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ff8a00"> 以創(chuàng)新農(nóng)夫的身份來榮耀上帝,以可持續(xù)的方式為世界提供健康的食物。</font></b></h3> <h3><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b><font color="#191919">小時候,我家住在一個很大的院子里,四周房子的山墻上長滿了爬墻虎,濃綠濃綠的一大片,令我羨慕不已;記得鄰居一四合院的門前,長著一大片竹子,風(fēng)旌搖動,沙沙作響,我也向往至極;有一年放暑假回到奶奶家,一進(jìn)門就驚喜地看到,院子廊架上竟掛有滿滿的丫丫葫蘆……</font></h3><h3><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b><font color="#191919">其實,農(nóng)場里現(xiàn)在所呈現(xiàn)出來的一切美好,有好多都是與你小時候所羨慕的樣子或期待的景象有關(guān)。這就像一顆種子,一旦有一天落在了心田里,那就很難祛除掉了。直到有一天,條件成熟了,它也就開始萌發(fā)和成長了。</font></h3><h3><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前些日子,艾維創(chuàng)始人皮特的兒子、馬上就要上小學(xué)五年級的雙胞胎弟兄大牛和小牛暑假回國,由媽媽帶著他們到農(nóng)場里待了一天,玩得很嗨。誰知回到美國之后,小牛竟為我們寫了這樣一段很工整的文字:</span></h3><h3><font color="#191919"><b> </b> “</font><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To glorify God by being a innovative farmer to provide the world with healthy food in a sustainable way</span><font color="#191919">”!</font><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翻譯過來,是這樣的:</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span><font style="color: rgb(25, 25, 25);">以創(chuàng)新農(nóng)夫的身份來榮耀上帝,以可持續(xù)的方式為世界提供健康的食物。</font><font style="color: rgb(25, 25, 25);">”</font></h3><h3> <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我們覺得,把上面這段話用作艾維的使命,是再恰當(dāng)不過的。</span></h3><h3><font color="#191919"> 因此,特意選取了一些近期在農(nóng)園里拍攝的照片,以饗大家。</font></h3> <h3> 在艾維農(nóng)園入口處走廊的墻上寫滿了游客的各種“涂鴉”和留言。屋頂上則長滿了爬墻虎,甚至還開滿了凌霄花……</h3> <h3> 無論從哪個角度——即使從門口望出去,也是蔥郁一片。</h3> <h3> 那棵已經(jīng)有七年齡的凌霄,攻城掠地起來就是這么任性。打眼望過去,已經(jīng)占據(jù)了大半個屋頂。就連立于最高處的外掛壁爐的煙囪,也被它們輕而易舉地給包抄了。</h3> <h3> 建好農(nóng)場之后,特意在農(nóng)園的房前屋后栽種了各種各樣的竹子。其中這種名叫“金鑲玉”的品種最奇特,總有一抹翠綠與金黃的竹節(jié)相間,看上去更有高雅名貴的感覺。在我拍照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這兩朵凌霄竟是這一叢“金鑲玉”的鄰居。</h3> <h3> 這邊農(nóng)村的人都把向日葵稱作“轉(zhuǎn)日蓮”,又把這種一莖多頭的轉(zhuǎn)日蓮叫做“九蓮燈”。