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跟著習主席步伐,重溫西路軍歷史!閱讀呂仁禮師長回憶,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蘭州《戰神雄風》相冊

<h3>發揚紅軍精神,銘記革命先烈!</h3> <h3>習主席參觀西路軍紀念館在烈士陵園紀念碑祭奠英烈</h3> <h3>呂仁禮 師長</h3> <h1><b>回憶高臺戰斗</b></h1><h3><b>----任西路軍紅5軍騎兵團團長時的征戰回憶</b></h3><h3><b> 呂仁禮</b></h3><h3>1936年10月,隨著長征的勝利,中央命令紅4方面軍組成西路軍(由紅5軍、9軍、30軍組成)兩萬一千余人西渡黃河,建立河西根據地,“打通國際路線”。但由于孤軍奮戰,導致了西路軍的慘痛失敗。當時,河西走廊“兩馬”(馬步芳、馬步青)的兵力大于西路軍好幾倍,又值寒冬季節,我軍的冬衣、糧食、彈藥的補充極端困難。西路軍孤軍深入,9軍、30軍在一條山、大靖地區與敵初次交戰打了幾個勝仗,殲敵主力一部分,大部分被擊潰。部隊兵分兩路繼續西進。總部、30軍、5軍組成右路軍,沿長城經大靖、土門子、黃羊鎮、涼州(武威)、永昌縣前進,目的是準備消滅涼州敵人。當時已經是滴水成冰的11月天氣,自大靖、一條山戰斗后,部隊一直沒有得到休息。敵人是騎兵,運動速度快,經常是前阻后圍,阻止我軍前進。由于連續行軍戰斗,部隊過于疲勞,加之在大靖、一條山打了勝仗,部隊產生輕敵思想。9軍在干柴洼、古浪遭敵騎兵襲擊。在第二次拼殺戰斗中,雖然大量地殺傷敵人,但9軍的戰斗力也受到嚴重損失。緊接著,總部、30軍在永昌與敵人展開激戰,敵人數次攻城均被擊退。5軍西進后一直擔任后尾警戒,過河后與敵人還沒有進行過大的交戰。當時,全軍集結于土門子附近,總部命令5軍晝夜兼程經涼州城南、永昌縣直插山丹。在山丹時間約半個月,部隊征集糧食和增補棉衣,動員大家進一步做好西進的準備工作,同時,在軍事上加緊進行同騎兵作戰的戰術動作訓練。這時敵人駐山丹城外和城內的部隊多次發動進攻均被擊退。敵雖然傷亡修重,但我們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h3> <h3>呂仁禮師長夫婦合影留念</h3> <h3>5軍由山丹出發繞道張掖縣城,北向臨澤前進。為對付敵人襲擊,縮短行軍距離,以三路縱隊行軍。我們以追擊戰的戰術動作邊打邊走,于1936年12月30日黃昏攻打臨澤縣城,守城敵軍稍事抵抗后就棄城逃跑。軍政委黃超帶43團、軍供給部、衛生部及其它直屬單位一千余人固守臨澤城。董振堂軍長、楊克明主任率領39團、45團、軍特務團、騎兵團在臨澤縣調整戰斗組織,準備了攻城使用的工具,并進行簡短的戰斗動員后,董軍長發出命令:要求部隊于1937年1月1日拂曉搶占高臺。這樣,部隊就連夜出發,并于次日凌晨4點左右趕到高臺城下。敵人主力向西撤退,我軍除打死打傷敵人外,還俘虜高臺縣長及政府人員、民團壯丁一千二百余人,各種武器均被繳獲。部隊進城后立即組織對城外的警戒,加強工事構筑,隨時準備戰斗。高臺城不大,城墻很低,上面很窄,兩個人并排行走都很困難。北城沒有門,外為開闊地。黑河從東向西流去,當時河水已結冰,人員馬匹可以在上面隨便運動。東關、南關西關外面有些店鋪、民房、村莊。守城部隊戰斗任務分配:39團守縣城西北角、西門至南城墻,包括南關;45團守縣城東北角、東門至南城墻;騎兵團、特務團人少,各守北城一段。部隊攻占高臺城后,機關后勤人員立即投人軍需籌備,發動群眾,成立地方組織,宣傳黨的政策,并召集城區商界和有錢戶參加的座談會,動員他們出錢支援紅軍。</h3> <h3>呂仁禮 師長</h3> <h3>當時部隊大部分冬衣還沒有解決,上級決定不僅要解決自己的服裝,還要給9軍、30軍準備一部分。于是發動全城婦女裁縫趕制棉衣。對商店的棉布按價購買。對地主階級則是征糧、征款。在群眾大會上,楊克明主任講話號召群眾起來鬧革命求解放,并當場槍斃混入貧民救濟委員會內的壞分子王天佑,開倉給沒有飯吃的窮人分糧。同時,還到處張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馬匪是人民的敵人”、“共產黨是人民的救星”等標語,群眾很快就發動起來了。部隊進城3天之后,敵馬祿、馬彪、韓起功三個旅約二萬余人包圍了高臺,并切斷了與臨澤縣城的聯系,開始向我39團發起進攻。西城外面西北角距城六七百米遠的地方有一個碉堡(財神樓),我軍攻占高臺后,39團一個加強排守在這里,連同東關外一個大碉堡形成全城的兩個門戶。敵人發起進攻后,全排戰土堅守碉堡和附近工事,在守城部隊的支援下打退敵人無數次沖鋒,并向敵人進行多次反擊,打死打傷敵人一千余人,繳獲敵人一部分武器彈藥。爭奪戰持續約一周時間,后因碉堡遭敵人炮擊起火,我軍堅守陣地的三十多名指戰員全部壯烈犧牲,碉堡被敵人占領。