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阿里大環線十七天

舒樂

<h3>紀念阿里大環線歸來三周年</h3> <p class="ql-block">阿里大環線回來三整年,直到今年六月份才突然萌生要做一篇美篇,來重溫那趟雪域高原之旅。</p><p class="ql-block">在群山深壑的阻隔中,有一片神秘而荒蠻的疆域,有一座座高聳入云端披著金色霞光的雪峰,還有那整片整片一望無際比天空還湛藍的湖泊,點綴其間的是牛羊和各種野生動物以及唱著藏歌的牧民…… 時而蒼茫得像是身處亙古,時而又激蕩地像是奔流東去的怒濤......</p><p class="ql-block">回來后很多人問過我,你為什么總是去西藏?</p><p class="ql-block">我自己也問過自己,為啥對高原情有獨鐘?思索良久,好像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理由,也許是向往那湛藍的天空飄著的朵朵云彩,純凈的沒有一絲雜質,迷戀那清澈見底像晶瑩剔透似藍寶石的湖泊,仰慕那一個個為了信仰幾近瘋魔的靈魂……</p><p class="ql-block">西藏,不管你之前的人生閱歷怎樣,也不論你曾經有過怎樣的苦難歡喜,在這里都能尋得一方屬于自己的安寧,也許這就是西藏的魅力,說不出,卻回味無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進藏走318線用時十二天到達拉薩,第二次進藏前,在西寧待了三天再坐火車去的拉薩。前兩次到達時放下行李立馬出去逛了也沒有半點高反。唯獨這次是飛機進藏,加之來前感冒咳嗽,臨來掛了三天吊瓶也不見明顯好轉。剛下飛機,就心慌,感覺堵得難受。好在這次功課做的足,各種備用藥應有盡有,時間安排也留了整三天的休息過渡期,一是在物質上再采購一些,二也是適應突然降臨到3650米高海拔,只有這里適應了,才能面對后面更高海拔的無人區惡劣環境的挑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到達拉薩城時天已全黑,安排好住宿,吃完飯,就是夜里11點,胡亂洗刷完畢躺下,可就是一點睡意沒有,怎么躺怎么不得勁,帶的安定吃上兩片,這是平生第一次吃安眠藥,總以為這下可以美美的睡上一覺,結果到天亮也沒真正睡著,好吧,我當是體驗一把高反的感受吧!讓我徹底的在拉薩的房間里好好歇一歇。可是躺床上睡不著也無濟于事,干脆出去走走溜達溜達,說不定還能好一點。下午和朋友到大昭寺,看見那些磕長頭的信徒,臉上都是那么的安詳平靜,沒有喜悅也沒有憂愁,不知疲倦的一直磕著,我想這才是佛祖希望看到的世人吧。你別說,看看他們感覺也是挺好的,好像人也變得不再因為高反睡不著而苦惱,這應該是佛祖的旨意吧,哪怕是沒有信仰的我們,只要有佛在的場所,我們都是佛的子民,都能得到佛的庇護。</p><p class="ql-block">傍晚時分,我們到布達拉宮去拍夜景,布達拉宮依然雍容華貴的矗立在紅山的上空,以一種千年不變的姿勢,優雅的站立在古老的夕陽里,斑駁陸離的石壁紅墻,記載著藏民族生生不息的滄桑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6年9月14日八點準時出發,阿里大環線正式拉開序幕,愿雪域高原的佛祖保佑我們平安吉祥!扎西德勒!</p><p class="ql-block">第一站是日喀則,總路程289公里,一直沿318國道走。期待已久的阿里大環線夢想成真,總算要去靠近您,聆聽您的脈動。按理說應該是激動的,可是由于一直高反,在拉薩的三晚基本上沒睡熟過 。此時一點興奮勁都沒有,只是仗著自己身體素質好,硬著頭皮出發, 當然也是知道只要能睡著肯定不會有事。</p><p class="ql-block">從拉薩出發,機場路到曲水縣之間,沿著拉薩河谷一直向西南方向進發,河谷灘上,亮黃色夾雜著些許綠色的楊樹葉子倒影在水中,像極了一個個調皮的跳躍著的音符,我的心情也變得亮堂起來,從曲水縣分路不久,開始翻越崗巴拉山,道路變得非常兇險,一邊是山巒,一邊是懸崖,好在如今都是柏油路又有護欄,比過去安全了許多,隨著海拔的不斷升高,植被越來越少,我的頭變得越來越沉,到了4750米海拔的崗巴拉山口時,已經是不想動彈了。不過崗巴拉山口的景色非常震撼,就像藏區所有的埡口一樣,重重疊疊的風馬旗在風中呼啦啦地飄揚,是俯瞰羊湖的最佳位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錯,像一面瑤池落下的鏡子,鑲嵌在蒼茫的群山之中,妖嬈嫵媚,呈現出各種深淺不一的藍色,又像一位藍色妖姬舞動著她的裙帶,湖岸南邊一小塊一小塊不規則的農田里,成熟的青稞,像一個個熱情好客的藏族同胞,為羊卓雍措增光添色,來羊卓雍錯的客人比前幾年多了好幾倍。抵擋不住同伴和其他的攝友按動快門的噠噠聲,我不顧頭疼欲裂蹣跚著下了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羊湖,是天神遺落凡間的藍寶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午途徑海拔7191米的乃欽康桑雪山和西藏三大大陸型冰川之一的卡若拉冰川,這是整個藏區離公路最近的冰川,只有三百多米。跨越4330米后的斯米拉山口后到了冰川的冰舌下面。</p><p class="ql-block">當時司機師傅把車開到了離冰舌最近的地方正想停車時,有個放牧的藏族小伙熱情地指揮著把車停好。當時我因頭疼沒下車拍照,其他人紛紛下車拍攝去了,等到大家上車后,兩個藏族小伙開口要紅牛,同伴立即送了每人一罐,算是答謝他們剛才指揮獎賞。遠處放牧的看見了,跑過來也伸手要,我們帶的不多沒給,他就趴在車門那不讓走,還掏出手機打電話讓前方的人攔我們的車…… 真是無語了,出門在外,不想惹麻煩,給了他一罐。