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盛夏七月自由行

似曾相識

<p>  數(shù)年前,幾個年輕時的伙伴曾相約自駕出游,然而種種原因卻一直沒有成行,在逐漸的淡忘中,今年夏天突然一個電話終于開啟了這人生第一次自駕游。</p><p> 開始考慮了二個方向供選擇,一個是往西經(jīng)四川漢中、廣元,到若爾蓋草原折返,沿松潘、汶川、都江堰、瀘定橋從成都返回,第二方案往北至張家口出關(guān),到內(nèi)蒙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看草原,再轉(zhuǎn)呼和浩特至山西、河南返回,這是大致路線,具體走向?qū)脮r可靈活機動,考慮到夏季雨水頻繁,如走西線唯恐途中會遇上不確定因素,為穩(wěn)妥起見,最后決定走北線?! ?lt;/p><p> 從湖州到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近一千七百公里的路程,計劃二天內(nèi)到達。</p><p> 7月22日早上六點開始出發(fā),經(jīng)江蘇,安徽,山東一路順暢,下午五時左右來到九百多公里外的德州xx區(qū),因是途中在網(wǎng)上預訂的賓館,對具體區(qū)域不熟悉,以為已經(jīng)抵達德州市區(qū),待安頓好住宿一打聽才知道此地離德州市區(qū)還有六十公里路程,好在離高速路口較近,也只好作罷。</p><p> 雖已來到北方,但此時室外的氣溫仍十分灼熱,大家便在賓館餐廳用了晚餐,還特地點了名聞遐邇的德州扒雞一飽口福……</p> <p>  第二天上午從德州出發(fā),中午時分車過了河北保定進入首都環(huán)線高速,并逐漸駛離華北平原,道路兩旁也開始呈現(xiàn)出起伏的山巒,并不時地穿越了幾十個長短不一的隧道……</p> <h3>  接二連三的穿越隧道</h3> <p>  途中不時見有車拉著好幾十米長的風力發(fā)電機風葉在運往塞外,還時不時來個區(qū)間測速,限速70公里/小時……</p> <h3>  過了張家口,道路兩邊的石頭山逐漸褪去,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片片低矮、連綿起伏、綠色的小山坡,這就是傳說中美麗的草原,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無不令人心曠神怡……</h3> <h3>  下午六點多鐘,在行駛七百多公里后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h3><h3> 多倫縣城不大,與想象中的縣城相差甚遠,這里沒有高大上的建筑,最高的樓房也只有三、四層而且很普通,給人來到了一個鄉(xiāng)鎮(zhèn)的感覺,住宿的賓館也很簡陋,客房清一色無空調(diào),先前在網(wǎng)上預定的賓館,到達后發(fā)現(xiàn)與想象中的差距太大了,那狹小的衛(wèi)生間根本無法洗澡,怪不得在電話里預訂時老板娘纏著要先付定金,結(jié)果還是重新更換了一家。一切就緒天色已晚,在街上兜了一個大圈后終于找到一家小飯店。來到北方這二天,總體感覺菜肴在口味上與南方?jīng)]什么大的區(qū)別,但盤子大且量足,價格也不貴,符合北方人粗獷豪爽的特性。</h3><h3> 飯后回旅店途中路過一家眼鏡店,老板有五十歲左右,浙江臺州人,夫妻倆來多倫已有二十多年了,有一個二十歲的兒子,千里之外遇上浙江人也算是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聽說我們也是浙江人,顯得格外親熱,一同伴配了一副老花鏡還給打了折,臨走時夫妻倆送我們到門外……</h3><h3> 據(jù)說這里夏天涼爽,冬天也不冷,我們到達的那天氣溫在30度以下,倍感涼爽,而此刻家鄉(xiāng)正經(jīng)歷著一年中最難熬的高溫酷暑……</h3><h3> 多倫的傍晚</h3> <h3>  24號一大早大家顧不上吃早飯(也沒看到有賣早點的店鋪),每人隨口吃了個雞蛋,立刻驅(qū)車趕往多倫湖景區(qū)。</h3><h3> 多倫湖景區(qū)屬于自然景觀,有湖水、山坡和草原,環(huán)湖大概有十幾公里長,清一色的瀝青路面,還處于開發(fā)中,徒步游覽顯然不現(xiàn)實,趁著時間還早景區(qū)尚未開放,游客也寥寥無幾,先睹為快,開著車沿湖兜了一圈。