接著,敵人又向我45團堅守的東關外大碉堡發起攻擊。這個碉堡距城較近,比城墻還高,可以控制全城,敵人不惜一切代價,在炮火掩護下連續四五個晝夜輪番猛攻,敵傷亡難以計數,但由于敵眾我寡,碉堡終于被敵人占領。</h3> <h3>呂仁禮師長在老營區</h3> <h3>東西兩側的大碉堡失守后,部隊守城就更加困難了。董軍長走遍了全城,命令部隊進一步加固工事。我們用木箱裝上土,把城墻加厚加高,把木棍、石頭、磚塊集中到城墻上,作為最后使用的武器。部隊所有人員都被組織起來,隨時準備增援守城部隊的戰斗。東西兩個碉堡失守后,敵人調兵遣將準備攻城。此時,敵人占領制高點,我軍白天在城內活動都很困難。經過連續十幾天的戰斗,我軍的彈藥已消耗得差不多了。紅5軍僅有的一部電臺被黃超留在臨澤,這樣守城部隊就和兄弟部隊完全失去了聯系。在內無彈藥外無援兵的艱難時刻,董軍長指示騎兵團立即在北城墻下挖一個大洞準備突圍,和臨澤部隊會合后待機破敵,北城外是一片開闊地,背靠黑河,距北山不遠,此地敵人力量薄弱,突圍出去可以防止敵人各個擊破。我當時是騎兵團團長,親自帶領一個連晝夜施工,3天就挖好一個寬約一米、高約兩米的洞??砍峭饬粝乱粚颖”〉耐翆?捅上一個小洞就能看到外面的動靜,到突圍時可以一腳踏開。地洞挖好后,放好警戒,等候命令。正在這危急時刻,軍政委黃超派便衣通訊員給董軍長送來一封信。信的大意是:奉總部命令,高臺是打通國際路線最重要的軍事要點,如丟失高臺就要你軍長的頭。董軍長接信后,立即在軍部駐地天主堂召開營級以上干部會議,宣讀來信,并命令大家堅守高臺,誓與高臺共存亡。當時董軍長心情沉重,態度堅決,使他本來極為嚴肅的面容變得更加深沉。會后,我們各自向部隊作了最后一次動員,要求死守高臺,當時全體指戰員的口號是:人在高臺在!與高臺共存亡!堅持到最后一分鐘!1937年1月18日夜間開始,敵人在各種火力的掩護下,從四周架云梯輪番攻城。我守城部隊全體指戰員在子彈缺乏的情況下,同敵人進行無數次拼殺。</h3> <h3>呂仁禮 師長</h3> <h3>開始,我們用各種火器殺傷敵人,子彈、手榴弾打光了,就用刺刀、大刀拼殺,最后就用棍棒、石塊、磚頭、槍托,凡能自衛的武器都用來殺傷敵人,把爬上城墻的敵人一次又ー次地打了下去。就這樣,我們和敵人拼搏了3天。到第三天雞叫時,39團防守的西城被敵人突破,敵人沿城墻上下向南推進。我軍雖然組織無數次反擊,但因缺少弾藥未能奏效。另一個原因,是我們攻占高臺時俘虜的民團壯丁,在組織上沒有認真審查,思想上沒有很好地進行教育就補入連隊,在敵重兵壓迫下,動搖潰散,影響了戰斗任務的完成。敵人沿西城向南乃至東城推進,城墻上和街道上到處都展開了白刃戰。19日上午7時左右,董軍長把我從北城叫到東城樓上,他眼里滿含悲憤,命令我“要把東城門守住,堅決戰斗到最后一人?!蔽伊⒓磶蓚€連到了東門,執行堅守東城門樓的任務。軍政治部主任楊克明同志和軍直機關幾個人,堅守在一座院子里同敵人拚搏,直到最后敵人把房子打得起火了,楊主任等英勇犧牲。時隔不久,董振堂軍長也壯烈犧性了。戰斗持續到1時左右,全城剩余部隊全部撤到東門附近,與敵人短兵相接。巷戰開始了,我們依托每棟房子同敵人戰斗,每個指戰員誓與高臺共存亡,戰斗到流盡最后一滴血,不省人事。在這場戰斗中,紅5軍受到致命損失,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后來聽說,紅5軍在危急時刻,總部命令騎兵師增援,但途中被敵人包圍,幾乎全師覆滅。高臺失陷后,敵人更加瘋狂,第二天又包圍了我臨澤縣的43團。經幾晝夜的激烈戰斗,43團向倪家營子突圍。高臺、臨澤的失利,使紅5軍的戰斗力基本上垮了,這是我西路軍渡河以來的一次重大損失。我頭上負重傷昏死后,被敵人俘虜。當時俘虜的有一百多人,分別被敵人關押在兩個小學堂里,后來被敵人押送去青海。途中的一天夜晚,我假裝小便,乘敵哨兵不備,翻墻逃跑。當時天寒地凍,傷勢疼痛,饑餓難挨,但在群眾的關懷下,我克服艱難困苦,輾轉一年多時間,終于在1938年5月初回到延安。40多年過去了,每當回憶這段難忘的經歷,使我感到非常沉痛。</h3> <h3>呂仁禮 師長</h3> <h3></h3><h3><b>作者簡介</b></h3><h3><b>呂仁禮</b></h3><h3>呂仁禮將軍(1916-2011),安徽省六安縣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 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土地革命時期, 任紅33軍99師297團、連隊政治指導員、營長,紅五軍騎兵團團長。參加了鄂豫皖、川陜蘇區反“圍剿”作戰和長征。西路軍西征時,為了對付西北軍閥馬步芳、馬步 青的騎兵,紅5軍臨時組成一個騎兵團,呂仁禮任騎兵團團長。