艾維的小伙伴們在園子的前前后后種了很多株。這些九蓮燈即使是成熟了,也不收獲的,為的是任由各種鳥兒前來啄食充饑。艾維的小伙伴們親切地將其稱之為“鳥食堂”。</h3> <h3> 在這個以崇尚生物多樣性為原則的農(nóng)場里,幾乎每個角落都是孩子們興趣盎然、樂此不疲、孜孜求索的自然“天堂”。如果再能碰巧遇上年齡相仿的小朋友,那可就更開心了!郎騎竹馬來,兩小無嫌猜。</h3> <h3> 這些關(guān)乎童年的記憶,大概好多人都有吧?</h3> <h3> 去年就想種些葫蘆來著,但一忙碌就錯過了季節(jié)。今年特意買來的種子,結(jié)果還真種成功了幾棵,換來琳瑯滿目的“成果”。葫蘆架下的遮陰處,現(xiàn)在成了“園丁”們最喜歡扎堆兒干活的地方。</h3> <h3> 嘗試著與魚菜共生種植槽里的韭菜種在一起的火龍果馬上就要開花了。</h3><h3> 就跟中國的股民似的,這些從來就沒施過任何化肥和農(nóng)藥的韭菜都快成精了——從種韭菜那年算起,每年每年,就這么一茬一茬連續(xù)不斷地地割著,越割越長……割到今年,都已經(jīng)是第6年了。神奇的是,不管怎么割,不僅永遠(yuǎn)也不老,味道還永葆鮮美!</h3> <h3> 從小就知道這種開在綠色爬蔓上的紅色小五星花真是好看,但一直都不曉得名字。現(xiàn)在終于知道了名叫“蔦蘿”——一個很有想象力的名字。于是就在路邊的籬笆和鴨舍的圍欄邊種了好多叢蔦蘿!</h3> <h3> 在志工們居住的小屋外面,本來也想種一些沿著墻壁攀緣生長的爬墻虎,無奈買苗的時候疏忽了,等長出來一看,咋都變成了下垂的了?也好,就算有機會體驗另一種感受吧。</h3> <h3> 五年的志工經(jīng)歷,已經(jīng)讓來自上海的明姐成為艾維最資深的志工了。現(xiàn)在農(nóng)園里的好多“活計”都是由她來打理的。</h3> <h3> 彭姐站在她親手照顧的一片“春雨”面前。身后就是一棵生長在魚菜共生系統(tǒng)里正處在盛果期的無花果樹。今年結(jié)果特別多,多到來不及吃。于是就順勢做了一罐無花果酵素。</h3><h3> 彭姐來自艾維農(nóng)園所在的村子——尺坎村。從艾維開始籌建開始,她就在艾維從事園藝管理工作,因為很是認(rèn)同艾維的“人文生態(tài)”理念,現(xiàn)在早已是艾維的一名經(jīng)驗非常豐富的“園工”了。</h3> <h3> 這些魚兒也是由彭姐一手照顧大的——從開始的每條不到2兩重,長到現(xiàn)在的每條近10斤重。說是照顧,其實也挺簡單的。因為魚菜共生系統(tǒng)從來都不需要過濾和換水,也不需要殺菌和消毒,只需每天按時喂它們1-2次餌料就可以了。</h3> <h3> 在這個從來就沒有規(guī)定上下班時間以及工作休息時間的農(nóng)場里,不曾背負(fù)任何計劃、指標(biāo)或任務(wù)的小伙伴們卻每天都忙的不亦樂乎,恨不得一天當(dāng)做兩天來用:要么學(xué)習(xí)扦插育苗,要么學(xué)做各種的烘焙西點,要么就是收獲香草提煉精油純露,要么就是學(xué)習(xí)制作植物扎染……</h3> <h3> 這是前幾天新志工咪咪在大棚里晾曬剛做的一批植物扎染。</h3> <h3>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To glorify God by being a innovative farmer to provide the world with healthy food in a sustainable way</span></h3><h3> 以創(chuàng)新農(nóng)夫的身份來榮耀上帝,以可持續(xù)的方式為世界提供健康的食物。</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轮台县|
黑水县|
松江区|
达日县|
仁布县|
邵阳市|
海淀区|
关岭|
柏乡县|
延庆县|
乌什县|
西充县|
隆化县|
兴义市|
安图县|
历史|
阿拉尔市|
拉萨市|
枣阳市|
印江|
仁布县|
林口县|
建平县|
高尔夫|
兴义市|
乌海市|
马尔康县|
若尔盖县|
柞水县|
定州市|
疏附县|
西华县|
高碑店市|
新龙县|
读书|
漳州市|
晋宁县|
荔浦县|
开封县|
攀枝花市|
张家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