腦子里仿佛掛起了一塊銀幕,少年時代那些中秋往事像是被一只手捉住,重新投放到幕布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秋是一個收獲的時節,稻子熟了,柿子黃了,菱角老了,蓮藕要采了,花生該出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田野里,滿眼看不到頭的金黃,處處呈現出成熟豐收的景象。天仿佛一下子高起來,陽光明亮的晃眼,大朵的白云在淡藍色的天空下緩緩游走。年少的我,此刻稻田里揮舞鐮刀,揮灑汗水,收獲那沉甸甸的稻谷,裸露的手臂上有稻葉稻穗秀出的無數個交叉相疊的血色雞爪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或許有人會問,咋不用收割機呢?快速高效,何樂而不為呢?問題是,收割機是最近十幾年的事,那個年代只能在書本或圖片上看到,生活中誰見過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摘菱角也是要做的,中秋的時候,門口大塘里的菱角剛好成熟,又紅又大,形似紅紅的蝴蝶。坐在兩頭尖的小木船上,半天能摘二三十斤。除留下一些自己吃以外,大部分都送了鄰居和親友。摘菱角傷手,不多時,手指手掌上就會被菱角葉菱角尖劃出一道道細細的黑痕,有刺痛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繞宅圍溝里的蓮藕長成了,跳下水去,手提著荷葉下的藕桿,腳順著它一直往下,使點勁把腳插進泥巴里,拱開拱松周圍的泥土,便能感覺到藕的存在,然后憋足一口氣,一個猛子扎下去,雙手抓住它,惜著勁慢慢提起,白玉般的蓮藕出水了,洗干凈,咬一口,脆甜爽利,豈不美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門前兩棵大棗樹上早已碩果累累,這陣子已經變紅,尤其是靠近風口的那一棵,棗子更大更紅更甜。屋后幾棵柿子樹上的柿子拳頭大小,枝條都壓彎了,黃燦燦的,很是誘人。家里來了客人,母親都會從棗樹上打下棗子招待,客人走時,還會帶上一些棗子和柿子。當然,鄰家的大人小孩是常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是一個窮苦的時代,不是逢年過節很難吃上葷腥,一些貧窮的人家一年里能斷幾個月油,吃不飽肚子是常事。天無絕人之路,生產隊里得到的不足或者得不到的,大自然就以另外一種形式給予補償或饋贈。在這個各種果實成熟的季節里,少年們衣服口袋大多時候都是鼓囊囊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父母都是勤勞樸實的莊稼人,家境中等。中秋節那天父親會去街上買二斤豬肉,母親殺一只散養的土雞。當豬肉和雞肉炒好煨燉的時候,可能是時間隔得太久了,味覺變得特別靈敏,很遠都能聞到那特有的香味。中秋節有吃月餅的習俗,取團圓美滿之意。而那時候根本就沒月餅可買,也沒錢買,于是家家戶戶都包糖轱轆饃,算是月餅的替代品吧,饃餡是用碾碎的芝麻伴紅塘混合而成,香甜的很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輪圓月從東方升起,西方天際的晚霞還未完全謝幕之際,父親把一張長形小桌放在門前的場院里,母親把早已準備好的飯菜端上來,一鍋燉肉,一鍋燉雞,還有幾碟藕菜青菜。這些東西在今天看來或許稀疏平常,但在那個年代可是至端午節以來最好最美味的飯食了。爺奶、父母以及我們姊妹六人圍坐桌前,母親用鐵勺把葷菜分到每個人的碗里,并不均等,往往是爺奶的最多,自己的最少。爺奶又總是把他們的那份大部分讓給孫子孫女們,還說,小孩子長身體,多吃點長個頭。我早已忍不住饞嘴,甩開腮幫子大快朵頤,風卷殘云般很快吃了個肚兒圓,大人們卻很沉住氣,細嚼慢咽。今天想來,大概是在品味生活的甘甜,享受豐收的喜悅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吃過晚飯,我從屋里拿出柿子菱角,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饞貓行為。別擔心消化不良,鄉下少年的字典里是不存在這條詞語的。實在撐得吃不下去了,我才停止了進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月兒升高,玉盤似的越發明亮,清輝灑在門前兩顆棗樹碩大的樹冠上,給蒼綠細碎的樹葉鍍上了一層銀白色的光。樹下,我仰視明月,其上的陰影隱約可見,那是月宮的高墻嗎?此時嫦娥、吳剛在對飲桂花酒嗎?玉兔在一旁作伴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沉浸在奇妙的幻想里,好久才回過神。忽的耳邊傳來稻場上小伙伴們的歡笑吶喊聲,我立即轉身和弟弟一起跑過去,加入到玩耍的行列中。大家爭先恐后的夸耀自家晚餐如何的“豐盛”,糖轱轆饃如何香甜,魚肉如何鮮嫩……有兩個小伙伴互不服氣,竟然從各自的上衣口袋里掏出兩個圓圓的糖轱轆饃讓我品味給出裁定。我張開大嘴,兩口把兩個饃各吃掉一半,然后砸吧砸吧嘴,“嗯,都挺香挺甜挺好吃的。來,讓我再嘗嘗,方可分出高下。”我說著伸出手去,他兩個似乎明白了什么,趕緊把饃收起來逃也似的跑開了。大家的歡笑聲在月色籠罩下空曠的原野里傳的很遠很遠,那一夜,我們玩到很晚,大人們叫了好幾遍,才依依不舍的離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轉眼幾十年過去了,爺爺奶奶早已故去,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但他們卻無緣享受了;父母已進入耄耋之年,他們吃穿用度也是極簡極少的;姊妹們各奔西東,一年難得見上幾次面;當初的那些玩伴很少呆在老家,因為生計,大都去了天南海北的城市打工,有的過年過節都不回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是中秋節,又是圓月夜。舉首望明月,低頭思故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夜,我做了一個夢,見到了熟悉的菱角塘,回到了少年時代的玩伴中,我們一家十口人又聚在了籠在圓月清輝里的那兩顆大棗樹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13日(農歷八月十五)</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国县|
德阳市|
清河县|
义马市|
中方县|
新沂市|
南丰县|
榆社县|
嘉定区|
神农架林区|
渝中区|
庆云县|
昭苏县|
阜城县|
嵩明县|
湘潭市|
屯门区|
阳东县|
卢龙县|
登封市|
阿瓦提县|
宣城市|
西充县|
新民市|
马山县|
台中市|
绥棱县|
城口县|
迁西县|
长葛市|
张家界市|
乐都县|
平定县|
武穴市|
囊谦县|
鄂伦春自治旗|
阳高县|
如皋市|
松原市|
泗洪县|
桦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