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一、袁家溝</b></p><p class="ql-block"> <b>小 序</b></p><p class="ql-block"> 仲秋之季,一個偶然的機會到陜北稍作閑游。來到袁家溝參觀游覽,驚訝地發現,毛主席當年那首震古爍今的詩詞,《沁園春?雪》竟然是在這里完成的。</p><p class="ql-block"> 以前一直以為毛主席這首詩詞是上世紀一九四五年,在重慶和蔣介石國民黨談判時寫成的。當時的中國共產黨不論是政治軍事力量,還是擁有的地域人口,都有了一定的基礎力量,可以和蔣介石國民黨相抗衡。因此說: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是有一定的底氣和實力資本的。</p><p class="ql-block"> 然而,毛主席說這句話的時間卻是上世紀的一九三六年,此時中央紅軍剛完成長征到達陜北,人困馬乏疲憊不堪,加上陜北原有的紅軍也不足三萬人,而且陜北歷史上就是貧瘠荒涼的窮困之地。當時面對的形勢是:蔣介石國民黨的數十萬軍隊堵截圍剿,黨內張國燾鬧分裂另立中央。可謂是內外交困,征途險惡,革命事業面臨危亡之機。猶如黑云壓城城欲摧,泰山壓頂頂將墜之危險。就是在這樣重重險阻危難面前,毛主席以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和革命浪漫主義胸懷,傲視群雄,雄視古今,身居陋室而胸懷天下。抒發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樣的豪言壯語!這是何樣的膽識卓見、這是何等的偉略雄才!因此,偉人就是偉人,偉人的胸襟、意志、眼界、氣魄、膽識、格局,絕非平凡人可窺視、可比擬!</p> <p class="ql-block"> 袁家溝,位于陜北清澗縣城東60多公里的高杰村北10多公里處。袁家溝群山環抱,溝壑縱橫,一道南北走向的山梁橫臥村中,把村子分成南北走向的兩條溝。山大溝深,它的東面10多公里是黃河,西面5公里多是無定河。這里地處黃河西岸,與山西隔河相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毛澤東的詩詞《沁園春?雪》氣吞山河,膾炙人口。毛澤東填寫這首詞的地方就在陜北清澗縣這個偏遠的小山村袁家溝 。</p><p class="ql-block"> 1935年10月,紅軍完成長征,勝利到達陜北。1936年1月26日,毛澤東親自率軍渡過黃河,到達華北前線對日作戰。2月5日清晨,部隊來到陜北清澗縣高杰村袁家溝休整。這一帶已經飄了幾天的鵝毛大雪,雄渾壯觀的北國雪景觸發了毛澤東的詩興。2月7日,毛澤東踏著積雪,來到毗鄰黃河的高家洼察看地形,站在白雪覆蓋的黃土高原,極目遠望,一片蒼茫。毛澤東的詩興油然而生,懷著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毛澤東揮毫疾書,一口氣寫下了氣吞山河的</p><p class="ql-block"><b> 《沁園春?雪》</b></p><p class="ql-block"><b> "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臘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b></p><p class="ql-block"><b>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b></p><p class="ql-block"> 毛澤東填寫著名的《沁園春?雪》時所用的小方桌,今天還安放在他居住過的那間窯洞里。</p><p class="ql-block"> 1936年初,在陜北的紅軍是紅一方面軍的一部分、劉志丹領導的陜北紅軍、徐海東帶領先期到達陜北的紅二十五軍,三部分紅軍合起來不足三萬人。結束長征到達陜北的紅軍人困馬乏疲憊不堪,陜北歷史上就是貧瘠荒涼的窮困之地。當時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仍在長征途中,國民黨反動派幾十萬軍隊正在對紅軍進行瘋狂的堵截圍剿,日本侵略者在蠶食侵占華北。中華民族正處于民族危亡的歷史時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正處于艱難危急的關鍵奮戰時期。</p><p class="ql-block"> 正是在這種艱難困苦的危難時期,毛澤東以雄視古今、傲視群雄的偉人戰略家的雄韜偉略,以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的豪邁氣魄,居僻垠陋室而心系天下蒼生,處貧困微弱而胸懷環宇萬千。《沁園春?雪》以磅礴恢宏的氣勢,抒發出毛澤東偉人般的宏偉抱負、無畏氣概和博大胸懷。</p><p class="ql-block"> 1945年毛澤東赴重慶談判期間,應民主人士柳亞子先生“索句”,將這首《沁園春?雪》書贈柳亞子。1945年11月14日,這首詞刊登于《新民報?晚刊》,時隔九年后在重慶公開發表。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有“國詩”之稱,柳亞子先生用了八個字和一首詞來評價《沁園春?雪》。八個字是:"橫絕六合,掃空萬古"。東西南北天上地下,此為六合,說的是空間。萬古,是一切時間。這個評價已經沒辦法再高了,就是橫掃了一切空間和時間。