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太陽下山明早依舊爬上來</h3><h3>花兒謝了明天還是一樣的開</h3><h3>我的青春一去無影蹤</h3><h3>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h3><h3>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h3><h3>別的那樣呦</h3><h3>別的那樣呦</h3><h3>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h3><h3><br></h3><h3> 又是一年開學季,學生們陸陸續續的返回了學校,新生們也要走進大學的校門,開始一段嶄新的生活了,看著這些青春活潑的身影,曾經的大學時代也像電影一樣在腦海里放映,那個時候,我也曾經擁有過和他們一樣的青春一樣的年華……</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入學????????</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1982年秋天的一個夜晚,即將18歲的我,懷揣錄取通知書,手里攥著父親借來的100多元錢,身背母親為我準備的行囊,憑錄取通知書購買了3.5元的半價票,踏上了北上的列車,孤獨的一個人,開始了既興奮向往又迷茫未知的征程。</h3><h3> 那個時候的綠皮車,速度很慢,逢站必停,在晃晃悠悠哐哐唧唧中,用了近7個小時,走完了180公里的路程,在凌晨五點多的時候,終于達到了終點站,我也迷迷糊糊的隨著人流走向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h3><h3> 這個時候的天空還朦朦朧朧的,我把行李放在出站口的臺階上,望著眼前的閃爍的燈光和來來往往的車輛,給我的感覺是震驚,這地方真大啊,這也是我當時到過的最大的城市。還沒有顧上更多的感嘆,我和其他各地過來的新生就被接站的老師招呼到了接車的地方,我們把行李扔到大卡車上,人則坐進了大客車里,老師招呼了一聲,汽車一路風馳電掣般的在路上快速行駛,至于是不是真的很快也說不清楚,因為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和新奇,但有一個名字一直記得清清楚楚,那就是幫我卸行李的年輕人,后來工作了以后我們還做過一段同事。</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在疲憊與興奮中,老師領著我們走進了校園,住進了早已經分配好的宿舍。我所在的男生宿舍有六個人,我被分在了上鋪,后來有一首歌叫《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也不知道是不是說的我,好在我也沒有告人侵權的習慣,這事就不深究了,權當大學生活中的小插曲吧。</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下圖為著名的紅楓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軍訓????????</h3><h3> </h3><h3><br></h3><h3> 報到結束了,我的室友也齊全了,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六個人就五個不同的省份,北京、江蘇、江西、山東、河南,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在接下來的四年里共度大學時光。</h3><h3> 剛來的時候,我們六個人除了北京同學說的是大家都能夠聽懂的普通話,我們幾個就是各有各的方言了,基本上都是雞同鴨講,一個腦袋兩個大,因為那個時候中小學可沒有普及普通話教學。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信陽的同學,曾經指著宿舍樓上小花臺的花對我說,上面有“伐”,楞是沒聽明白,后來才知道是花。</h3><h3> 新生入學完畢,馬上就是緊張的軍訓了,我們都換上綠色的軍裝,看起來像模像樣的。軍訓主要就是訓練走步,就是各種走各種轉,其中的正步走把腿踢的生疼,每天訓練下來都累癱了。軍訓還有一個小插曲,有一位同學平時走路很正常,但只要教官喊“齊步走”,他立馬變成了胳膊和腿一順順了,怎么也矯正不過來,教官實在是憋不住了,在又一次齊步走以后,一個飛腿踹上上去……同學悲催了,我們也從開始的覺得好笑變得一下子驚嚇了起來。其實我走路也好不到哪里,走路節奏慢,我得使勁甩胳膊才能跟上步伐。</h3><h3> 我們那個時候軍訓另外一個重頭戲就是打靶了,不像現在的軍訓,沒有了打靶這一項。開始訓練的時候,都是空槍,練習瞄準的場地就是現在西苑校區(原來的洛陽工學院)南院三號樓前面的廣場,那個時候還是一片玉米地,三號辦公樓還正在施工中。靶子位于施工中的三號樓前,我們則趴在現在大門口的位置,每天拿著步槍瞄來瞄去的。另外就是拆裝槍支,一個是熟悉槍支的結構,拆裝順序,一個就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槍支的拆裝動作,記得當時就是在南院第一學生食堂里面練習的,每到這個時候,就餐大廳里都是噼噼啪啪的拆裝聲。