</h3> <h3>  開發(fā)中美麗的多倫湖</h3> <h3>  從多倫湖景區(qū)出來立刻馬不停蹄地趕往“元上都”遺址。</h3><h3> 坐落在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nèi)的元上都,分布范圍有18平方公里,是由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于1256一1259年在漠南地區(qū)興建的一座城池,命名開平府。1260年忽必烈在此登基稱汗,開啟了中國元朝的歷史長河,1263年元朝將開平府升為都城定名上都,1266年元朝興建大都(今北京),大元王朝實施了兩都巡幸制,1358一1368年上都城在元朝末年的幾次戰(zhàn)火中被焚毀。</h3><h3> 元上都遺址由城址,墓葬群及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共同組成,如今大多數(shù)遺跡尚在整理修復中。</h3><h3> 用蒙、漢兩種文字鐫刻在巨石上的“元上都遺址”</h3> <h3>  忽必烈群雕</h3> <h3>  “元上都”周邊是一望無際的草原</h3> <h3>  遠處黃色的一片為美麗的金蓮花</h3> <h3>  游覽了“元上都"開始趕往內(nèi)蒙首府呼和浩特。</h3><h3> 從多倫縣到呼市有五百多公里,大部分時間走的是省道,甚至還有一段鄉(xiāng)道,雖不是高速道路,但路況較好,車輛稀少,瀝青路面,不過速度也不能隨意提高,沿途均有限速標志,還看到過幾頭大花牛在道路中間隔離帶上悠閑的徘徊,溜達,因此更不敢貿(mào)然提速了,到下午走了大部分路程后才終于上了二廣高速轉(zhuǎn)上京藏高速直達呼市……</h3><h3> </h3><h3> 放牧在道路兩旁草原上的牛羊</h3> <h3>  風力發(fā)電機星羅棋布</h3> <h3>  在離呼市近百公里時,道路兩旁又開始出現(xiàn)山巒而且很高大</h3> <h3>  初來乍到這被稱為草原文化之都的呼和浩特,總體感覺不錯,雖與南方發(fā)達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畢竟是省會城市,現(xiàn)代化氣息無處不在,在這里,草原、牧場、牛羊,印象中的一切似乎與之毫無關(guān)聯(lián)……</h3><h3> </h3><h3> </h3><h3><br></h3><h3><br></h3> <h3>  呼市街頭一瞥,現(xiàn)代化的建筑與南方城市大同小異,但高大粗壯的白楊樹卻是在南方所不曾看到的。</h3> <h3>  25號上午來到呼市南郊9公里外的昭君墓參觀。</h3><h3> 如今的昭君墓是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建設(shè)了博物館、陵寢、游園三大區(qū)域,占地面積由原來的195畝擴建到683畝。2017年8月建成開放為昭君文化旅游區(qū),六十歲以上老人可憑身份證免費參觀。</h3><h3> 昭君文化旅游區(qū)大門</h3> <h3>  走過冗長的墓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石碑,上面用漢蒙兩種文字鐫刻著已故國家副主席董必武的詩作《謁昭君墓》: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詞客各抒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h3> <h3>  再往前是一尊漢白玉昭君雕像</h3> <h3>  接下去是一座仿漢代的青冢牌坊,為傳統(tǒng)的“三間四柱”,所用石材為草白玉,中間一間是明間,兩側(cè)較小的空間是次間,在明間華版正中,鐫刻著前國家副主席,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首任主席烏蘭夫親筆所題“青?!倍?。</h3> <h3>  最后是呼韓邪單于與王昭君的和親銅像</h3> <h3>  銅像高3.95米,重5噸。1987年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成立40周年,由廣州美術(shù)學院潘鶴先生雕刻而成,銅像兩匹馬中,一匹回眸低語,一匹側(cè)耳傾聽,再現(xiàn)了王昭君和呼韓邪單于相依相隨的新婚戀情,栩栩如生的展現(xiàn)了呼韓邪單于與王昭君閼氏并轡而行的情景。