被俘后,呂仁禮被敵連砍多刀,他仆倒在死難戰友的尸體堆上,一天后奇跡般地活了過來,遇 一好心群眾相救逃離了虎口。他頭上傷口最深處有5厘米,最寬達3厘米左右??谷諔馉帟r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1大隊10隊區隊長,山西決死第四縱隊35 團副團長、代團長,抗日軍政大學三大隊副大隊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軍區第五軍分區3團團長,西北野戰軍第3縱隊5旅15團團長,第一野戰軍3軍9師副師長 。參加了延安保衛戰和沙家店、宜川、扶眉、蘭州等戰役戰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第2兵團9師副師長,1954年,呂仁禮畢業于軍事學院。后任炮兵15師師 長(炮兵15師師部1952年在陜西富平縣由步兵9師師部改編)。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師長。2011年4月14日,呂仁禮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95歲。</h3> <h3>炮十五師第一任師長</h3> <h3><b>呂仁禮</b></h3><h3><b>逃離虎口</b></h3><h3>1937年1月19日在高臺戰斗中同敵人殊死搏斗后,我身負十幾處重傷,頭部右側又被敵人砍了一刀,當即昏了過去。蘇醒過來后,才曉得同一百多名同志被敵人分別關押在兩個小學里。 3天后,才讓我們吃第一頓飯。看守我們的民團壯丁端來一鍋米粥,清得能照見人影。一日兩餐,頓頓如此,每人喝不上一兩碗就沒有了。當時我的傷</h3><h3>勢很重,根本動彈不了,多虧別的負傷的同志幫著喂點稀飯,不然早就不在人世了。紅軍中的階級感情,同志之間的團結友愛,是親密無間的,越是在困難中,越顯得親密。在一起生活的二十多天里,沒有一個人說怪話,沒有一個人叛變自首。許多同志說:“只要還有一口氣,一定要報這血仇大恨!”這就是我們革命戰士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下,不忘同敵人斗爭的堅定信念。 我因傷勢過重,一天到晚總是昏迷。在高臺究竟被敵人押了多少天也不知道,只記得在押往青海前,敵人把我們集中起來照了一次相,那是敵人進行反動宣傳的慣用伎,他們妄圖借此丑化紅軍,作為向其主子請功領賞的資本。同志們不買他們的帳,照相時,沒有一個人抬頭。去青海的時候,大概有十輛老鄉的馬車拉著行動不便的傷員,能走的同志仍然步行。押送我們的敵人有三四十人,有回民也有漢人,是正規化部隊還是民團弄不清楚。都是騎兵,每人帶兩件兵器—步槍和大刀。他們都穿著便服,外面是老鄉穿的那種沒有面子的皮大衣,黑羊皮帽。當時正值寒冬臘月,我們頂著刺骨寒風,天亮到了張掖縣城,被關押在一個駱駝店里。在張掖住了3天,經民樂縣、青石嘴、大通縣、基本上是一天一個行程,第四天下午到達西寧附近的四十里鋪。 我負傷后一直神志不清,連翻身起坐都十分困難。后來慢慢清醒過來,但由于流血過多,體質極為虛弱,傷口一直不停地流膿流血。那時不僅沒有醫藥,連一口熱水都喝不上。生活上的痛苦,肉體上的折磨,我都能忍受,最大的痛苦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個革命干部,落于敵手,離開了自己的隊伍,離開了黨的領導。這種精神上的痛苦無法忍受,感到有天大的本事都用不上。只想到我們在軍事上犯了錯誤,不該把戰線拉得太長,分兵防守,被敵人重兵圍截,各個擊破。 我一直尋找著逃跑的機會。當時,我們住在一家地主老財的院子里,整個院子是長方形,東西長些,南北距離短些。我們三四十個人被關在三間北偏房里,房里連一根草也沒有,大家只得靠墻根坐著。西邊是能進去馬車的院子的正大門,還有附屬房間,是受苦人住的和放農具的;東邊是五間帶房檐的瓦房,押送我們的敵人和房東住在東房;南房是牛馬圈,西南角有個大羊圈。南房的屋檐下堆著很高一堆準備墊圈的黃土,站上去雙手可以摸著房檐的椽子。這個院子里的一切,我在吃飯的時候就看得一清二楚。 第五天天一黑,敵人把西大門從里面上了一把鎖,把我們的住房也從外面鎖上了,只在他們住房的門外放了一個游動哨,哨位跟前還點了一盞高座的麻油燈。晚上10點以后,大家都鬧著要大小便。一個房子里住幾十個人,又是喝的稀米湯,哪有不經常上廁所的。到后半夜,放哨的敵兵嫌麻煩,干脆不鎖門了。我們全夜不眠,乘小便的機會到觀察好的地方查看了好幾次,但放哨的敵人還是在哨位周圍轉悠,無法行動,只好繼續等待時機。本來我們約好五六個同志一塊逃走,但因各人負傷的部位不一樣,有的在腿上,有的在胳膊上,行動各有困難,無法統一行動。有位同志含著熱淚把他穿的一雙舊棉鞋留給我作紀念。