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到湖北省美參觀,剛好趕上湖北省國際漆藝三年展。</h3> <h3>漆藝的概念,可能大多數的人停留在家具、盤、盒等器物方面,其實在演變發展中,漆藝已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漆器、漆工、它包容了漆藝術的含義。也就是說包括了實用裝飾藝術和純藝術兩個領域,涉及漆器、漆畫、漆塑三個方面的內容,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形式。<br></h3> <h3></h3><h3></h3><h3>漆藝離不開一個重要材料—大漆,大漆也叫天然漆、生漆,是割開漆樹樹皮,從韌皮內流出的一種白色粘性乳液,經加工而制成的涂料。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殊功能,此涂料可不同于現在的化學涂料合成油漆,真正的純天然。雖然純天然無毒,但接觸漆藝也是需要緣分的,因為有些人會對大漆過敏,比如我,小時候鄰居家用生漆漆個家具,我路過,回家臉就腫的像個豬頭,因此,對玩漆藝的藝術家我是懷著深深的敬意的,很多藝術家是一邊忍著漆過敏紅腫奇癢,一邊進行藝術創作。
</h3><h3><br></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漆器
偶們從小對漆器就不陌生,因為曾經獲得中國地市級“十佳博物館之首”美譽的荊州博物館,就收藏漆器1萬余件,這個數量占了全國楚秦漢漆木器的五分之三。最著名的館藏有虎座鳳鼓架、(一直想買個它的復制品)虎座飛鳥、彩繪鴛鴦豆等等,小學春游去博物館參觀,被這些精美的漆器吸引,一度萌生考古想法,后來看到博物館頂頂著名的西漢古尸—西漢五大夫“遂”先生,嚇的打消了考古念頭, 但是隨著工業化進程的發展,漆器作為杯、盤、盒等生活用具已經慢慢淡出我們的生活。<br></h3><h3></h3><h3></h3><h3></h3> <h3>漆畫</h3><h3>漆畫是在我國悠久的傳統漆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既可以屬于工藝美術范疇,也可以作為繪畫的一個種類。<br></h3> <h3>漆塑</h3><h3>立體漆塑,是在傳統的漆器的基礎上,受到日本、韓國漆藝的影響逐漸發展起來的,漆塑比漆畫更注重漆藝的技術及材料的使用。特別有些作品新媒體的應用,更賦予傳統漆藝時代感。<br></h3> <h3></h3><h3></h3><h3></h3><h3>大漆之美在于其獨特的工藝和韻味,漆藝作品的制作工藝比較復雜,根據不同的作品需求,創造了髹涂、描繪、鑲嵌、刻填、磨繪、變涂、堆塑、雕漆諸種髹飾技法,我國古代的漆藝專著取名《髹飾錄》,”髹”即用發刷涂漆之意,“飾”,即通過描、嵌、刻、磨、堆、雕諸技法裝飾之意。一件漆藝作品要耗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是時間與耐心造就的美,其色彩有一種前世今生的貫通感,極具東方內斂的審美特質和神秘感。</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悠悠八千載,大漆藝術穿越歷史風塵仆仆而來,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精彩。但由于原材料的局限性,由于瓷器的繁盛普及,由于現代工業文明的高速發展,大漆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
中南民族大學張志綱老師在國家寶藏節目說過一段話:China是瓷器的意思,而Japan它的本意是漆器的意思。我們擁有那么多輝煌的漆歷史,可是今天,我們已經把它遺忘了。這是多么讓人遺憾的事情!
所幸的是湖北省美術館在漆藝的傳承和發展上一直在堅持堅守,希望以此延續對當代漆藝古今之變的探索。在藝術家們的努力下,古老的漆藝術在保持傳統文化品格的同時不斷創新,成功地邁入當代藝術殿堂。</h3><h3>除了三年一屆的國際漆藝展,館內設有漆藝交流中心,全年舉辦漆藝公共教育培訓活動,旨在讓更多的人了解大漆之美。</h3><h3>愿多年以后,我們的孩子仍然可以欣賞到這曾經瑰寶的迷人色彩。<br></h3><h3><br></h3><h3>(看展,對于我來說就是繼續教育,特別是這種接觸比較少的藝術形式,越發覺得自己知識的淺薄,步履不停,學習不止。上面的文字涉及漆藝專業術語部分均引用清華美院喬十光教授的文獻,向大師致敬!)</h3><h3><br></h3><h3><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川县|
弥勒县|
延寿县|
息烽县|
弥渡县|
容城县|
屏边|
鹤峰县|
长海县|
木兰县|
清水河县|
固镇县|
衡山县|
宾阳县|
双流县|
惠来县|
肇庆市|
沙洋县|
赤壁市|
舒城县|
南江县|
景泰县|
耿马|
浪卡子县|
金昌市|
繁昌县|
布拖县|
汝阳县|
泰宁县|
涞水县|
理塘县|
阳城县|
普定县|
怀宁县|
灌云县|
明星|
旺苍县|
宝坻区|
四川省|
拜泉县|
广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