我們說以后得防著點了,對待藏族同胞得敬而遠之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江孜古城,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只在宗山古堡那拍了幾張照片就離開了。一路上走走停停,到達日喀則已是晚上十點多了,時差雖然和內地相差兩小時,但天也摸黑了。行程第一天就拖拉,大家決定今后盡量趕在太陽下山前到達住處,出門在外安全第一,特別是這種高原陌生環境。</p><p class="ql-block">飯后吃了兩片朋友帶的安定片,但愿今晚我能安然入睡到天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昨晚的安定起作用了,也可能是實在撐不住了的因素,總之終于睡了個好覺,睡醒了,感覺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上午的行程是去市區的扎什倫布寺,我沒一同前往,一是以前走南線時去過了,二是擔心昨晚仍然睡不著今天去醫院看大夫。所以早上同伴走的時候沒有喊我,外面陽光燦爛,自己在酒店悠哉游哉,也是美美滴!</p><p class="ql-block">中午時分,同伴們滿載而歸接上我繼續前往今天的目的地薩迦寺。日喀則到薩迦寺里程163公里,經318國道轉205縣道。途中一派金秋豐收的景色,熟透的青稞在高原陽光的照耀下,綻放出金色的光芒。牛羊在山坡上嬉戲,勤勞的藏家大哥在地里勞作。天空時而晴空萬里,時而又烏云密布,彩虹為我們撘起了七色彩橋…… 又是天黑了才到達薩迦寺住處。好在之前訂好了酒店(魯娃藏家賓館),酒店是個藏家小伙開的,一座三層的四合院落,裝飾得既有藏族特色又有各式現代的擺設及用品,既溫馨又舒適,喜歡!今天恰逢是舉國同慶全家團圓的中秋佳節,本來以為只能將就過,在拉薩已買好月餅。沒想到地處偏僻的薩迦寺還有這么個溫馨的酒店,藏族小伙給我們推薦了本店的藏家特色火鍋,送了月餅。在這海拔4316米的雪域高原上,大家在想家的同時感激老板的貼心服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薩迦寺位于本波山下,享有中國第二“敦煌”之美譽,是一座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是薩迦派的主寺。“薩”藏語為土,“迦”藏語為灰白色,因本波山腰有一片灰白色巖石,常年風化如土狀而得。薩迦寺用象征文殊菩薩的紅色,象征觀音菩薩的白色和象征金剛手菩薩的青色來涂抹寺墻,所以薩迦派又稱“花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薩迦寺,位于仲曲河南岸的瑪永扎瑪平原上,建筑結合了漢、印、藏風格,布局似壇城。寺廟里保存有許多珍貴文物,以經書、瓷器、壁畫和佛像四大墻最為出名,其中又以經書墻最著名。這些經書已有700多年歷史。保存完好無損的秘籍是,書寫經書用的全是藏紙,藏紙又是用狼毒草的根莖所制。可以防蟲防鼠咬。經書墻高50米,世界上最大的一部經書也藏在這,還有一只鎮寺之寶白海螺。</p><p class="ql-block">參觀薩迦寺,最令我震撼的是經書墻,那一排排一卷卷的經書,飽含了多少代僧侶的心血啊!當時正趕上僧侶們誦經,低沉莊重的頌唱聲、絳紅色的僧袍、忽明忽暗的酥油燈…… 這里的所有一切,都讓我有一種超然脫俗的感覺。我喜歡聽佛樂,愿意聞點燃的藏香,感覺身心舒暢。假如時間允許,真想在這多住些日子。我想我是喜歡這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午十點多離開薩迦寺前往珠峰大本營,從縣道205返回到318國道,下午兩點抵達新定日。在一家川菜館點了當年在這吃過的虎皮青椒,味道依然那么地道開胃,美美滴飽餐了一頓。在這真心感謝勤勞的四川人,無論走到哪都能找到四川菜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爬上海拔5248米的嘉措拉山口時,又有好多藏民圍著車子兜售經幡和飾品,大家害怕被纏上不敢下車去拍照。這里不僅可以眺望珠穆朗瑪峰,還可以眺望到另外三座海拔均在八千多米之上的卓奧友峰、洛子峰和馬卡魯峰。在同一個埡口能夠眺望到四座八千米級的極高峰,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海拔5198米的加烏拉山口俯瞰108個彎道,當年灰白色的泥石搓板路已經變成了烏黑的柏油路,彎彎曲曲地纏繞在加烏拉山半山腰的前方道路,好像延伸到了無窮遠的雪山上,這里絕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最為壯觀的雪山觀景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傍晚七點到達離珠峰大本營還有兩公里的絨布寺招待所住下,絨布寺海拔5154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全稱“拉堆查絨布冬阿曲林寺”,屬西藏寧瑪派寺廟,是一個富有地方特色的僧尼混居寺。由于距離珠峰頂直線距離約20多公里,已經成從北坡攀登珠峰的大本營,更是拍攝珠峰的最佳地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時隔三年再次來到珠峰大本營,這次還可以在絨布寺招待所住上一晚,此生足矣!而且住處比我想像的要干凈溫馨好多,在5000米海拔的地方還能睡在沒有異味溫暖的被窩里,晚上吃上了招待所做的藏面和土豆絲,這是多大的福分啊!