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圖原創</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b></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br></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一場大雨淅淅瀝瀝地下了兩天。雨后</h1><h1>的初秋,空氣清爽,氣溫宜人,田野一片蔥郁。玉米才剛剛結棒,棒上吐出了青綠的嫩須。棉花已經結鈴,園胖的棉鈴在枝葉間顯得特別綠碧璀璨。大地正在演繹著一曲生命之歌。遠處幾架風力發電機轉動著白色的葉輪,似乎為這生命之歌打著節拍。</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這里是黃河故道上的一處名著史書</h1><h1>書的地方,是兩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的夏盟要津所在地。當年那些盛氣凌人、稱王稱霸,施盡心數,為歃血結盟而在此往來渡河的諸侯們,已不知朽骨何處,而兩千多年來這里卻總是綠綠蔥蔥,年年生長著小麥、玉米,黍子、高粱,棉花、地瓜,大豆、花生,養育著一代又一代的樸實人民。</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8月10日,我來到了這個夏盟要津</h1><h1>的所在地———山東省夏津縣田莊鄉。此行不是旅游,不是來憑吊黃河故道上的古渡口,也不是為了來撫摸那百多棵已生長了二百多年的蒼老的古桑樹,而是要在這里安營扎寨,長住下去———我看中了這方土地,看中了這里的田莊養老院,要入住這個靜靜鋪展在萬綠叢中的庭院。</h1><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b></h1><h3><b><br></b></h3><h1 style="text-align: right;">田莊養老院(夏津康泰頤養院)的</h1><h1>整體構架是個大型庭院,總體布局雖不象典型園林那么曲折掩映,卻也費了一番苦心,使這里既可適于老年人頤養,又能充份利用寶貴的土地資源,使邊邊角角的土地能物盡其用。</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一幢四層四進的樓房是這個庭院的</h1><h1>主體,呈相連的三個‘’亞‘’字形構造,使得個個房間都能陽光充足,空氣流通。這是入住老人們的起居之處,自不必細說。</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主體建筑的后面,是一個佔地面積</h1><h1>約3萬平米的后花園,有溪有池,有亭有橋,更有一架爬滿了藤蘿的百米長廊。這里是供老人們游玩憩息之所,亦不必說。</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我想說的是,沿主樓的外墻墻根,</h1><h1>間雜地栽滿了以各種果樹為主的許多樹木,柿子樹,山楂樹,桃樹,蘋果樹,石榴樹,不一而足,既美化了環境,又能給老人們提供部分水果。我入住了才十天,就吃到了剛採摘下來的桃子。且不說味道如何,我總算放心地吃到了純純真真的無農藥污染的水果。</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樓房四周有一6米寬的環形大道,</h1><h1>可供老人們飯后散步聊天。東面及西面的大道以外,隔著護欄是養老院的30米寬的隔離帶,以使養老院與外界有一安全距離。東安全帶里種滿了各種菜蔬,入住老人每天三餐所食用的蔬菜全來自這里。西安全帶里,則養了雞鵝豬羊,提供老人們食用的肉蛋禽。這隔離帶竟也成了食品安全帶,細思起來,也頗為耐人尋味。</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br></h1><h1><br></h1> <h3>田莊養老院接待大廳</h3> <h3>后花園的百米長廊</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h1><h3><br></h3><h1 style="text-align: right;">入住十日,使我最有感受的還不是</h1><h1>上面所說的環境的宜人、起居的方便、飲食的安全等諸多良好條件,而是人的觀念意識、思想感情的微妙變化。</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在現代社會和現代生活中,老年人</h1><h1>入住養老院,在養老院安度晚年已是必然趨勢。然而人們在面臨這種必然趨勢時,思想觀念卻難以同步。</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對于老年人來說,入住養老院意味</h1><h1>著要脫離幾十年的家,與家人分居,離別親自守護并看著他們長大成人的兒孫后輩。這是要有一點勇氣的,要有一點面對社會現實的勇氣,要有一點理性達觀的勇氣,更要有一點看開與舍得的勇氣。</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對于子女來說,老人進養老院,他</h1><h1>們有三怕。一怕不能天天見面,親情難舍,二怕養老院條件不好,老人受罪,三怕社會上的閑言碎語,背后議論他們‘’不孝‘’。</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其實,不管對老人、對子女來說,</h1><h1>這僅僅只是一個如何改舊觀念為新觀念的問題。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通訊和交通都極方便,所疑慮的問題均已不成問題。我入住十天,便發了不少養老院的照片和錄像,打了多次視頻電話,如同天天見面,天天在一起一樣。