雞叫了,我萬分焦急,兩次假裝小便出去觀察動靜,只見那個放哨的敵兵坐在燈旁的地上,槍靠在肩上,大刀壓在腿下打噸。我悄悄爬上了南房,也顧不得考慮外面有多高,下面有啥東西,一下就跳了下去。響聲引起一陣狗叫,我不顧一切爬起來,沿著村外一條小道,一口氣跑了二三里路,爬上東面山坡。這時東方已經發白,天快亮了。我在山坡上的僻靜處找了一個藏身的地方躲著,直到夜深人靜才出來趕路。走一陣,坐一會,遇到有流水的地方,喝幾口生水再往前走。估計當時是陽歷2月底3月初,青海春天的夜晚寒氣逼人。傷口仍在不斷地流血流膿,我又凍又餓,頭暈目眩,實在難以支持。天快亮了,只好再上山找個沒有人去的地方躲藏起來。太陽已經很高了,我看見半腰有個婦女在揀糞,就走出去,向她討要吃的。這位婦女就是我常說的漢族老人。</h3> <h3>呂仁禮師長在家中院門口留影(二零零八年)</h3> <h3><b>難忘的漢族媽媽</b></h3><h3>這位婦女是我逃出虎口后遇到的第一個好人,使我終生難忘。當時,她身邊沒帶吃的,叫我等一下,待干完活回家找些吃的。 她住在村邊三間小土房里,家里很窮,也沒有什么好吃的。老人從炕洞里掏出一些燒洋竿,攪了點青棵面糊糊,我飽飽地吃了一頓,倒在熱坑上就睡著了。一直到太陽落山都沒有醒來。自負傷后一直遭受敵人的折磨,沒有遇上過熱坑頭。今天逃離魔掌,又睡在老人身邊,心里既舒服又踏實,不是老人喊醒我,不知要睡到啥時候哩。我身上穿的還是負傷時的血衣服,怕路上不方便,想求老人給換件破衣衫。老人說他家里窮,又無兒無女,只老倆口,丈夫50多歲了,被抓到大通縣民團2年多了。丈夫走時扯了一些黑斜布做了一套棉衣,里布全是舊布拼起來的,絮的羊毛,棉襖是大襟式的,說著就從箱子里取出棉衣送給我。我感動得熱淚盈眶,不知說什么好。我走時老人家還給了我一頂舊氈帽,一條羊毛織的舊腰帶,一個羊毛線織的舊搭鏈,裝了些燒熟的洋竿和青棵面窩窩頭,并再三叮濘,要我沿著山路走,川道里人多,遇到年輕人裝啞巴,免得招麻煩。 我含淚告別這位漢族老媽媽,化名“羊格”,踏上了走延安的路程。白天,我沿著山路行走,遇到受苦的婦女或獨立的莊子便進去要點吃的;晚上,隨便找個草灘棲身。這樣走了八九天,來到青海和甘肅交界處一個叫連城的地方。這里山上住著幾戶人家,有個喇嘛寺,至今不知道這個寺叫什么。當時我頭部 傷口惡化得很厲害,右側刀傷骨折約三寸長,半寸寬。因感染一直流膿流血, 難以忍受。幾天沒吃上一口熱飯,餓的實在受不了,只好下山去討飯。這時正 好有個老喇嘛在寺外干活,他把我帶到住處,找來吃的,還留我住了一夜。第 二天一早,我準備趕路,老喇嘛說:“小伙子,看你頭上的傷這么重,怎么走 ?。≡谶@里住幾天,給我幫幫忙,把你的傷也治一治。”不管他的動機如何, 為了把傷養好,盡快回到黨的身邊,我決定在喇嘛寺住下來。</h3> <h3>呂仁禮師長夫婦合影拍于二零零六年冬。</h3> <h3><b>喇嘛寺養傷</b></h3><h3>喇嘛就是出家的和尚,他們各自生活,也有窮富之分。我遇到的這位喇嘛就很窮,他沒有馬匹,沒有羊群。一天兩頓飯,早晨吃點開水炒面,下午吃青棵面做的面片。老喇嘛一天念好幾次經,究竟念的什么,我一點也聽不懂。我傷勢很重,干不了什么重活。這里一出門就是山,每天去山上揀點干柴,用個小水桶到溝邊提點水,幫老喇嘛燒火做飯。老喇嘛找了些中草藥給我沖洗傷口,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身體漸漸恢復,傷口也不再流膿了。 老喇嘛有個弟弟,住在距喇嘛寺十余里的一個孤獨山村里,全家只剩三間破土屋,很窮。夫妻倆都四十多歲了,有個十六七歲的姑娘,養著十幾只羊,種一點山坡地,別的什么也沒有。老喇嘛要我去他弟弟家幫著干些活。我當時一心想找部隊,不想去。老喇嘛說:“你的傷沒有治好,再住一段時間,等把青裸種上了,你們一塊去甘肅趕煙場?!睘榱艘院舐飞虾米?,我就去了。干了二十多天活,他弟弟說干完活讓我當上門女婿。我怕回不到部隊去,就對他們說:“我是甘肅秦王川人,父母年邁,沒有勞力,得趕快回家?!彼麄円矝]有強留,當晚給我做了干糧。第二天中午,老喇嘛把我領到高山頂上指了行走的方向和路線。我依依不舍地告別了這位老人。走了2天,聽老鄉說前面離大通河不遠了。這條河自西北向東南流去,是我必經之路,雖然河面不寬,但水深流急,靠擺渡才能過去。渡口設有民團的哨卡,怎么辦?裝啞巴又怕露了馬腳,正在為難中,迎面走來兩位老人,他們還帶著兩個孩子。</h3> <h3>二零零九年(呂仁禮師長九十四歲生日留念)</h3> <h3><b>與兩位土族老人同路</b></h3><h3>這是一對土族夫妻。他們帶的兩個孩子,大的十七八歲,小的十二三歲,是去秦王川趕煙場的。 青海、甘肅交界地區,一些貧苦農民春天把青棵、麥種撒到地里,就把鋪蓋一捆,帶上老小到秦王川趕煙場、拔麥,到秋后再回來收自己的糧食。與老人見面我就直說,我是紅軍,因打仗負傷,同部隊失散,現在去找部隊。