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年,根本沒想過還會有說走就走的旅程,然而,驚喜就是這么不經意間的到來了,正是應驗了那句話:越努力越幸運!</h3><h3>要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那些幫助過我們的兄弟姐妹們,更應該感謝現在正在努力奮斗的自己!</h3> <h3>同行的小伙伴費了好大勁做了功課,策劃了這趟愛國教育的休閑之旅。而我也沒閑著,帶著眼睛看,帶著肚子吃;同時放下公務,放下了煩惱,更是放下了牽掛,全身心享受來之不易的休閑時光。<br></h3><h3>在云端這驚世一碰,拉開了非一般的川蜀之行。</h3> <h3>第一站選在了北川,原因有三:首先這里是浙川東西部扶貧的實驗田;其次這里發生過驚天地泣鬼神的駭世之震;第三這里見證了血濃于水的親情,完全符合我們本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暨“重走長征路”主題教育之旅的定位。</h3> <h3>這里就是柯城-北川產業園的所在地,我相信通過兩地干部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將來,宣傳欄里的藍圖就會真正落地于這片充滿希望的沃土。</h3> <h3>這片土地上,有一個大家都不愿意提及,但又揮之不去的創口。坡起的綠地,據說下面是北川中學遺址,埋得是忠骨,生得是傳承。</h3> <h3>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距今已經過去了11多年了,但那個時刻卻永遠鐫刻在國人的腦海里了。</h3> <h3>歷盡過浩劫的車牌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冥冥注定。時間雖定格了,但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h3> <h3>感謝科技的進步,讓我們重新親歷了驚心動魄的煎熬,重新體驗了萬眾一心的偉大。</h3> <h3>歷史就是讓后人靜靜緬懷,細細品味,暗暗驕傲,默默努力的……</h3> <h3>歷史長河,滄海一粟。人,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h3> <h3>上面的手代表生,下面的手代表死,燈光聚焦的四雙鞋代表著家。在生死面前,一切都是小事。</h3> <h3>感官帶來的是理性上的感概,不親臨其境怎么能感觸到那份沉甸甸的傷痛。</h3> <h3>盡管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但到了實地還是體會到了什么叫揪心的震撼。</h3> <h3>東倒西歪的樓房還原了當時的慘烈景象。</h3> <h3>感覺得出來,這里原來也算得上商賈云集之地,現在也只能靜靜的享受著世人的憑吊了。</h3> <h3>頗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建設者肯定沒想到它還會被賦予了哀思的用途。</h3> <h3>一時間,我竟恍惚了,想象著地震當時,這棟樓里的人都在干什么,現在人都在哪里?祝福吉祥安康。</h3> <h3>臺階盡頭放著好多鮮花,我不忍走上去,只能默默祭奠著逝者。</h3> <h3>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但在困難面前眾志成城的信心和勇氣不能泯滅。</h3> <h3>據說這里原來是機關單位匯集之地,現在我卻能感覺到這座樓堅強在涅槃之前的孤單。</h3> <h3>這里原來是北川縣最熱鬧區域之一,而今,只剩下了一片死孤。</h3> <h3>殘垣斷壁默默地等待著輪回,遠山也會一直靜靜地見證這片土地的破繭成蝶。</h3> <h3>我不知道這條路通往何方,但愿是遠離痛苦和災難的凈土。</h3> <h3>雨一直下,暮色沉沉,該換個話題了。