如果五年后我還健在,我一定要買一輛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那就更方便了。</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唯有社會上的閑言碎語,是頗為難</h1><h1>辦的,不過辦法也有一個,就是對那些閑言碎語不理不睬,不問不聞。</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現在認為子女不孝,老人才住養老</h1><h1>院的人還不在少數。背后議論嘀咕別人也是中國大媽們的特別愛好,任其說得有鹽有醋,我自當做耳旁風,不必當真就是了。</h1><h3><br></h3> <h3>老人們在幫助食堂摘菜</h3> <h3>老人們閑坐聊天</h3> <h3>田莊養老院的自有菜地。</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b></h1><h3><b><br></b></h3><h1 style="text-align: right;">我有很多與我年令相仿的老朋友,</h1><h1 style="text-align: left;">他們聽到我住進這樣一處各種條件都不錯的養老院,大都表示贊同甚至羨慕,因為他們也多有進養老院的想法而未能實現。究其原因,大約有如下幾點:最主要的是兒女們不同意,不同意的原因還是上面提到的‘’三怕‘’;其次是目前養老院的收費過高。入住費每月3000元算是最少的了,一般都在每月四、五千元,有些甚至在七、八千元以上。企業退休老人的養老金,也不過每月三、四千元,對他們來說,實在也是住不起;三者,當前的養老院,有足夠供老人們散步游樂的戶外空間者甚少,這與地價企高有直接關系,象田莊養老院這樣有三萬多平米后花園的,實在難覓他例;第四是囿于各種條件的限制,醫養結合普遍做得不好。這些問題的存在,往往使許多應該住養老院也願意住養老院的老人只能在養老院外‘’望院生嘆‘’、‘’知難卻步‘’。</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上述阻礙老人進養老院的原因,除</h1><h1>第一點外,都與政策相關聯。當政者若真正想解決老年養老這個頗為重要的民生問題,還必須下些扎扎實實的真功夫才行。</h1><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b></h1><h3><b><br></b></h3><h1 style="text-align: right;">住進田莊養老院雖然才只10天 ,但</h1><h1>我深深感覺到我已開始了一種新生活,一種老年人應有的新生活。</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住進養老院后,許多已經住進來的</h1><h1>老人們進入了我的現實生活的朋友圈。他們的年令大體與我相當,也有一些比我大幾歲或小幾歲的。</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說到新生活,這里有必要說一說住</h1><h1>進養老院前我的‘’舊生活‘’。</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我兄弟姊妹八人,雖各有自已的家</h1><h1>庭,但相互間關系融洽宻切,每年總有幾次大聚,小聚則不計其數。大聚時總有二、三十口人(包括晚輩),小聚也在六、七人以上,焉如一個大家庭。在八兄妹中,年屆八旬的我是長兄,弟弟妹妹、弟媳、妹夫都是尊著我護著我,晚輩們更是敬著我哄著我。在這種情況下,我就養成了唯我獨尊、以老大自居的壞毛病。</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我還有十多位表弟表妹,加上他們</h1><h1>的配偶,又是二十多人。我們也時常往來,我在他們之中亦是年令最大,在一起時,不管閑聊喝茶,還是聚會飲酒,必坐上座,必先舉箸。他們對我的敬意,天長日久,我也就習以為常了,這就使我變本加厲地成了自以為是、自以為尊的飄然在上的‘’長者‘’ 。</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進養老院幾天,新的朋友圈很快建</h1><h1>立起來,我的‘’獨尊‘’的架子立時坍塌了。這里相互只是老張老李地稱呼,各人都有各自的性格、各自的愛好,我這個‘’樣樣通,樣樣松‘’的人在十天之內已和他們下過棋,抹過麻將,打過乒乓球,交談過養生之道,談論過書法藝術,交流過讀書情況了。我已不是唯我獨尊的‘’老大‘’了,我們之間的一切活動都是平等的,平等地相處,平等地交談,沒有你尊我卑之分,沒有你貴我賤之分,連吃飯也無上下座之別。如果只論人際交往,我覺得自己的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又回到了以前的青壯年狀態。</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這十天的經歷,開啟了我的老年生</h1><h1>活的新階段,這一新階段應是我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我相信我會愉快地走完這人生的最后一程。</h1> <h3>入住養老院的張會之老人,揮筆送了我一幀橫幅</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邑县|
广西|
达州市|
赤水市|
新津县|
辽宁省|
阿拉善右旗|
霍邱县|
连南|
石柱|
英德市|
刚察县|
洞头县|
麦盖提县|
龙川县|
肥乡县|
台中市|
中卫市|
玛沁县|
关岭|
绍兴县|
武宁县|
邓州市|
腾冲县|
威信县|
八宿县|
刚察县|
利津县|
杭州市|
仙游县|
额济纳旗|
东乌|
贵德县|
郓城县|
南阳市|
称多县|
蒙城县|
大厂|
西峡县|
西城区|
竹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