但大通河上有卡子,我一個年輕人不好過,想同他們一道渡河。老人聽后一口答應:“行!今晚咱們住到一起,明天上船。崗哨不問就算了,如要盤問,你就裝個啞巴,我說你是我兒,是啞巴?!碑斖?,我們就住在路旁村邊的一個破廟里,他們把帶的小銅鍋架上,揀點柴燒開水吃干糧。第二天上船時哨兵一問,我就裝啞巴,順利地通過了大通河。我同老人一家結伴,一路討要到了秦王川。這里大煙還沒有開始收割,只好隨老人在附近討飯糊口。老人每年都要到這里來,認識種煙的主人,能找到打零工的東家。開始收大煙了,會收割的可以幫人干活掙工錢。我和老人的孩子、老伴不會收割大煙,沒有人雇用,只好等主人家收完了,用小鐵片在收完的煙葫蘆上刮一點遺留的煙漿,弄好了,一天可以收一錢半到兩錢,換點大餅吃。十天半月,煙場就完了,緊接著收麥子。替有錢人家拔一畝麥子,除付給一定工資外還給飯吃。我等待著情況緩和,若遇到順路的人就離開這里。農歷8月底9月初,兩位老人回青海了,我就留在這里的一個小山村里。在此居住的不到十戶人家,都是給地主老財種地、放牲口的貧苦農民。有兄弟倆,一個叫張民工,一個叫張萬工,都是三四十歲的人了。我就住在張民工家中幫著喂牲口。1937年11月份,從河南來了二十多個老鄉,說是吃大戶的,實際上是逃荒的,領頭的拿著假函。他們既怕國民黨又怕土匪。這些人到地主家里要糧要錢,地主老財對他們沒辦法。他們在這里住了一個禮拜,我有意識地到他們中去了解情況。聽說他們怕西去的路上不好走,準備回轉甘、陜北部,去偏僻地區討吃的。我暗暗高興,決定同他們一塊行動。我和他們在一起的三四個月時間里,他們經常轉移地方,一般都選擇偏僻的山莊。每天把老小留下,青年人有領頭的帶著,手持“公函”出去要糧要錢。遇到小集鎮,就把當天要來的糧食倒賣或換成大煙、布匹等。他們當中有幾對年齡較大的男女都吸大煙,彼此稱大哥、二哥,看起來是拜把兄弟。弄下的錢財如何分配我不清楚,聽同伙的小青年說,領頭的拿雙份,也有拿一份半的,幾個小青年是背糧的,只拿一份。我一個錢不拿,只拿一根打狗棍,沿途擋狗要點吃的。1938年春,我們從靖遠附近乘羊皮筏子渡過黃河。他們持有“公函”,拖兒帶女,路上比較好走。找到油漆大門的富戶人家,他們進門把“公函”往出一亮,上面寫的是“甘肅省政府主席賞大洋xx元”、“靖遠縣縣長賞大洋xx元”,“公函”上四方大印一個接一個蓋著,富戶人家一看就怕,不但給東西還說些好話。1938年3月底4月初,我們走到固原縣或鎮原縣附近。一天中午,我和這些逃難的人正在山坡上休息,突然從我們身后走來一個當兵的,身穿一套灰軍裝,背著一件灰大衣。當晚,他住在我們附近。第二天清早,我們正在切首楷菜吃,他邁著大步走到我的身邊。這時我盯著他仔細打量,“這不是45團政委張力雄同志嗎?”我走上去同他打招呼,他站住了,倆人互相審視了一陣,一下緊緊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場。我們彼此交談部隊失敗后的經過,他說高臺失敗后,幸存下來的同志被敵人押送到國民黨駐固原97團當兵,他是其中之一。在此期間他了解到鎮原、慶陽有紅軍。于是,我與張力雄同志一塊趕路,當天下午就到了三岔辦事處(實際上就是我們的縣委和政府機關)。我倆在三岔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下午就到了鎮原縣的385旅770團第3營營部。在這里住了3天,理發洗澡、換衣服,同志們對我倆親如兄弟,我深深體會到革命隊伍的溫暖。后來,我們到慶陽旅部所在地。385旅是原紅4方面軍紅4軍部隊改編的,旅長是王維舟同志,原是紅4方面軍33軍軍長,副旅長兼參謀長是耿飚同志。在慶陽住了十多天,首長和同志們無微不至地關心我們,對西路軍的失敗和廣大指戰員的英勇犧牲都感到痛惜。 1938年4月底5月初,我們回到延安,在八路軍總部招待所住了二十多天。總部決定讓我們到抗大學習,我被分到抗大第4期第1大隊。 我所在的第1大隊隊長蘇振華,政治委員胡耀邦,政治部主任王赤軍。大隊管轄三個支隊,每個支隊又管轄若干分隊,我是在第1支隊3隊老干部支部。學員多是軍隊的工農干部,有八路軍115師、120師、129師的,新四軍東江部隊的,其余兩個支隊的學員是全國各地的青年知識分子。 人校不久,恢復了我的黨組織關系,介紹人是邱東玉同志,他擔任我們的黨小組長。從此,我又回到黨的懷抱,重新獲得了政治生命。 時間雖然過去了40多年,但對我來說,這是一段辛酸的經歷,是永遠難忘的。我體會到,作為一個共產黨員,無論過去和現在,離開了黨的領導,聽不到黨的聲音,你有天大的本事也無用武之地。共產黨、紅軍在人民群眾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我之所以能夠順利地回到黨的懷抱,與群眾的關心、掩護是分不開的。我永遠忘不了漢族媽媽、老喇嘛、兩位土族老鄉及河南逃難的鄉親。