</h3> <h3>  墓高33米,左邊為昭君墓,右邊為呼韓邪單于墓</h3> <h3>  墓道兩邊均為石牛、石馬等石雕動物,右上角為單于大帳</h3> <h3>  離開呼市開始折返往山西走,計劃首站去大同云崗石窟,因不完全走高速,二百多公里路程大約需要3個小時,途中還在內(nèi)蒙的一家路邊小飯店用了餐,仍然是盤子大量足的模式,中午過后到達西口收費站,意味著我們一行已來到內(nèi)蒙與山西交界處,此刻,耳邊仿佛回響起那首委婉動聽的山西民歌《走西口》……</h3><h3> 山西不愧為產(chǎn)煤大省,進入山西的第一印象公路上奔馳的,路邊??康亩际菐资畤嵉倪\煤車,除此之外很少見到運其他的貨車,不過這些運煤車一切活動都井然有序,遵章守法,車廂也都蓋的嚴嚴實實,沒有一點點灑落……</h3> <h3>  云崗石窟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鄉(xiāng)的山西大同,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存有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軀。</h3><h3> 進了大門,13對石刻騎象四棱神柱排列在大道兩旁</h3> <h3>  云崗石窟里面都是中式建筑,迄今已有1540年的歷史了。</h3> <h3>  天氣很熱,但游人卻不少,除了游覽欣賞就是攝影留念</h3> <h3>  參觀結(jié)束已將近下午三點鐘了,下一個景點是應(yīng)縣木塔。從云崗石窟到應(yīng)縣有不到一百公里的路程,因有部分路段要走省道,路上還有不少運煤大貨車,因此速度上提不高,只能爭取在五點鐘之前趕到,這樣就可以完成參觀木塔的計劃了。</h3><h3> 佛宮寺釋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應(yīng)縣城西北佛宮寺內(nèi),俗稱應(yīng)縣木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塔,塔高67.31米,底層直經(jīng)30.27米,全塔耗材紅松木料3000立方米,重2600噸,純木結(jié)構(gòu),中國塔式建筑中的歷史瑰寶,與意大利比薩斜塔、法國埃菲爾鐵塔并稱世界三大奇塔。<br></h3> <h3>  逛完木塔已是傍晚五點多鐘了,是夜,留宿在應(yīng)縣,并在賓館餐廳里用餐,點了幾個菜喝了一點酒,因為是第一天進入山西,特地每人要了一碗刀削面,品嘗一下這地道的山西口味……</h3><h3> </h3><h3> 26號上午在行駛近六十公里路后來到這北獄恒山懸空寺。<br></h3><h3> 景區(qū)范圍不大,進去的道路尚在改造中,因此游人來往都感到很擁擠,景區(qū)四面環(huán)山,只有中間一塊空地,東面崖壁上鑲嵌著壯觀的懸空寺,據(jù)說整體都是木質(zhì)框架結(jié)構(gòu),看到如此建筑構(gòu)造,無不感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偉大。</h3> <h3>  建于公元491年的懸空寺,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恒山十八景中“第一勝景”,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之一。</h3> <h3>  60歲以上憑身份證可免費進入景區(qū),但如果欲進入崖壁上的懸空寺就要收費了</h3> <h3>  從懸空寺到五臺山有三百多公里,雖走的是高速,但沿途依然有運煤車相伴,因此走了4個多小時才到達。</h3><h3> </h3> <h3>  五臺山國家地質(zhì)公園<br></h3> <h3>  這五臺山景區(qū)給人的印象是寺廟眾多,范圍太大,因此只能選擇性的逛逛,進了景區(qū)檢票口,車開了十多公里才總算到達景區(qū)中心,初來乍到該往哪走更是讓人無所適從,最后在塔院寺周圍走馬觀花式的消磨了二個多小時……</h3><h3> 塔院寺周邊游人眾多,這一定跟地理位置,這白塔有很大的關(guān)系</h3> <h3>  進了這牌坊就是殊像寺</h3> <h3>  “殊像寺”為已故中國佛教協(xié)會主席趙樸初題寫</h3> <h3>  寺院周圍的公園里,一塊巨石上一個碩大的“?!