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穿新鞋走老路。</h1><h1> 真的。</h1><h1> 穿上兒子給我買的新鞋,走在了2014年去甘南的老路上。一樣的行期九天,一樣的行進路線,一樣的景點安排:臨夏——拉卜楞寺——尕海——郎木寺——扎朶那——花湖——若爾蓋草原——黃河九曲第一灣——瓦切塔林——松潘古鎮——雪寶頂——黃龍景區。</h1><h1> 你說時光這家伙,五年來咋就沒有一點點進步呢?安排的行期,行程,景點咋就沒有一絲絲變化呢?我也不咋的,穿著新鞋,照樣興致勃勃的走在五年前的老路上。</h1><h1> </h1> <h1><b>一 臨夏沿途清真寺</b></h1> <h1> 8.3日早8點,一行53人冒著大雨從西安后衛寨地鐵口出發了。在陜西境內,雨一直淅淅瀝瀝下個不停。過天水后天晴雨停,長出一口氣,放松了心情。到了臨夏境內,依然是形狀不一的清真寺接踵而來。不拍手癢,拍吧可滿車的攝友,沒有幾個人動相機。和以往沿途只要遇到好的景色,攝友們就在車上,毫不吝嗇的噠噠起來大不一樣。愚笨的我真有點懷疑是不是座錯了車。看到前面天流老師在拍,我才猶猶豫豫拿起了相機。自我安慰,管他呢,全當練習高速構圖。</h1><div> </div> <h1><b>二 土門關</b><b style="color: inherit;"></b><span style="color: inherit;"></span></h1> <h1> 8.4號這天從早到晚老天爺都憋著,不陰不晴,不溫不火,死氣沉沉的樣子一點都不和顏悅色。一樣的早起,7點就離開臨夏市直奔土門關,沒有高速,彎多路不寬,車速賊緩慢。作為拍攝景點,土門關的確沒有什么可拍的。公路上一個假模假樣的關門,山包上一個沒有氣勢的臧塔,山腰間一段假不兮兮的城垛。再就么了,還經常冷冷屁哇哇的風大。</h1><h1> 但在歷史上還是有說道的。土門關藏語稱“火爾倉香告”,其地理位置于甘肅臨夏市馬集鄉關灘村。是由四川、青海經甘南藏區通往蘭州的主要隘口。據有關史料表明,土門關曾建有關門城樓,城樓為二層,雕梁畫棟,雄偉稱奇。清雍正三年(1725年),土門關被辟為漢、藏蒙茶馬互市市場所。關門早開晚閉行商客等出入關口,均有駐軍巡查。關門與城樓在1949年被拆除。如今的土門關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建筑風采和軍事功能。現在是民族大團結了,56個民族56朶花啊。</h1> <h1><b>三 拉卜楞寺</b></h1> <h1> 土門關沒有久留,就朝拉卜楞寺進發了,不到70公里路程,一腳油門就到了。</h1><h1> 拉卜楞寺和以往相比,最大的變化是開始收門票了。寺的四周建起了高高圍墻。穿著紅袍的僧人,門票賣的很干脆,除年齡上區別售票以外,什么證件一滿不吃來。怪了,好像一賣票就成了著名旅游景點,滿寺院到處都是烏央烏央的人群,少了往日的寧靜,多了今日的喧嘩。想拍個照片,游客蠻搶鏡頭的不行行。</h1> <h1><b>四 桑科濕地</b></h1> <h1><b></b> 出了拉卜楞寺,要奔碌曲縣住宿。途中徑過桑科濕地,盡管光線不太理想,太陽爺這個犟驢依然不招勢我們,躲在云層后面迷迷糊糊。可既然來了,且濕地就在公路邊,時光團長還是停車,招呼大家下車開拍。。。。。。</h1> <h1><b>五 桑科草原沿途景色</b></h1> <h1> 出了桑科濕地不遠,有馬牛羊在路邊草原吃草溜達。也有藏民招呼游人騎馬。停車,拍。</h1><h1> 桑科草原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境內,屬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草原面積達70平方公里,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業基地之一。這里人口少面積大,僅有4000多牧民,草原卻遼闊無際,是一處極為寶貴的自然旅游景區。