</h3> <h3><b>呂仁禮將軍故事“長征中的鐵流后衛”</b></h3><h3>董振堂,1895年出生于河北省新河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自幼跟父親習武,中學畢業時獲得“優秀模范”稱號。1920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畢業后加入馮玉 祥的西北軍,曾參加推翻賄選總統曹錕的北京政變。1926年9月參加五原誓師并任國民聯軍第四師第十二旅旅長,參加了北伐戰爭。1927年任第三十六師師長。 1930年中原大戰后,馮玉祥下野,馮部黃河以南的殘余部隊被蔣介石收編調往山東濟寧地區,董振堂任改編后的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第二十五師七十三旅旅長。 1931年春,蔣介石下令調二十六路軍南下江西進攻紅軍。二十六路軍被拉上戰場,參加對中央蘇區發動的第二次“圍剿”。1931年12月14日,董振堂和趙博生、季 振同、黃中岳等一起,率第二十六路軍1.7萬名官兵舉行了震驚中外的寧都起義。起義部隊被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董振堂任紅五軍團副總指揮兼十三軍 軍長,1932年5月升任紅五軍團總指揮。1932年4月,董振堂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瑞金召開。會上,董振 堂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長征途中,不僅要與前進道路上的雄關要隘作斗爭,而且還要打破敵人重兵的圍追堵截。為了紅軍主力 的安全轉移,不但要有一支英勇善戰、攻無不克的前鋒部隊,更需要有一支勇敢堅定、能攻善守的后衛部隊。中革軍委經過反復考慮,最后決定將這一異常艱巨的 任務交給紅五軍團,由它掩護全軍突圍西進。11月28日,湘江戰役全面打響。董振堂率部在蔣家嶺、永安關、雷口關等地,浴血奮戰數晝夜,擋住了十幾倍于己的 追敵,掩護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主力安全渡過湘江。紅五軍團為此付出了重大犧牲,由1萬余人銳減到不足5000人。中央紅軍巧渡金沙江時,紅五軍團奉命扼守石 板河阻擊追兵。他們在崇山峻嶺中與國民黨軍奮戰九天九夜,像一道鐵閘一樣,緊緊把10多萬國民黨“追剿”部隊堵在了僅有的一條道路上,保證了中共中央的安 全。紅軍主力渡江后,紅五軍團交替掩護撤離了石板河,順利渡過金沙江。完成渡江后,他們鑿沉了渡江的7條木船,對尾隨而來的敵人關上了追擊的大門。1935 年8月毛兒蓋會議后,中共中央決定將紅一、四方面軍混合編成左、右兩路軍共同北上。1936年1月上旬,紅五軍奉命同紅四方面軍的第三十三軍合編為紅軍第五軍 ,董振堂任軍長。同年6月,紅二方面軍到達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師。之后,紅二、四方面軍共同北上。1936年10月,為阻止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國民黨軍對紅 軍進行全面進攻,紅五軍激戰華家嶺,2000多名指戰員傷亡,其中,副軍長羅南輝及887名指戰員犧牲。董振堂率領紅五軍屢立戰功,紅五軍因此榮膺“鐵流后衛 ”的稱號。</h3> <h3><b>呂仁禮將軍與董振堂軍長一起痛殺馬家軍“誓與高臺共存亡”</b></h3><h3>1936年10月下旬,紅四方面軍2萬余人,奉中革軍委指示西渡黃河,進軍甘肅河西走廊地區,執行寧夏戰役計劃。董振堂率領所部參加了攻占山丹、臨澤、高臺等 縣城的戰斗。12月,董振堂成為中革軍委23名委員之一。1937年1月1日,董振堂率紅五軍一舉攻占了甘肅高臺縣城。1月20日凌晨,馬家軍從四面八方同時開始攻 打高臺縣城。西門被敵人攻破后,董振堂心急如焚,他帶領二三十名戰士來到東門。董振堂沒走多遠,就撞見楊克明攙著渾身是血的十三師師長兼四十五團團長葉 崇本過來。董振堂搶上前去,雙手扶住葉崇本。身負重傷的葉崇本望著軍長,無力地說道:“軍長,對不起,我……”話沒說完,頭就倒在了一邊。葉崇本犧牲后 ,董振堂立即把騎兵團長呂仁禮從北城叫到東城樓上,大約是早上7點,他眼里滿含悲憤地命令道:“要把東城門守住,堅決戰斗到最后一個人!”呂仁禮內心十分 清楚,自己的兩個騎兵連是軍長手里最后一張牌了,因此他焦急地說道:“軍長,突圍吧,現在走還來得及呀!”董振堂橫眉一皺,沒有言語。呂仁禮明白了,軍 長是鐵了心要與高臺共存亡了,于是胸脯一挺,擲地有聲地回答道:“軍長放心,我們一定堅決守住陣地,戰至最后一個人。”呂仁禮立即帶兩個連到東門,執行 堅守東城樓的任務。