珠峰近在咫尺,雖然沒有日照金山,但她的全貌一覽無遺的展現在我的眼前,像一座巨大的金字塔高高聳立在云端,讓人望而生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6年9月17日,今天目的地吉隆溝,大本營到吉隆鎮距離343公里,抄近路可以少走七八十公里。絨布寺出來約10公里的地方,往左側下坡的小道上走,過一座小橋(2013年時還沒有橋,要趟水過去),然后沿著小道一直走,基本沒有岔道,途中經過一個小村莊后到318國道,再往崗嘎鎮方向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條近道雖然全程都是泥石路,不過不是雨季倒也平坦,路上風景獨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快走到318國道時,村里的孩子正脫的光光的準備下水玩耍,看見我們的車經過捂著臉害羞的跑了。當時氣溫至多10度左右,藏族孩子天生不怕冷,終年的高海拔低氣溫練就了孩子們健碩的體格,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過老定日不久,河灘上散落著大大小小的古城堡遺址,可以想像當初的這里該是重要的軍事要塞。滄海桑田,荒涼的古堡訴說著久遠的歷史,一堆堆殘垣斷壁讓過往的行人徒添無盡的思索……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一對放牧的藏族夫婦帶著一個小女孩,他們的臉都是黑黑的,高原紅因塵土的遮蓋在他們的臉上也無影無蹤,看不出大概年齡分不清是父母還是祖孫?當時我只顧拍照,好像小女孩一直跟在我的身后輕聲地說著“扎西德咧”,我也偶爾敷衍一句兩句“扎西德勒”。直到突然看清她的臉時,我的心被刺痛了,小姑娘黢黑的臉上裂著一道道小口子。這么點女孩整天跟著在外風吹日曬,連頂帽子都沒有!可是我又能為她做點什么呢?只是從帶的些許蘋果里挑選了一個最大的給她。小女孩久久地捧在手心里不舍得咬上一口,她清澈純真的眼神看得我心里酸疼酸疼的!也許這些牛羊不全是他們家的,就算都是也不能改變現狀。這里的生存環境太惡劣了,即使有錢也不可能有內地孩子的優越條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希夏邦馬峰海拔8012米,是唯一一座全境在中國的八千米以上的山峰,世界上十四座八千米級高峰她排名第十四位。坐在車上左邊的我,看見四頭藏野驢正好奔跑到了金色的光影里,后面的一頭還在陰影中,慌忙中按下快門,這也是我們這些人中唯一拍到的一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希夏邦馬峰雪山腳下,藏野驢和家養的牦牛一起和平共處,不同之處是藏野驢看見車就跑,牦牛則是瞪著眼睛看著你,嚇得大家不敢靠近,生怕惹著它們一不高興撒了腿追趕我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美麗碧綠的佩枯錯海拔4590米,坐落于希夏邦馬峰下,是日喀則地區最大的湖泊,面積有300多平方公里,三面環山,地形開闊,魚類資源豐富,湖岸藏野驢、藏羚羊以及許多鳥類在這滋養。</p><p class="ql-block"><br></p> <h3>翻過海拔5236米的孔唐拉姆山口,下山就是海拔4300米的吉隆縣城。下到縣城時太陽落到了西山邊緣,縣城到吉隆鎮沿著吉隆藏布江走,還有七十公里路程,大家商議七十公里不算遠到那再住。天色越來越黑,在峽谷里穿行,感覺到海拔在不斷的快速下降,漸漸地耳畔有了山澗水流發出的聲響,空氣越來越濕潤,道路兩側有樹木劃過車窗的影子,隨著空氣中氧氣含量越來越豐富,連日來的頭昏腦脹瞬間清爽起來,感覺整個人精神抖擻。但是,由于道路狹小,右側又是吉隆藏布大峽谷,加上是漆黑的夜晚,行走期間讓人感覺越來越心慌,大家不敢多說話,怕分散司機師傅的注意力,在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設想。每次看見前面隱隱約約的燈光,總以為快到目的地了,可是到了跟前才發現只是藏民家或者工地。經過了幾次漫長的希望與失望的等待后,終于抵達雨中號稱“珠峰后花園”的吉隆鎮。從昨晚的5154米海拔的絨布寺到今天2800米海拔的吉隆鎮,海拔下降了2300米。</h3> <p class="ql-block">早晨在濕潤的空氣中醒來,有種回到了家鄉的感覺。推開窗,外面是一派煙雨江南的景象,吉隆鎮在兩面高山之間,山腰云霧繚繞,森林郁郁蔥蔥,花草在田間開放,好似人間仙境!</p><p class="ql-block">早餐后去了吉隆溝最具精華的奶村。出吉隆鎮往尼泊爾方向走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有去奶村的路牌。路牌左拐上山,上山的路呈“之”字形,據說要盤繞十一個彎才能進到村里,而且全是陡峭崎嶇的碎石小道,假如遇上雨雪天肯定上不去的。過了第三個彎道時,正說著萬一前方來車了咋辦?突然出現一個騎摩托車的藏族小伙帶著三個小學生模樣的孩子,停在路邊招手示意停車,想讓我們幫他捎上一個孩子到奶村,開始想捎上最小的女孩,我可以抱著她坐腿上。因車上行李太多,可是女孩不肯上來,最大的男孩主動上來了。懂事的男孩害羞不好坐我腿上,只是歪著身子趴在前排座椅背上。男孩13歲,叫扎西羅布,在吉隆縣城讀六年級,今天放假回家,剛剛的小女孩是他的妹妹,叫索朗桑姆,暈車加上感冒頭疼。熱情的男孩邀請我們去他家做客喝酥油茶、甜茶和糌粑,一路上指揮著司機師傅該怎么怎么走。我想小男孩似乎是雪山佛祖派來給我們帶路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到達山頂,眼前豁然開朗,一處方圓十多平方公里的平地展現在面前,兩處原生態的村落,分列平地兩側,四周雪山環抱,山間云霧繚繞,加上昨晚剛下雨,漫山遍野濕漉漉的,成群的牛羊悠然自得的吃草。