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琴棋書畫乃“四雅”,相伴炎黃子孫修身養性、韜光養晦一生,在中華民族藝術長廊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的“棋”指圍棋和中國象棋。</h3> <h3> 圍棋起源于上古時代。那時黃淮海平原是沼澤。從公元前2600年開始,大量民眾從四面八方湧入此地,開始時只是占地、圍地,相互并無沖突,這就像圍棋開局之初,雙方各自搶占地盤。隨著居民增加,無主的空地越來越少,有主的地盤也相互交錯,造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為了鞏固和擴大地盤,各族群之間展開了包圍與反包圍、呑并與反呑并的實力對實力、智力對智力的長期較量。較量的基本原剛是以多勝少,靠局部的人數優勢,靠圍毆來決定人地的歸屬。</h3><h3> 堯帝有兒名“丹朱”,從小頑劣,不思上進。堯帝用娛樂形式模擬演化戰爭,發明了圍棋,以一種包圍和反包圍戰術決勝負的棋戲來訓練丹朱,丹朱很快喜歡上了這個圍獵游戲,并把棋盤和規則進行改進,有“堯造圍棋,丹朱善棋”之說。</h3> <h3> 圍棋乃五千年中華民族文化藝術之瑰寶,是“棋之鼻祖”,是我國十大國粹之一,其文化內涵博大精深。</h3><h3> “其”指“一系列等距排列的直線,交錯縱橫,像簸萁”。“石”指大而平整的石板。“木”指木制平整的木板。所以,“棋”指木制棋盤,“碁”指石制棋盤,統稱棋盤、棋子。</h3><h3> “弈”指下圍棋,圍棋。后也作形容詞用。</h3> <h3> 由于古時棋盤用楸木制作,棋子多用玉石所做,所以又稱“玉楸枰”(枰即棋盤)。</h3><h3> 棋盤為方形,棋子為圓形,從而又稱“方圓”。</h3> <h3> 棋盤上縱橫交錯的線條,猶如河網(河圖)、地圖(洛書),于是有人稱它“河洛”。</h3><h3> 由于棋分兩色,黑子似烏鴉,白子如白鷺,所以又叫“烏鷺”或“黑白”。</h3> <h3> 下棋時默不作聲,僅靠一只手的中指、食指運籌棋子來斗智斗勇,其落子節奏的變化,放布棋子的力量大小等都可反映出當局者的心智情形,如同棋局中用手語交談一般,因此稱為“手談”,“手談標昔美”。</h3><h3> 棋手下棋時專心致志,諸事不聞,正襟危坐。運神凝思時喜怒不形于色面的神態,猶如僧人參禪入定,故又稱“坐隱”,“坐隱逸前良”。</h3> <h3> 晉朝一位名叫王質的人上山砍柴,見一童一叟在溪邊下棋,駐足觀看。不知過了多久,聽得童子提醒他該回家了,才想起去拿斧子,猛然發現斧柄(柯)已腐朽,斧頭已生銹。待他回至家中,才發現與他同時代的人已沒有了,“無復時人”,故又稱“爛柯”。</h3> <h3> 弈秋是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人,棋藝精湛,是第一個史上有記載的圍棋專業棋手,第一位從事圍棋教育的圍棋名人,是圍棋的“鼻祖”。</h3><h3> 可謂:</h3><h3>“坐隱不知巖穴樂,手談勝與俗人言。”</h3><h3>“情慷慨,意蹁躚。風云變幻月中天。”</h3> <h3> 于2019年8月游云南保山(原名永昌)時,當地人操作濃重的永昌口音告知:《永子博物館》好瞧呢。她把“永子”說成“聾子”,我琢磨了半天也沒搞懂,多方打聽后才明白。</h3><h3> 我們立馬驅車前往。</h3><h3> 只見青華湖清澈秀麗,碧波蕩漾,巍峨壯觀的永昌閣亭亭玉立湖之上,急忙尋去。</h3> <h3> 沿著水上長廊步入門楣上刻有“永子棋院”的古色古香的門坊,仿佛在一瞬間告別了今世而恍若古時,穿過“太極廣場”,就是永昌閣了。