將東門的防務交給呂仁禮后,董振堂就匆匆帶著警衛排趕往西門。因為要想收拾殘局,只有重新奪回西門。此時,紅五軍指戰員在城墻上和街 道里與敵人展開了白刃戰。槍聲、喊殺聲響成一片,大街小巷血流成河,遍地都是雙方傷亡人員,整個高臺城籠罩在悲壯的氣氛中。沒走多久,從大街西面沖過來 十幾個敵人,警衛排戰士沉著還擊,打倒了沖在前面的幾個。楊克明見事情緊急,沖著警衛排長喊道:“保護董軍長向東門突圍,我在這里拖住敵人,快!”董振 堂舉著手槍吼道:“城都丟了,還突什么圍,我董振堂誓與高臺共存亡!”說著就要沖上去。楊克明流著淚一把拽住董振堂懇求道:“軍長,十三師的葉師長、朱 政委他們都犧牲了,你去了也沒用,敵人進來太多啦!都是那幫收編的民團分子反水,打開了城門。快走吧,五軍少不了你,臨澤還有一個軍部呢。只要你在,五 軍還會發展壯大,為了五軍,你也要活著沖出去呀!”董振堂把楊克明往旁邊一推,從警衛員手中搶過一把大刀喊道:“警衛排,跟我上!”楊克明再次攔住董振堂 ,苦苦懇求道:“老董,現在不是逞英雄的時候,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五軍是你在寧都起義時帶過來的,不能在這里被滅了。你活著,就有希望,別耽擱了 ,快走吧!”說完使勁推了董振堂一把,隨后沖身旁的警衛戰士吼道:“你們這是怎么啦?快保護好軍長撤往東門,聽到沒有!”戰士們這才架起董振堂向城東方向 奔去。楊克明回過頭來,拔出手槍帶著身邊的幾個戰士迎著敵人殺了過去。馬家軍幾次攻擊受挫,立即改變打法,棄馬徒步從四周包抄上來。幾個回合過后,戰士 們越打越少。董振堂和楊克明分手后,率領剩下的戰士頑強抗擊著馬家軍的輪番沖鋒,戰斗進行得異常慘烈。持續了幾個小時后,敵人仍沒攻下東門。此時,敵人 急了,組織敢死隊再一次撲上來。董振堂同戰士們揮刀與敵人作最后的拼殺。很快,身邊的戰士陸續倒下,董振堂身邊只剩下五六個戰士了…… 后據汕頭軍分區副司令員、時為紅五軍軍部警衛員的林炳才回憶:這時,董振堂帶著二三十個人迅速上了東城樓。在城樓上,董振堂組織指揮部隊繼續抗擊敵人。 由于東門原來已堵死,出不去,董軍長又指揮部隊沿著城墻往東北方向沖,又因敵人阻擊,不得不退了回來。就在這緊急關頭,董軍長在城樓上,進行了血戰動員 。他說:“共產黨員們,干部們,敵人上來了,為了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我們要血戰到底!”說完后,便沖了出去。戰士們緊跟著董軍長,從東城樓沿著城墻向東 南角沖去。就這樣,董振堂指揮部隊和敵人反復沖殺9次之多,敵傷亡200余人。就在這激烈的戰斗中,敵人的一顆子彈飛來,董軍長被打中,只見他身子一晃,就 從城墻上摔到了城墻下。警衛員林炳才一見軍長摔下,也沿城墻外滑了下去。接著,寇惠民科長和幾個戰士也跟著滑了下去。他們幾個到了城墻下一看,董振堂灰 色的衣服已染滿鮮血,躺在離墻腳幾米遠的地方。林炳才扶著董振堂的頭,讓他半躺著。參謀孔建光把軍長的衣服撕開一看,子彈從左胸穿過,鮮血直流。這時, 軍長已昏迷過去,幾個戰士摸著他的鼻孔大叫:“董軍長,董軍長!”聽到戰士們的喊聲,董振堂慢慢睜開眼睛,用微弱的聲音對戰士們說:“我不行了,別顧我 了,你們趕快走吧,不走就沖不出去了!”他斷斷續續地講完后,頭一歪,就停止了呼吸。戰士們圍著軍長的遺體,本想把軍長的遺體抬走,但已經來不及了。這 時,天已亮,敵人又沖過來了,戰士們不得不放下軍長的遺體,與敵人展開殊死的肉搏…… 董振堂犧牲后,敵人殘忍地將他的頭顱割下來,掛在高臺縣城東 城樓上示眾。</h3> <h3>呂仁禮師長全家和成福順旅長合影</h3> <h3><b>《寫在后面的話》</b></h3><h3>2019年8月22日,對甘肅人民來說,是喜慶吉祥的日子,是習近平主席來到甘肅視察的第三天。一大早,我還在興奮中轉發和觀看習主席在甘肅活動的有關微信。同時我就接到我們炮十五師的老首長王大和從山東威海的微信提示:<font color="#167efb"><br> 包舉文,這次習到高臺瞻仰,你有個大文章好做。西路軍在高臺與敵血戰,犧牲董振堂紅五軍軍長以下3000人,全軍覆沒。呂仁禮作為騎兵團長是幸存下來的極少團級干部,他的回憶是高臺戰斗唯一的真實的記述,在?鑄造戰神的足跡?書中有原文,你把它發表出來,不是對習訪高臺陵園最好的回應嗎?可以投向甘肅日報等報刊或在微信中推出??!我在威海,沒辦法。<br> 發表時應寫一個編者按,介紹一下作者呂仁禮師長。<br> 王大和<br> 2019年8月22日于山東 威海</font></h3><h3> </h3><h3><br></h3><h3><br></h3><h3> 接到,王大和首長的微信,我馬上給“蘭州市紅色文化聯盟軍旅文化中心”的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匯報,得到領導們支持和同意,馬上和唐毅戰友商議美篇制作事宜。