只是走近村莊一看,2015年5月10日震驚中外的那場尼泊爾地震在奶村也留下了一片片廢墟,因為這離尼泊爾邊境僅20公里。好在扎西家的房子沒有受到波及。扎西的母親尼瑪桑姆早早等候在家門口,一碗碗香甜的酥油茶冒著熱氣歡迎我們的到來!經扎西母親介紹:家里五個孩子,三個女兒兩個兒子,二女兒還在濟南藏族中學上過初中,如今在上海讀高中。并且挽留下給我們做了可口的午餐。臨走我們按每人50元的餐費給了扎西母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告別扎西家走出村莊時,前面真遇上了堵在路上的貨車。正在我們進退兩難之際,扎西的父親出現在我們面前,指揮司機師傅倒退著走了一段路,然后下到路坡下的地里,繞開擁堵路段走上下山的正路。感謝扎西一家人!至此,藏族同胞在我心目中形象瞬間升級,他們是熱情好客、淳樸善良、勤勞勇敢的民族,藏漢同胞一家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吉隆鎮出來,遇上了排隊等候出關到尼泊爾的長長貨車車隊,這些貨車車廂外面的涂鴉五花八門,大多數是各色圖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昨晚來時天黑周邊啥也沒看見,好在今天還得原路返回,沿著吉隆藏布江一路攀爬往縣城方向走。一路上只見山峰陡峭、綠碧連天、濤聲悅耳、松柏蒼勁,置身其中,仿若南國仙境。傳說當年松贊干布迎娶尼泊爾赤尊公主也是走的這條道。</p><p class="ql-block">隨著海拔的不斷攀升,森林植被越來越少,從原始森林到矮小的灌木叢,從綠碧連天到光禿禿的黃棕色懸崖峭壁,從濕潤清涼的暖濕地帶到干燥寒冷的高原峽谷,吉隆溝呈現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妙景觀。</p><p class="ql-block">短短幾個小時,從海拔2800米到馬拉山的海拔5236米孔唐拉姆埡口。馬拉山是世界上最高的通車點,強拉雪山、喬古拉雪山、日吾班巴雪山、佩枯崗日雪山由西向東參差排列,巍峨挺立,站在埡口可以欣賞到整個吉隆高原風光。只是當時埡口上風力實在太大了,感覺人下去有刮跑的危險,加上同伴中有人感覺手指發麻,看嘴唇也是發紫,幾個小時內海拔升高了2300米,我知道這是缺氧嚴重表現。大家趕緊往下一目的地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山后回到318國道上,傍晚翻過門扎拉山然后是六十五公里的搓板路,晚上十點多抵達目的地薩嘎縣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昨晚到達薩嘎縣城住下時,同伴高反更加厲害了,嘴唇發紺呼吸粗重,把所有帶上的抗高反藥都用上了,吸了一會兒氧氣后稍微緩解。今晨大家一致動員去醫院,早餐后去薩嘎縣醫院,時差關系十點才是上班時間,找急診醫生也不見人影。同伴說繼續趕路吧,到前方仲巴醫院再看。到達仲巴先吃的午餐,再去醫院,結果又趕上了午休時間,下午上班時間是四點,整個門診住院部找了一圈,連個人影都沒有。真是奇了怪了,難道藏族同胞身體好到連個頭疼腦熱的都沒有?還是有病了也不看醫生?西部落后醫療條件的匱乏早在2013年就領教過了(那年車隊中的一輛車出事,當時我送傷員去的仲巴縣醫院,既沒水又沒電,想拍個片也拍不了,想轉院有救護車沒司機)。這種地方只適合過來走馬觀花看看而已,久待是萬萬不可的。</p><p class="ql-block">看同伴精神頭還可以,大家繼續往前方走,下一站帕羊鎮,這是一個讓我心有余悸終生難忘的小鎮。過了帕羊鎮我就睜大眼睛努力辨認當初車輛出事的地方,以為會有當年已經變成廢鐵的車擺在路邊上…… 直到進入阿里地界才知道已經找不著了,在仲巴準備的祭品也沒用上,一樁心愿未了,我的心情跌落到谷底,當年的恐怖現場畫面一直在腦海里浮現,路上美景在我眼里也沒半點吸引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直到過了霍爾鄉遠遠看見岡仁波齊神山,我的心情才稍有好轉。岡仁波齊海拔6656米,是岡底斯山脈第二高峰,位于西藏普蘭縣北部,被耆那教、苯教和佛教同時尊為神山,地位是世界性的。常年來自印度、尼泊爾、不丹以及我國各大藏區的朝圣隊伍來轉山的信徒絡繹不絕。使得這里的神圣地位不斷攀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傍晚時分到達岡仁波齊腳下的巴嘎草原,盡情欣賞落日余輝下的神山,被圣湖水滋養的草地在神山腳下慵懶的伸著懶腰,秋日里高原草地在雪山的照耀下顯得更加嫵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邊的太陽已經落到了地平線下,我們收拾東西準備離開,東邊的地平線上突然出現了夢幻般的呈放射狀的七色光,不知誰喊一句:佛光,大家一起喊起來了:佛光!正處于極度的興奮中時,西邊的地平線上也出現了七色光,與東邊的一起交相輝映,此時此刻的天空籠罩在五彩斑斕的光芒中,大家忘記了高反在那跳啊喊啊,盡情的歡呼雀躍…… </p><p class="ql-block">來的路上電話預訂了以前住過的塔欽村的北川賓館,一個四川小伙開的,規模比之前大了一倍還多,依然是那么的溫馨舒適,之前的公衛變成了獨立衛浴,還有無線網絡,總之都市酒店有的這里也有。</p><p class="ql-block">塔欽村,背靠神山岡仁波齊,前面是八嘎草原,隔著草原正對面左邊是瑪旁雍錯圣湖,右邊是“鬼湖”拉昂錯,圣湖邊上是納木那尼峰雪山,海拔7694米,與神山岡仁波齊遙遙相對,被稱為圣母之山,岡仁波齊之“妻”。這個小小的村子因為世界各地的信徒與轉山者提供食宿而誕生。