</h3><h3>看過好多贊頌寬窄巷的文章和圖片,但在瓢潑大雨的深夜近距離接觸,卻是別有一番風味。少了一份喧囂和嘈雜,多了一些風塵和韻味。</h3> <h3>黑暗和光明就是事物的兩個對立面,我們努力就是為了奔赴光明的前程,加油哦。</h3> <h3>街邊建筑的門臉頗有特色,招牌上的字我也不認識,服務員也許是累了,獨自坐在門口,倒讓人覺得有小家碧玉般的等待。</h3> <h3>漂亮的小姐姐抓住難得的空閑時間,伏在窗臺和情哥哥互訴衷腸。</h3> <h3>多才多藝的小妹妹用音樂來舒緩著游客們的疲倦,古箏和花傘相得益彰。</h3> <h3>這位小姐姐堪稱敬業,深夜仍然賣力地叫賣著。</h3> <h3>中年大叔自娛自樂般招徠著生意,愛好和業務相輔相成。</h3> <h3>星爸爸已經成為休閑街區的標配,中西合璧倒也毫無違和感。</h3> <h3>雨不依不饒地下著,躲雨的小哥哥則顯得很淡定,反正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h3> <h3>負責門口吆喝的俊男美女,抽空談談人生談談理想。</h3> <h3>老兩口則在家門口擺攤貼補著家用,數十年生命中相依為命、相濡以沫、相敬如賓著。</h3> <h3>幽暗的燈光下,或是一人獨自發呆,或是兩人竊竊私語都是適宜的。</h3> <h3>采耳,在這里是屬于老少咸宜的休閑方式。</h3> <h3>它不分老幼不分男女,每每在書中看到都是傾慕不已。既來之則安之,這次來怎么著也得試試。</h3> <h3>街邊隨處可見的美食小吃,這是特色文化街的標配,不光光可以滿足游客們味蕾的需要,更多是烘托出當地的文化和氣質。</h3> <h3>時候不早了,店家都忙著準備打烊了,周而復始的勞作,需要保持充沛的體力做支撐。</h3> <h3>此情此景,像是走入了古代大戶人家的院落中,讓人有了進去一探究竟的欲望。</h3> <h3>只有行色匆匆趕著回家的人,才是真正宣告夜生活接近尾聲了。</h3> <h3><h3>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時代的杰作。這項工程直到今天還在發揮著作用,被稱為“活的水利博物館”。</h3></h3> <h3>既然是愛國教育之旅,這里是必須要來的。也許是想讓我們更直觀地了解水利工程,瓢潑大雨一刻都未停歇,還原了岷江的波濤洶涌。<br></h3> <h3>再大的雨,也擋不住世人們絡繹不絕的仰慕之情。</h3> <h3>寶瓶口控制進水流量,因口的形狀如瓶頸故稱寶瓶口。內江水經過寶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農田。從玉壘山截斷的山丘部稱為"離堆"。</h3> <h3>魚嘴分水堤又稱“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鱷魚嘴而得名,它昂頭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榪槎、金剛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設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洶涌的岷江分成內外二江,西邊叫外江,俗稱“金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東邊沿山腳的叫內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h3> <h3>二王廟下的安瀾橋是一鐵索橋,古名"珠浦橋",宋淳化元年改"評事橋",清嘉慶建新橋更名為"安瀾橋",橋為1974年重建,橫跨內江、金剛堤和外江。站在搖搖晃晃的橋上,目睹水流湍急的岷江,看看"分四六、平水旱"的魚嘴,不自覺地古蜀國先民的智慧所折服。</h3> <h3>欣賞完治水的,馬不停蹄地趕著去大渡河,去近距離感受中國解放史上非常重要一場水上戰役—飛奪瀘定橋。