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炙甘草湯,出自東漢醫圣張仲景《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第177條:“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lt;/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炙甘草湯方:“甘草四兩(炙),生姜三兩(切),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三兩(去皮),阿膠二兩,麥門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棗三十枚(擘)。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納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復脈湯?!?lt;/font></h3> <p><b><font color="#39b54a">那么換算成現代劑量就是:</font></b></p><p><br>炙甘草60克、桂枝45克、生姜45克、大棗30枚、人參30克、生地黃240克、麥冬60克、麻仁55克、阿膠30克。上九味,以清酒1400毫升,水1600毫升,先煮八味,得600毫升,去渣滓,加入洋化好的阿膠,溫服200毫升,一日服三次。(不宜飲酒者,水煎亦可、療效就差一點)</p><p><br></p> <font color="#b06fbb">該處方劑量是按原方原量換算得來,現在一般使用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劑量。</font> <p><font color="#39b54a"><b>炙甘草湯命名及組方原理:</b></font></p><p><br>《傷寒溯源集》卷2:“此方以炙甘草為君,故名炙甘草湯。又能使斷脈復續,故又名復脈湯。甘草生能瀉心下之痞,熟能補中氣之虛,故以為君。生姜以宣通其郁滯,桂枝以暢達其衛陽,入大棗而為去芍藥之桂枝湯,可解邪氣之留結。麥冬生津潤燥,麻仁油滑潤澤,生地黃養血滋陰,通血脈而益腎氣。阿膠補血走陰,乃濟水之伏流所成,濟為十二經水中之陰水,猶人身之血脈也,故用之以導血脈。所以寇氏《本草》云,麥冬、地黃、阿膠、麻仁,同為潤經益血復脈通心之劑也;人參補元氣之虛,同麥冬又為生脈散之半;更以清酒為使,令其宣通百脈,流行血氣,則經絡自然流貫矣?!?lt;/p><p><br></p> <h3><font color="#010101">也就是說,炙甘草湯是5+5的結構,5個是通陽益氣的藥物(桂枝、生姜、人參、炙甘草與清酒),5味是滋陰養血的藥物(生地、麥冬、阿膠、麻仁、大棗)。5+5=10,所以這個方就是十全十美了。</font></h3> <p>現代醫生一般應用炙甘草湯來治療:</p><p><br>主要用于治療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心臟瓣膜病、肺源性心臟病、高血壓心臟病、感染性心內膜炎等心臟病出現期前收縮表現為心動悸、脈結代者;</p><p><br></p> <h3><font color="#010101">還會用于治療其他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復發性口瘡、干燥綜合征、一氧化碳中毒后遺癥、小兒汗證、肺結核、支氣管哮喘、青光眼、白內障、玻璃體混濁、腫瘤后期、皮膚皸裂等見有形體羸瘦、皮膚干燥者可以考慮使用本方。</font></h3> <font color="#167efb">臺灣中醫還會把它做成丸藥,用于抗疲勞、熬夜解乏、讀書增憶、孕婦發奶、瘦人豐胸等。</font> <h3><font color="#010101">臺灣中醫學者陳渡人還發現炙甘草湯簡直是熬夜和念書的圣藥首選擇。他們認為熬夜會傷陰,熬夜完吃炙甘草丸,竟然發現可以完全抵銷熬夜帶來的不適感,甚至睡得夠久 吃點炙甘草丸去打球,體力竟然比之前還好。念書時間長會覺得煩躁,吃了炙甘草丸后,可以連念個六七個小時的書都沒有煩躁感??赡苓@些好處是生活實踐發現,但他們總結到炙甘草丸有幾個好處:第一個是他是一個很不猛烈 但是可以把你的精神和體力維持在一個恒定的水平的丸子,跟咖啡硬是把你的體力提起來用, 用完就會有一種脫力的感覺不同,他是很穩定而持久的讓你的體力和腦力平穩的托住 卻不會有異常的亢奮感。第二個則是呢,有人吃了這藥之后 本來吃飽飯想睡覺的癥頭 竟然意外的一并解除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陳渡人說,很多人體驗到炙甘草丸能夠滋陰補血、補血補到夠就能把血中的毒推出去、補血補得夠了便能順便豐胸,中醫認為,孕婦奶水不夠,亦是陰虛火旺蒸發了,陰虛解決了,奶水就順理而來。</font></h3> <h3>說的這么多,處方這么好,為什么有的人服了沒有效,亦或服出毒副作用呢?</h3><h3><br></h3><h3>我們從方中可以看出,雖然該方以炙甘草命名,實際上,該方藥量最大的是生地黃!生地黃對于陽虛患者,哪怕服用劑量低于10克,就會拉稀腹瀉,何況加上麥冬、麻仁。腹瀉是肯定的。如果是痰濕病人服用,除了拉稀,還會有腹脹。所以,今天蔣氏草廬醫館蔣博士告訴大家,炙甘草湯是有適應指征的。那么,它的指征有哪些呢?</h3><h3><br></h3><h3>請看下面,</h3><h3><br></h3><h3>炙甘草湯使用指征:</h3><h3><br></h3><h3>1.脈虛無力、三五不調。<br><font color="#ed2308">2.消瘦、面色憔悴、皮膚干燥、舌苔薄或無苔。</font><br>3.倦怠、動悸、虛煩、頭昏、多夢或失眠、便秘。</h3><h3><br></h3><h3><font color="#b06fbb">大家尤其要注意第二條,在第二條的情況下使用炙甘草湯,安全和療效妥妥的!否則,不出現毒副作用才怪!</font></h3><h3><br></h3><h3>值得一提的是,炙甘草湯現在有成藥銷售,湖南省馬王堆漢方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隆重推出。只是藥名不是炙甘草湯,藥名叫“養心定悸膏”。免去了煎煮的麻煩,服用更方便。</h3><h3><br></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阳县|
珠海市|
大连市|
崇左市|
姚安县|
葵青区|
台山市|
施甸县|
宁蒗|
江安县|
新兴县|
大庆市|
黄石市|
华亭县|
孝感市|
固镇县|
靖边县|
台北县|
左云县|
平阳县|
吉安市|
乐平市|
大同市|
桑日县|
德钦县|
高陵县|
三穗县|
景德镇市|
阿巴嘎旗|
通辽市|
灵寿县|
华蓥市|
新巴尔虎右旗|
沽源县|
宝坻区|
迭部县|
晴隆县|
衡东县|
大兴区|
玉溪市|
镇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