</p><p class="ql-block">塔欽村有三多,一是小旅館多,每年來轉山朝圣的信徒不斷增加,游客和香客人數甚至超過了整個阿里地區的人口,多達6-10萬人次;二是流浪狗多;三是茶館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天繼續住在塔欽村,不去轉山的朋友不用買門票的,進出村子跟檢查站的崗衛說住在那就可以。</p><p class="ql-block">天沒亮大伙一起走207省道到吉烏寺拍日出,吉烏寺坐落于瑪旁雍措西岸的納木那尼峰下。從寺廟上可以將圣湖盡收眼底,寺廟雖小,但由于寺廟地處前往普蘭縣的交通要道上,前來朝圣的信徒眾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拍完日出回到住處奢侈地睡了回籠覺,愜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來到“鬼湖”拉昂錯,藏語為“有毒的湖”,海拔4574米,與淡水湖瑪旁雍措一路之隔,為微咸水湖,人畜皆不能飲用,周圍也無植被更無牛羊,死氣沉沉。司機師傅把車開進到距離水近的沙灘上。漫步湖邊,冷風迎面撲來,如雷貫耳的濤聲動人心弦,湖面呈現深淺不一變幻莫測的藍色,令人感覺更加的神秘詭異!</p><p class="ql-block"><br></p> <h3>湖邊風大浪急寒氣逼人,讓人無法久待。坐上車準備去普蘭縣邊境口岸看看。可是車走不動了,后面右側車輪陷進沙里去了,大家一起下車想盡辦法還是無濟于事,車輪越陷越深。過往的車輛,熱心的驢友們紛紛下車幫忙推,任憑一遍一遍地使出洪荒之力,車輪還是只在原地打轉。只能打救援電話等待救援。</h3><h3>望著荒涼死寂的“鬼湖”,再看看紋絲不動的車,我的心涼到了冰點,心情糟糕透了,惶恐的氣氛蔓延到每個人的心里…… 在這荒涼的高原上,不知何時才能等到救援車?這時一輛長春車牌的巡洋艦V8向我們緩緩開過來,司機抱著試試看向他們求援。沒想到長春大哥二話沒說就讓車上司機找出拉繩,三下五除二把我們那輛趴窩多時的車給拽了出來,太給力了!幸福來的太突然了!!大家都說東北朋友就是上帝派來的救星!!!我們激動得不知怎么表達感激之情,只是一個勁地說“謝謝謝謝”!可是人家長春大哥說“大家都是出來玩的,不用那么客氣”。一經詢問,竟然他們也是走阿里大環線的,太棒了!</h3><h3>“鬼湖”無情,人有情。在此感謝無私幫助我們的長春大哥一家以及所有伸出援手的過往驢友!祝福您們好人一生平安!扎西德勒!</h3><h3><br></h3> <p class="ql-block">經過這一折騰,時間也不早了,普蘭縣只是開車去那轉了一圈就回塔欽村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天要去扎達土林,塔欽村距離扎達縣城241公里。天剛蒙蒙亮就出發了,爭取早點到,朋友的高反頭疼一直沒好利索,計劃到扎達縣醫院看看。</p><p class="ql-block">扎達土林,千萬年地質變遷造就“神話世界”,滄海桑田的見證者。沿途飽覽岡底斯谷地風光,一路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難以置信。</p><p class="ql-block">緊趕慢趕到了醫院,急診科兩位漂亮的藏族女醫生護士接診,經檢查才查出同伴的頭疼主要還是血壓高引起來的,立即輸液輸氧降壓等處理后有所好轉,并且囑咐第二天再去治療用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點多來到古格王國遺址。古格,一夜消失的神秘國度,阿里地區最有歷史韻味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也許是連日來的奔波勞累,也許是老了幾歲,體力不支。13年來爬上王國最頂層的三人中就有我,那時真沒覺得累過。而今天卻只是站在停車場那按了幾下快門。如今來的游客比當年多了十幾倍,當年除了我們那個車隊,就只有一位60來歲來自西安的獨行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凌晨來到土林最高觀景臺拍日出,可惜沒有日照土林。遠處的雪山在灰蒙蒙的天際邊若隱若現,土林一眼看去,像一排排城堡碉樓,仿佛城堡里駐扎著千軍萬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午朋友繼續醫院輸液,看天氣感覺下午也沒戲,大家商議下午往獅泉河走。</p><p class="ql-block">下午沿著來時的701縣道經巴爾兵站返回新藏線219國道,途徑海拔4274米的昆莎機場,翻越4782米的沙子達坂,抵達4255米的阿里地區政府駐地獅泉河鎮,住在曾經住過的郵政賓館(如今是銀河大酒店)。</p><p class="ql-block">獅泉河鎮坐落在荒野戈壁灘上,位于阿里高原西部,東部是大片荒原無人區,是新藏線必經之地,更是走阿里大北線物質補給地,大部分人選擇在這做短暫的調整和休息,因為一旦踏上了阿里大北線,也就意味著進入了無人區,往往都是方圓幾百公里看不見村莊。</p><p class="ql-block">大北線,一個充滿神秘的地方,一切的未知數等著我們去挑戰!只知道那里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會有數不清的有名無名、大大小小的措,要穿越無數個無邊無際的草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昨晚收到在“鬼湖”解救我們的大哥來信,說獅泉河到改則的路三分之二已經修了柏油路。太棒了!對于正對著大北線充滿未知而感到迷茫的我來說,無疑是最激動人心的喜訊了!