</h3><h3>湍急的河流告訴后人們,這是一場何等兇險的戰斗,譜寫了中國革命史上和世界軍史上“驚、險、奇、絕”的戰爭奇跡。</h3><h3><br></h3> <h3>瀘定橋是一座懸掛式鐵索橋,全橋由橋身、橋臺和橋亭三大部分組成,全長103.67米,寬3米,由13根鎖鏈組成,底下并排鐵鏈鋪上木板形成橋面,扶手與底鏈之間用小鐵鏈相連接,各鐵鏈環環相扣。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古橋。<br></h3><h3>走在橋上,搖晃的橋體和叮叮作響的聲音讓我們小心翼翼的挪著小步,不禁再次為工農紅軍的驍勇善戰所折服。</h3> <h3>海螺溝位于四川省瀘定縣磨西鎮,貢嘎山東坡,是青藏高原東緣的極高山地。海螺溝位于貢嘎雪峰腳下,以低海拔現代冰川著稱于世。</h3> <h3>去貢嘎看雪山,據說是個很考驗人品的事情。之前就聽人講述過,有人在山腳下民宿苦候近一個月而未睹其真容。</h3> <h3>查看了近期的天氣預報,近一周都是傾盆大雨。然而!然而!路途中雨停了,到了目的地,雪山居然久違地探出了它的笑臉,可見我們積蓄了多大的正能量。</h3> <h3>纜車上鳥瞰,云霧、冰川、湖泊、綠樹、山巖就是大自然的調色板。</h3> <h3>在陽光的照耀下,山川努力沖破云霧的繚繞,露出自己俊朗的面容。</h3> <h3>有人說確實像海螺,也有人說像舌頭,這都不是問題,能從旅行中尋找到快樂才是終極目標。</h3> <h3>盡管不舍,想想告別是為了更好的相聚,心里也就釋然了。</h3> <h3>海螺溝冰川的奇特景觀越傳越廣,有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而來,在去海螺溝景區的必經之道上,也就是人們稱為溝口的地方,有一個磨西古鎮。</h3> <h3>磨西鎮是漢、彝,藏民族聚居地。那具有清代建筑格調的農舍,由一條自流灌渠所串聯的水磨房與灌溉系統組成山地農村的古樸風貌,在當地不少仍保持本民族的彝族年、火把節,娃娃會和結婚背新娘的風俗。</h3> <h3>舊有的中國式建筑依舊保存著那份凝重,而其中一座法國傳教士修建的哥特式教堂,它所傳出的禮拜禱告鐘聲已回響了一個世紀。中西文化的交融給古鎮增添了另外一番情趣。</h3> <h3>磨西古鎮是紅軍進入甘孜藏區的第一鎮。磨西古鎮的天主堂是紅軍長征時期毛澤東的臨時住地,在此,紅軍召開了“磨西會議”,部署了飛奪瀘定橋的具體計劃。</h3> <h3>當地的百姓安居樂業,享受著旅游帶來的紅利,餐飲、民居、紀念品和各類生活必需品隨處可見。</h3> <h3>多年的旅游業熏陶著這里的百姓,特色文化襯托出小鎮的底蘊。</h3> <h3>只有門口標語還依稀看得出這是個講政治的地方。</h3> <h3>白天,酒吧老板慵懶地坐在門口椅子上玩著手機,百無聊賴的打發時光。</h3> <h3>古鎮歷經歲月滄桑,從它眾多的明清古建筑中也能窺探出其久遠的歷史印記。</h3> <h3>木格措(野人海)水域面積近4平方公里,水深逾70米。這里的規定是下雨就停止開船。但是我們真的是人品大爆發到極致,一到景區雨就停了,反倒是留下了漫山的云霧來襯托出它的美麗。</h3> <h3>2013年的一場大火把山上的雪松燒的精光,但仍然掩蓋不住它那曾經的華麗面容。</h3> <h3>正是應了:我欲踏云歸去,又恐瓊樓玉宇。</h3> <h3>讓人分不清究竟是夢境還是現實。</h3> <h3>川藏公線處處皆景,使得擇日自駕進藏的念頭更甚。</h3> <h3>站在海拔4298的折多山上,遠方的康定情歌似乎隨風飄來。</h3><h3><br></h3> <h3>這首世人皆知的情歌,帶動了這座城市的民族多元和文化多元。</h3> <h3>康定城內,民族宗教融匯,處處可見特色服裝。</h3> <h3>恰逢甘孜州藏族自治州第三屆運動會,歡歌笑語絡繹不絕。</h3> <h3>民族團結已經深入人心了。</h3> <h3>正因為多元融合,似乎連天氣也是攜手共進,一天之中領略春夏秋冬,大街上棉衣、外套和T恤都和平共處著。</h3> <h3>新都橋,一個號稱攝影師天堂的地方。