弊?,吸引著眾多的游客在此攝影留念。</h3> <h3>  到五臺山,除了來虔誠的燒香許愿祈福,就是避暑度假,放飛心情欣賞大自然,我們可純粹是到此一游的匆匆過客,今生來過五臺山了。</h3> <h3>  從五臺山景區(qū)出來已夕陽西斜,原來打算當晚住太原,但這兒距太原還有二百多公里,走高速也要3個小時,權(quán)衡一下后還是下榻在一百三十公里外的忻州吧,遂在網(wǎng)上訂好賓館……</h3><h3> 自從內(nèi)蒙進入山西后天氣日感炎熱,這傍晚的忻州沒有一絲涼意,安頓好住宿后,去街上找了一家略上檔次的飯店,飽餐一頓后即回到賓館,養(yǎng)精蓄銳準備第二天的活動……</h3><h3> 夕陽西下</h3> <h3> 27號上午從忻州出發(fā),走二廣高速去一百三十多公里外的晉祠,因有高德導航所以基本上準確無誤,但有時在有些路口因為對導航語言的理解上誤判也走了些冤枉路。</h3><h3> 晉祠位于太原市晉源區(qū)晉祠鎮(zhèn),太原第一景觀,有“不來晉祠,枉到太原”一說。</h3><h3> 牌樓正面匾額題“晉祠勝境”,背面有篆書題“唐晉思源”四字</h3> <h3>  太原的皇家園林--晉祠現(xiàn)已辟為公園,被稱為太原最古老的地方,當年李世民父子就是從這里起兵創(chuàng)建了大唐盛世……</h3><h3> 晉祠公園很大,據(jù)說有大小建筑百余座,時間有限,只能走馬觀花,匆匆而過……</h3> <h3>  許多牌匾只是匆匆拍下,并不解其典故,只能待日后再慢慢解析</h3> <h3>  此照壁2007年重建,高5米,寬8.4米,須彌座上東向有“福、祿、壽”圖,西向為“群仙會”圖。</h3><h3> (上圖東向,下圖西向)</h3> <h3>  李世民父子起兵群雕</h3> <h3>  計劃中27號要走三處景點,晉祠,喬家大院和平遙古城,好在彼此距離都不遠,各自相距40多公里,從晉祠出來立刻直奔喬家大院。</h3><h3> 喬家大院前的大道</h3> <h3>  通往喬家大院道路兩旁的雕像再現(xiàn)了那個年代的民風民情</h3> <h3>  喬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三面臨街,不與周圍民居相連,四周是高達10余米的全封閉青磚墻,城門式大門。<br></h3><h3> 城堡式的圍墻固若金湯</h3> <h3>  喬家大院坐西朝東,進入院大門是一條長80米筆直的石鋪甬道,把六個大院分為南北兩排,西盡頭處是喬家祠堂,與大門遙相對應(yīng)?! ?lt;/h3><h3> 喬家大院的始祖是喬致庸的爺爺喬貴發(fā),但在喬致庸的手里發(fā)揚光大,達到鼎盛時期,喬致庸有6個兒子,也曾想在兒子中尋找繼承人,卻無一理想人選。長子驕橫拔扈,不可重用;次子個性暴烈;三子過于老實,不是經(jīng)濟之才;四子樸實遲鈍,不善于言詞;五子是個書呆子;六子體質(zhì)瘦弱,難當大任。最后只能把家業(yè)交給長孫喬映霞?! ?lt;/h3> <h3>  喬家家規(guī)不準納妾,因此喬家女傭均選用40歲以上的婦女,喬致庸先后娶過六位妻子,但都是續(xù)弦,先亡后娶。</h3><h3> 這塊“為善最樂”匾額懸掛于筒樓院二樓之上,勸誡子孫不能只顧一己之利,要積德行善,助人為樂。</h3> <h3>  小院里面留個影</h3> <h3>  三兒子喬景儼曾在喬致庸晚年時當家。</h3><h3> 喬景儼的書房</h3> <h3>  六兒子喬景僖是喬致庸最寵愛的兒子,但體弱多病,先他而去。</h3><h3> 喬景僖夫婦居室</h3> <h3>  喬致庸長孫喬映霞居室</h3> <h3>  喬映霞會客室</h3> <h3>  喬家大院有三百多間房屋,分為6個大院內(nèi)套20個小院,巡視了半天,相同的建筑風格,千篇一律的房屋構(gòu)造看得人暈頭轉(zhuǎn)向,難分西東,行前也未做功略,大院中各種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也不很清楚,在熙熙攘攘的游人中有時候也不容你仔細觀察了解拍攝,整個大院也不是逛一二圈就能弄明白的。