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偶然間遇上了高爾泰

榮夫人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高爾泰,飽經滄桑的臉,風輕云淡的笑</font></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p>2019年8月8日,文學評論家閻綱老先生信息:你有高爾泰的《尋找家園》嗎?我非常喜歡,文筆猶如刻刀。我打聽到尚有臺版存貨,你可抓緊網購。<br><br>高爾泰有些耳熟,但沒讀過他。<br><br>閻綱系著名文學評論家兼著名作家還是著名編輯家,編輯的報刊有:《文藝報》《人民文學》《小說選刊》《當代文學研究叢刊》《評論選刊》《文論報》《中國文化報》《中國熱點文學》等一大串。他也是“文筆猶如刻刀”的老辣之人,八十又七了,依然筆耕不輟,關鍵是思維如燕,思想如鋒,筆觸如刀,一點老暮的鈍氣都沒有。他推薦的書,我肯定重視。于是即去網搜。<br><br>搜了,有,但都是“二手”貨,且一百、二百多元。我告訴了他。閻回:大陸花城、十月兩個版本只收兩卷,而且刪節過,臺灣影印版是全本,厚重,你能不留?百度可搜購,30多元,很便宜,尚未禁,抓緊,不然遺憾!<br></p> 他老人家真是有些“鈍”了。網上不可能有臺版的,更沒有30多元的,哪個版都沒有此價的。30多元的都標注 “不再銷售”或“到貨通知”。在售的都是一百多二百多的,最貴的一本299。曾發現一本90的,但因未及時下單,好像瞬間飛逝了,之后再也沒找到。 <p>299元的這樣。</p><p><br></p><p>在尚未買到書的過程中,我已迫不及待地搜到了或撞上了在線收聽《尋找家園》的音頻。應該說一聽就入迷了。<br><br>一是書的內容。比三座大山疊加在一起還要沉重的那些數不清的連綿苦難一遍遍碾壓過高爾泰的人生,他固然活下來了,而且保留著人的樣子,而且用他刻刀般的筆把這些苦難拎起來記下來了。知識分子在那個年代所受的非人折磨幾乎沒有人如高爾泰承受得那么集中那么不可思議又那么綿長,但也沒有人擁有高爾泰那支既能畫又能寫的如椽之筆和如羽之筆(后一個“成語”是我造的),既雄健又輕靈。他以薄如蟬衣的靈動透明文字托起了那些沉重如山的黑色故事,讓聽者有一種生命滴血的痛。<br><br>另一方面,是朗讀者的誦讀。《尋找家園》的朗讀借用的是喜馬拉雅平臺。以前在喜馬拉雅或在別的地方以及在電視上聽過一些朗讀,但像這次《尋找家園》的這種朗讀從來沒聽過。這個朗讀者是誰呢?他好像不是一個專司朗讀的人,他是專為朗讀高爾泰的書來此為懂得高爾泰苦難的同道朗讀的嗎?在聽他的朗讀時,我常常有一種錯覺:感覺他就是高爾泰,是高爾泰在敘說自己的故事。<br><br>他是誰呢?不知為什么一開始我一直認為是北島,因為北島為這本書寫過序。后來想想不大可能。大名鼎鼎的詩人北島也70歲了。在喜馬拉雅的朗讀界面又顯示一個稱謂:貝加爾湖邊上的牧羊人。這個“牧羊人”是誰呢?我沒查到。<br><br>還有一件奇怪的事,某日再打開音頻聽書時竟聽到了一個年輕女孩的聲音。但聽一會我就關掉了,因為那個年輕女孩根本就不大懂苦難,更不懂高爾泰的苦難。她不過就是念書而已,朗讀時還帶著一點嗲氣。她朗讀時的表情和口型我都能想象。我怎么能聽這樣的朗讀呢?關掉后到晚上再聽,居然“高爾泰”又回來了。<br><br>所以用了三四天的斷續時間——做飯也聽吃飯也聽散步也聽,就把《尋找家園》聽完了。牧羊人的聲音表現力非常好,是那種幽幽地帶些低沉的平緩,他的聲音和故事很契合。另外除了讀書,他還增讀了很多有深度的書評,使《尋找家園》的分量更飽滿厚重了。<br><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終于買了,128,這樣滴</b></font></p><p><br></p><p><br></p><p>雖然在線可聽,我還是想買一本紙質書,感覺紙質書才是可觸可摸可品可反復咀嚼的實在之物。終于在當當上買了,十月版的,36元的原價書,買的是128。128雖然比36貴多了,但它連一件一般的裙子的錢都不夠。所以即使299也值。另外,看到“家園”這本并非通俗讀物的書在網上竟然增值了數倍甚至十倍的價,心中也有一種莫名的欣慰:物以稀為貴;需求量大為貴。說明此書好,說明讀者眾。有那么些人不惜高價購此書,更多的是價值觀使然。</p><p><br></p><p>但遺憾的是十月版即使“增訂版”,也還是它比臺版少了兩篇:《鐵窗百日》和《王元化先生》。貝加爾湖邊上那個牧羊人說他有臺版全本,但為了避免“麻煩”,他沒去朗讀那兩篇。<br><br>我不大死心,又去網上找那兩篇的電子版,在找的同時我的另一位文友老先生竟然給我發來了兩個版本的電子書《尋找家園》。且其中一個是“全本”。我迫不及待地看了《鐵窗百日》和《王元化先生》。看過,終于知道為啥十月不敢印“牧羊人”也不敢讀了。但這兩篇的分量也太重了,遺失了它們,不能說不是一個重大的缺憾。但國人能讀到“殘缺”的“家園”也是一件幸事了,因為連高爾泰自己也說想不到他這本書能在大陸出版。<br><br>雖已聽加讀知悉了“全本”的內容,我還是又給臺灣的朋友發了信息求購此書,他說年內可能來大陸,來時捎來。若如此,就非常圓滿了。<br><br>遇到“高爾泰”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苦難之作又一次滌蕩了我的靈魂,也更加堅固了我的信念系統。