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個有見識的人,能夠在紛繁復(fù)雜中,不受他人觀念的干擾,洞悉事情的發(fā)展趨勢,看到事情背后的發(fā)展機(jī)遇。而一個人的格局,可以幫助舍棄眼前的利益,謀取長遠(yuǎn)的規(guī)劃,成為最終的贏家。</h3><h3> ——————題記!</h3><h3> 一、見識越多的人,越能看的清自己的差距。</h3><h3>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不同的人演繹著不同的人生歡喜與悲情。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到底在哪里?</h3><h3> 看過了很多風(fēng)景,看過了很多人生,漸漸變得成熟與圓通。驀然之間,不再把自己當(dāng)成衡量萬事萬物的尺度。發(fā)覺越優(yōu)秀的人,越能看見自己的無知。相反,平庸的人卻經(jīng)常一知半解,就覺得天下無敵了。</h3><h3>其實(shí),真正決定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的,是我們對事物的見識與內(nèi)心的格局。見識的深淺決定人生的深淺,格局的大小決定了人生之路是寬是窄。<br></h3><h3> 著名投資人傅盛曾提出一種說法,人有四種認(rèn)知境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95%的人都處在第一層。</h3><h3> 然而,是不是自知無知,正是優(yōu)秀者和平庸者最大的區(qū)別。一個人能走多遠(yuǎn),取決于他知道自己走了多遠(yuǎn),因?yàn)樵接幸娮R的人,越能看見自身的差距。</h3> <h3> 曾國藩說: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h3><h3>凡是辦大事,首先需要的見識和眼光,才能只是輔助。</h3><h3> 秦朝末年,劉邦率軍率先攻入咸陽。</h3><h3>諸將一窩蜂的去爭搶財(cái)物、美女,而蕭何一不貪戀金銀財(cái)物,二不迷戀美女,而是迅速跑到丞相府。</h3><h3> 把秦國的戶籍、地形、法令等圖書檔案一一進(jìn)行清查,分門別類,登記造冊,統(tǒng)統(tǒng)收藏起來。</h3><h3> 后來,項(xiàng)羽一把火燒掉了秦宮,只有劉邦憑此掌握了天下形勢,從要塞關(guān)隘、人口分布、物產(chǎn)貨殖一應(yīng)俱全。</h3><h3> 這些材料為制定正確的方針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的根據(jù),對日后西漢政權(quán)的建立和鞏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蕭何功不可沒。</h3><h3>后來,劉邦論功行賞,說:逐鹿天下,蕭何是我的仆人,你們都是我的獵犬。</h3><h3> 滿朝功臣,只把蕭何比做人,可見蕭何在劉邦心中分量之重。</h3><h3> 花盆里長不出參天大樹,一個人的見識和格局,決定著一個人的所能抵達(dá)的高度。</h3><h3>大事,以識為主,見識上高瞻遠(yuǎn)矚,才能先人一步,最終成事。</h3> <h3> 二,見識和格局,決定了你的層次。</h3><h3> 在這個世界上,真正能代表你水平的、展示你的生命層次的東西,不是金錢,也不是名利,因?yàn)檫@些都有可能失去。</h3><h3> 真正決定你層次的就是你的見識與格局。</h3><h3>古代有個叫儀狄的人發(fā)明了酒,獻(xiàn)給大禹。</h3><h3>大禹喝了感覺很爽,卻沒有夸贊他,反而下令禁酒。</h3><h3> 說:后世必有以酒亡國者。</h3><h3> 大禹去世后,他的子孫并不覺得酒有什么危害,廢除了禁酒的法令。</h3><h3> 幾百年后,夏朝君主桀,挖了一個酒池,大到可以在里面行船,很多人和桀一起喝酒,過著酒池肉林的生活,最終桀因?yàn)榫贫鰢?lt;/h3><h3>隋煬帝楊廣“妓航酒船”,沿著大運(yùn)河從北喝到南,最終身死國滅。</h3><h3> 歷史上的君主因酒而亡國的數(shù)不勝數(shù),而平民百姓因酒誤事的更是多如牛毛。</h3><h3> 王陽明曾說:萬事萬物都在人的心里。</h3><h3>同樣是美酒,后人看到了美味,大禹卻看到了危亡。</h3><h3> 所以決定人能看到什么,不是人的眼睛,而是人內(nèi)心的見識和格局。</h3><h3>而人的層次,也因此分出了高低。</h3> <h3> 古希臘哲學(xué)家芝諾的學(xué)生曾經(jīng)問過他:“老師,你學(xué)識淵博,知道的事情那么多,為什么還經(jīng)常懷疑自己的答案呢?”</h3><h3> 芝諾回答:“人的知識就像一個圓,圓圈外是未知的,圓圈內(nèi)是已知的,你知道的越多,你的圓圈就會越大。圓的周長也就越大,于是,你與未知接觸的空間也就越多。