</p><p class="ql-block"> 柳亞子先生閱讀了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后,也和了一首《沁園春》詞,對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給予評價:</p><p class="ql-block"> 《沁園春》</p><p class="ql-block"> 柳亞子</p><p class="ql-block"> 次韻和潤之詠雪之作 不盡依原題意也</p><p class="ql-block"> "廿載重逢,一闋新詞,意共云飄。嘆青梅酒滯,余意惘惘,黃河流濁,舉世滔滔。鄰笛山陽,伯仁由我,拔劍難平塊壘高。傷心甚:哭無雙國士,絕代妖嬈。</p><p class="ql-block"> 才華信美多嬌,看千古詞人共折腰。算黃州太守,猶輸氣概,稼軒居士,只解牢騷。更笑胡兒,納蘭容若,艷想秾情著意雕。 君與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p><p class="ql-block"> 柳亞子先生對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這首詞推崇備至!</p> <h1><b>二、木頭峪</b></h1><p class="ql-block"> 木頭峪鄉位于陜北佳縣東南部,黃河岸邊,距縣城18.5公里。面積74平方公里,人口1.2萬。榆(林)吳(堡)公路沿西部邊緣而過。木頭峪鄉屬典型的黃河沿岸土石山區地貌,巖石裸露,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木頭峪渡口曾是佳縣水上交通樞紐之一。名勝古跡有明清民居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p> <h3> 木頭峪古鎮背依大山,唇吞黃河,數百畝棗林環繞其間,古為秦晉貿易往來的水旱碼頭,素有“好渡口”之稱。現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27院及古獻殿、文昌閣和觀音廟各一座。木頭峪古色古香的幽雅環境和山水相映的壯觀景色,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和藝術家。木頭峪是探尋秦晉商業文化的一把鑰匙,是領略黃河風情和體驗民俗文化的理想場所。</h3> <h3> 2004年,木頭峪古鎮被錄入《中國建筑年鑒》一書,2008年,央視《人民是我們的活菩薩》劇組將木頭峪定為拍攝基地。 2019年7月19日,木頭峪鎮入選“陜西省級歷史文化名鎮。</h3> <h1><b>三、白云觀</b></h1><h3></h3><h3> 陜北佳縣白云觀是中國著名道教宮觀之一,又被稱為白云廟,位于陜西省佳縣境內的白云山上。傳說在最初修建白云山廟觀時,山頂上常常有白云繚繞,因而得名。</h3><h3> 白云觀創建于明朝末期的公元1606年,建筑面積達8.1萬多平方米,是明清時期西北最大的建筑群。它瀕臨黃河,順山勢而建,以真武祖師殿為中心,分布著殿、亭、閣、樓臺等各種建筑。在白云廟里,現存有許多古代珍貴文物,包括1900多幅彩色壁畫以及大量明清時期的雕刻、書法等。 </h3><h3> 進入道觀的第一座建筑是高12米、多層斗拱的木結構牌坊,向上依次有五龍宮,為該道觀的底層建筑,包含有正殿、兩廊、觀音樓等,屋宇整齊,典雅秀麗,再往上就是該道觀主體建筑——真武祖師殿,輝煌雄偉,也是該道觀道教徒舉行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h3><h3> 1957年5月30日,白云山道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又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旅游風景名勝區;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h3><h3> </h3><h3> </h3> <p class="ql-block"> 白云山集壯麗的自然景色與豐富的人文景觀于一身,融古老的宗教文化與淳厚的黃土風情于一體,山前有氣勢磅礴、奔流不息的黃河,山后是溝壑縱橫、廣袤渾厚的黃土高原,風光秀麗,素以"關西名勝"聞名遐邇。</p><p class="ql-block"> 石刻碑文記載中曾有這樣的描述:"雖然白云山不可不來也,何則?山雖不高,然四方之丘巒,俯首朝拱,渾厚敦實,如哲如仁,龍曲虎踞,起伏綿亙;景雖不奇,然大河東流,宛若黃龍,浩浩蕩蕩,無始無終。夏秋之季于晨暮向東南憑眺,但見四周著黛,草木蔥蘢,青嵐填壑,云霧浮空。冬春之交,或則白雪連天,玉龍匝地,一片銀潔世界;或則朔風狂驟,煙塵滾滾,卻似萬馬奔騰。且夫朝霞夕暉,各呈其妙;星月明滅,俱屬有情。加之古廟輝煌,建筑雄秀,山勢壯美,暮鼓晨鐘,余音在耳。覽斯景也,可以陶冶情性,參造化之玄機,攝取天地正氣而成于事......。"</p> <p class="ql-block">(本篇相關文字敘述,選摘于網絡和相關書籍,為便于學習編輯成美篇,請原作者見諒 。)</p><p class="ql-block"> ---2019年8月24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郴州市|
江源县|
平南县|
图木舒克市|
克拉玛依市|
都安|
大同市|
安塞县|
博爱县|
南通市|
萍乡市|
涞水县|
崇左市|
宝清县|
岚皋县|
苍南县|
边坝县|
松原市|
滨州市|
板桥市|
新干县|
祁连县|
建湖县|
万山特区|
吴江市|
上饶县|
昭苏县|
武邑县|
瑞金市|
榆林市|
平山县|
二连浩特市|
色达县|
台东市|
安平县|
常州市|
建始县|
保山市|
临泽县|
靖州|
波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