<br></p><p><br></p><p>《尋找家園》的腰線上印著這樣幾行字跡:<br><br></p><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一代學人的心靈史 關于苦難的藝術之書</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沉重如山 靈動如水</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當代散文最美的收獲</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增訂新版 傳世經典</b></font></div><p></p><p><br></p><p><br>有人說高爾泰的文字就像古城墻上的石磚,一塊塊沉重、堅硬、沉默地砌在那里。北島說他在美國見到了高爾泰,當年六十二歲的高還能連做五十個俯臥撐,“也許老天給了他這副好身子骨,就是為了讓他熬到別人熬不到的那一天,為人間的苦難作證”。<br></p><p><br></p><p>《尋找家園》的價值難以估量。羊城晚報曾評價說:就體裁來說,是散文;就性質來說,是自傳性的回憶錄;就題材來說,是知識分子苦難的實錄。作為夾邊溝右派分子的一員,長期經歷了大西北自然和政治的嚴酷考驗,能夠生存下來已經少有;而作者更能保持的記憶的明晰和反思的深度,并且因為身在海外,往往能夠直言無諱,對那個時代的人與事每能究形盡相,而文筆也絕不粗疏。總的說來,作為近數十年知識分子的自我回顧,這是一部<font color="#9b9b9b"><b>無法復制</b></font>的文本。<br></p><p><br></p><p>有了高爾泰的《尋找家園》,那些想把歷史虛無起來的企圖,無疑便增加了難度。<br><br>雨果的《悲慘世界》蜚聲文壇和世界,但書中的主人公冉阿讓一生所經歷的悲慘遠不如高爾泰所經歷的。如果冉阿讓的“悲慘”部分還來自他自己的一些小原因,比如因偷一塊面包,偷小女孩的一塊錢不幸入獄等等,而高爾泰經歷的所有悲慘幾乎都是無緣無故的,甚至都因為他做了正常的事或正確的事而遭遇悲慘,這就倍加悲慘了。所以即使雨果再世,他也想象不出高爾泰所經歷的那些連綿不斷的悲慘的花樣。<br><br>高爾泰就像一個驗證品。他存在的某種意義是作為一個被迫的體驗者,以親歷的直接性這種殘酷方式,為那個不曾遠去的世界作證。這一點,別人尚未做得如此周全徹底。<br></p><p><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nbsp; &nbsp; 高爾泰和妻子浦小雨</b></font></h3><div><font color="#b06fbb"><b><br></b></font></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小雨,是上蒼送給高爾泰最金貴的禮物</b></font></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也是對他苦難人生的一份無價的補償</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高爾泰有三段婚姻。21歲因一篇《論美》的文章被打成右#派遣送夾邊溝勞動教養,死里逃生后和第一任妻子結婚,并生一女。但女兒三歲時妻子病死于下放勞動中,時年25歲。第二次婚姻因性格不合離異,其時高依然是右#派之身。80年代與畫家浦小雨結婚,但80年代末又一次遭遇莫名其妙的牢獄之災。出獄時釋放證上寫著8個字:<b>審查完畢予以釋放</b>。</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div>這種沒有結論的結論,令人感到,高爾泰就是砧板上的魚肉。那面獠牙一般無邊無際無形的砧板,讓高爾泰望而生畏,思而生畏。<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高爾泰在獄中時小雨給他寫過很多信,但他都收不到。收到的僅有一封是一個有良知的警察按特殊程序給他的。在他出獄時,那個身為處長的警察要親自送他回家,見到小雨后警察說,浦老師,我可把高先生給你啦。那天正是大年三十,小雨手捧一束臘梅迎接他的丈夫歸來。</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小雨不但對高爾泰好,對高爾泰的女兒也好。92年高爾泰夫婦取道香港去大洋彼岸后,因顧忌危險未及時給女兒聯系,曾以優異成績考上南開大學卻因受父親連累被南開拒之門外為此患上精神分裂癥的女兒,得不到父親的訊息舊病復發失蹤并死亡,此時女兒和她母親亡故的年齡相同:25歲。對于女兒的悲慘結局,小雨痛心疾首地自責道:如果我是親母親,我能撇下她自己走嗎?</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一句話,人性的濃度達到了頂點。</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關于《尋找家園》,高爾泰也說,沒有妻子小雨長期付出精神和體力的雙重透支,為我承受種種難以想象的生存壓力,我根本就沒有可能坐下來寫書;沒有她每天下班回來給我看稿子,刪掉許多躁氣、火氣、“沒味兒”和“小家子氣”,書也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為此,這本書是我們共同的作品。</font></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威市| 灵武市| 江华| 永寿县| 咸丰县| 台湾省| 河北省| 秀山| 西宁市| 杭州市| 洛浦县| 青州市| 邯郸市| 杭州市| 漠河县| 方城县| 邓州市| 霞浦县| 兴业县| 高台县| 米林县| 南木林县| 大同市| 鄂温| 康马县| 嘉义县| 达孜县| 南京市| 温州市| 芜湖市| 昌宁县| 武清区| 象州县| 全椒县| 沙河市| 江口县| 长垣县| 社会| 邵阳市| 湘乡市| 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