</h3><h3> 不過雖然房屋眾多,但每一位主人的居住面積并不大,一個大炕就占了半間屋子,陳設(shè)也簡單,除了喬家少爺喬映霞新思想較現(xiàn)代用上西式鐵架子床,五斗櫥外,其他人均睡傳統(tǒng)大炕,用傳統(tǒng)衣柜,這是那個時代的生活環(huán)境、習俗和客觀條件所致,大戶人家尚且如此,貧窮百姓就不敢想象了,此一時彼一時,從前的富人在某些方面還不及今天的窮人吧……</h3> <h3>  門額牌匾上“懿德”二字旨在時刻提醒子孫后代要以德為重,體現(xiàn)了喬家良好的家風家教。</h3> <h3>  名副其實的深宅大院</h3> <h3>  喬家大院因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而出名,如今這大紅燈籠似乎已成為喬家大院的代表性標志了。</h3> <h3>  從喬家大院出來已是午后,在停車場一位招呼客人的飯店女老板的帶領(lǐng)下,來到一家飯店,每人又是一碗刀削面,這是進入山西以來第三次品嘗刀削面了。</h3><h3> 下午來到平遙古城停車場,一打聽去古城還有好幾公里,清一色車停外面,要么走著去,要么乘景區(qū)四輪電動車進城,大熱天的當然只有包車進城一個選項了,化了一百多元錢載著我們幾個圍著古城轉(zhuǎn)了一圈,車主都是夫妻檔,男的管駕駛女的負責招呼客人,服務(wù)還不錯,女的還充當臨時導游,安排在平遙縣署和城門口兩處作短暫停留,供大家下車參觀游覽……</h3><h3> 平遙古城保存得如此完好,可堪稱中國內(nèi)陸古鎮(zhèn)的杰出代表,城墻、民居、錢莊、鏢局、寺廟等應(yīng)有盡有,甚至還保留著當年的縣衙門,如今城內(nèi)常住居民在五萬左右……</h3><h3> 平遙古城墻</h3> <h3>  “馬面”是城墻中向外突出的附著墩臺,如同馬的臉面,“馬面”之設(shè),既增強了墻體的牢固性,又在城池守衛(wèi)戰(zhàn)中消除了戰(zhàn)場的死角。</h3> <h3>  修筑于城池的城門頂,古時稱“譙樓”,平常登高瞭望,戰(zhàn)時主將坐鎮(zhèn)指揮。</h3> <h3>  甕城,指建在城門外的小城,用以增強城池的防御能力。</h3> <h3>  </h3> <h3>  平遙縣衙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是來平遙的游客必到之處。</h3> <h3>  這大堂是審理大案的,用今天的話說審理刑事案件,二堂主要是審理民事糾紛。</h3> <h3>  在即將離開平遙古城時,聽說平遙牛肉名氣很大,大家都不約而同的買了點,還笨人搬石頭地買了幾箱山西老陳醋,塞滿了汽車后備箱……</h3><h3> 當晚住宿在臨汾。</h3><h3> 28號上午8點出發(fā)去135公里外的壺口觀賞黃河瀑布。</h3> <h3>  三年前曾經(jīng)來過這里,所不同的那是在深秋一個寒風瑟瑟夕陽西斜的下午,在陜西一側(cè)黃河西岸感受壺口瀑布的宏偉氣勢,這次是在七月盛夏烈日高照的上午,站在山西黃河東岸眼望奔騰咆哮的黃河,但兩次來到壺口同樣給人以久久地震撼……</h3><h3> 天氣很熱,萬里無云,在毫無遮蔽的黃河岸邊,火辣辣的太陽像要把人烤焦似的,但紛至沓來的游人熱情一點也不減,一下車紛紛爭先恐后地涌向黃河邊……</h3><h3> 豐水季節(jié)水量充沛,河水漫山遍野的漫過河灘向南奔流,游人只能通過河灘上的簡易棧橋前往河邊……</h3> <h3>  氣勢磅礴,排山倒海的黃河<br></h3><h3> </h3><h3><br></h3> <h3>  波瀾壯闊、氣勢磅礴的自然奇觀</h3> <h3>  十點多鐘離開壺口向河南洛陽進發(fā),走高速大約有300公里路程,一路上車都是在群山間穿行,接二連三的下坡彎道,因此道路限速在100與80公里,時快時慢的,還有不少路段正在修理,路上車輛不多,沿途也很少見有服務(wù)區(qū),好不容易經(jīng)過一個服務(wù)區(qū),卻停滿了幾十噸的運煤車,只能再繼續(xù)往前……,下午3點來到王屋山服務(wù)區(qū),這服務(wù)區(qū)才建好尚未開張,好在有開水供應(yīng),此時大家還空著肚子,于是每人一碗泡面算解決了午飯,然后通過網(wǎng)上預訂了酒店。<br></h3> <h3>  4點左右終于來到龍門石窟景區(qū)停車場,趕上了去景區(qū)的未班車。</h3><h3> 美麗的伊河,龍門石窟就座落在河岸兩旁</h3> <h3>  伊河岸邊留個影,后面為龍門大橋。