這里行程安排的時間不多,晚進早出,但我的眼光一刻都不愿意停歇,生怕錯過難得的美景。</h3> <h3>格桑花,牦牛,帳篷,河流,山巒…組成了美妙的畫卷。</h3> <h3>裊裊炊煙煥發出勃勃生機。</h3> <h3>太陽就是最偉大的畫家,寥寥幾筆就是一幅精彩絕倫的美圖。</h3> <h3>路邊隨手一拍都是美景,而我此刻卻想放下相機,把一幅幅美妙映入記憶深處。</h3> <h3>欲情又雨的天空,稍縱即逝的光影,怎么拍都難以再現當時的驚艷。</h3> <h3>我以為夢幻的城堡只是出現在童話里,沒想到卻在這里得以遇見。</h3> <h3>經幡也許是見慣太多的陰晴圓缺,日復一日守護著勤勞勇敢的藏區人民。</h3> <h3>遠處的雪山,詮釋了為什么這里被稱作攝影師的天堂。</h3> <h3>佇立在雅拉神山上的塔公寺,究竟有多少獨特的風情,見證了多少悲歡離合的歷史故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塔公寺,見證高原之上的虔誠之地,看裊裊的香火飄蕩出的韻味與悠長。</h3> <h3>塔公寺,在藏語中的意思是“菩薩喜歡的寺廟”,寺廟的主體是一個四角飛檐的四方形大殿,黃瓦之上還有一個大型的金色寶剎,造型威嚴又圣神,帶給我們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h3> <h3>這里供奉釋迦牟尼的塑像與拉薩的釋迦牟尼齊名,常年信徒云集,在佛像前朝圣祝禱。但出乎我們意料的是這里非常的幽靜,讓這個古樸的寺廟增添了一種歲月沉淀出來的莊嚴和肅穆。</h3> <h3>在青藏高原這片凈土上的寺廟不盡其數,也正是因為這里是最接近天空的地方,成為了歷代虔誠篤定的信徒想要朝圣的地方。</h3> <h3>走出塔公寺的時候,我看到寺廟上空遍布的云朵中投射出幾道筆直的陽光,播撒在塔公寺的上方,就像宗教中常常描述的佛祖現身時候的光芒與希冀。<br></h3> <h3>距離塔公寺不遠的塔公草原,面積712.37平方公里,起伏的草原上矗立著金碧輝煌的“木雅經塔”。</h3> <h3>錦里是川蜀行的最后一站,在這里,無論你進不進去消費,店家都在這里不悲不喜。</h3> <h3>我估摸著,紅衣美女就是沖著店名去消費的。</h3> <h3>肖像剪影,店主自己就是一個妙曼的活廣告。</h3> <h3>你們見過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張飛嗎?</h3> <h3>小哥賣力地倫著木錘,現做現賣的食品更能得到眾人的青睞。</h3> <h3>鬧中取靜,也是極好的放松方式。</h3> <h3>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那四個女人的故事是否更精彩?</h3> <h3>小姐姐露出友善的笑容,就這態度,這店生意一定不錯。</h3> <h3>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按照慣例,最后再強調三點:</h3><h3>一是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h3><h3>二是人生一場旅行,玩的是心情,看的是風景!一種緣分、一個回憶。</h3><h3>三是歷春夏秋冬,嘗酸甜麻辣,看燕瘦環肥,悟悲歡喜樂才是旅行的真諦!</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砀山县|
水富县|
泰来县|
安福县|
西平县|
十堰市|
马鞍山市|
龙门县|
怀安县|
廉江市|
葫芦岛市|
遂宁市|
多伦县|
林州市|
定边县|
中阳县|
舞钢市|
潞西市|
怀宁县|
黄石市|
云梦县|
天长市|
鄂尔多斯市|
孝义市|
澜沧|
绥宁县|
余庆县|
汉沽区|
大连市|
河北区|
亚东县|
高陵县|
东方市|
临沧市|
怀化市|
逊克县|
临安市|
来安县|
博野县|
疏勒县|
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