</p><p class="ql-block">早餐后,踏上了阿里大北線的征程。剛出獅泉河鎮,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天色陰沉沉的隨時要下雪似的。不久,一團團鵝毛似的雪花從天而降,在風中猶如一條條白色珠簾,天地間瞬間一片白茫茫……</p><p class="ql-block">正在修的301省道連接著獅泉河和那曲,從鎮上出來不久,路況爛的無法形容,全是黃泥沙子的坑坑洼洼的搓板路,夾雜在一段段修好的柏油路之間,一會兒左邊一會兒右邊地繞著走,顛簸得不要不要的,好在沒有暈車的,要不然膽汁都得顛簸出來。</p><p class="ql-block">雪下得越來越大,能見度很低感覺車是擠在雪縫開的,好在沒過一會就沖出了雪幕,紛飛的大雪被我們遠遠地甩在后頭。</p><p class="ql-block">中午到達第一站革吉,里程112公里。革吉縣在羌塘高原大湖盆區,平均海拔4800米以上,境內有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十一座,5000米以上的23座,河流湖泊草場無數。</p><p class="ql-block">午餐尋得又一家川菜館,味道棒棒滴!沒想到北線第一站就能吃上可口的飯菜,感謝您們!一年中近八個月在這荒蕪的高原上求生活,有了你們的撇家舍業、遠離故土的付出,我們這些喜歡遠游者的吃飯才有了保障。聽老板說,我們接下來的路途中午餐不可能有了,只能吃干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革吉到改則還有385公里路程,飯后也不敢耽擱繼續趕路。一路上人煙稀少,枯黃的高原草甸,野生動物越來越多,膽小機敏的藏羚羊、肥胖的藏野驢、白屁股黃羊,三三兩兩的從路邊掠過。藏羚羊奔跑速度奇快,一眨眼不見蹤影;藏野驢和黃羊奔跑一段后會停下來扭頭與我們對視;等你靠近時又跑了。在這荒蕪的高原上有了它們的陪伴,倒也有趣不寂寞!</p><p class="ql-block"><br></p> <h3>接近黃昏時,看見路邊的美景大家激動得讓司機快靠邊停車,這一停又麻煩了。道路剛修通路邊路基沒完全夯實,車輪又陷進去了。大家正在想法子怎么把車整出來時,迎面來了一位騎摩托的藏家小伙,我只是對他禮貌性地笑了笑,熱情的小伙停下車跑過來,嘰哩哇啦說了一大通話,我們沒聽懂半句,看我們沒明白,他就跟著我們到處找石塊,墊到車輪下,然后大家一起使出來渾身解數,終于把車子推出來。大家不由自主的擁抱了這位熱情的藏族小伙,送給他幾瓶紅牛聊表感激之情!</h3><h3>一路走來,幾次遇險,都在最關鍵之時,得到素不相識藏、漢同胞的無私援助,感謝!愿雪山神靈保佑您們一生平安!扎西德勒!</h3> <p class="ql-block">經過又一次驚嚇,我們也不敢隨意停車拍照了,只是用眼睛去欣賞用心靈去體會,把美景留在心間……</p><p class="ql-block">晚上九點,到達北線第一站住地海拔4500米的漆黑一片的改則縣城,停電?!走近一聽,整個縣城籠罩在發動機的隆隆聲中。北線第一晚就沒電,心里呀拔涼拔涼滴,不知道后面的行程咋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天目的地是措勤縣城,與改則相距249公里。走一段301省道然后轉到206省道。301省道難走,但至少還是一條清晰的路,偶爾還有一小段柏油馬路走走,讓顛簸得全身發麻的神經可以放松一下。從拐到所謂的206省道上開始,是一條從頭到尾都得搓著走的搓板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高原上一路走來,看到過不少野生動物,什么藏羚羊、藏野驢、黃羊、巖羊、狐貍、禿鷲等等地上跑天上飛的,唯獨還沒遇見過狼。大家說這次旅程估計能遇上。我的視力一向不錯,發現狼的重擔就落到我肩上,從踏上北線開始我就時刻睜大雙眼搜尋狼的蹤跡。功夫不負有心人,剛拐上206省道不久,在一片枯黃色的草地深處,發現了一條拖著長長的低垂著尾巴的狼,遠處還有三五成群的藏野驢和黃羊,俺的小心臟啊,驚慌得撲騰撲騰的亂跳…… 俺也是生平第一次見著活著的現實版的狼,既害怕又好奇,司機師傅更是激動得加足油門往草原深處開,靠近一點才發現附近還有兩匹躺著的狼,它們也不怕車,只是睜著眼睛看著我們。等車靠的近了點才慢慢悠悠站起來往遠處走。我的個天啊,怎么和我想像的不一樣呢,竟然那么溫順?難道是已經飽餐了一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措勤,藏族為“大湖”,因距離縣城東部10公里的“扎日南木措”大咸水湖得名,全縣平均海拔4700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6年9月24日19:36 車子沿著206省道方向前進,行至一段右轉彎的下坡路上,高原陽光從車的右后方照射在前方路面上,右側干枯的排水溝內沙石和路面看上去幾乎在一個平面上,司機突然一個猛打方向盤,才發現車子再不轉過來就開到排水溝里去了。可是這一轉,車子卻斜愣著不聽使喚,一個勁往左側峽谷邊緣滑,眼看車前頭已經出路面了,車又往右邊的路面滑行,快到轉彎處才真正停下來。車安全地停在了路的右邊……</p><p class="ql-block">這一左一右就在一瞬間的功夫,右邊只是再次陷入窘境等待救援,最最嚴重也就是受點外傷;左邊就是車毀人亡天人永隔的地方…… 當時我的腦袋一片空白,雙手死死地抓住車頂上的把手,心臟跳動得像是要沖破胸腔,整車的人沒有半點聲響,異常寂靜,只有車輪在沙地上打滑發出的吱吱聲。我想人在清醒意識下面臨死亡時也許就是這感覺吧。</p><p class="ql-block">車停住后,大家依舊癱坐在那好久,好久后才從車上下來查看,剛剛走過的路面留下了一個大大的倒“Z”字型車輪痕跡。