</h3><h3> 緊張而又刺激的軍訓終于進入了實戰打靶階段,我們乘車到了解放軍洛陽外國語學院附近的靶場,每個人五發子彈,這可是實打實的真家伙,教官一再強調絕對不能用槍對著人瞄準,那是非常危險的動作,因為這樣已經出了許多意外傷人事故,誰知道槍里面有沒有子彈呢。</h3><h3> 同學們趴在打靶位上,熟練的把子彈壓進了彈匣,這個我們在拆裝槍支的時候早已經練的滾瓜爛熟了,但由于是實彈,依然是又興奮又緊張,既怕把子彈打飛了靶數不過關,又怕真槍出點啥事。我緊握槍身,眼睛盯著準星,瞄著前方的靶子,右手食指輕輕的放在在扳機上,第一槍是瞄了又瞄,確定沒問題了以后,果斷的扣動了扳機,伴著一聲悶響,子彈飛一樣的沖出了槍膛,說時遲那時快,這個時候子彈早已經穿靶而過了,雖然第一次打真槍,心里還是被震撼了一下,自己也被后座力震了一家伙。有了第一槍,后面開槍就順溜多了,但也是不斷的瞄準,不停的調整,折騰了小半天,終于把五發子彈射了出去,最后報了45環,不高也不低,順利及格, 噢耶!打靶結束以后,我們在回程的車上唱起了《打靶歸來》,那氣氛和場面至今難以忘懷。</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下圖為我們入學時剛栽的櫻花樹,可惜前幾年被蟲害奪走了生命。</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食堂????????</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r></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大學生活,不能不說食堂,一日三餐都少不了的地方。八十年代的食堂,還很簡陋,這種簡陋幾乎普及各個方面,當然是相對現在而言。簡簡單單的四人餐臺,簡簡單單的售飯臺,就那樣擺成一排,學生伸手就能夠到,不像現在有隔斷和防護罩,這么說吧,幾乎和現在馬路邊賣小吃的擺設差不多。</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每天最開心也最期盼的就是飯點時間,每個人都急急忙忙的拿著飯盒趕往食堂吃飯,因為去晚基本上沒啥選擇余地了,相對好吃那是沒份了,最多也是殘湯剩飯。然并卵,你以為去的早就可以了?當年饑腸轆轆的早早地來到食堂,發現飯菜還沒有做好的時候,你心里想再等等,但你的肚子可沒那耐心,這個時候好了,熱鬧來了。只要有一個同學開始敲碗,立馬就會響起一片敲碗的聲音,情緒是會傳染的,饑餓也是。</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外面碗聲陣陣,后廚肯定一樣的是鍋碗瓢盆交響曲啊,師傅們也著急啊,但那個時候可不像現在燒天然氣,那時燒的是煤,熱效率自然低些。待到飯菜端上來,敲碗的聲音才逐漸消失,學生們又把注意力轉移到今天是什么菜,有沒有自己喜歡的上面來了。</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實際上也沒有多少選擇,大多數時候都是豆芽白菜蘿卜粉條青菜豆腐之類的,至于雞蛋和肉,別想了,那可是奢侈品,需要去食堂里面那個舞臺旁邊的小窗口買,也就是開小灶,我上了四年大學,就在那里奢侈了一次,花了兩毛錢買了份蒜薹雞蛋,因為消費不起,以后再也沒有去過。</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食堂售飯臺小,學生人又多,買飯的時候擠擠挨挨的,打飯的時候,飯菜的有多有少,因為不好掌握,經常發生的情節就是,那邊售飯員把菜打好了,這邊學生的手一直伸著,咋了?因為覺得分量不夠啊,這個時候很容易出現矛盾,好說話的學生呢,就這樣的拉倒,不好說話的,如果再遇見同樣不好說話的售飯員,那可就有樂子了,相信吃過學校食堂的人都知道,因此和售飯員打架的事情常有發生。</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那時候不像現在都電子化了,飯票都是塑料印刷的,隨身攜帶,很不方便,但吃飯是必須的,所以飯票經常被折騰的彎彎曲曲,也容易損壞和丟失。</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食堂留給我的大部分都是美好的回憶,最多的時候,一次吃了四個饅頭,踢完球實在是太累太餓了。有一個印象很深的年輕售飯阿姨,后來才知道居然是我一個最要好的兄弟的小姨,和她聊起來當年食堂的事情,都樂的哈哈大笑,她可沒少給我打菜,好像有時候打的還偏少,是不是俺長得不好看呢?下次見了她問問去。</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發生在食堂里還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入學第一年的中秋節晚會就在食堂的小舞臺上進行,一個同學詩朗誦,剛開了個頭“嘩……大海漲潮了!”“嘩……大海漲潮了!”,如此三番,哈哈,原來是忘詞了,惹得觀眾哄堂大笑,以至于后來我們見到他,老是打趣他“嘩……大海漲潮了!”他也不生氣,哈哈,不過這同學還是很有才的。記得我也有這樣的尷尬時刻,好像有一次是百科知識競賽,我搶到了答題機會,卻突然一下子忘了答案,抓耳撓腮也想不起來,那個尷尬啊。其實,誰沒有一個兩個尷尬時刻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師尊????????