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杜家山上樟葉樹,溫情脈脈訴流年</h3> <h3> 前段時間被兒時的小伙伴拉進了一個"發小群",眼前呈現大院里的一磚一瓦,一花一木,對我來說都是那么的親切和美好。在驚喜和意外之余更是感嘆現在網絡的發達,能有幸借著院慶的東風、院長哥哥的召喚,把多年未曾謀面的兒時小伙伴團聚,又是一件多么美妙而又有意義的事情啊!</h3><h3></h3><h3> 伴隨著群內“滴滴、噠噠”的聲響屏幕上閃現一個個熟悉的名字,浮現一張張親切的笑臉,我知道,盡管歲月匆匆,但那些珍藏在心底的記憶卻未曾忘記,反而在心底更加濃烈、更加清晰。</h3><h3> </h3><h3></h3> <h3> 我出生在美麗的溈江湖畔,對于生在大院、長在大院的我來說,大院是一種情結,一種縈繞于心、歷久彌真的情結。更是一種情懷,一種給人快樂,使人純凈,催人向上的高尚情懷。童年賦予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故事……</h3> <h3> 媽媽在醫院工作三十多年,曾任心血管內科護士長多年,對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年幼時,她會毫不猶豫的半夜把我和外婆一起帶到科室,即使一家三代人共上一個晚班,也不耽誤病人半點治療時間;上學了,毎天中午12:30放學回家按時吃飯成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媽媽開始教著我學會獨立……直到長大后,才完全明白她做為醫務工作者的不易。</h3> <h3></h3><h3> 我們當中有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卻擁有很多一起成長的"兄弟姐妹"。我們既是同學又是"發小",既是鄰居又是小伙伴,我們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不是兄妹,勝似兄妹。童年之間的友誼,不設防線,沒有障礙,簡單明了,只要有一顆童心,便能成為“伙伴”,這樣的溝通交流,真的不亞于親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h3> <h3> 我從出生到18歲的快樂時光都是在大院中度過的,對大院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由最初居住的青年樓到木板樓,再到雙職工優待分配的40套間,房屋的搬遷史承載著我成長的歲月。青年樓位于家屬區中部一樓,當時家只有一間半房,一間是我和爸爸媽媽的臥室,另外半間是我和利鋒哥家共用的廚房。走廊里住著十戶人家(袁利鋒、余晉、王宇、劉威、鄧曉露、王修成、劉勝典、潘瑩、戴九思和我),因為我稍稍大,又自小喜歡當老師,所以毎次飯后會把伙伴們召集在一起,用自家門當黑板,用筷子當教鞭,用自己的筆和本子當獎品給伙伴們上課,伙伴們都很給面子,認真的聽著,乖乖的配合。走廊上每家的煤火爐、蜂窩煤、廚房用具、雞窩及雜物通通都堆放在走廊的兩邊,本還算寬的過道被家家戶戶的堆物擠的要拐著彎走,樓道里大白天還需開著燈,雖然我們的衣服帶有黑黑的印跡,但是我們都是輕車熟路了。下了班的樓道里又成了大人們最熱鬧的場所,他們在走道里來回穿梭,緊張而又熟練的動作下一會兒過道里就飄出了各種不同味道的菜味,真是香飄四溢,讓人垂涎欲滴。走廊兩頭,各有一個公共水池,大家都來這取水,早晚的時候,大人們都在這輪流洗漱,平日里的淘米洗菜、洗衣、清潔也在這兒進行,這里便成了樓道里最熱鬧的場所。陽光明媚的天氣,大人們會早早的聚集在水池旁洗滌,把繩子綁在有間距的兩根電線桿中央晾曬,一會兒滿院子五彩飄飄,被窩、床單、衣服掛滿在繩子上,孩子們則在它們下面穿梭嬉鬧。遺憾的是青年樓沒有衛生間,要跑到樓上大坪的公共廁所去方便。每一次上廁所,對于大人們和孩子們都是一次心理和體力的雙重考驗呀!<br></h3> <h3> 我們都是一個院子里長大的,對于年少的我們而言,院子里的毎一處角落就是我們的全世界。雖然我們沒有手機、沒有電腦,但是童年總是和游戲聯系在一起,我們捉迷藏、跳繩、奪鏢、丟沙包、跳山羊,毎次大人們聚在食堂里開會便成了我們嬉戲玩耍最放肆、最開心的時刻。小伙伴們天天在一起,嘻嘻哈哈、打打鬧鬧,說不定哪天因為一點小事就生氣了,幾天誰也不理誰,可總有一個憋不住的人,主動去說句話,于是互相撲哧一笑,和好了。</h3> <h3> 猶記當年我、肖瀟、余晉、彭小為、李興、周舟、楊映宇是同一屆的同學,我們大家都光榮的把紅領巾系在胸前,似如珍寶,排著整齊的隊伍穿過日新巷子和童家巷子,最害怕走過那對寶兄妹門前,安靜得那么可怕,偶爾傳來的狗叫聲,令我們心驚膽戰。我們緊緊靠在一起,挽著胳膊,屏住呼吸,快步流星地走啊走……等到了大路才敢開口說話。<br></h3><h3><br></h3> <h3>仍記起我經常和張娟、劉英、劉波、盧偉、吳英、顏靖一起躲貓貓,出發前,把媽媽榨干的油渣拽衣兜里當零食吃,用屋頂上的瓦片做飯碗和菜碗、用屋旁的樹葉和小草做青菜玩著辦家家游戲,心里甭提有多開心了。游戲結束后我們又相約各自回家提著開水瓶和水桶去開水房打水,相互幫助的同時,我們的力量在不斷提升,人也在悄悄地長大。那時,快樂的音符正跳動在我們的臉上,幸福的童年正播撒在我們的心田……</h3><h3><br></h3><h3></h3> <h3> 院子里還有一個燈光球場,那是我們舉辦籃球和各種比賽的場地,也是孩子的樂園。每年暑假,醫院關心下一代協會都會舉行跑步比賽、拔河比賽、籃球比賽、騎自行車比賽活動等,用來豐富孩子們的暑期生活。獎品是倍受孩子們喜歡的冰棒票,對于那個物質潰泛的年代,現在心里想想都是美滋滋的。</h3><h3> 如今人們各奔東西,念念不忘舊情,聚在一起的時候,即使時間久遠,依舊想著、說著過去的事情,因為那時的故事超越世俗的眼光,那里的“伙伴”們感情至真至純,足以突破眼前的一切,讓人回味無窮。</h3> <h3> 謹以此文獻給寧醫八十華誕,感恩歷代寧醫長輩們的艱辛與付出!童年的記憶,歲月的崢嶸,生在寧醫,長在寧醫,愛在寧醫,身為寧醫子弟,我們為之驕傲和自豪!</h3><h3><strong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center; white-space: normal; max-width: 100%;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span style="max-width: 100%; font-size: 15px;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span></strong></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同县|
怀远县|
永登县|
瓮安县|
紫金县|
启东市|
南汇区|
辽宁省|
泸定县|
舒兰市|
东莞市|
商南县|
突泉县|
阳西县|
临沧市|
马公市|
织金县|
谢通门县|
仙居县|
衡东县|
西城区|
逊克县|
怀远县|
南丰县|
保康县|
崇州市|
刚察县|
丁青县|
城步|
桐梓县|
布尔津县|
安平县|
莎车县|
基隆市|
砚山县|
都昌县|
云和县|
萨嘎县|
道孚县|
新野县|
多伦县|