因此,雖然我知道的比你們多,但不知道東西也比你們多?!?lt;/h3><h3> 靠近品德優(yōu)秀的人是為了感染自己提高修養(yǎng),靠近能力優(yōu)秀的人是為了鞭笞自己努力學(xué)習(xí)和奮斗,而不是認(rèn)為自己優(yōu)秀要與優(yōu)秀的人在一起,鄙視那些自己以為不如自己的人。殊不知,自己又算什么?</h3> <h3> 三、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作為</h3><h3> 有這樣一句諺語:“再大的烙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蹦憧梢岳映龃箫瀬?,但是你烙出的餅再大,它也得受烙它的那口鍋的限制。</h3><h3> 我們所希望的未來就好像這張大餅一樣,是否能烙出滿意的“大餅”,完全取決于烙它的那口“鍋”——這就是所渭的“格局”。</h3><h3> 一棵石榴種子的三種結(jié)局:放到花盆里栽種,最多只能長到半米多高;放到缸里栽種,就能夠長到一米多高;放到庭院空地里栽種,就能夠長到四五米高。</h3><h3> 格局大的人,“包藏宇宙之機(jī),吞吐天地之志”,看事物比別人更全面,更巨細(xì)無遺。因?yàn)樗麄冋镜酶?,能夠?qū)⒄麄€事件一覽無余。</h3><h3>格局小的人,鼠目寸光,局限于一城一池,常常固步自封,不敢嘗試。他們只看到眼前,糾結(jié)于生活里的瑣碎,沒有長遠(yuǎn)打算,永遠(yuǎn)也成就不了大事。</h3><h3> 為人處世,最忌諱畏畏縮縮,胸中沒有大格局,走一步算一步,目光超不過腳步,終究難有所成。</h3><h3> “坐擁云起處,心容大江流 ”。你的格局有多大,你的心就能有多寬。有大格局,才有大作為。</h3> <h3> 國學(xué)大師錢穆老先生游一座古剎,看到一個小沙彌在一棵歷經(jīng)百年風(fēng)霜的古松旁種一種觀賞植物“夾竹桃”。</h3><h3> 老先生由此感慨地說:“以前,僧人種樹時,已經(jīng)想到寺院百年以后的愿景,而今,小沙彌在這里種花,他的眼光僅僅是想到明年哪!”</h3><h3> 一個人大事難成是因?yàn)樾闹械母窬痔∷隆?lt;/h3><h3> 有的人做事,只看眼前的利益,有的人做事,卻看幾十年的發(fā)展。</h3><h3>下棋的時候,真正的高手都要往后看幾步,提前想到對手可能落子的地方,并找到應(yīng)對的辦法。</h3><h3> 而所謂的臭棋簍子,就是走一步看一步。</h3><h3>一個人看得夠遠(yuǎn),才能走得夠遠(yuǎn)。</h3><h3> 謀大事者必要布大局,對于人生這盤棋來說,我們首先要學(xué)習(xí)的不是技巧,而是布局。</h3><h3>大格局,就是有足夠大的視角去審視人生,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yuǎn),有大格局才能成大事。</h3> <h3> 四、大格局的人,從不活在別人眼里</h3><h3> 有個叫士成綺的人,自認(rèn)學(xué)識淵博,聽到時人常??滟澙献拥闹腔郏谑前仙缴嫠?,來拜訪老子。</h3><h3> 到了老子的住處之后,卻發(fā)現(xiàn)老子家里亂七八糟,像個老鼠洞一樣。于是他憤憤然地說:“別人都說您是有超凡智慧的圣人,我慕名而來,卻發(fā)現(xiàn)你跟老鼠差不多”。</h3><h3>老子就像沒聽到一樣,完全沒有反應(yīng)。士成綺只好走了。</h3><h3> 第二天,士成綺覺得自己昨天做得有些過分,于是來找老子道歉。誰知道老子對他說:“我如果有獲得大道的實(shí)質(zhì),你罵我是豬、狗、老鼠又有什么關(guān)系,我還是我。”</h3><h3>莊子有句名言:“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lt;/h3><h3> 一個人,全社會的人都稱贊他,他卻并不因此而更加勤勉,全社會的人都責(zé)難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為沮喪,所有的榮辱是非,在他眼里都是身外之物,這樣的人才可謂之大格局者。</h3><h3> 擁有大格局的人懂得,人生在世不是活給別人看的。別人怎么看,是別人的事;所有的榮辱是非,都是身外之物;安心做好自己,專注于自己認(rèn)為值得的事情,不把精力和時間都浪費(fèi)在一些爛事上面,就是最大的修行。</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什邡市|
昭平县|
和田县|
虞城县|
漯河市|
霍林郭勒市|
同仁县|
云浮市|
阜平县|
邛崃市|
泰州市|
新乐市|
德保县|
丰县|
腾冲县|
宜黄县|
共和县|
三门县|
区。|
屏南县|
阿图什市|
大竹县|
岳阳市|
赞皇县|
邓州市|
安宁市|
五原县|
上高县|
台南市|
浦城县|
荔浦县|
印江|
建湖县|
米林县|
辉南县|
临湘市|
施甸县|
桓台县|
济源市|
兰州市|
黔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