</h3> <h3>  龍門石窟氣勢恢宏,位于美麗寬闊的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據(jù)說有佛像10萬余尊,因千百年來人為的盜鑿破壞十分嚴重,現(xiàn)仍有許多頭像、碑刻、浮雕流失海外,因此山壁上有許多石窟中并沒有佛像。<br></h3> <h3>  最大的佛像高17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h3> <h3>  我們一行從龍門石窟大門進入,沿伊河西岸龍門山下道路往南參觀游覽,行至盡頭再過橋繞到東岸香山腳下,走馬觀花的走了不到二小時,雖時間短促,對這些藝術(shù)瑰寶也是霧里看花,一知半解,但龍門石窟如此偉大恢宏的藝術(shù)場景,卻給人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h3> <h3>  29號中午我們一行到達開封,“開封府”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也是游客必去之地,這里曾被譽為天下首府,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歷史上也又稱南衙,已有一千多年歷史了。</h3><h3> 今日重建的開封府,占地60余畝,建筑面積1.36萬平米,氣勢恢宏,巍峨壯觀……</h3> <h3>  北宋開封府印</h3> <h3>  這塊樹立在大堂院內(nèi)的巨石,就是“戒石銘”。其南面鐫刻“公生明”,提醒官員只有公正,一心為公,才能明察秋毫,才能清正廉明; 其北面的“爾奉而祿,民脂民膏;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在告誡官員們要潔身自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古人在一千多年前所立下的這些警言警句,在今天仍然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h3> <h3>  大堂案臺前面擺放著龍頭、虎頭、狗頭三把大鍘刀,凡犯死罪者將依據(jù)不同的身份行使鍘刀伺候。</h3> <h3>  潛龍宮是宋仁宗為紀念他的父親宋真宗曾任開封府尹而建造的。里面有三位皇帝的雕像,他們在未做皇帝前都曾任開封府府尹或府牧,所以有人說開封府是藏龍臥虎之地。</h3> <h3>  明禮院是開封府的科舉教育文化區(qū)</h3> <h3>  來到這里,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包拯,人稱包青天,鐵面無私,剛正不阿,奉行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公平法則,因此,千百年來為后人所津津樂道,世代傳頌。</h3> <h3>  參觀開封府結(jié)束后,我們開始啟程返回,當天下午六點多趕到淮北下塌,30號上午從淮北直接回湖州,傍晚時分平安到達,在一家飯店里,大家享用了“最后的晚餐”后分道揚鑣……</h3><h3><br></h3> <h3>  全體驢友于壺口黃河東岸留影</h3> <h3>  此次出行歷時九天,穿越江蘇、山東、河北、內(nèi)蒙、山西、陜西、河南、安徽,行程五千多公里,遲暮之年能不畏天氣炎熱、舟車勞頓結(jié)伴出游,實在難能可貴,特別對駕車者更是一種挑戰(zhàn)和考驗,旅游能拓寬視野,增長見識,放飛心情,某種意義上有助于延年益壽,得益匪淺。</h3><h3> 自駕游一半的過程在路上,欣賞沿途的美景,保持愉悅的心情也至關(guān)重要,因此興趣相投,三觀一致,互相包容、謙讓才是團隊出游完美、成功的保證,走出去看看,才知道世界有多精彩和美好。</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旗县| 九台市| 宕昌县| 航空| 济南市| 九龙城区| 嵊州市| 梓潼县| 大荔县| 德阳市| 兴宁市| 巴中市| 红安县| 邹城市| 色达县| 天柱县| 平度市| 大化| 吴旗县| 莒南县| 梁山县| 天等县| 邵武市| 汝州市| 镇坪县| 白城市| 高尔夫| 和林格尔县| 丰原市| 云林县| 玉林市| 南投县| 凭祥市| 阿克苏市| 鲁甸县| 武功县| 静宁县| 崇明县| 治多县| 呼玛县| 永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