</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r></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上學不能不說老師,印象最深的有幾位,我的高等數學老師,是一個非常優雅有氣質的先生,經常穿吊帶西褲和白襯衣給我們上課,而且還喜歡戴個格子鴨舌帽,整個一個民國老學究的形象。不過課講的非常好,基本上不看教案,數學公式隨手拈來,我非常喜歡聽他的高數,覺得是一種享受。</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還有一位就是我的英文老師,也是班主任。她胖胖的,非常溫和,我們都喜歡她。英文老師家庭很有背景,父親抗日戰爭時期是第一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五十九軍軍長。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評助學金,班上一位女生父親不幸突然離世,原本富裕的家庭一下子陷入了困境,恰好也正是確定助學金的時候,因為名額有限,大多數同學也不知道她的情況,所以落選了,老師因為這個事情在全班會議上充滿感情的講述了這位同學家里的情況,說到動情處老師已是淚水漣漣,許多同學也都唏噓不已,最后大家一致同意讓出一個名額給這個女生。雖然事情不大,但老師的關愛,不但給了這位同學愛的溫暖和戰勝不幸的希望,也給其他同學們上了一堂愛心課,讓我們一生受益匪淺。</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所以在后來的日子里,我們每次同學聚會,都會邀請尊敬的班主任老師來給我們鼓勁,每次看到她,同學們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大家是真的很喜歡她。</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愛情????????<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大學里的愛情是美好的,但這美好只是一瞬間,真正有能力留住這些美好的,寥寥無幾,大多數時候都是無奈的分手,徒留傷感和一地雞毛。</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大學里的愛情,對我這個空白來說,沒有什么直接的感受,別人愛與不愛,合合分分的都與我無關,雖然有時候也羨慕人家可以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奈何自己條件太次,也就不做奢望了,安安生生度過自己的學生時代即可,畢業了,自有那個適合你的人在百花盛開的地方等你。</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只記得我們這類工科院校,本來招生就少,女生更是少的可憐,無論美丑,基本上都是嬌寶貝,自然不乏追求者和護花使者,俺和大部分男生一樣,偶爾護護花,更多的時候都是邊上看看就好,說起來也怪可憐與無奈的,話說,沒有在大學里談過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你的大學生活上不完整的。漫長的四年里,不知道有沒有女生暗戀過俺,反正俺是沒有暗戀的機會。直到畢業,也沒有因為愛情拉過一個女生的手,所以到現在,俺還是個缺心眼。</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最有趣的是,臨近畢業的時候,一天正在上課,我坐在倒數第二排,后面老是有竊竊私語的聲音,夾雜著計算器的敲擊聲,回頭瞄了幾眼,原來是班上的一對情侶,感覺好像是在算賬。下課了一打聽,原來曾經如膠似漆的一對要分手了,在算分手費呢,哈哈,這后來也成了大家的笑料。</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其實也不奇怪,大家都是來自天南海北,畢業又是包分配,誰也不知道會往哪里去,許多時候,分手就是最佳選擇,不過奇怪的是,我們班上戀愛成功的還真有幾對,當然婚后分手的也有,但很少,這也是大學里的愛情故事中少有的圓滿。</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尾聲????????</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大學里的生活多姿多彩,我僅僅是擷取了一小部分來裝點這四年的回憶,我的大學給了我人生最大的饋贈,這里有我的青春印記,這里有我難忘的回憶,難忘的人難忘的事,還有難忘的青春歲月。</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柔区|
朔州市|
随州市|
桂平市|
巴中市|
万山特区|
五华县|
吉木萨尔县|
调兵山市|
龙里县|
曲沃县|
德化县|
青州市|
潮安县|
莱西市|
洪雅县|
濮阳县|
工布江达县|
平乡县|
电白县|
万年县|
怀宁县|
天水市|
萨嘎县|
巩义市|
新平|
柳河县|
沽源县|
内丘县|
喀喇|
获嘉县|
满洲里市|
保靖县|
孝感市|
武城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安仁县|
乌拉特后旗|
育儿|
三穗县|
安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