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讀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唐僧沒有緊箍咒,孫悟空一輩子都是潑猴。</b><b><br></b><b><br></b><b>這就相當于如果老師放任孩子調皮搗蛋,不管不教,孩子會變成什么樣子,不難想象。【微信公號:國學生活】</b><b><br></b><b>戴在老師身上的鐐銬,終究會鎖住孩子的前程。</b><b><br></b><b>所以請善待每位教師,特別是那些為您孩子好,對您孩子嚴厲的老師。老師越嚴厲,為孩子著想的心就越真誠。</b><b><br></b><b><br></b><b><br></b><b>家長贏了老師,很可能會輸了孩子<br></b><b>問過一位有經驗的老教師,會不會因為家長的原因改變對孩子的態度?</b><b><br></b><b>這位老師笑著說:“你是想問如果家長跟我關系好,我會不會對他孩子更上心;如果家長為難我,我會不會不喜歡他孩子?”</b><b><br></b><b>“沒錯,就這個意思!”</b><b><br></b><b>他沉默了很久才回答:“肯定會的。”</b><b><br></b><b>老師也是人,也有感情,與其親近那些詆毀他、羞辱他、瞧不起他的家長和孩子,他更愿意看重那些信任他、配合他、接納他的家長和孩子。</b><b><br></b><b>老師對待孩子的態度并不僅僅取決于孩子,甚至可以說,受家長的影響大一些。</b><b><br></b><b>見過很多家長,不管老師做什么,安排什么,老是在質疑、刁難,仿佛天生就跟老師敵對似的。</b><b><br></b><b>在這種對峙下,孩子的教育一般都是失敗的。</b><b><br></b><b>家長只有和老師溝通好,配合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一起把孩子的教育做到最好。</b><b><br></b><b>親愛的家長們,別再逼老師放棄你的孩子了。</b></h1> <h1><b>對不起,老師不可能太溫柔。<br></b><b>有人問鷹:“你為什么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b><b><br></b><b>鷹回答說:“如果我貼著地面去教育他們,那它們長大了,哪有勇氣去接近太陽呢?”</b><b><br></b><b>老師或許就跟鷹一樣,會有點兇,會很嚴厲,會嚴格要求孩子,甚至讓孩子有點害怕。</b><b><br></b><b>可老師的嚴厲,正是對孩子的期待。</b><b><br></b><b>如果老師不嚴厲,完全不管孩子的學習,也不在意孩子上課不聽課,回家不寫作業,那么孩子只會越學越差。</b><b><br></b><b>教育本就是一項嚴肅的事業,身為老師必須對孩子嚴格,這是我們的責任。</b><b><br></b><b>正因為相信孩子能做到,老師才會嚴格要求,不斷提高標準,為的就是讓孩子做得更好。</b><b><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老師的嚴厲,本質上是愛孩子的表達。</b></div></b></h1> <h1><b>老師嚴厲背后,都藏著最深的愛。<br></b><b>還記得電影《老師·好》中,那個嚴厲到苛刻的苗老師嗎?</b><b><br></b><b>他動手抹去女同學的口紅,他罰抽煙的男同學站一整天,他沒收了“武俠迷”的所有小說,他把“小混混”趕出了課堂......</b><b><br></b><b>換做今天,這個老師可能早就被投訴,被處罰了。</b><b><br></b><b>可就是這樣一位不近人情,嚴肅古板的老師,卻讓很多人紅了眼眶。</b><b><br></b><b>其實這部電影很值得每位家長和孩子一看。</b><b><br></b><b>老師在教授孩子知識的同時,也在教導他們做人的道理,因此,老師本應更有權力管教孩子。</b><b><br></b><b>有一位嚴厲的老師站在孩子身邊,那是一件幸事,因為孩子行差踏錯的每一步,都尚有往回走的機會。</b><b><br></b><b>好老師的關鍵不僅在于教書育人,更重要的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把孩子塑造成為更好的人。</b><b><br></b><b>老師未必完美,但想讓孩子上進,為孩子著想的心,一定是最真誠的。</b></h1> <h1><b>有遠見的老師,都帶點絕情。<br></b><b>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說過這么一段話:</b><b><br></b><b>如今的教育對孩子不斷讓步,給他們更多快樂,更多游戲時間。可天底下哪有這樣的教育?</b><b><br></b><b>孩子不如成年人明事理,必須受到管教和懲戒。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犯錯是要付出代價的。</b><b><br></b><b>如果全社會都在讓步,將來的孩子是很可怕的,將來的社會也是很可怕的。</b><b><br></b><b>老師不管,孩子就學不好;老師太溫柔,孩子就不學好。