</h3><h3> 永昌閣坐北朝南,三面臨水,以44.99米高的雄姿屹立于近8米高的高臺上,造型古樸典雅,氣勢宏偉,仿古建筑形式,有黃鶴樓、岳陽樓之風格。共九層,一至八層分別是弈棋廳,永子博物館,永子展示館,講棋大廳,圍棋圖書館,比賽大廳,新聞媒體廳,高端對決廳。乘坐電梯至頂層,一覽青華湖全景,湖光山色。遠處“漁村晚釣”,“東湖月夜”,近處“輕舟一葉蕩荷叢,童叟弈棋扁舟中”。仿佛古時永昌人在湖上泛舟弈棋,荷塘觀弈之雅景再現,回味無窮。</h3> <h3> “永子”棋“黑如鴉青,白如蛋清”,質堅色潤,細糯如玉。置于棋盤上,黑白分明。黑子黑如墨,無任何雜色,宛如一粒墨玉,中間墨色,邊閃翠環;白子白如蛋清,呈象牙之色,晶瑩如脂。色澤潤柔,不眩目刺眼,冬暖夏涼,觸子心靜。讓人有一種溫馨親切的感覺,最適于弈者作長時間觀看、思考而不疲累,實乃棋中圣品。</h3> <h3> “永子”采用保密配方和絕技熔煉,傳統手工點“丹”而成。由于原料挑剔,工藝獨特苛刻,品質精良,故產量極為有限,五百多年來深得達官貴人、文人雅士喜愛,一度作為貢品,堪稱國寶。</h3> <h3> 保山“永子”棋廠是世界上唯一能制作“永子”棋的地方,其生產流程分九個步聚。</h3><h3> 首先是精選原料,必須是保山地區特有的黃龍玉,南紅瑪瑙,翡翠,琥珀等天然原料。其次是破碎、研磨(這是唯一需要借助機器來完成的環節)。第三步是配料,不同原料按一定比例搭配混合,目前只有“永子”非物質文化遺產第十二代傳承人李國偉掌握這個絕密配方。第四步是熔煉,配好的料在一千四百多度的窯爐中熔煉成為液態,“永子”棋廠目前有七個窯爐,只有兩個用于生產,其余用于研發和教學,每次熔煉需六至七天,被稱為“煉丹爐”。第五步是手工滴制,師傅在一千多度的窯前沾取熔煉好的原料,滴成圍棋形狀,等待自然風干成形,師傅站在高溫中,一天只能工作四個小時,被稱為手工點“丹”術。后面幾步是打磨,晾曬,分揀和包裝。“永子”棋對品質要求極其苛刻,甚至是刻薄,一般人看來完好的棋子,師傅總會挑出瑕疵,每次都有40%的次品被篩選出來重新回爐。</h3> <h3> 目前“永子”棋公司有兩個師傅五個徒弟,年生產棋子三千余副。擁有一件發明專利,十五項外觀專利,十五個類別注冊商標,兩項版權,一項著作權。</h3><h3> “棋子出云南,以永昌者為上。”這是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對“永子”的評價。</h3><h3> 相傳一千多年前呂洞賓來到永昌,在寶蓋山下的龍泉池畔遇見一個貧窮的孝子,很是可憐,于是教他用當地的寶石作原料煅燒圍棋子,從此孝子及家人以制作棋子為生,改善了生活,即“呂祖授技”。</h3> <h3> “永昌之碁甲於天下”,“永昌出圍棋子,光潤如玉琢”,“滇南皆作棋子,而以永昌為第一……以郡庠生李德章為第一”。</h3><h3> 李德章是明代永昌人,考上進士,負責管理皇宮珠寶庫,因一場無名大火將珠寶庫燒成灰燼,李德章被貶為平民回到了永昌。</h3><h3><br></h3> <h3> 回到家鄉的李德章發現當地制作的棋子比較粗糙,質量較差,他潛心研究棋子的制作,以改善質量。一天夜里,望著藍色的天空閃閃爍爍的繁星,酷似那場大火使珠寶玉器熔化后滿地五彩斑斕的場景,對啊!本地有的是瑪瑙玉石等材料,將它們熔化后不就可以制成高品質的棋子了嗎?從此,他一次一次地實驗,一遍一遍地修改研制配方,但怎樣才能將液體做成棋子呢?</h3><h3> 一年過去了,新一年的夏天到來了。</h3><h3> 雨一直下不停,雨點打在芭蕉葉上,一滴一滴往下落,那晶瑩的水珠恍若一顆顆棋子敲打在石板上,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敲醒了睡夢中的李德章。以此為靈感,他研制出了人工滴制法,即點“丹”法。