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普通話中有許多詞匯的字音韻母因卷舌動作而發生音變現象,這種現象就叫做兒化。兒化了的韻母就叫“兒化韻”,其標志是在韻母后面加上r。兒化后的字音仍是一個音節,但帶兒化韻的音了一般由兩個漢字來書寫,如芋兒(yùr)、老頭兒(lǎotóur)等。</h3><h3>兒化是否使韻母產生了音變,取決于韻母的最末一個音素發音動作是否與卷舌動作發生沖突(即前一個動作是否妨礙了后一個動作的發生),若兩者發生沖突,妨礙了卷舌動作,兒化時韻母發音就必須有所改變。</h3><h3>普通話中除er韻、ê韻外,其它韻母均可兒化。有些不同的韻母經過兒化之后,發音變得相同了,故歸納起來普通話39個韻母中只有26個兒化韻。</h3><h3>在普通話中,兒化具有區別詞義、區分詞性的功能,如“頂”作動詞,“頂兒”作名詞;“一點”是名詞指時間,“一點兒”作量詞,是“少量、少許”的意思。在具有區別詞義和辨別詞性作用的語境中,該兒化處理的地方一定要兒化,否則就會產生歧義。但在廣播語言中尤其是政治類、科學類、學術類的節目中,對語言的嚴謹程度要求較高,要盡量少用兒化;在書面語言或比較正式的語言環境中也不宜多用兒化。</h3><h3>還有一類兒化是表示喜愛、親切的感情色彩。如:臉蛋兒、花兒、小孩兒、電影兒。</h3><h3>表示少、小、輕等狀態和性質,也常常用到兒化。如:米粒兒、門縫兒、蛋黃兒。</h3><h3>在實際的兒化韻認讀中,兒化音與其前面的音節是連在一起發音的,不宜分解開來讀(即不可把后面的“兒”字單獨、清晰地讀出)。但在詩歌散文 等抒情類文體中,有時為了押韻的需要,可單獨發兒化韻的音,如“樹葉兒,月牙兒”。</h3><h3>1.以a、o、ê、e、u(包括ao、eao中的o)作韻尾的韻母作兒化處理時,其讀音變化不太大,卷舌動作與其本身的發音沖突不大,所以兒化時直接帶上卷舌音色彩即可。其中,e的舌位稍稍后移一點,a的舌位略微升高一點即可。如:</h3><h3>a→ar:哪兒nǎr 手把兒shǒubàr</h3><h3>ia→iar:葉芽兒yièyár 錢夾兒qiánjiár</h3><h3>ua→uar:畫兒huàr 浪花兒lànghuār</h3><h3>o→ou:粉末兒fěnmòr 竹膜兒zhúmór</h3><h3>uo→ror:眼窩兒yǎnwōr 大伙兒dàhuǒr</h3><h3>e→er:小盒兒xiǎohér 硬殼兒yìngkér</h3><h3>ue→uer:主角兒zhǔjuér 木橛兒mùjué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城市|
博白县|
台前县|
拉孜县|
额尔古纳市|
师宗县|
武乡县|
四子王旗|
凤台县|
汝城县|
通山县|
越西县|
泊头市|
呼玛县|
濮阳县|
南京市|
衡水市|
泗阳县|
苏尼特左旗|
徐州市|
宝坻区|
阜城县|
庆城县|
凤翔县|
开远市|
三穗县|
泸定县|
綦江县|
田林县|
舒兰市|
尚义县|
疏附县|
岳阳市|
滦南县|
西平县|
古交市|
昌都县|
徐闻县|
涿鹿县|
广水市|
五家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