再看看峽谷,那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坡型峽谷,車子一旦下去了就是不計其數的翻跟斗,直至四分五裂車毀人亡……</p><p class="ql-block">好在離目的地只有10公里了,太陽還沒下山,但對于剛從鬼門關走了一趟的人來說,十公里也是漫長而難熬的,一路上我的腿都在哆嗦著,心慌心悸,手心冒汗。在恐慌中走過了短暫卻漫長的十公里到達住處時,最想聽見的就是老公孩子的聲音,分別跟他們通了電話,打電話前感覺有好多好多話要說,但卻不敢告訴他們剛剛發生的一幕,怕他們為我擔驚受怕,話到嘴邊還是咽回肚子里,憋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直到掛斷電話才躲到酒店門口暗處去,任憑淚在風中流…… 那會兒就是想哭,不知道是害怕還是喜悅?害怕死神差點把我拽走永遠離開親人?還是慶幸死里跳生絕后重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昨天安全逃過一劫后,晚飯間一致決定,后面的行程,必須保證司機師傅的睡眠時間,午餐后至少休息半小時以上,路上哪怕是少拍點照也得趕在太陽下山前住下。</p><p class="ql-block">早上司機師傅睡到自然醒,洗漱吃飯九點多出發。措勤縣出來的604縣道柏油路剛剛開通,一直通到藏區第三大湖的扎日南木措(第一二是色林錯和納木錯)。湖水湛藍湛藍的,猶如一條條綢緞似的彩帶漂浮在湖面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來,遇見過無數的措,“大錯小錯”,“一措再措”,所有的“錯”,都是藍汪汪的。藍色,是寧靜、沉穩、安詳與廣闊。每當站在這美麗的湖畔時,都有要留下來的沖動,在這靜待云起云落,看山看水、看眾鳥飛盡,讓心跟隨風去聆聽云的故事。不管時間的流逝,一個人享受孤獨的樂趣,風輕云淡的日子里,站在歲月之巔,放牧心靈,靜靜領悟歲月輪回,我想這應該就是歲月靜好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這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上,最不缺的就是水了,并且水都是有色的,你看這一片小水洼,深深淺淺的猶如牛奶般的色澤,三三兩兩的斑頭雁在這覓食嬉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高原濕地上,幾只黑頸鶴邁著優雅的小碎步,悠悠然舉步前行,時不時機警的看看。作為過客的我們別去打擾,這才是對這些脆弱的生命最好的保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了一上午快到兩點時,才在一片廣闊的草地上看見一大群牛羊,牧民躺在遠處的山坡上,天當被地當床曬著太陽,無風的高原正午,艷陽高照,暖洋洋的,牧羊犬在身邊來回走動。大家停車午餐吃干糧,午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成片的斑頭雁嬉戲覓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秋天黃昏的藏北草原美麗嫵媚,散發著成熟而粗獷的氣息,一條條車輪印跡標識著無人區走來過現代人……</p><p class="ql-block"><br></p> <h3>天黑時到達那曲地區的尼瑪縣城。獅泉河出來已經兩天沒洗澡了,都想找到帶衛浴的酒店,一打聽只有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財康大酒店有,可惜剩下的僅有的一間房也被先一步到達的訂走了。最后找了一家樓下有洗浴中心的住下。太棒了,總算可以洗個痛快澡!</h3> <p class="ql-block">今天的目的地是雙湖縣城,距離355公里。尼瑪縣境內平均海拔5000米,風景名勝眾多,最有名的是達果雪山、古象雄遺址、當惹雍錯以及加林巖畫。</p><p class="ql-block">古象雄王國遺址:象雄王國曾是吐蕃之前在西藏高原雄霸一方的部落國家。</p><p class="ql-block">由于行程緊,上述景點都沒法去,只愿今生還有緣去貼近你,觸摸你的溫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縣城出發不多時,一路向北依然在無人區內行駛。要經過達則錯、甲熱布錯和諾爾瑪錯,湖邊棲息著密密麻麻的不計其數的水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無人區,原始、荒涼、粗獷是這里的真實寫照。這是一塊尚未被人類掌控的荒蠻之地,道路基本上都是過往車輛碾壓出來的,沒有任何路標,聯通移動無信號,沿途靠的是電信斷斷續續的信號導航,稍不留神就走錯偏離方向。這里平均海拔4700米,空氣稀薄、風大氣溫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塊世界上最年輕最廣闊的高原荒漠上,卻有一群群的野生動物在這繁衍生息,隨處可見成群結隊的藏野驢、藏羚羊以及黃羊在這奔跑玩耍…… 這里是它們的家園,它們的天堂!