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貓科動物,大至獅、虎、豹,小至家貓。換句話說,這四樣動物大小差異懸殊,可它們是同族兄弟。論體量,獅最大,家貓最小。</h3> <h3>貓科動物分為三個亞科,獵豹亞科,貓亞科,豹亞科。獵豹亞科爪不能伸縮。貓亞科爪能伸縮,不吼。豹亞科爪也能伸縮,會吼。獅子特會吼,會咆哮,豹亞科是也。中國有河東吼獅一說。有些個女人特會吼叫,人們送她們一“美名”叫“河東獅”。</h3> <h3>貓科動物多數善攀爬,家貓會爬,但獅子不會。老虎會泅水。豹會上樹也會泅水。獅子都不會。</h3> <h3>貓科動物14屬38種(另一說36種)。它們都源自1800萬年前的一個共同祖先。這同一祖先叫“小古貓”。這個物種源自非洲,后散布到各洲。</h3> <h3>貓科動物都很聰明。它們一般不去惹那些潛在危險,體積很大的動物。如獅子,不是很餓,不是實在沒吃的了,它們不會去招惹大象和長頸鹿。</h3> <h3>所有貓科動物都有銳利的牙齒、精瘦健壯的軀體和朝前看的眼睛;都吃肉,就連小巧玲瓏的家貓也是。只有獅子是群居動體(有首領,共覓食、活動、遷徙,共扺御外敵,有明顯的階層),其余都不是。流浪貓扎堆,那只不過是為抱團取暖而已。</h3> <h3>這是我在廈門萬石植物園拍到的一只流浪貓。它與養在家里的貓幾乎兩樣。從它身上似乎可以看到貓科動物家族固有的那種霸氣,而不是繾綣在主人家腳邊的家貓的那種懨懨之氣。</h3> <h3>獅子的舌頭,十分粗糙,還帶刺。布滿倒鉤的舌突,方便從獵物的骨頭上剝肉吃。家貓舌頭也粗如砂紙。獅與貓的舌頭還有一大功能,用作潔具,梳洗漂亮的毛發。獅還用舌頭與同伴舔來舔去。貓不舔同類,舔自己。</h3> <h3>啥表情?啥叫呲牙咧嘴?如是。獅子有各式牙齒,犬牙、上下裂齒、臼齒,總共30顆,用來攻擊與撕咬獵物。</h3> <h3>家貓溫順。進化使然。不溫不柔,能入人家?獅子卻是極兇猛、兇險的主。你看這頭眼露兇光,嘴吐兇牙,滿頭滿身盡是血的家伙。</h3> <h3>此行非洲,在博茨瓦納和納米比亞。我們看到一些獅子。未能看到獅子圍獵,但多次看到獅子正在吃它們捕捉到的獵物。</h3> <h3>博茨瓦納大象國家公園,一群獅子(八頭)正在吃一頭非洲野牛。場面比較血腥,刺激。</h3> <h3>我們坐在越野車上,距離殺戮現場約十米遠。獅子們會在它們吃食的空隙抬起頭來,或走到車跟前來看看游客。</h3> <h3>非洲野牛,也稱非洲水牛或野水牛。它們也屬非洲五霸之一。其它四霸是獅、豹(花豹和獵豹)、象和黑犀牛。大象看上去溫馴些,但兇起來,也是蠻狠的。</h3> <h3>非洲五霸(Big Five Game)並不單指它們的體型龐大,還指它們兇猛、兇險,難以捕捉。</h3> <h3>非洲五霸,目前數量下降很快。獅、象是易危物種,野牛和豹是近危物種,黑犀牛是極危物種。我們此行,五種大動物皆有看到、拍到。數黑犀牛,難尋。</h3> <h3>前面說到,獅子一般不去捕捉那些對它們有潛在威脅的大獵物。從這張相片可以看出野牛體量也很龐大。野牛也很兇悍。</h3> <h3>按說獅子也不怎么去招惹野牛。它們的主要獵物是大型有蹄類動物,如草原上數量很多的各種羚羊,還有斑馬。但有時它們也襲擊落單的、老弱病殘幼的野牛或其它大型動物。</h3> <h3>獅子捕獵,通常是一口咬住獵物頸部,使其窒息,然后咬斷獵物的喉嚨,或跳到獵物背上,咬斷獵物的脊椎。身上血跡最多的獅子可能就是給獵物以致命一擊的那一頭。</h3> <h3>野牛的頭顱部位,不停地有獅子輪著來撕啃。</h3> <h3>看得出它們的最終目的是想吃牛的舌頭。沒有輔助工具,光靠大嘴巴啃,想吃舌頭比較困難。