</h1> <h1><b></b></h1> <h1><b>六 郎木寺</b></h1> <h1> 8,5號這天,老天爺終于憋不住了。大清早就哭了個稀里嘩啦 。</h1><h1> 從碌曲縣到尕海50來公里路程,攝影大巴冒雨前行,到了尕海,雨還在噼噼啪啪的敲打著車窗。下車后才發現這個景點,不知道什么原因關閉了。攝友們帶著遺憾悶悶不樂的上車繼續前行。</h1><h1> 尕海到郎木寺36公里路程,一眨眼就到了。老天爺絲毫沒有收住的意思,依舊在嚎啕大哭。雨點連在一起像一張大網,掛在眼前。通往寺院的小路上,流下來的雨水在匯集成一條小溪。我坐在攝影大巴上,磨磨蹭蹭的不想下去。眼看著攝友們一個個帶著各式雨具下車了,我只好換了較輕的微單相機,裝上16-35鏡頭,打著雨傘,隨著大流進寺院了。雨就么停,整個拍攝過程我都是,一手打傘,一手拍照。心想肯定糊的不少。嗨嗨,后來一看,還行,清楚著呢。</h1><div> </div> <h1> 根據時光團長的安排,午后一點我們準時離開了郎木寺,走在了去扎尕那的路上,九十多公里路程走的相當辛苦。雨雖然停了,可整條公路都在大修,泥濘的路面既不寬又不平,攝影大巴跟蝸牛一樣慢慢爬行。時不時的就聽見大巴底部剮蹭路面后,發出的刺耳叫聲,讓人汗毛倒立。跌跌撞撞好不容易五點多才到了扎朶那,在停車場大巴卻又陷進了深坑。先是挖,后是推,折騰了幾次大巴還是不出坑。六點多了,秋晨政委安排賓館老板,用小車接所有女士先去賓館休息。男士們再想辦法救大巴出坑。再挖,再推,推車的號子喊的震天響,大巴還是原地不動,千呼萬喚就是不出坑。快八點了,實在么招了,秋晨政委才命令男士去賓館休息。后聽說花錢雇鏟車托了出來。我常常暗想,作為一個陜西爺們,知足了,關鍵時刻都能拿出手。</h1> <h1><b>七 扎尕那</b></h1> <h1> 老天爺終于開眼了。</h1><h1> 8.6號的扎尕那,早上近處山頭煙霧繚繞,午后遠處藍天白云。攝友們還是早早就起,像覓食的鳥兒一樣分散在個個山頭。噠噠噠的快門聲如同歡快的鳥聲,彼此起伏,銳耳動聽。</h1><div><br></div> <h1> 十點多我們就下山了,悠悠哉哉地坐在景區門口的方凳上,等待著攝影大巴來接我們回賓館。可由于景區道路嚴重堵塞,攝影大巴無法下山。大家只好頂著烈日走回賓館。肩背相機包,手提三腳架,三公里多的上坡路一個個走的汗流浹背,氣喘吁吁。</h1><h1> 中午吃飯的時候,時光團長通知,下午三點半出發,到對面山坡觀景臺拍攝。我的爺,從賓館的山坡到對面的山坡,中間要翻一座深溝,我有點怕了。嘿嘿,還是省后老師腦子靈光,找了個很是恰當的理由請了假。我們就美美的睡到四點半后,才晃晃悠悠的沿著,賓館前的鄉間公路向西給后山出發了。路好坡緩,景色別有洞天,拍美咧。拍的好不好我不知道,反正拍的挺高興啊。吼兩句:我們不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h1><div> </div> <h1> 8.5號我們進扎尕那景區時不收門票,攝影大巴理直氣壯的直接開進停車場。8.6號就開始收門票了。你說說,它咋就這么巧呢?6號我們拍照時先云霧繚繞,后藍天白云。7號就明光光的太陽,天上沒有一絲云彩。你說說,老天爺他咋就對我們這么好呢?</h1> <h1> 文字 劉漢增</h1><h1> 攝影 劉漢增</h1><h1> 后期 劉漢增</h1><div><br></div><h1> 2019.8.3</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响水县|
西藏|
察哈|
西乡县|
工布江达县|
马山县|
兴隆县|
平武县|
横峰县|
固原市|
宿迁市|
白朗县|
收藏|
平原县|
封开县|
读书|
闸北区|
栖霞市|
彰化市|
望都县|
霍林郭勒市|
罗平县|
江阴市|
东明县|
营山县|
沾益县|
上蔡县|
邹城市|
合山市|
江门市|
利川市|
中牟县|
通化市|
安国市|
吉木萨尔县|
安仁县|
新乡县|
凤台县|
阿巴嘎旗|
三河市|
浑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