我們只是匆匆過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點半左右到達一處仿若仙境之地,頭頂是瓦藍的天空,片片白云縈繞其間,遠處有皚皚白雪覆蓋的雪山,裸露的山體猶如一顆顆費列羅巧克力,整齊地排列著,雪山下一汪藍寶石的長條形“錯”,“錯”邊上幾排低矮簡陋的藏家房屋,幾頭牦牛在“錯”邊啃著枯草…… 如此美麗如畫有生機的地方,大家下車要在這享用自備的午餐和午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途中常可遇見動物遺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點不到抵達海拔5000米的雙湖縣城,住在雙湖賓館,這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縣城,三分之二處于可可西里無人區,素有“人類生理極限試驗場”之稱,年平均空氣含氧量是內地的40%,冬季更少,年八級以上大風高達200天,凍土時間超過280天。有號稱“世界第三極”的陸地冰川——普若崗日冰川,冰層平均厚度150米,每年吸引大批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昨晚太冷了,墊了兩床褥子蓋了兩床被子,依然感覺冷氣往被窩里鉆,睡到天亮腳還是冰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考慮到來回普若崗日冰川,至少得多花兩天時間,返程機票早已訂好,只能放棄去冰川今天直接到班戈,距離290公里,阿里大環線的倒數第二站。剩下的路應該是越來越好走了,離人間越來越近了,想到這,心頓時在高原早晨的陽光下樂開了花…… </p><p class="ql-block">去班戈的路依然是雪山草地相伴,草地里星星點點的雪包,告訴我這里最近下過雪。一路上只遇見過幾頭藏野驢,我想離文明社會越來越近了。大概行駛200多公里后進入到省道301,還是一路修路,柏油路泥土碎石交替著走。</p><p class="ql-block">傍晚到達班戈縣城,位于藏北高原納木錯與色林錯之間,平均海拔4700米。</p><p class="ql-block">今天居然一整天沒拿出過相機來,只是用眼睛去欣賞了沿途的美景,其實這樣也是蠻好的。</p><p class="ql-block"><br></p> <h3>今天去納木錯,阿里大環線最后一站,200公里。從班戈到納木錯的北邊,走湖東面納木鄉繞到湖的南岸的扎西半島。</h3><h3>中午到達賓館,房間窗戶正對納木錯,陽光灑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海一樣遼闊的湖面與遠處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交相輝映。湖邊人潮涌動,看見這么多人,對于剛從無人區出來的我,好像有點不適應了。</h3><h3>餐后美美滴享受了一個溫暖的午后小憩,重返人間有了安全感!之后跟隨大伙來到湖邊,清澈的湖面上、沙灘上,三三兩兩的海鷗悠閑自得,覓食嬉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h3> <p class="ql-block">傍晚,天空中烏云翻滾,湖水海浪似的一浪高過一浪拍打著岸邊,溫度急劇下降,風刮在臉上火辣辣的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昨晚風刮了半夜,后半夜開始下雪,早上起來,天地一片白茫茫,納木錯披上了潔白的銀裝,湖面與雪山融為了一體。原計劃今晨去山上拍日出,安全第一,拍照第二,大家放棄了上山。</p><p class="ql-block">一場大雪給了我們阿里大環線的完美收官,再看一眼納木錯,把不能帶走的美景留在心間,把美好的回憶留在永恒的歲月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離開納木錯駛向阿里大環線的起點拉薩。一路潔白帶我們來到最后一個埡口——5190米海拔的那根拉山口,站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口,對于我來說,恐懼不再是海拔,而是即將要離去的心情,此時此刻,只想在這停留時間多一些,久一些…… 風吹動了經幡,把滿滿的祝福吹向身后的神湖和這里廣博的大地,把我對神山圣湖的思念留在了這里!</p><p class="ql-block"><br></p> <h3>不管有再多的不舍,行程終將結束,離別總是傷感的,看過了最后一泓清澈的湖水,爬上了最后一座潔白的雪山,翻過了最后一個埡口,帶走了雪域高原的廣闊天地賦予我們的情懷,留下了他鄉游子的無限思念與永恒回憶!</h3> <p class="ql-block">2016年9月29日下午5點多點,我們平安回到阿里大環線的起點拉薩,行程170公里。蓄謀多年的阿里大環線提前一天圓滿結束,歷時十六天,總行程近5000公里,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埡口無數,穿越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昆侖山脈和念青唐古拉山脈,一路神山圣水相伴,藏羚羊藏野驢相隨,一路風霜一路雪,途中多次遇險,得到眾多素不相識朋友的熱情相助!在此再次感謝您們!好人一生平安!扎西德勒!</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名山县| 浦江县| 霸州市| 安多县| 临湘市| 克山县| 新巴尔虎右旗| 洛隆县| 汨罗市| 哈巴河县| 苏州市| 岳西县| 全州县| 蓬莱市| 同江市| 灌阳县| 大城县| 云浮市| 五指山市| 邛崃市| 大余县| 苗栗市| 抚远县| 五河县| 永宁县| 定州市| 湄潭县| 疏勒县| 石景山区| 海口市| 崇礼县| 衢州市| 广安市| 澎湖县| 永定县| 岚皋县| 赣榆县| 吉水县| 香港| 梅州市| 罗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