照片可以同時看到獅子和野牛的舌頭。獅子還喜歡吃牛肝、牛心。這野牛的內臟已被掏空。</h3> <h3>這兩頭,看著牛屁股被啃出的一個大洞,似乎在討論下一步從哪里下口。</h3> <h3>這兩頭,吃累了,在牛頭邊上相互親昵起來。</h3> <h3>這一頭,吃飽了,吃出花樣來了。它四腳朝天地啃著牛尾巴,啃著玩。</h3> <h3>這一頭,吃肉吃到口渴,跑到水潭邊喝水,舌頭伸得老長。</h3> <h3>這一頭,吃膩了,跑樹蔭下,涼快涼快。</h3> <h3>這一頭,面目猙獰。但它卻是獅子本來的面目,兇悍、嗜血的表情。</h3> <h3>看它那帶血的舌頭,霸氣的目光,睥睨萬物生靈。</h3> <h3>這一頭,不屑地瞧著車上的人們,“看什么看,我們正吃著早餐呢。”</h3> <h3>叢林里的獅子。獅子奔跑時速高達60公里/小時。但它們的獵物往往跑得比它們還快。還有,狩獵時,獅子(包括另外旳一些大型貓科動物)並不會注意風向,往往將自己身上的氣味暴露給獵物,獵物們早逃之夭夭。</h3> <h3>獅子總是小心翼翼地靠近目標,利用可遮掩的所有屏障作隱蔽。悄悄地,走到貼近獵物二三十米時,才突然出擊,疾速地撲向獵物。</h3> <h3>相比于龐大的身軀,獅子的心臟相對小,因此,缺乏長途追擊獵物的耐力。沖刺一段路后,就累得不行。很多時侯它們都無功而返。所以,別光看人家獅子吃肉,爽歪歪,它們勞累時,你沒看到。抓到個獵物,也是挺費勁的。</h3> <h3>目前,世界上的獅子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上。當今,獅子可以算是非洲的特產了。</h3> <h3>獅子起源于大約12.4萬年前的非洲東部和南部。約2.1萬年前才開始走出非洲,最遠扺達亞洲的印度。獅子到過中國嗎?自已跑來,好像沒有歷史記載。</h3> <h3>但史籍有記載,漢朝時,獅子的形象開始傳入中原。到了張騫出使西域時,西域各國為與中原交好,將獅子作為禮物進貢中原。也就是說,獅子在中國出現,是被人送過來的。</h3> <h3>小時候聽大人說福州有一種東西叫“獅子頭”。上大學期間去福州實習,才曉得原來是一種大肉丸子。“文革”以后,每年元霄節,老家泉州都有“弄獅”表演。泉州舊時還有句歇后語叫:“獅子尾巴搖鈴鐺,鬧熱在后面”。記憶猶新。</h3> <h3>中國來過獅子,一來就入了宮廷,百姓頗感神秘。雄獅子長得威猛、張揚,國人甚是喜歡,后來宮內外又賦予獅子辟邪、吉祥、鎮宅的寓意,于是,在中國,數量上,獅塑好像超過龍雕,這一點,我很是有點想不通。</h3> <h3>中國古早時稱獅子為狻猊。現代歐美人叫獅子Lion。在東非人使用的斯瓦希里語中,獅子叫simba。《The lion king》中小獅子王就叫這名字,中國譯名“辛巴”。</h3> <h3>最后用《獅子王》里的一段經典臺詞為本美篇作結。辛巴看著水中的自己說:“那不是我爸爸,那只是我的倒影。”充滿智慧的老山魈、巫師拉飛奇對辛巴說:“你是誰,只有你自己知道。”</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等县|
安丘市|
渭南市|
永仁县|
长武县|
罗城|
肥城市|
桃江县|
新田县|
灌阳县|
合水县|
高陵县|
腾冲县|
临高县|
黄山市|
穆棱市|
杭锦后旗|
白山市|
垣曲县|
胶州市|
泰来县|
屯留县|
镇安县|
巴南区|
虎林市|
澄城县|
磐安县|
黄骅市|
玉门市|
广水市|
梨树县|
华亭县|
桃源县|
丹东市|
靖边县|
信阳市|
陈巴尔虎旗|
正蓝旗|
秭归县|
盐山县|
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