并回復王大和老首長:“馬上著手制作,明天發出”。</h3><h3> 這次,習主席視察甘肅,電視等媒體沒有報道,微信一直處在涮屏狀態,習主席在嘉峪關,在祁連山,在山丹軍馬場,在民勤縣八步沙治沙現場,在高臺紅軍西路烈士紀念館祭奠英烈,在蘭州濱河路視察黃河治理,在《讀者》出版集團,關心甘肅的民生,生態,文化,經濟建設等,不辭辛苦,日理萬機。親民領袖,讓人感動。</h3><h3> 高臺,“紅軍西路軍紀念館”是習主席此行的其中一站,習主席向西路軍英烈敬獻了花籃,參觀了紀念館。</h3><h3> 紅軍西路軍的英雄事跡大家都知道,但作為西路軍紅五軍騎兵團團長,作為血戰高臺中從尸體和血海中幸存的為數不多的呂仁禮,親自撰寫的《回憶高臺戰斗》這篇文章,看過的人并不多。在習主席親臨高臺“紅軍西路軍紀念館”祭奠革命英烈的三天后的這個時侯,我們“蘭州市紅色文化聯盟軍旅文化中心”,有責任將我們炮十五師的首任師長呂仁禮將軍親自寫的這篇回憶文章,刊發于微信上讓大家閱讀,使戰友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緬懷先烈,發奮圖強。讓戰友們,在習主席視察甘肅之際,重溫西路紅軍的血戰高臺的光輝歷史,牢記習主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囑托,牢記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國家謀發展的光榮使命,牢記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未來的發展任重道遠。</h3><h3> 習主席的甘肅行讓人溫暖,親民領袖的形象讓百姓親切。</h3><h3> 我們每個人,要以習主席視察甘肅為契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愐懷先烈,不忘歷史,奮勇前行。我們每個人都要為甘肅振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h3> <h3><font color="#167efb">包舉文:微信給戰友看,問題不大。若甘肅日報要用,介紹呂師長就看人家怎么剪裁了,可多可少?;蛘甙盐覍懙?呂仁禮師長的故事?介紹去,請他們去編。習在山丹看培黎學校,也有點文章可做,你的圖書館里能找到?黃新廷中將?這本書嗎?黃是3軍軍長,1949年從武威組建快速縱隊去搶占玉門,呂仁禮是9師27團團長帶了兩個營為快速縱隊主力,另有一個剛從華北調來的裝甲營,他們乘車進到山丹時,獲得新西蘭友人路易.艾黎所辦的培黎學校的大力支持,檢修車輛,加滿汽油,保證快速縱隊按時順利拿下了玉門。你如找到這本書,又可以弄一篇與習有關的好文章。我有此書在成都,幫不了你。</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王大和</font></h3> <h3>呂仁禮師長在家后墻邊拍攝(二零一零年)</h3> <h3>呂仁禮師長在寫明信片 頭上的刀疤清晰可見。</h3> <h3>看習總高臺謁陵兼讀呂師長《回憶高臺戰斗》有感</h3><h3>2019年8月20日,習總書記在甘肅省高臺縣,瞻仰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碑和陣亡烈士公墓,并向西路軍先烈敬獻花籃;23日,包舉文、唐毅戰友又將西路軍老戰士、炮十五師首任師長呂仁禮將軍《回憶高臺戰斗》等文章制成美篇。撫今追昔,壯懷激烈,不勝感慨,詩以記之。</h3><h3> 高臺激戰壯山河,</h3><h3> 英雄錯路生悲歌。</h3><h3> 習總親謁堪告慰,</h3><h3> 紅軍精神永不落。</h3><h3> 重讀憶文撼心魄,</h3><h3> 艱難歲月費坎坷。</h3><h3> 雄師雖去魂猶在,</h3><h3> 踐行初心勢磅礴。</h3><h3> 巨濤2018.8.23于淝濱</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涧县| 昔阳县| 巫溪县| 麦盖提县| 河北区| 莫力| 冕宁县| 辽中县| 木兰县| 呼和浩特市| 庆云县| 常山县| 湖南省| 凤翔县| 馆陶县| 新沂市| 濮阳县| 阿瓦提县| 临清市| 安阳市| 廉江市| 六枝特区| 浮山县| 五大连池市| 冕宁县| 兴宁市| 丰都县| 内江市| 筠连县| 东安县| 黄梅县| 松滋市| 伊川县| 贵溪市| 休宁县| 扬中市| 繁峙县| 巴塘县| 马鞍山市| 临泉县| 吉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