</h3><h3> 從此,一套“永子”棋的特珠生產制作工藝鄒形逐漸形成了,又經過幾年的研制改進,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世界上第一副“永子”棋誕生了。</h3> <h3> 歲月流逝,戰火洗禮,“永子”工藝曾一度頻于失傳。</h3><h3> 明代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永子”被敕令為貢品。</h3><h3> 清代咸豐年末(公元1860年),“永子”毀于戰火。“庚申冬日,為判兵所擄,惜哉!”。</h3><h3> 民國時期,解坤攜李氏后人李文秀欲恢復“永子”,卻于1942年永昌慘遭日機轟炸而停廠。</h3><h3> 1964年3月,陳毅元帥視察云南時說:“傳統工藝要恢復,我就不相信保山就無人再燒出永子來”!在政府的支持下,這個幾乎失傳的國寶才得以恢復和弘揚,“云子”就是在恢復“永子”過程中綻放的一朵艷麗的鮮花。</h3><h3> 八十年代,保山政府組織李氏后人李學堂恢復“永子”生產,但因成本太高而沒有市場而被迫停廠。</h3><h3> 直至2003年,陶曉昌組織李氏后人李國偉等人再次恢復“永子”生產,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過成千上萬次的實踐摸索,終于找回失傳的“永子”煉“丹”術。</h3><h3> 歷經滄桑磨難,棋中圣品——“永子”,終于重現棋枰,再現璀璨異彩,與千年古國文明相映同輝。</h3><h3><br></h3> <h3> 《云子棋院》也稱《云子博物館》,位于昆明市官渡古鎮內。1964年在陳毅元帥的親切關懷下,云南人恢復“永子”的初心不變,一直在探索著,努力著。1970年,憑借殘存的幾枚老棋子,昆明第十二中學校辦工廠的老師和師傅們經過無數次的試驗,終于在1974年復原了“云子”的傳統工藝,生產出了“云子”。1980年校辦廠改成云南圍棋廠,生產“云”字牌圍棋,后又改為云南圍棋廠——云南“云子”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為國家AAA極國有專業保密廠家,是唯一擁有“云子”、“云”字牌專屬注冊商標的公司。</h3> <h3> “云子”正面微凸,底面扁平,便于手持粘子和置棋,形制規整,古樸深厚。采用保密配方及熔煉工藝制成,高拋不易碎,質地細膩,堅而不脆。色澤油潤,消晰養眼。拍于紋枰之上,聲音如玉器相碰,脆而不浮,著盤聲鏗,玉音悅耳。手感舒適,極似曜石,柔和細膩,不粘不滑。</h3> <h3> “枰設文楸之木,子出滇南之爐。”</h3><h3> </h3><h3>愿“永子”、“云子”傳世之寶</h3><h3> 白如白鷺,晶瑩如脂,溫潤如玉。</h3><h3> 黑如鴉青,碧翠環邊,清潭秋水。</h3><h3> 入情,入心。</h3><h3> 融入做棋人一顆癡心,</h3><h3> 透著匠人沉靜儒雅之性。</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城县|
鄱阳县|
桐柏县|
保亭|
内黄县|
桃园县|
峨眉山市|
亳州市|
南木林县|
金乡县|
汉沽区|
武威市|
青阳县|
如皋市|
卢龙县|
承德县|
肇州县|
库尔勒市|
永丰县|
从江县|
永胜县|
西宁市|
喀什市|
武安市|
乐都县|
内江市|
米脂县|
井研县|
岳阳县|
宜春市|
平山县|
馆陶县|
甘泉县|
邻水|
遂昌县|
佳木斯市|
二连浩特市|
襄城县|
烟台市|
苏尼特右旗|
二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