</b><b><br></b><b>6-12歲是孩子人格與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老師一定要狠心地管,孩子才能學好,才能成器。</b><b><br></b><b>現在對孩子狠一些,孩子可能吃一陣子苦,但享一輩子福。</b><b><br></b><b>現在縱容孩子,孩子就會快樂一陣子,受苦一輩子。</b><b><br></b><b>但凡有遠見的老師,為了孩子好,都會狠心逼孩子一把。</b></h1> <h1><b>沒有完美的老師,也沒有完美的家長。<br></b><b>有句話是這么講的:一流的父母做榜樣,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b><b><br></b><b>姑且不論這句話的對與錯,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承認,父母就是孩子最大的榜樣。</b><b><br></b><b>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是怎么做的,孩子就會怎么做。</b><b><br></b><b>為了孩子,父母必須成為更優秀的父母,孩子才能成為更優秀的孩子。</b><b><br></b><b>其實不只是家長,老師也在不斷成長。</b><b><br></b><b>老師需要理解和接納家長,同樣,家長也需要理解老師正在成長的路上。</b><b><br></b><b>家長和學校的關系,和老師的關系,對班級的關心,對教育的支持,這一切,都是給予孩子最直觀的教育。</b><b><br></b><b>家長支持老師,就是支持孩子的成長,這就是最好的教育關系。</b></h1> <h1><b>家長和老師相遇,是一場愛與信任的邂逅。<br></b><b>老師、家長、孩子三者之間的關系,應該是這樣的:</b><b><br></b><b>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樹,那么家長就是養分,幫助小樹擴張根系、向上生長,老師就是園丁,幫助小樹修枝剪葉,實現社會化和自我同一性。</b><b><br></b><b>老師、家長和孩子,應該是世界上最和諧的合作關系。</b><b><br></b><b>一位植物學家的兒子請教老師一株不知名的植物,老師不知,讓他回家問家長。</b><b><br></b><b>家長卻沒有回答孩子的問題,而是把答案交給老師,由老師為孩子解答。</b><b><br></b><b>并且告訴老師:希望這個問題能由您來解答,想來更為妥當。</b><b><br></b><b>正因為家長相信老師,把教育的主動權交給老師,孩子會更信服老師,老師也會更尊重家長,家長自然會更理解老師。</b><b><br></b><b>教育最需要的,是愛的引導。</b><b><br></b><b>家長與老師的相逢,本就是一場愛與信任的邂逅。</b><b><br></b><b>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愛是一樣的,正因為互相信任,才能互相成就。</b></h1> <h1>請善待每位嚴厲的老師,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明天。<br>讀過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對其中一段話記憶尤深:<br>盲目的鼓勵和寬容,只能培育出溫室的花朵。<br>好的教育,必然是寬嚴相濟、獎懲分明的;<br>好的老師,必然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br>能夠遇見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是孩子的幸運,因為他會拼盡全力不讓孩子走錯路,還會燃起孩子未來的希望。<br>老師的肩上,扛的一直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沉甸甸的重任。<br>一位資深的班主任曾說:“家長與學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會成功。”<br>請善待每一位教師,特別是那些為了孩子好的,對孩子嚴格要求的老師。<br>教育需要靜待花開,請給老師多一份信任,多一份理解。<br>支持你孩子的老師,就是在支持你孩子的成長;<br>接納你孩子的老師,就是在愛你自己的孩子。<br>愿在新學期里,家長和老師一起攜手努力把孩子教育得更好。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h1><h3></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姚县|
兴和县|
台湾省|
霍邱县|
耒阳市|
福安市|
湘西|
长顺县|
台湾省|
泽州县|
通城县|
怀安县|
安陆市|
祁门县|
高邑县|
宜章县|
德令哈市|
山东省|
育儿|
巢湖市|
温州市|
和平县|
双辽市|
沂南县|
九龙坡区|
玉田县|
囊谦县|
射阳县|
石棉县|
个旧市|
桦川县|
高邮市|
三河市|
辽源市|
凉山|
大城县|
高陵县|
乌鲁木齐市|
乌审旗|
东阳市|
孟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